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玉皇成帝录

第14章三陆四海、三魂七魄

  • 作者:沄波能量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12-01 19:17:48
  • 字数:12784字

简单了解地球的基本变化情况之后,我们将目光汇聚到中亚大陆的中心地带,也就是玉皇与女娲所在的擂台周围。

玉皇在一顿神操作之后,将目光凝聚到了女娲娘娘的身上,看着女娲娘娘还处于神游太虚之中,体外的金光闪的越来越亮,看来是处于肉体进化的关键时刻,这时的玉皇可一点都不敢打搅女娲娘娘。于是就将目光转向了女娲娘娘所炼制的全新物种。

而闪电的形成又可以分解大气层中的水属性能量,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氢气和氧气,氢气由于丧失了水属性能量的性质,不再受定海神针的约束,飘向太空,被十颗太阳所吸收,壮大着自身的能量。而氧气则保留了水属性能量的性质,依然被定海神针所约束,停留在了距离地球表面五十千米到八十千米的空间之中,日积月累之下,形成了厚厚的臭氧层,臭氧层的出现,大大的缓解了地球遭受太阳辐射的危险。

在厚厚的臭氧层之上,还有几层模糊的大气在形成,但是由于此时的地球大气层才刚刚形成,所以臭氧层以上的部分还未进化而成,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他们终将会出现。

在时空水印吸收地表海水的同时,处于上古宇宙空间中央的十颗太阳,也借助彼此散发出的能量光线,气化着地球表面的海水,只见海水在十颗太阳光芒的照射之下,逐渐开始沸腾,变为水蒸气飘向天空,但是由于地球之上有女娲娘娘所炼制的四根定海神针的存在,气化后的水蒸气无法飘散到太高的位置,脱离地表一千米之外就开始被定海神针的能量所束缚,减缓了上升的趋势,最终在地球的表面之上一千米到五十千米的距离形成了厚厚的大气云层,各大云层之间相互对流撞击,摩擦起电,产生了大量的电能,电能汇聚形成了闪电。

就在这样的万兽大战之下,地球形成了以中亚大陆为中心,东南西北四大海域所环绕,上下各分布一个巨大冰川覆盖的寒亚大陆,演化出了三陆四海的短暂稳定格局。为什么要说是短暂的稳定,因为处于地心之中的时空水印还在不断的震动与吸收海水,天空之上的太阳们也在努力的分解着海水,中亚大陆之上的裂缝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巨大,裂缝之中还有地心之中的岩浆所流出,整个中亚大陆也难逃厚土天体能量群的命运,会随着时间的沉淀之下,终将四分五裂,形成一个个被海水所包围的陆地大洲。

中亚大陆形成之后,被苏醒的各大兽族所分割占据,原本的各种兽族被四大神兽的指令所驱赶,移动到了女娲娘娘五千里之外的大陆上继续开始了战斗,但是战斗是残酷的,尤其是兽族的世界中,如果不形成族群或者群体,很有可能被周围所有的兽族所攻击,死伤惨重。所以各大兽族为了取得领地的优势,也为了自身的安全,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形成了四方割据的阵营。

依旧是以青龙为首的青龙神兽阵营,阵营内主要由各种蛇族、蛟族、长尾族以及长角类兽族所占据,拥护四大神兽中青龙神兽为祖,占据中亚大陆的东方,并将其大陆后方的海洋称之为东海。

只见这个物种外形与玉皇自身长得十分相似,光溜溜的脑袋之上五官分明,四肢健全,除了没有灵魂的波动之外,宛如就是玉皇的血脉宗亲。

而大陆的西岸各种毛皮族、食肉兽族、利齿尖牙类异兽们共同拥护白虎神兽为尊,组成了强大的白虎阵营,并将背后的海域命名为西海。

当然了,最后占据大陆北岸及北海的自然是我们的玄武一族,玄武一族比较特殊,他们阵营内部不但有各种甲壳类兽族,还有部分鳞片蛇族,鱼类、昆虫类、腔肠类、节肢类、多足类、两栖类的奇怪物种,可谓是五花八门,他们不但占据着中亚大陆的北岸,还渗透到了整个海洋的深处,是最为复杂的一族。

这让玉皇感到非常惊奇,连忙走到这副全新的人类躯体面前,仔细的研究了起来。由于玉皇没有女娲娘娘那目生双莲的透视神通,只能通过震动体内的磁力能量,达到核磁共振的透视效果,通过核磁共振玉皇开始审视这个全新的物种。

只见这个物种体内各种器官与玉皇自身如出一辙,达到了惊人的一比一的还原程度,这让玉皇不得不佩服女娲娘娘的创造之力,同时玉皇发现,虽然这个全新的身体内各种能量都在正常的运行着,但是没有灵智及灵魂的能量波动,这个躯体就无法移动,就像一个植物人一样,各种感知都存在,就是没有意识的驱动。

这让玉皇感到非常惋惜,一个完美的躯体居然没有灵魂的波动,没有自主意识,那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不对,还不如行尸走肉,好歹行尸走肉还可以动。没有行动的意识与判断沟通理解能力,那他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而各种长着巨大翅膀的鸟类、进化出翅膀的兽类,以及被女娲娘娘妙手回春之下所炼制的羽族异兽类共同组成了飞禽一族阵营,占据着中亚大陆的南方,拥护四大神兽中的朱雀为圣,形成了朱雀阵营,同样将自己大陆所在的海域命名为南海。

而灵魂则不然,灵魂是在物质进化为人体之后,由人体所产生的各种能量结合,在脑海之中汇聚形成了七魄,七魄与脑海中的灵智相反应,灵智分解为三魂,并与身体内能量所产生的七魄融为一个散发着乳白色光芒的灵体,这个灵体被称为灵魂,灵魂由三魂七魄所组成,它代替灵智控制着身体的一切能量运转。

而三魂七魄是如何在人体中诞生的呢,这就要从为玉皇凝聚身体中讲起,当初玉皇只是初步凝聚了五脏六腑,其他器官、神经脉络、血液骨骼等还尚未凝聚,女娲娘娘就发现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伴随着玉皇大脑的形成,大脑中散发着微弱的生物电能,电能刺激之下,玉皇的灵智开始了分解,转化为了气体,随之持续的生物电能冲击之下,一气化三清,气体分解成为了三魂,三魂分别叫做胎光、爽灵、幽精。

其中最重要的是胎光,他是生命之光,就是物质最原始的律动,也是物质能量变化的载体,胎光的强弱代表物体自身磁场能量的强弱,胎光最早诞生于胚胎,最初的胚胎在诞生之初就有了最原始的细胞跳动,这就是胎光,当胎光跳动之后,胚胎才会进一步复制分裂,从而人体才能逐渐进化而成。胎光在生活中最为强烈的一个反应就是生命的运行,在白天胎光处于光芒万丈的状态之下,它带动着人一天的精气神,当夜晚来临,胎光开始慢慢变得暗淡,灵魂就开始犯困,胎光的亮度就会慢慢的降低,最终将变为暗淡的灰黑色,人类也就陷入了睡眠之中,当胎光的能量慢慢复苏,变得越来越亮的时候,人类就会苏醒过来,开始一天的生活。

而爽灵就是天赋,一个生命生来是个傻子还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他的聪明程度以及是否精通计算,思维是否活跃,就来源于爽灵,生而知之为上,学而知之亚之,就是形容爽灵的句子,有些孩子一出生心智就不健全,天生的痴呆,就是因为灵魂中缺少了爽灵,而有些人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八岁熟读四书五经就是因为他的爽灵较为发达,这是先天的优势,称为生而知之为上,就是天生的天才。而有些人随着时光的不断积累,不断地刻苦学习之下,才取得掌握了巨大的死板的知识,就称之为学而知之亚之,这是后天的努力。

幽精是一种繁衍生息的本能,它决定了人的取向和繁衍能力,决定人将来会爱什么人。我们常说的“被什么人勾去了魂”,这里的魂指的就是幽精。百合与断背山的取向也是由它决定的。百合与断背山能改吗?不可能!因为幽精决定了人的取向。很多人失恋以后痛不欲生,看谁都不顺眼,再也没有爱的欲望,那是因为幽精丢掉了,其实就是伤神了。我们说某个人“黯然销魂”、“黯然神伤”、“魂飞魄散”,这里的魂都是指幽精。

这就是由灵智所进化为的三魂,也就是灵魂最原始的能力与欲望。

说完三魂,接下来我们讲解其七魄,七魄分别被称为熙攘(肺),赤辛(心脏),伏酸(胃),虚燃(肾),婴鸯(生殖系统),梵摄(神经脉络),穴贯(穴位)。

在女娲娘娘为玉皇塑造身体的过程中,发现玉皇体内的七魄第一魄熙攘是由于玉皇幻化出了五脏中的肺部,肺部随着呼吸系统开始运转,在呼吸之间,第一魄熙攘在肺部中所产生,并随着呼吸的过程飞向脑海之中。第一魄熙攘主宰人体的呼吸功能。(注:那些陷入深度睡眠之后打呼噜的人,就是因为这第一个魄有问题。我们经常说“这人真有魄力”,有没有魄力要看胎光寂静之后人体所呈现出的样子。如果身体睡眠之后像婴儿一样,呼吸均匀,不翻身,不扭动,一觉到天亮,那才叫有魄力,也就是第一魄很健康。而第一魄熙攘有问题,睡梦中不是被憋醒就是被痰堵得闷醒,或者是在睡觉的时候老是咳嗽、喘,不能平卧,不断翻滚——有些人睡着了就得垫高,不能平卧,都是熙攘有问题)。

第二魄赤辛来源于心脏跳动,由于玉皇体内血液的出现,开始贯穿于心脏及其他器官进行流转,第二魄赤辛就于心脏跳动中产生,并随着血液流动冲向了大脑,形成了第二魄赤辛。(在人类的睡眠或者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心跳突然加剧,血压突然升高,或者心跳过缓,甚至干脆有间歇停跳的行为,就是这第二魄赤辛出现了问题)。

第三魄伏酸来源于玉皇的胃部,它主宰者人体的消化,是由于玉皇五脏成型之后,五行能量流转到胃部之后,被胃部所消化吸收,这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中,第二魄伏酸就产生了。(假如一个人晚上吃完饭,第二天早晨又饿了,因为吃的东西都被消化掉了。这说明主宰消化的魄没问题。那些早晨起来一刷牙就恶心、满嘴异味、不想吃饭甚至昨天吃的东西都顶在嗓子眼,或者搁在心口处难受的人,就是主宰消化的第三魄伏酸有问题了)。

第四魄虚燃来源于玉皇的肾脏,它是由于人体内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属性能量,而水属性能量的运转需要经过肾脏的过滤,在过滤的过程中第四魄虚燃就产生了,他的出现控制着人体的过滤系统,(假如晚上喝了水,第二天早晨起来小便顺畅,非常痛快。这说明控制过滤的的魄力很强,不仅能把水消化掉,而且能憋得住。魄力不强的人就得起夜了,晚上喝点水就得起好几趟夜。起夜还算好,有的人干脆在睡梦中进行了方便,醒来之后床单上画了一个圈,尿床了。这是控制水液代谢的第四魄虚燃有问题了)。

第五魄婴鸯来自于玉皇的繁衍系统,玉皇由于在擎天支柱中生活了太久,被擎天支柱中的磁力能能量所辐射影响,所以呈现为男性特征,而这一魄就来源于玉皇的繁衍能力。(例如人类夫妻生活比较和谐,劳累之后,第二天早晨又“生机”勃勃。这说明主宰繁衍功能修复的魄很好。假如晚上夫妻生活不太和谐,第二天累得腰酸腿疼起不来,“从此君王不早朝”,这说明婴鸯消耗过多或恢复能力太差)。

第六魄称为梵摄,来源于玉皇的神经脉络,在神经脉络的能量运转感知中,梵摄诞生了。(人睡着了之后称之为睡觉,而觉就是一种感知能力,如果很冷的话,睡梦也会盖被子。知冷知热的魄如果出问题,很容易第二天就感冒。还有些人感知不好,身体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冷的时候不冷,睡着了以后出一身汗,身体没有做出应有的反应,起来以后褥子上都是一个汗水湿透的人形。更年期后的人和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人,都容易在夜里憋出一身汗。这都是因为第六魄梵摄有了问题)。

最后一魄穴贯,来源了神经脉络之上的穴位,人体有720个穴位,每个穴位都带有警觉的功能,可以感受到外界各种肉眼无法感知到的物质,就是身体的警觉功能。(穴贯过于警觉的人,有点风吹草动就紧张,睡觉得开着灯关着门。尤其女士,先生一出差就睡不着觉。还有的人因为第七魄穴贯过于不警觉,睡着了跟昏死过去一样,小偷把家搬空了都不知道。无论太过于警觉还是太过于不警觉,都说明穴贯出了问题问题。对于一个有魄力的人来说,比如第二天早晨要6点钟起床,住在家里不用靠闹钟叫,住在宾馆的不用叫服务生叫,只要睡前跟自己说一声:“明天6点得起。”到第二天5点55分,他就能自然醒来。谁在帮他看表算时间呢?谁在睡着了还在照顾他呢?那就是他的第七魄穴贯)。

玉皇听女娲讲解完关于三魂七魄的事情之后,简直颠覆了自己的三观,他表示需要好好理解吸收一些这些知识,因为实在太过于复杂了,说着就转身坐下,重新陷入冥想之中,开始理解三魂七魄。

而女娲娘娘在讲解了三魂七魄之后,重新将目光转向了由她捏制而成的人体,发现随着向玉皇的讲解过程中,这个新的生命物种的七魄已经凝聚而成,汇聚在了大脑之中,但是七魄有了,有灵智所化为的三魂该去哪里寻找呢。女娲娘娘又习惯性的双手托着下巴,望着这个躯体,陷入了奇思妙想之中。

女娲娘娘听了玉皇的解释之后,笑着对玉皇说道。她已经掌握了如何为这个全新的生命启灵注魂的方法,让玉皇不要太着急,随即女娲娘娘向玉皇解释起了灵魂存在及进化的过程,这一切还要从为玉皇化形筑体所起。

女娲娘娘发现灵魂并不是从灵智进化而来,首先灵智是物质本体内能量运行所产生的一种律动,这种律动在接触到其他物体能量之后会产生一定的反应,就像木材在感知到热能之后会在热能的作用之下发生燃烧反应,这是一种能量的回应,也就是一种能量只见的相互作用,也就是最初的灵智律动及感知。

这让玉皇打击很大,难道女娲娘娘这么长时间的辛苦就这样白费了吗?难道就创造出了这样一个卓越却没有价值与意义的物种?这是不对的,这是一种可耻的浪费。想到此处的玉皇眼神开始变得坚定,他要想办法为这个物种赋予灵魂,他要使这个物种变得完美,于是玉皇开始进行回想,回顾自己等物种是如何诞生灵智及进化为灵魂的过程。

玉皇回想起自己诞生的过程,发现最初的自己只有能量的律动,而后在盘古一族的到来之后才诞生的灵智,之后一直是以灵智的形式存活,直到在女娲娘娘邦的帮助之下化形成人体之后,灵智才进化为了灵魂。可是现在的盘古一族早已消失不见,他该去哪里找寻盘古呢,找不到盘古又去如何为这个全新的物种所创建灵智呢。

最初的地球,只有不周之山脚下所延伸出来的一块泛大陆,其他百分九十九的地域都被海水所覆盖,随着处于地心中时空水印的不断震动及借助地壳裂缝不断吸收着地球表面的海水的进程,泛大陆逐渐开始扩大。

正当玉皇在冥思苦想之中,有一只玉手缓缓的搭在了他的头顶,开始抚摸他黝黑的秀发,玉皇瞬间被吓得跳了起来,转头一看,原来是顿悟中的女娲苏醒了过来,只见苏醒之后的女娲,气质得到了极致的提升,额头之上出现了一颗五彩的宝石,脑袋背后出现了五彩霞光,宛若九天玄女下凡一般,虽然美丽到了极致,但是却让人无法生出一丝邪念,满眼都是崇敬之情,不敢有一丝亵渎之意。

这时的女娲娘娘已经完成了肉体的进化,肉体达到了质的变化,脱离了肉体凡胎,虽然外在还显化着人体的外形,但是体内的各种器官已经变为了一团团七彩的能量团,顺着体内的神经脉络及720处正负穴位所游走,连脑海中的大脑也已经消失,只有脑海中有一个缩小版的女娲娘娘所存在,控制着身体内的一切能量,此时的女娲娘娘已达到了灵仙期的进化程度,体内的一切已经进化为了灵气能量团,当体内的灵气及脑海中缩小版的女娲娘娘由灵气转化为实体之后,女娲娘娘就将进化为金仙期,当灵魂实体与肉体合二为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女娲娘娘就将进化为大罗金仙期,甚至圣王期,神灵期,当然,那个时期所需要的能量及时间的沉淀就太过久远了。

只见女娲娘娘看着一脸崇拜之情的玉皇笑了笑,随即收回了自己的手臂,询问玉皇因何而陷入沉思,居然没有发现自己靠近。玉皇连忙整理思绪,向女娲娘娘解释起了他的冥思苦想,想为女娲娘娘所创造的全新生命启灵注魂,使这个全新的物种完整诞生。

反观地球表面,随着地壳之上的海水逐渐流入到地壳之下,大量的陆地显现了出来。其中由不周之山所延伸出来的泛大陆最为巨大,由于处于地球的中心位置,又被称之为中亚大陆,是目前地球上存在最大的一块大陆,其次是处于中亚大陆上下两个位置的寒亚大陆。

寒亚大陆并不是由土地所构成的大陆,而是由于太阳们在照射分解厚土天体能量群的时候,受磁极引力的影响,虽然融化了大量由宇宙绝对冷冻之气所形成的冰川,但是两块处于地球极昼位置的冰川大陆始终没有受到太阳们能量的照射,所以保留了下来,形成了两块巨大的冰川大陆,被称为寒亚大陆,也就是43亿年后被人们称之为南极与北极的两大冰川大陆。

阅读玉皇成帝录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857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