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水浒真说

第四百三十八章 寻船渡江

  • 作者:苔上老菌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2-11-24 13:47:16
  • 字数:6050字

故请陛下恩准陆阳等人直接南下,与大军回合。

待功成之日,再入朝请封。”

当净鞭响了三响。

众臣耳边又响起了太监尖锐的嗓音。

文武两班列队上朝。

若来东京,颇为不便。

梁山众匪虽野性未泯,但仍上惧天威,下爱百姓。

圣旨一到,尽皆臣服。

徽宗闻言大喜。

便主动请缨,带兵南下平方腊之祸。

折中还提到,山寨物资繁杂,人口众多。

“陆阳所念,朕心甚慰。此等忠志之士,理当厚赏。众卿之见,朕应该给陆阳封个什么官职为好。”

蔡京一听皇帝要给陆阳封官,立刻便站出来反对。

“陛下,陆阳新刚归附,寸功未立。若就此封赏,唯恐众将不服。再者,陆阳自己有建功立业的雄心,主动请缨。

梁山寨主陆阳,听闻南方方腊作乱,心实不忍,念及无功于朝,无颜参见陛下。

这谭稹跟童贯一样,也是个宦官。

封常德军节度使。

跟童贯一样是个由宦入仕的武臣。

他不论是讨天子欢心的奉承功力,还是带兵打仗的硬本事,两者都比童贯逊色一些。

可以看成低配版的童贯。

两人接了圣命,不敢耽搁。

立刻带领早就聚集的十五万大军,兵分东西两路,南下征讨方腊。

东路军统帅为童贯,带领婺州、华州、鄜州三万兵马,加东京禁军五万,共计八万人。

西路军统帅为刘镇,带领丹州、坊州、同州三路兵马,加东京禁军四万人,共计七万人。

这些人在江北的扬州集结,先渡江破润州。

再以润州为转运点,沿太湖两岸收复失地,最后在方腊称帝的清溪县汇合。

制定战略之人却有其能。

征讨路线和方腊的扩张路线完全相对。

润州乃咽喉要地,把控江宁府,与镇江两处。

大军需先拿润州,再以两地为根基,徐徐图之。

便可利于不败之地。

大军早已经收拾好了行装,圣旨已下,两路军的先锋使王禀、刘镇便先率大军出发。

另一边,陆阳赶了许久的路,也来到了长江沿岸。

众人打的是官军的旗号,穿着官军的衣甲。

现在正逢南方方腊起义,沿途各州县还以为是朝廷派来的援军。

再加上他们一路上也没有扰民的行为,白天赶路,晚上休息。

各州县派人过来询问情况,就只说奉枢密院调令,南下讨贼。

他们人多势众,各县也不敢多问。

就这么一路相安无事的来到了与池州仅有一江之隔的舒州。

陆阳唤来了斥候,询问前方战况。

斥候回禀:“寨主,前日,朝廷命池州、宣州、太平军,江宁府的兵马遏制方腊扩张的趋势。

四地均派兵马前去应对。

方腊命家余庆为宣州经略使,带领统制六员,都是歙州、睦州人氏,这六人分别是李韶、韩明、杜敬臣、鲁安、潘濬、程胜祖。

这七人领着两万兵马去打宣州宁国县。

宣州团练使梁处领兵两千去援,却因方腊兵马过多,不敢靠近。

知府以贻误战机为由,将梁处拿入大牢。

池州兵马都监梁开明也被知府逼着去前线和方腊军交战。

梁都监却说方腊势大,不可力敌。

应当坚守城池,等待援兵。

也被府尹下了大狱。

现在还不知如何处置。”

大军好不容易赶到了江边,这次陆阳却犯了愁。

池州在长江对岸。

他麾下六千马军,要过江就得有大批船只运送。

官府的船不能用。

他虽然可以假扮官军,先过江去。

过完江后一旦有动作,自己的身份就会暴露。

到时候可就回不来了。

“看来此事还得落在方腊身上。大郎。”

史进出马道:“哥哥,有何分咐。”

陆阳分咐道:“我率人在江边驻扎,你马上乔装改扮,过河到润州去,找方腊手下的吕师囊。

请他帮我们准备船只。

一定要快。”

史进道:“哥哥放心,小弟去去便回。”

另一边,方腊手下的家余庆已经带兵逼近宣州。

宣州知府说梁处是贻误战机,可他自己也是畏敌如虎。

家余庆麾下的大军离宣州还有三五十里之远,他就带人弃城逃跑,去了池州。

连带着梁处也被他带到了池州。

现在梁家父子在监狱之中见了面。

外面的梁红玉和哥哥梁贤心急如焚。

他们也被官府的人拘禁在家。

无法去监房中看望父亲和爷爷。

两个知府一商量,干脆把宣州失陷的过错全部推给梁氏父子。

写成一封公文,连夜递交童贯处。

童贯此时已经带兵出发。

行至濠州一带。

接到了南方官员的奏报,顿时火冒三丈。

“两个废物,临阵之时,竟然畏敌怯战,罔披了这身战袍。”

他本身就是个残暴少恩之人。

对敌人残忍,对自己人也刻薄。

见了奏报以后,未经详查,便派人去池州传令。

“来人,传我将令,将梁氏父子在菜市口处斩,悬首示众,以儆效尤。

将梁家抄没,财产尽数充公,男的充军,女的充入教坊司。

以后谁在敢有退缩,这就是下场。”

史进来到了江边,想找艘船南渡到对岸。

却不想走了一天都没见到一艘船的影子。

高俅征讨梁山的时候,曾经派手下校尉牛邦喜在长江沿岸据锁船只,调了民船一千余只。

后来方腊起义,吕师囊率军打下了镇江府润州城。

也派人沿江搜索船只以为己用。

对面的扬州城自然不能任由吕师囊将民船全部收拢到自己手下,这样征讨大军南下的时候就没船可用了。

两边相互搜罗民船,以至于长江下游还有船的民家已经是少之又少。

就算有也不敢开出来,全放在港汊里藏着,准备等风声过去,战事宁息了之后再开出来。

史进骑马跑了许久也未曾看到一条船。

正是一筹莫展之际,他见到了前面有一处小村。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还是进到了村中询问。

这是一处典型的小渔村。

村子就在江边,三五户人家,外面挂着渔网,正在晾晒。

史进见一家门口坐着一个汉子,便上前问道:“汉子,你们这有船没有啊?”

那汉子抬眼一看,不由得叹气道:“你看看现在哪有船啊?那都是官府的船。

你想找船,我还想找呢?

真是的,没事别烦我。”

说着他就把草帽盖到脸上,看似准备呼呼大睡。

史进连忙说道:“兄弟,我有亲戚在池州犯了官司,现在被官府拿下了大狱,我是赶着去救他。

今天我在江边走了一天,一条船也没见到。

你要是知道哪有船就帮帮我,只当是发发善心。

我这里还有些许银钱,都送与你也不打紧。”

那人将草帽轻抬,一双眼睛毫无波澜。

正通过草帽底下的缝隙观察史进的身形体态,还有他身后的战马兵器。

很明显,他并不信任史进。

“哼,既然如此,那你就跟我来吧。”

即可出征,不得延误,以期早日破贼,还江河宁定。”

两人出列谢恩。

陛下不如等他归来之后,再行封赏。”

童贯也道:“陛下,臣以为太师所言极是。”

朝鼓响过,三班殿值分列而侍。

东西两厅之首都这么说了,其他的朝官怎么敢违抗自己的最高上级。

宋徽宗思量了片刻,既然没有人支持,那他就权且作罢,等征讨方腊结束以后再论功行赏。

“好,既然如此,朕便命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讨贼大元帅,谭稹为两浙路制置使、讨贼副元帅。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太师蔡京手持笏板,出列陈道:“启奏陛下,前往山东济州招抚梁山泊的宿元景已于昨日发来奏报。

阅读水浒真说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289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