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

第29章 白给都没人要

  • 作者:满城金甲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6-23 18:15:33
  • 字数:5646字

应天日报。

不是兴明日报吗?怎变成应天日报了?

“今天的兴明日报怎来这么早?”

“是啊,往日兴明日报的人一出现便被哄抢一空,今日怎没人抢了?”

一大群士子结伴而来,瞅见有几人正抓着报纸向行人推销,有些奇怪。

正抱怨着,翻阅题头。

“给我拿一份。”

报纸拿来,交了钱。

这时,其他同来的几个士子也发现了不对,开始抱怨。

翻了半天,一无所获。

“哎,这报纸怎不一样了,改版也不说一声。”

正说着,兴明日报的人到了。

“看,快看,兴明日报的人来了,这压根就不是兴明日报。”

发现上当,几人纷纷吵吵着退钱。

一样的字体,这士子没多想,便直接翻寻起最后面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来。

另一边的早市,同样上演着闹剧。

有士子知晓应天日报和兴明日报非一家,还是买了份应天日报。

兴明日报,一天一份,等起来不易。

应天日报若能在枯燥的等待中再增些热闹,倒也是个好事。

可惜事与愿违,那应天日报除了晦涩难懂的经义讲解再无其他有趣的内容了。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这东西,他们哪能看得懂?

他们若有那个能耐,早就早就封侯拜相,进入朝堂了,还用在这里一年年耗着?

失望,抱怨...

是绝大部分人对应天日报的态度。

很多人更是直接叫嚣着,这辈子都不会再买应天日报了。

...

晚上,关门结算。

何先疲惫中一脸的笑意,道:“东家,我们要不要再加印几分,每次到最后总有些士子买不到。”

现在他们的报纸已印到了二十万份。

“还有不少人吵吵着要让我们把前面那几期再加印一遍。”

很多人收藏每日的报纸,对每日的报纸宝贝的很,是绝不会外借。

所以,新入坑的那些士子很少有机会能再读到已发行的报纸,也会有了如此夙愿。

“行吧,那就把前几天每日的各报纸加印五万份,因人手紧张,边印边售,有需要的直接来报馆购吧,另外,明日正常发行的报纸也加两万份吧,即便剩些,也让那些士子都能买到。”

赚的多了,有几份报纸卖不出也能够承担得起了。

...

应天日报报馆。

负责出去售卖的内伺家丁开始报账。

“小人卖出了十份。”

“小人卖出了六份。”

“奴婢卖出了三份。”

“奴婢一份都没卖出去。”

...

一摞摞报纸堆积着,昨晚印刷好事什么样,现在依旧还是什么样。

黄子澄朱允炆沉闷不语。

他们可是印了十万份的,照现在看来,可连一百份多没卖出去。

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刘原跑了进来。

“先生,明日的十万份印好了,后日的还印吗?”

此道声音出言,黄子澄朱允炆皆想打死他。

售不出去,印的越多,亏损也就越多。

其实,应天日报的那些东西,黄子澄已在他那书坊卖过一段时间了。

无人问津。

他瞧着朱大福弄的报纸,能如此火热,便想把他所写的那些东西推销出去。

可惜,事与愿违。

“先生,现在怎么办?”朱允炆道。

片刻后,朱允炆又想出了一个办法,道:“朱大福报馆开业的第一天曾白送了十万份的报纸,要不我们也送?”

送是为打开名声。

应天日报现在又并非没有名声。

朱允炆出言,黄子澄想了良久,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朱大福那乡野村夫都你那个免费送得起十万份报纸,他也能。

这可不是跟在朱大福身后吃屁,谁规定,他朱大福做过的事情别人就不能做了。

...

次日,兴明日报售卖点依旧排着长龙。

人们为抢一份报纸,顶着烈日,不叫苦不叫累。

另一边,应天日报售卖点的几人手里抓着报纸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推销。

“拿一份吧,不要钱。”

被抓着之人,一片嫌弃。

“不要,擦屁股都硌得慌。”

...

求了一上午,一份没送出去。

别人家的什么待遇,他们家的什么待遇。

想起这些,心里就堵得慌。

正当丧失信心之时,有个老妇颤颤巍巍的走来了。

“能给我些吗?”

只说送出去,也没具体说给谁吧?

有人光顾,售卖之人赶忙拿起一份递上,道:“能,当然能。”

报纸拿上,老妇仍旧不走。

“走吧,不要钱。”有人催促。

老妇在一脸不好意思地道:“能再我几份吗?我家小孙子刚启蒙要练字,老身家穷,这纸正好让他去练字。”

说白了,这老妇主要讨要并非看中了报纸的实际效用。

看中的不过是纸张的书写用途。

售卖之人一脸尴尬。

这给还是不给啊?

不给的话,今日怕是没人再来拿了。

可若给,他家老爷弄这报纸不是这般用的吧?

正纠结着,不远处想起了一阵咳嗽声。

几人扭头一瞧,黄子澄正立着。

“老爷...”几人行礼。

“带着报纸回来。”

丢下一句,黄子澄扭头就走。

黄子澄走了,几人只得抓起报纸,紧跟在了黄子澄身后。

人都走光,只剩下那老妇在风中凌乱。

怪不得你们那报纸,卖不出去呢,话都不会说。

给还是不给,总归得是说句话的吧?

...

不到晚上的功夫,分出几处售卖点的人便都回来了。

瞅着对面,直到现在还在争抢报纸的长龙,心里不嫉妒那是假的。

经这些人主动汇报,十万份报纸,只给出了那老妇一份。

黄子澄脸色黑如锅底。

都是些不识抬举的东西,白给的东西都不要,活该一辈子中不了。

“先生,现在怎么办?”朱允炆问道。

能借鉴朱大福的都已经借鉴了,他现在是真的没办法了。

开报馆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他若做不好,皇爷爷会不会觉着他能力不行?

黄子澄眼珠乱转已有了主意。

哼,他就不信了,他朱大福一个乡野村夫都能做成的事情,他堂堂一个太常寺寺卿就做不好了。

“朱大福那报纸第一版是什么优秀士子的文章,第二版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吧?”

朱元璋虽然同意记者采访,刊登时政大事,但因朱大福的记者培训还不到位,此事一直为能成行。

“下期我们也弄这些,他朱大福能弄成,我们也便能弄成。”

朱大福都能做成的事情,他们没理由成功不了。

“行,听先生的。”朱允炆二话不说应了下来。

朱允炆没什么主见,报馆的事情多是由黄子澄说了算。

因这两文钱错过了今日的兴明日报可不值当。

...

报纸看了,看过报纸,又说退钱,哪有这么好的事。

售报纸之人不应,几人却觉这是浑水摸鱼骗他们。

东街早市。

吵吵嚷嚷,一时之间争论不休。

最后眼看着,兴明日报那边的报纸快售卖光了,才终停止了争论。

不就是两文钱吗?白花就白花了。

他们之所以早早过来,就是担心过来的晚了,报纸被抢光。

带着好奇,几人进前。

阅读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010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