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带着村民赚了一个亿

第29章李家老宅的故事

  • 作者:滚滚是熊猫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0-14 01:10:08
  • 字数:5012字

接下来的时间,陈松竹与李玉晗对众人所会的技艺进行了一些了解。

罗汉村是个古村落,这里的人自古以来就避世而居,虽然日子不宽裕,倒也使得一些古老的技法传承了下来。

“陈书记,咋个赚钱的门路?”有人问道。

“我想在咱们村成立一个刺绣工坊,由老一辈人负责教授技艺,年轻一辈负责制作,形成流水化生产。就拿鞋垫来说吧,擅长印染的负责染料,擅长技艺的负责绣花。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刺绣效率,还能把传统的彝绣技艺传承下去。”

听到这会是个赚钱的门路,大家眼中都放出了光芒。

有了村民们的支持,这个刺绣工坊一定能做起来。

李玉晗用的是当地方言,与村民交流非常的亲切,没有任何的隔阂。

大家伙一听李玉晗的话,瞬间就明白了。

彝绣是彝族特有的绣法,与其他绣法皆有不同。

众人纷纷响应,表示只要能挣钱,全都听陈松竹的。

陈松竹心中顿时欣喜起来。

而彝绣又融合了部分蜀绣与苗绣技艺。

其中一些最古老的技艺,随着时代更迭已经逐渐失传。

但罗汉村因地理原因,仍旧传承着一些特殊的彝绣技法。

“晗晗,你这样说我们就懂得了嘛!只要能卖钱,干啥子都行,大家说是不是?”一个中年妇女说道。

罗汉村是汉族村寨,可却保留着彝族最古老的刺绣技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神奇。

虽然罗汉村是汉族村寨,但这里的生活习俗却是与彝族相仿。

就是穿戴与饮食也极为相近。

陈松竹打算成立彝绣工坊,也是想为彝绣这份宝贵的遗产进行保护。

对于罗汉村村民而言,她们并不觉得手里的技艺有多宝贵。

她们从小就要学会刺绣,在出嫁的时候都要自己缝制婚服。

时间久了就会熟能生巧。

比如孙婆婆那些老一辈,虽然眼神不好,但凭着感觉也能绣的非常漂亮。

大家伙对刺绣工坊的事情显得极为热情。

毕竟能够挣钱才是最主要的。

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村委会院子里都人声鼎沸,极为热闹。

大家互相讨论着刺绣的技艺,似乎找到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

加上又都是一些妇女,还有年纪大的婆婆,这使得陈友前以及张霞忙出了一头汗。

陈松竹与李玉晗忙着统计老人们会多少传统技艺,以及每个人最拿手的方面是什么。

这端茶倒水的活就落在了陈友前与张霞的肩膀上。

为了不让众人等的焦虑,陈松竹个人出钱,让陈友前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些花生瓜子。

大家伙一边说说笑笑一边磕着瓜子,气氛可谓是其乐融融。

陈松竹很欣慰,这还是他来到罗汉村之后,头一次见到村民脸上露出如此灿烂的笑容。

这一忙碌,又是眨眼天黑。

陈松竹担心天色太黑会影响安全,毕竟还有一些老年人。

李玉晗与陈松竹又把几个年纪大的老人送到了家,才又回到村委会。

刺绣工坊的事情宜早不宜迟。

既然已经确定要做的事情,就要提前最好规划。

时值盛夏,也无农业劳动,最适合开展刺绣工坊的工作。

大凉山温度适宜,一年到头平均温度也只有二十多度,气候非常宜人。

趁着没有农业劳作的间隙,让村民们多绣些鞋垫以及其他物件,也好增加他们的收入。

对于刺绣工坊的事情,康先文等人很是积极。

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甚至连刺绣工坊的选址都定了下来。

康先文等人的意思,是想找个地方新盖一间房子,用来当做刺绣工坊。

不过陈松竹却更倾向于村寨之中的老宅子。

一来,老宅子又历史厚重感,充满了艺术气息。

二来,罗汉村本就贫困,没必要为了这个再盖房子增加开支。

最终,李玉晗提出可以用她家的老宅子当刺绣工坊。

经过众人的讨论之后,觉得此事可行。

李家老宅子在罗汉村里算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宅子。

李玉晗的爷爷被姑妈接去城里生活,平时也就李玉晗一家人住。

并且,李家老宅空屋比较多,很适合做刺绣工坊。

会议结束之后,外面已经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陈松竹担心李玉晗一个人走夜路会不安全,于是拿着强光手电打算送她回家。

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说着话。

“玉晗,刺绣工坊落座在你家这件事要不要通知一下你的家人?”陈松竹打着手电问道。

“不用,我们家房子多,爷爷知道了我们搞刺绣工坊的话也会同意这件事。你不知道,爷爷一直觉得罗汉村村民对我们家有大恩,所以一直想帮助村民们做些事情。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考医学院,毕业之后又为什么要回来的原因。”李玉晗说道。

陈松竹还真不知道李玉晗家还有这段历史。

不过他却是从父亲陈延生的日记本里得知,李玉晗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中医。

就是十里八乡的人也会跋山涉水来罗汉村找他看病。

所以李家才会一直都是罗汉村最富有的家庭。

“我听说你爷爷也是医生,你考医学院是不是因为你爷爷的原因?”陈松竹问道。

李玉晗嫣然一笑,说:“我从小就在爷爷的怀里长大,从记事起爷爷就经常教我一些中医的知识,教我背诵汤头歌。爷爷经常说,做人不能忘本,我们李家能有今天,全是乡亲们的帮衬。否则,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我家就没落了。罗汉村村民对我们有恩,我们就要报答。爷爷年纪大了,他退休之后总要有人接替他给村民们看病。”

陈松竹啧啧称赞道:“怪不得你会放弃省医院的工作机会,来这小山村当个村医。”

彝族人的服饰也比较精美,其上绣的花纹多为鸡冠,羊角,火镰等。

盛大节日,彝族人会穿上本族服饰进行庆祝。

只是这些特殊的技法也都是老一辈人比较熟悉。

年轻一辈的所会的极少。

众人都看着陈松竹。

所以陈松竹打算让老一辈人教授这些古老技艺。

一方面为了罗汉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这些特殊的刺绣技法传承下去。

凉山地区有许多彝族,他们自称‘诺苏’、‘纳苏’、‘聂苏’。

听完陈松竹的话,大家小声嘀咕了起来。

李玉晗趁机说道:“陈主任的意思是说,只要咱们齐心合力,就能够多挣些钱。现在咱们可以出售鞋垫,以后还可以出售其他的东西,咱们心心念念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阅读带着村民赚了一个亿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0893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