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水浒真说

第六百六十章 围攻燕京

  • 作者:苔上老菌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2-11-24 13:48:50
  • 字数:5906字

齐军现在前来,正好赶上郭药师和常胜军刚刚打了两场硬仗。

常胜军虽然气势正盛,但消耗也不小。

两个月前,逃回自己属地的奚人大王萧干再次聚集了一批兵马,向燕云发起了攻击。

他自号大奚国神圣皇帝,改元天阜。

陆阳进攻的时间点选的很好。

彻底消灭了辽国在燕云附近的残余势力。

当时形势十分危急。

徽宗从京师移文严厉斥责王安中和郭药师。

这些消息,卢俊义和呼延灼早已经探知。

萧干为其部下白得歌所杀,首级被献于宋廷。

前几天,郭药师又败萧干部下夔离不于峰山,生擒阿鲁太师,得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尊号宝检及涂金印。

郭药师是个久经沙场的悍将,并非是什么简单货色。

尤其是跟宋军那帮逃跑将军比起来,简直不知道要强出多少个层次。

就比如眼前的情况。

七月,郭药师与萧干战于腰铺,大败萧干,乘胜追击过卢龙岭,杀伤过半。

然而齐国至今奉行的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目前为止的主力仍旧是那十万上军。

他们不会因为对方兵少就小看对方。

郭药师虽然只有七千兵马,却也是个值得尊重的强大对手。

卢俊义手持望远镜朝对面看去。

燕青拨马上前:“主人,这郭药师还真有几分本事,麾下兵马个个如狼似虎,军容严整,找不到破绽。

今日要想破燕京,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卢俊义叹了口气,将望远镜收回。

他微微笑道:“若是此事容易,大王也不会让我来了。传令全军,后退五里下寨,请呼延将军到中军议事。”

卢沟河对岸,郭药师也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他以前在辽国,也只是听说宋朝境内有一股梁山水匪,战力强悍,骁勇无比,数次打败宋朝大军的征讨,现在还起兵建国。

当时他并没有将梁山放在心上。

还以为是风传之中,有所夸大。

加入宋朝之后,他又了解到了宋军的真实战力,于是对梁山更加的轻视。

认为梁山兵马骁勇善战的名声也就是打打那些比农夫强不了多少的厢军才打出来的。

跟他手下这些真正身经百战的精锐常胜军根本没法比。

可是今日所见却打破了他的这些偏见。

河对岸数万梁山兵马阵型整整齐齐。

无论横竖还是斜着都是一条直线。

这就说明这些军士平常肯定经过了大量艰苦的训练。

而且齐军后退时,队伍之间没有丝毫的散乱。

阵型完全不变。

根本不给人追击的机会。

攻打燕京的时候,那些号称精锐的宋军都办不到。

宋军进攻之时的阵型一团乱麻,撤退时更是一泻千里。

这些被宋军称为贼寇的齐军,反倒是令行禁止,行伍统一。

郭药师已经在开始担心自己投靠大宋是不是赌错了。

卢俊义刚到燕京的第一天,却没有急着进攻。

郭药师的人马十分疲惫,卢俊义麾下的齐军也够呛。

连续赶路一个月,攻破了数个州府。

只会比常胜军更累。

呼延灼的部队倒是在燕京边界处歇了半个月了,第一阵当由左厢兵马来打。

卢俊义在卢沟河五里以外下寨,并派处大量兵马沿河巡逻,免得郭药师半夜劫营。

呼延灼接到了卢俊义中军议事的邀请,便带着王文德和杨温两位参军一起前往中军大帐。

卢俊义请三人先在帐中坐下,随后道:“呼延将军,我部兵马方才来到燕京,风尘仆仆。

军士们疲累不堪,难以为继。

我看攻打燕京的第一战,还是应该有左厢兵马来打。”

呼延灼并未拒绝。

“卢帅放心,明日便由我亲打头阵,攻击燕京东门。

定然不负众兄弟所托。”

第二日,卢俊义将兵马开到南门之外,帮东门的呼延灼打打佯攻。

呼延灼登上将台,号旗招展。

命曾涂为先锋,率部攻打东城门。

宣赞领弓弩手进行掩护。

城外战鼓雷动。

炮军架设好了攻城武器,开始对城头进行压制。

十数发巨大的石弹扑面而来。

大部分都打在了空处。

只有一个命中了一位常胜军军士,将其打的四分五裂。

攻城武器的目的不在于杀敌,而在于攻破防御工事,震慑敌军心神。

为步军攻城提供掩护。

但是常胜军中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兵。

区区几发石砲还吓不倒他们。

步军扛着大盾,车营推着盾车,众军掩护弓弩手缓缓上前,来到离城墙三十余步的距离。

这个距离很有讲究。

离城墙不远,但是城上的檑木滚石又砸不到。

梁山弓手练的最多的就是三十步靶。

大部分都能做到三十步之内百发百中。

他们在战车和步军大盾的掩护下开始对城墙进行火力压制。

常胜军并不是怂包,在郭药师的命令下纷纷开始举弓还击。

城墙上的常胜军只要探出头去,有的人还来不及瞄准开弓就会被数支十分粗大的箭矢射中头颅。

而城下的梁山弓手因为有盾车和步兵的掩护,基本磨平了地形的劣势。

双方一顿对射,郭药师才发现梁山军士的箭法十分厉害。

梁山弓手每天都要进行射击训练,除了外出征战之外,全年无休。

一直从新兵入伍开始,到加入上军,中间至少要花上两年。

现在的上军弓手至少都有三年以上艰苦的弓箭训练基础。

大部分人都能箭箭命中要害。

有个别箭法十分精准的,开弓就只射敌军的眼睛。

对方带着面具也没用。

常胜军军士的箭法也不差,却也做不到每一箭都射中对方的面门。

更何况梁山弓手的头盔还有用来防箭的铁斗笠。

斗笠呈穹形结构,里面还加装了经过反复压紧的棉片最里面是减轻箭伤的丝绸。

虽然比起扑通步骑兵头盔来说重了一些,但防箭能力却也强出了不少。

常胜军的还击本就不够激烈。

大部分箭矢还都落在了坚固的胸甲和专门挡箭的头盔上。

常胜军用的弓小,箭也小,齐军用的弓大,箭也大。

对方中箭了以后跟没事人一样继续还击。

自己的兵马一中箭,只要不是命中四肢这种无关紧要的部位,立刻就会失去战斗力。

郭药师正想通过城墙上的观望口往下看一眼。

却没想到脸刚刚凑到观望口旁边,便有一只箭顺着观望口射了进来。

直接插进了他身后军士的大腿。

那军士也够狠,一咬牙,直接将齐军射来的狼牙箭折断。

随后拿刀割开裤腿,咬住手巾,自己动手把箭头剜了出来。

郭药师眉头紧皱,不能再这么对射了,就算把齐军放到城墙上打混战也不能再这么打。

“传我将领,不要还击!都拿起刀枪躲在女墙下面,等待敌军攻上来,再跟他们厮杀。”

郭药师命令一下,众军纷纷松了口气。

他们虽然不怕死,但也不想就这么送死。

战力强悍,战斗经验丰富。

唯一的缺点就是马军太少,只有一千人。

卢俊义在卢沟河南岸列阵,郭药师则率众在北边布防。

那七千常胜军衣甲鲜明,步伍肃整。

大宋宣和五年八月,卢俊义与呼延灼兵分东西两路攻向燕京城。

跟往日连军阵都站不明白的宋军比起来完全是云泥之别。

这些常胜军自成立开始,一路打到现在。

中间降而又叛,不管是金军、辽军还是宋军他们都打过。

两个月前,他因为缺粮而率兵出卢龙岭,攻破了景州。

随后又败常胜军张令徽、刘舜仁部于石门镇,攻陷蓟州。

阅读水浒真说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289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