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礼物

  • 作者:雨天下雨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6-17 23:05:42
  • 字数:5806字

所以同一时间里,金陵方面可能同时受到旱灾,雪灾,洪涝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同时偌大的大楚帝国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地方发生自然灾害……

而今年就好了许多,东亚地区里没有太过分的极端寒潮,而是保持了中规中矩的冬天气候。

这对于处于小冰河时期的大楚帝国来说,其实已经比较难度了。

不像是以前,时不时就来一场极端寒潮,极端年份里冷到海南都发生冰冻灾害的程度。

原因无他,大楚帝国领土遍布全球,从北冰洋到南极,从欧洲到东亚,大楚帝国在每一个地区里都有着直辖或行政领地。

极端的寒潮发生在北美地区,当地连续遭遇了好几场的寒潮,以至于导致了超大范围的降雪,厚实的积雪,还导致了数次导致火车停运,而靠近南方,一向来气温温和宜人的金山府地区竟然还下雪了……

这对于踏足美洲数十年,对当地气候也有所了解的楚国人来说都是觉得稀奇。

所以帝国的相关赈灾机构常年都保持着忙碌……不过常年都有的各种自然灾害也不会影响到帝国的正常运转,甚至都不能给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造成实际性的阻碍。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所以这个冬天,北美那边忙着抗寒,南非以及澳洲忙着抗旱……

同一个国家里,一部分地区天气不错,老天爷很给面子,但是有一部分的地区则是发生严寒,还有一部分地方发生高温干旱,这种看似很少见的场景却是每一年都在大楚帝国里发生。

因为大楚帝国足够大……

兴许有一个地方,两个地方发生自然灾害,导致某种农作物歉收,自然灾害导致某种原料或工业品产量降低,但是其他大部分地区却是维持了正常的农业、工业生产,能够把受灾地区的亏空给弥补起来。

毕竟只要不是科幻小说里的那种灭世级别的全球性灾害,那么对于整个帝国而言,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地区里的气候还是处于正常情况的,属于风调雨顺,些许地区的受灾影响不了帝国的根本。

而干旱,则是发生在非洲巡抚治下的马普托府和南非府,此外澳洲的东南部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干旱……

除了黄河,淮河流域的超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外,楚国在长江流域以及其他的河流也没少搞水利工程,此外还有数量庞大,名声不小的各地方的小河流的水利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既是用来防洪的,也是用来灌溉的。

对农业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有着这些水利工程,大楚帝国都可以勉强的说一句,人可胜天!

此外还有规模庞大,便捷的交通体系,如铁路,轮船乃至官道,这些便捷,几乎遍布各地的交通网络,平日里运输货物和人员,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

到了受灾时刻,官方也能够通过这些交通渠道快速的往灾区调集各种救灾物资,如重要的粮食,药品,御寒衣服,帐篷等。

承顺四十八年华北某地受到突发的大规模地震,大楚帝国高层在短暂的时间里通过电报沟通下令,然后迅速抽调火车在非常短暂的时间里调运了数千吨各类应急救灾粮,三千顶帐篷,上万套御寒衣服以及一批救灾用的工程机械设备,有效的支援了紧急救援以及灾后的的赈济。

当时这些物资调运到灾区附近后,因为地震导致铁路被毁,导致一时半会的物资送不上去……不过关系不大,当地的驻军连夜开动,第一时间就动用工兵部队把受损的铁路给修复了……

当时是上万陆军将士在前头修路,后头满载救灾物资的火车在后头排队等着通行!

仅仅是一夜时间,当地的陆军就紧急架设了十多公里的应急铁路,其中包括一座跨度数十米的应急铁路桥……嗯,就是用掉的炸药有点多,因为当时陆军为了抢进度,都是一路爆破过去的!

物资抵达当地后,又有工兵部队修复被地震摧毁的诸多官道,地震导致不少官道发生滑坡而断绝。

大楚帝国的便捷交通系列,再加上军方不仅仅能打仗还能修路,所以在救灾这事上,大楚帝国一向来干的还算不错,至今没出过什么大乱子。

至于一些小乱子,那肯定有,事情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但是罗志学不太在乎这些小细节,只要整体方向做的不错,那么就可以了,太过较真活着累,而且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都做好。

所以他对北美地区那边的督察院呈送上来的报告,说北美数省有不少中高级官员利用当地雪灾,通过倒卖救灾物资;暗中扶持商人哄抬物资,高价售卖发国难财的事情也没多,只是随手批示让督察院那边去调查清楚,查出来犯罪事实就按相关司法处置。

但是批示过后,他也就懒得搭理了,这种事他十天半个月都能遇上一回,如果每一次都大发雷霆的话,他早被气死了。

抓一批,杀一批,以儆效尤就是了,甚至他都很清楚威慑的效果都不会太大……贪腐,以权谋私等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他只能控制,但是无法根除!

毕竟大楚帝国是一个由众多人组成的行政机器,核心还是人,而人就会出错,有疏忽,更会有私心。

对此罗志学的做法一向来都是,小错劝勉,大错惩戒,而一些因为私心而做的太过分的就赏他一个斩立决,嗯,已经不是早些年的抄家灭族了。

抄家灭族的事,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法律的逐步完善已经很少了。

除非是大逆不道的谋逆,不然的话寻常贪腐,刑事案件这些罗志学已经不搞什么灭族了,甚至连刑事连坐都不搞了。

当然,抄家还是要抄的,只不过换了个名头,称之为罚没非法所得,罚款若干等词。

毕竟社会在进步,很多以前能做的事,现在已经不能做了。

而早几十年,帝国动不动就搞抄家灭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根基情况不稳,同时维持高压统治,同时需要一个名义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财富再分配……

你不把地主都给抄家了,你哪里来的土地以租代购分给老百姓?

还有税收也是,当时的社会普遍认知就是不交税……尤其是那些掌握大量财富的士绅地主富商,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愿意交税。

同时税务机构的查税能力也不咋地,很难依靠比较温和的手段收上来税收。

五年,十年一遇的洪水顶多也导致局部的洪涝而已。

只有那些几十年一遇的大洪水,才有可能导致大楚帝国建设的这些淮河,黄河水利工程撑不住,连蓄洪区都顶不住最终导致大规模的洪涝。

更不要说大楚帝国在各种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的建设上一直都是不遗余力的。

各种水利设施,可以有效的帮助抵抗各种自然灾害……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黄河人工改道工程以及后续的黄河,淮河治理工程。…。。

承顺五十三年的冬天,比往常稍微好一些,金陵城里虽然也下过几场雪,但并不算太大,在广阔的华南地区里也没有遇上太极端的寒潮。

依靠这些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黄河以及淮河流域所受到的洪涝灾害相对比前明时期,不敢说绝迹,但是也超大幅度的减少了。

前明时期的时候,因为水利工程拉跨,黄河夺淮入海的缘故,那几乎是年年洪涝,三年一大涝……夸张点说,但凡雨季来临都得洪涝给你看。

但是到了大楚帝国时期后,因为这些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存在,寻常年份的降雨已经完全没有了导致洪涝的风险。

从华北到华南,竟然都没有遇上太极端的寒潮,属实是老天爷给了面子。

不过这也是针对东亚地区而言,实际上这个冬天里,大楚帝国里还是有不少地方发生了极端的严寒气氛或者干脆是酷暑少雨。

阅读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0880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