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水浒真说

第七百七十七章 穷途末路

  • 作者:苔上老菌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2-11-24 13:49:40
  • 字数:6206字

到了草原上,他们都没有游牧经验。

马上就会迷失方向,随后死的不明不白。

宋江带人在野地里躲了许久,没有遇到金国追剿的大军才敢出来活动。

花荣和孙立分别带领小股部队往四处查探,才知道金军已经打破石岭关大举南下。

当时金军正欲南下,没工夫去理会他们这只残兵败将的动向。

往北则是一望无际的荒漠草原。

他若要往南,必须要从金国控制之下的石岭关过,才能进入河东。

就算到了河东,河东也有十几万金军在哪里等着他,去了就是自投罗网。

往西则是西夏左厢年斜军司的驻地。

同样有重兵把守。

他一只小股部队孤军深入,也是自寻死路。

宋江虽然带着几百人逃出了战场,但将来的情况却十分不乐观。

他已经是走投无路,四面楚歌。

为了保证军士们可以获得补给,又不得不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往东便是金国重镇大同府。

金军从当地百姓那里了解到,此次前来劫掠的匪徒足有几十个。

而且武艺不俗。

不过对方只有普通的刀枪,并没有盔甲。

金军自持战力高强,还有全身盔甲护体。

只派了一只十人小队,再带上四十个本地的民壮便要去灭这伙贼人。

这只部队到了案发地点之后,经过实地勘探很轻松的就追查到了线索。

女真人参军之前多为猎户出身。

对于追踪这门技术是十分擅长。

他们知道贼人大多骑马,劫完钱粮以后又抢了一辆马车用来运输。

于是便顺着当地民众的指引找到了地上细微的车辙印。

宋江在营地中等候着外出劫掠的众人归来。

天亮时分,石勇等人返回了营地。

宋江见众人带回来了不少粮食,足够他们吃一个月。

于是也十分高兴。

“几位兄弟做的好,有没有伤人?”

燕顺道:“按哥哥的吩咐,只要老实交粮的,都没有动。

不过其中有两个硬点子,仗着自己有些武艺,要来与我们厮打。

被小弟戳翻了。”

宋江叹道:“那也是无奈之举,不能怪你。

对了你们回来的时候,没被人跟踪吧。”

穆春道:“哥哥放心,我们干这活都多长时间了,专业的很。

早就确定了后面没有尾巴。”

“如此便好。”

众人连忙上前卸车,用刚刚劫回来的粮食下锅做饭。

他们已经断粮好几天了。

要不是饿得受不了了,也不会铤而走险,去村镇劫粮。

炊烟袅袅升起,在荒原之中十分明显。

不过武州地广人稀,宋江选的驻地又离大路很远,一般来说不应该被人看见。

好死不死,他们后方就跟着一只擅长追踪的女真兵马。

领头的金军还在细细分辨着地上的马蹄印和车辙印。

只听一个同伴喊道:“你看那边!”

众人放眼望去,却见远方野地里竟然冒起了数道炊烟。

“我记得这一片是没有村镇的。现在也不是做饭的时间。那边肯定是贼人所在之处。”

众人深以为然。

于是纷纷驾马快速前进。

虽然炊烟在他们跑到目标地点之前就消失了,但他们已经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并不再需要炊烟作为地标。

宋江一伙刚刚做完了饭,补充了一下体力。

正准备收拾东西离开,寻找出路,伺机返回宋朝境内。

却不料正在此时,一只金军小队直接冲了过来,二话不说,拔刀便砍!

众人纷纷上马,花荣、董平等人几招轻松解决了最先冲过来的金军。

后面的人看了纷纷觉得不对劲。

这些人身披铠甲,手持刀枪。

穿着宋军的军服,哪里是贼匪流寇。

分明是一只宋军的精锐小股部队。

离宋江等人较远的几个金军立刻掉头,他们得把消息传回给武州。

让武州派大部队出来,将这只宋军彻底击溃。

花荣连忙上前追赶,却因为距离太远,不敢深追。

只能放他们离开。

宋江一伙的位置彻底暴露。

武州与西夏和宋朝都有接壤。

金国在此布置了不少兵力。

虽然都是汉军,不过却有足足四千人。

城中驻军倾巢而出,封锁了出境要道,数不清的侦骑在武州境内四处搜检。

宋江一边在武州境内逃窜,一边和追来的金兵交战,虽然凭借着他手下诸多头领高强的武艺,数倍于他们的金兵都无法将他们围困。

但宋江手下普通军士的伤亡却越来越重。

一个月之后,他手下的人马已经不到三百,几乎过半的人都有伤在身。

众人又抢了一处村镇大户,劫得了不少粮食。

随后宋江带人来到了火云山,这里是武州境内的一座小山,虽然不大,但胜在地势险要,上山的路只有一条,而且十分狭窄陡峭。

只要他们在路上方布置防守,准备滚石,金军有多少人都很难攻得上来。

他手下受伤的人太多了,一直奔波劳碌,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好。

他要在这里坚守,等待宋朝的援军,或着等大家伤好的差不多了,再考虑突围。

宋江看着山下的金军越来越多,心中对于突围的希望也越加渺茫。

一日,他独自一人坐在山顶上,思考着未来。

吴用来到他身后。

“哥哥在想什么?”

宋江念叨着:“军师,你说我是不是把兄弟们带到死胡同里来了?”

没等吴用回答,宋江便立刻道:“不会,不会。兄弟们都是为国尽忠,为民谋福。

今日被金人包围,虽然凶险万分,难以活命,不过就算死在此处,也是死得其所。

众兄弟个个名流青史,比苟活一世要强得多。”

吴用叹了口气,他是个追求自我价值的人。

想要凭借自己满腹韬略,干出一番大事业。

可是他选主的本事却不高明。

晁盖胸无大志,小富则安。

宋江满腔愚忠,一心要往体制里钻。

现在穷途末路,吴用回望自己的人生,依旧是一事无成。

他放弃了教书的安逸生活,从参与劫夺生辰纲开始,一桩桩一件件,或成或败。

到现在位置也就混了个低阶武官的官职。

还要被人当作弃子。

他实在是不甘心。

“哥哥若是不愿让兄弟们死在此处,也不是没有办法。

想那宋朝皇帝纵是至明至圣,也依旧轻信奸臣,被乱臣贼子蒙蔽。

我等数翻招安,立下大功,最后哥哥也只落得一个先锋虚职。

金帅完颜宗翰曾对我等表露过招揽之心。

依小弟之间,不如弃宋从金,只是负了哥哥忠义之心。

兄弟们便能性命得存,高官得做。

不比在此,枉送了性命要强?”

宋江闻言,连连摇头:“军师差矣!宋江自小受老父教导,忠心为国。

哪怕大宋如何负我,我也不会背叛大宋。

兄弟们纵然无功无赏,也能得青史留名。

是非功过,后世自有分说。

若是背正顺逆,天理难容!

我辈更当尽忠报国,有死而已。”

吴用叹了口气,宋江愿意投降,自然最好。

但宋江不愿意投降,那他也会陪宋江走到最后。

这是他自己选的路。

不管道路上有多少荆棘,不管这条路是不是通向断崖。

含着泪,也要走完。

现在战乱频发,四处都有无家可归的流民沦为强盗。

有土匪就去剿灭便是。

宋江派自己的亲信,石勇、燕顺、穆春等人去附近的村镇进行劫掠。

还特意吩咐了他们不要穿铠甲,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

却说宋江自朔州战败以后,慌不择路逃到了金国境内的武州。

为的就是给人制造一种劫掠者只是普通匪寇的假象。

这样金军也许就会放松警惕,他们也能掌握充足的准备时间。

武州守军听说城外的村镇遭遇了匪徒劫掠,一开始也没当回事。

整个河东现在四处都是金军。

宋江慌了神:“我们只有三百余人,被金国大军堵在云中,这可如何是好?”

阅读水浒真说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289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