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 40 章 第 40 章

  • 作者:冉珏儿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2-09 07:16:01
  • 字数:19898字

“早上好呀,”李家康改口,换了一个方式。

李灵没再理他。

八年前,李灵出生的时候,李卫国往家里寄信,说他即将出任务让李招娣去部队伺候月子。李招娣都准备好了,隔两天又接到信说不用了。理由是部队戒严,外人不得入内。李招娣只得收拾了大包小包,一并寄到部队,怕儿子儿媳第一次做人父母什么都不懂,还专门找李长生写了整整两大张的注意事项。

可见,对这个孙女的出生,李招娣本来是抱有很大期待的。

这之前他只在李卫国寄家去的全家福上看见过,小姑娘站在台素华身边,表情冷淡,显然对照相不感兴趣。李灵的五官和台素华有些像,却没有台素华天生忧郁愁苦的眼睛,看上去明朗大方。

李灵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就不能好好说话?”

李灵自小跟着台素华长大,母女两个感情深厚。就连毛蛋都知道,爹娘离婚,他是分在他爹那边的,毋庸置疑台素华要的是女儿。

沈卫民一开始就没想着能把李灵一块接走,台素华再不济,她是两个孩子的亲生母亲,她既然已经取得了李灵的抚养权,根本没有放弃的可能。

李家康也不放在心上,不知道是早已习惯,还是在即将离别之际不想和他姐起矛盾。总之,他三步并两步爬上后座,在距离李灵有点儿距离的地方停下,然后转身过来找叶聪。

李灵身边坐着一个打扮齐整的妇女,看到沈卫民,她只是转头看了一眼,没有打招呼的意愿。昨天来家属院把台素华叫走的也是她,虽然没有做自我介绍,但是沈卫民大致能猜出,她应该是何红明的家人,很可能是母亲。

“普里为特,”李家康走过来,看到坐在车里的姐姐用俄文拽了一句,当做打招呼。

“小聪哥,小聪哥,快过来!”

沈卫民让出地方,看叶聪爬上车,坐在李家康身边。然后才回身指挥程振华和他的勤务员搬行李。

沈卫民叔侄三个到底整理了多少行李呢?反正跟搬家差不多了。能收拾的能带走的,跟他哥相关的,沈卫民什么都没落下。

沈卫民也不觉得自己非得争取过来,毕竟就连兄长都答应了。不管兄长答应的原因是什么,是觉得女孩跟着母亲更好点,还是台素华激烈的想要女儿的抚养权,总之兄长答应了。亲生父母的决定,他作为叔叔,不宜太过纠缠。

“好的,我去办。”勤务员应了一声,转身往食堂走去。

“你们这是把我家搬空了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李灵下了车,站在门口,看到屋子里打包好的行李,脸色有些不好看。她一脸不爽的看向沈卫民,“老家是有多穷,你连行军床都不放过。也亏得老家离得远,要不然是不是屋里的家具你都得搬走?”

“你说的没错,我确实有这种想法。如果条件允许,这个院子都得空了。”沈卫民承认的干脆,这是他哥住进来后打的家具,按理说就是私人的,他搬走怎么了?

李灵气急,她蹭开沈卫民去李卫国的书房,当然空空如也,“什么都要啊,果然是乡下人,也不嫌磕碜!我爸屋里全部东西加起来也不值几个钱,你就算都包走也没用。”

沈卫民冲她笑笑,并不争辩,他们乡下人确实没见过世面。

李灵气冲冲上车。沈卫民坐上副驾驶,一行人启程去县城,他们得先去信用社开户头。

沈卫民一点都不厚此薄彼,每个人的户头里都给存了十块钱,然后把属于李灵的折子递给她

“你爹不在,这就当成他送给你最后的礼物。迟些时候会有钱会打到这个折子里,我也不要求你把我当做叔叔看,就当是一个陌生人的忠告,这是你爹留给你最后的东西,只给你的,等你能够自由取用的时候,都用在自己身上吧。”

不管是几位领导还是程振华,到现在都没有透露抚恤金的具体数目。只说上面批准下来的会一分为三,李灵、李家康和李招娣各一份;部队自发募集的也会一分为三,李灵、李家康和叶聪这三个孩子平分。

这就意味着李灵和李家康姐弟两个都会拿到两份,这必定不会是一个小数目,就现在钱的购买力,恐怕买房都能成了。这么一笔钱,就算到十年后,李灵十八岁的时候,依然是值钱的。没准能成为她创业办事的起始资金,所以不要被谁蒙骗去,再不济挥霍在自己身上也是使得其所了。

李灵抬头看向沈卫民,黑葡萄似的眼珠就这样看着沈卫民。

这是叔侄两个第一次对视,沈卫民再一次确定李灵身上没有一丝他哥的影子,性格也大概是不像的,他哥看上去严肃,却是个谦逊好说话的。李灵却是从骨子里透露出来孤傲,就像现在,李灵看他的眼神,典型的看乡下穷亲戚的眼神,虽然没直接带着嫌弃,但是莫名救人让人觉得低人一等。

沈卫民并不觉得反感,李灵没长成台素华一样的性格,已经谢天谢地了,只希望这种态度不是只对着他才好。

台素华一身不是,但是再婚的对象是个军人,是军人就有束缚,不能为所欲为。虽然他家里人可能并不好相处,沈卫民瞥了一眼坐在那里一直板着脸的何母,台素华可玩不过这个老太太,他大侄女要是有几分心计或许还可以。

刚刚沈卫民说完话之后,何婆子眼里闪过一丝不满,虽然最后没开口,但是鼻息的哼腔很重。

沈卫民才不管她怎么想。

他站起来准备走,却发现被拉住了衣角。

“你为什么只带他们两个走,不带我走?我才是你亲侄女,而他不过是个外人。”李灵伸出手指着叶聪。

沈卫民看了一眼微微缩肩的叶聪,这应该是那孩子极其抗拒听到的一句话,所以乍听之下就有反应,沈卫民轻轻皱眉,转过身去把把李灵的手按下去,“你想跟我走?”

“当然不想!我为什么要跟着你回穷乡僻壤,那地方恐怕一辈子连个布拉吉都穿不上。”李灵说的理所当然,说到底她只是不甘心。

昨天沈卫民舌战众领导,暴击台素华,终于取得两个男娃的抚养权,没出半天就传遍了军区。都说李卫国这个弟弟是个像样子的,气势不得了。同样都是李家的儿女,凭什么她和李家康的待遇就不同。她虽然不可能去乡下,但是对方从头到尾不问她的意见,她心里觉得不平衡。

沈卫民挑眉,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家乡被人称为穷乡僻壤而表现出丝毫异样,沈家沟已经是个成熟的沈家沟了,不能事事都要别人替他出头,得自己争气才行。

“你们对我来说虽然不是外人,却都算是陌生人。你爹我哥当初把叶聪领回家,这就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从叶聪踏进李家大门的那一刻起,他就是李家的一份子而不是外人,以前不是,现在不是,以后也不会是。

作为你爹的家人,我有必要替他承担继续抚养叶聪的义务。所以李灵,说话客气一点。”可以不喊弟弟直呼姓名,可以不理会视为空气,却不能时时以高姿态对待他,这孩子心思敏感,会当真。

寄居在别人家的孩子,其实非常容易辨认。叶聪一看就是聪明孩子,行为举止较李家康却木讷很多,究其原因大概还是不自在,他应该是把李卫国和李家康当作亲人在处,却没有把家属院当家在住。这样的人,内心强大到极点却又脆弱到极点,明明还是个孩子,却不知道承受了别人几倍的痛苦哀鸣。

沈卫民有过类似经历,对叶聪现在的遭遇很能感同身受,他知道他在意什么。就比如刚刚,给他们仨办户头,叶聪偷偷把他拉到一边说他不办,也不要李叔叔的抚恤金。

还是沈卫民说先办下来,就算不要抚恤金,为了以后方便也需要办一个,老家穷困,到时候想办都没地方办。叶聪才松手。

这孩子心里能装事儿。

李灵听沈卫民句句向着叶聪,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我说你啊,你连自己就养不活,还想养我们仨呢。”

“没啊,你不是的跟着你妈吗,我没想连你一起养。”沈卫民说的理所当然。

“你,”李灵气急,转身出去信用社,上了小汽车,抱着胳膊坐在后座自闭。

沈卫民笑,虽然……到底还是一个小孩子,就连生气都只有逃避一条。

之后程振华送沈卫民他们去省机械厂。

“小叔,你就在这里面上班吗?”李家康在后座趴在窗户上看着省机械厂,他们是从省机械厂后面绕过来的,走了好久,充分见识了省机械厂之大。

“不是,这里离我们家远,小叔工作的地方离家近,到时候能时常回家看你俩。”沈卫民笑。

“哼,没本事还想进大厂当工人,痴人做梦!”李灵泼冷水。

“也好呀,想常常见到小叔!”李家康软软的压过李灵的声音。

沈卫民勾唇笑了笑,说了声“好”。

从省机械厂回池县,一般是上午十点出发,今天也不例外。现在已经九点多,沈卫民下车寻车队,三两拜托,终于把行李分散塞到了各辆车厢。

沈卫民和程振华告别:“麻烦程团长了,以及谢谢程团长一直以来的照顾。”

程振华摇头,“都是我应该做的。”

沈卫民笑:“我去一趟部队不容易,现在还直接没了理由。只能以后请程团长多多照看着点她,也不用干涉太多,护她平安长大就行。”

沈卫民并没有说自己说的是谁,但是程振华是知道他说的是李灵。

“行,我知道了。”程振华应下来。

“要是有时间就家去坐坐,我娘很喜欢你说的我哥的那些事,”沈卫民发出邀请,他娘确实喜欢,这是他们家属了解李卫国活着时候样子的唯一途径。另一个他不想完全和部队撇清关系,这个他哥奉献了生命的部队,他哥用生命拉来的人脉,一旦断了联系,就真的再也联系不上了。他侄子还在呢,就当是为他们也得把这层关系续下去。

程振华点头应下:“有空就过去。”

沈卫民把李家康和叶聪从车上领下来,拍拍俩小孩的头:“去和程团长道别。”

“干爸,我走了。今年别忘了给我送螃蟹,你去年答应我的。”李家康抱着程振华的长腿,提要求。

“好,我说的都作数,到时候让你小哥去给你送。”程振华爽快应道。

“说了是小一哥,小一哥,干爸你咋就是记不住!”李家康听他干爸又叫错了,连忙纠正,就说他们四个另论,怎么大人都不当回事。

“成,记住了。”

叶聪就在两人说完话之后,认真冲程振华鞠了一躬。

程振华笑着拍拍他的头,“去老家也不能忘了训练,要是我听说谁躲懒,看我中秋回去能饶了谁。”

俩小孩点着头,跑回到沈卫民身边。

沈卫民拍拍李家康的头,“去吧,给你姐说声再见。”

李家康小跑到汽车旁边,然后很快跑回来,没有什么异样表情。

沈卫民抽空和张桂花道别,看到他领着俩孩子,张桂花还从口袋里掏出两块糖给他俩甜嘴。道谢之后,沈卫民带着俩孩子登上了回程的货车。

徐新华觉得新奇,搭档出去一趟再回来身边就多了俩崽子,一个虎头虎脑,一个白净文范,看上去都怪好看的,让人忍不住想瞄两眼。

“好好开车,你身上可拴着我和我侄子的身家性命呢。”沈卫民再一次提醒。

“我这不是看见咱侄子觉得新奇吗?”他家里侄子侄女一堆,他刚开始也会逗一逗,但越长越大,他们一个个都随了他们娘,记吃不记恩,本来生出的好感很快就被作没了。

“叔叔,你是我小叔的同事啊?”李家康可不认生。

“是啊,你叔一进厂就是我俩搭档。”要说这决定还真是明智,到底还是同龄人相处起来舒服。

“我小叔被我奶和我爹宠坏了,在家没干过什么活,要是平常有什么做的不对,你可千万别在意。回头告诉我,我让我奶收拾他。”李家康小嘴“嘟嘟嘟”说了一通,话里话外,都是生怕他叔叔失业的忧虑。

“李毛蛋,你过分了。”沈卫民敲了敲李家康的头,听语气这不是他侄子,像是他叔,“有你这么编排你叔的吗?”

“小叔,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身后一家老少都等着你养活呢,爷奶,还有我和小聪哥,你不会真的让我和小聪哥溜街卖艺去吧?”说到最后,李家康配合着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之前还没想,你再说下去可就不一定了。”沈卫民凉凉的提醒。这孩子脑子咋长得,脑子转的忒快,有些话根本不是他这个年纪能说的出来的。

徐新华听着叔侄两个斗嘴,脸上都是笑意,“卫民,你这个侄子可不得了,我就没见过比他更鬼调的小孩儿。”

“就是个鬼机灵,别说的跟有多了不得似的。现在要靠我吃饭,还敢出言得罪我,一看就不是聪明小孩。”沈卫民瞥了李家康一句,故意说道。

闻弦知雅意,李家康赶紧抱着他小叔的胳膊,尽力找补:“小叔,我这不是促你上进的吗?那我爹跟人介绍你都是这样说的。”

“有些话你爹能说你不能说,懂不懂?”沈卫民把胳膊上的挂件扒了下去,热死了,还往身边凑呢。

“嘻嘻,小叔,小叔。”李家康伸过头来逗乐。

“干嘛?”

“我发觉我喊小叔喊太少了,从现在开始都还回来。”李家康笑嘻嘻。

沈卫民捂住胸口,孩子咋这么会说话呢,这可怎么办吧。按着他的额头把人送回后座,“老实待着去,小叔累了现在要睡会儿。你们俩不管干什么,都不能打扰徐叔叔开车。”

“知道了。”

沈卫民是真的累,昨晚上他几乎一夜未睡。他已经很久没有打过地铺了,地上生硬,就算是铺了两床褥子,他也是不习惯。

沈卫民很快睡着了。李家康和叶聪果然乖乖的,不过要求两个小孩一动不动,那是不可能的,李家康开始翻他们脚边的包袱,小心翼翼的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终于,他摸到一个铁皮罐,掏出来打开,里面放的是肉干,李家康先拿一根递给叶聪,又拿一根给到了徐新华嘴里,这才拿出自己的。肉干咸香,劲道,最适合磨牙。

沈卫民睡醒的时候,他们还在磨。

“俩馋猫,你们可脏死了!”沈卫民拿毛巾给他俩擦脸擦手,吃到流口水,也是能耐了。

晌午,他们下车吃中饭。

沈卫民先拿出水壶,给两个小的洗手,洗脸。车行进过程中开着窗户,车厢内并不闷热,但也说不上舒服,俩小的愣是一句都没抱怨,已经很好了。

沈卫民在部队食堂打了两荤一素,徐新华则是在省机械厂食堂买了卷饼、馒头,省机械厂的伙食一般,这两样还算好点。

“香!部队伙食这么好吗?”徐新华夹了一筷子野猪肉,感叹道!

“想什么呢?昨天部队在山上打了头野猪,一部分当场做了杀猪菜,这剩下的被食堂做成了卤肉,昨晚上就卤下锅了,我提前和食堂大师傅订了一份。”

“奥,这样啊!”

吃饱喝足,再次出发。两个小的上车就睡着了,沈卫民怕他们撞到车壁,左右两边各放了一个荞麦枕。

这一觉一直睡到车开进县城机械厂。

“卫民,要不叫他们再睡会?”徐新华看两个小孩睡得香,提议道,这儿正好是阴凉地,开着窗也不会热。

“不了,不然晚上该闹腾了。”沈卫民像是很有经验似的,转头叫醒服务。

李家康似醒非醒还迷糊着,人都没看清,就往沈卫民怀里钻,嘴里喊着“爹”。

“毛蛋,该醒了,我们到地方了。”沈卫民拍拍他的小脸蛋。

李家康哼哼唧唧,沈卫民觉得好笑,也就这时候还像是个小孩。旁边睡着的叶聪先睁开了眼,眉眼清明。

沈卫民把李家康抱起来,下车给他放到地上,又去抱叶聪。李家康迷迷糊糊的,不知怎么的一屁股蹲在了地上,“哇!”

沈卫民有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这摔了一个屁股蹲就开始哭的是他大侄子?

“你哭啥呢?”沈卫民把叶聪放下,蹲在李家康身边,发出来自灵魂的质问。

他家大侄子那个气势哦,雄赳赳,气昂昂的。台素华理都没理他转身就离开,他没哭;知道他爹可能永远回不来了,他也没哭;今早他们从部队出来,看到自己熟悉的人一个一个被抛在了身后,没哭。现在因为他叔给他放地上,让他摔了一屁蹲,哭了!

这眼泪哗哗的流,委屈劲儿都赶上窦娥了。

“你不让我费觉,你虐待窝。”李家康哭的口齿不清。

沈卫民是好气又好笑,从挎包里掏出毛巾,给他擦泪又擦汗。这大热的天,还哭这么认真,看这满头大汗,也不知道他哪来这么大劲儿头。

“小叔错了,小叔给你道歉好不好?我第一次喊你起床,这不是还不知道你的习惯吗?我现在知道了,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干了,行不行?行的话,我们拉钩?”

李家康哭声顿停,现在才终于是醒了,觑了一眼他小叔伸出的小拇指,他把自己更小一号的搭上去,蔫怏怏的起誓:“拉钩,上吊,一百年年不许变,谁变谁是小狗狗。”

最后叔侄两个还印了个章。

沈卫民拿水壶湿了毛巾,给两个小的擦脸,终于都不是小花猫了。

这边闹出的动静不小,有很多人都看过来。

机械厂不缺孩子。虽然说工作岗位,不适合带孩子进去,但是谁家还没有个急事呢?赶上周六周天上班,家里实在没人照管,孩子被带到厂里的事时常发生。寒暑假那更是不得了,为此机械厂还专门设置了寒暑假辅导班,不是为了让他们学多少知识,纯属就是带孩子。

只是运输队的沈同志身边咋突然冒出了俩孩子?

唐晓本来是来找沈卫民的,自然也看到了。“这是?”

“卫民他哥的孩子,不过以后就是他的孩子了。”徐新华一边说,一边偷瞄唐晓的表情,心说要是你连这个都能接受,我就豁出去,好好给你俩撮合撮合。

唐晓先是皱眉,后面面无表情,“两个男娃?他以后是不结婚了,还是不生孩子了?”

一个闺女养就养了,俩男娃以后娶媳妇生孩子,哪个不是事儿?就沈卫民现在的工资,这一通霍霍之后还有剩吗?他自己是不想娶媳妇儿生孩子了吧?

“唐晓,你说话咋这么不中听呢?卫民是他亲哥养大的,现在他哥出事了他替他亲哥养孩子怎么了?非得都扔在外面,让两个小孩儿自生自灭,才算明智是吧?”但凡他哥对他像卫民哥那样,给他哥养俩孩子他也干呀,更不用说这俩小子一看就是懂事的。

唐晓瞥了一眼徐新华。都说男人成熟晚,现在一看还真就是如此,满脑子亲情义气,就不会现实着想着想?唐晓突然腻了,这样无私奉献为家里的女人她可做不来。

“我过来的事不用告诉他了,我先回去了。”唐晓没什么表情的说道,转身走了,嫩黄的布拉吉飘出一个优美的弧度,黑色的小皮鞋踩在砖石路上,“踏踏踏”作响。

徐新华挠挠脑袋,又摇了摇头。她倒是不愿意了,卫民人家可从来就没点过头。

换位思考一下也能理解。如果是他家姐妹,要嫁给一个养着两个孩子的男人,他们也要考虑再三。养孩子不是养猫狗家雀儿,是要付出很多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觉得卫民这样做理所当然。

不过就连厂长千金都对卫民敬而远之了,接下来卫民的婚事恐怕就难了。

沈卫民和同事们简单介绍了下俩孩子,再多却不多说了。让徐新华帮忙照看着两个孩子,他先让同事帮忙卸行李,又去找李师傅,这些行李运到公社还需要李师傅帮忙,一次可能还拉不完,得分两三次。

弄完这些又给他姐夫去了个电话,让他下班后帮着租辆驴车,到时候给他们爷仨儿还有行李一块拉回沈家沟。

弄完这一切回来,俩小的在运输队已经和大家混熟了。

关于徐新华关心的沈卫民的终身大事,其实他是多虑了。虽然出了李卫国这个意外,但是沈卫民和赵琪的婚事基本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今天,赵老四亲自去了沈家,就是为了商量三闺女的婚事。

要说赵老四怎么就答应了呢?要知道前面最反对的就是他。

因为他前几天遇到了一个老仙儿。雨后的红池山,雾蒙蒙的,宛如仙境,赵老四正在散步,一个白发飘飘的老仙儿突然出现。

赵老四没有儿子,这几乎都成了他的心病了。有所求自然信鬼神,虽然建国后都不兴这个,但老一辈的思想根深蒂固,现在偷着去老城隍庙烧香的不是没有。赵老四忙上前拜见,问所求之事。

老仙儿说他是有缘人,让他在地上写个字。赵老四一个大老粗,哪认识字,歪歪扭扭写了个“3”。

老仙儿就讲他们家的运道都被行三的闺女劫走了,另外别看他大闺女二闺女婆家不错,实则根本压不住,结果就是要不和他们老两口一样没儿子,要不就算生儿子过程也极其凶险。

赵老四一听可不就对上了,二闺女到现在生了俩丫头片子,也就是二女婿憨厚,二闺女又会做人,要不然早就被沈家老二沈芝给怼的渣都不剩了。大闺女生了儿子,但生的时候差点就没抢救过来。

想到这里,赵老四忙问破解之法。虽然一心要儿子,但赵老四心里清楚呀,他们家有现在全靠两个闺女接济。两个闺女好,他和媳妇儿才能好,才能保证抱养儿子后还能好。

老仙儿就说,你家三闺女不是还没嫁吗,赶紧嫁出去吧。我看你们东头打头的那一家就不错,兴许能压得住。

沈老二家?别的不说,他家这些年确实越过越火旺。不过想到沈三柱子,赵老四有些不乐意,突然想到这沈大柱家的宏志和三闺女年龄相当。“老仙儿,嫁给他们家的谁都行吗?”

“要是谁都行,还用我坐这干嘛?”

“那……那不是。”有这么个女婿也太寒碜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个女儿你泼的越彻底,以后你们越享福。”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因为没有儿子,赵老四这些年在村里一直抬不起头,这个耻笑,那个调侃,他现在都有些魔怔了。现在一听老仙儿这话,忍不住就觉得他家老三是个晦气的。

老仙儿离开之后,赵老四彻底坐不住了。

回家直接把赵琪叫到跟前问她和沈三柱是什么关系?

“爹,我们能有啥关系?就是见过一面。”赵琪不承认。

“没有关系就扯上关系,现在村里人都说你俩有这有那,那说的忒不好听,我已经决定了让你俩定亲。”

“爹!”赵琪瞪大了杏仁眼,“你咋能这样啊,现在可是新时代了,结婚自由,你不能包办!”

“还自由,今儿我把话撂这,我就看上沈三柱了,人哪一点儿配不上你?在城里还有个工作,不孬了啊!”赵老四言不由心。

“那不是临时工吗?又挣不了几个钱。”赵琪嘟嘴。

“临时工他不能转正啊?再说,你就在东头住着,想回家了,就回来看看我和你娘,多方便啊。”赵老四忽悠。

“老头子,你跟闺女胡咧咧啥呢?那东头的沈三柱能嫁啊?那就是个吃爹娘霍霍哥姐的败家子,现在李卫国没了,更不能嫁。”宋引弟看老头子突然性情大变,赶紧制止。

他们不是都说好了吗?三妮儿比她前面俩姐长得好,让她大姐在城里给说门亲,年纪大点小点的没所谓,最重要知道疼人,不拘着她帮衬娘教就行。

“你懂个啥?一边去。我跟老闺女说话呢!”赵老四看媳妇儿拆台,不耐烦的挥手。还不知道事态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呢,还搁那瞎巴巴呢?他刚说动老闺女,苗头就被压下去了。

“琪妮儿啊,这沈家三柱子以前是不正干,但咱不能只用老眼光看人。你看现在沈家家也分了,你嫁进去就住个大院子。李招娣虽然嘴上不饶人,但在村里可没人敢欺负她,她没有闺女,你进去多说几句好听的,她准待见你。再说老两口都是能干的,能帮衬你们,你看这不挺好的吗?”

“那,那爹都这么说了,我当然得听爹的。”赵琪面带犹豫道。

“哎,这就对了。”赵老四高兴的厉害。

刚发生李卫国的事,他不好登门。只能先去了李长发家一趟,想让范英去给说这门亲。

“这”范英面带疑惑,“赵四哥,你咋看上三柱了?不会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吧?”

“什么风声?”赵老四不解。

“我三外甥转正了,你看要不是他哥突然出事儿,这消息早就发出去了,不至于现在只有我们几个家人知道。”

赵老四心中狂喜,这还是捡着宝啦?“之前确实不知道,但也不耽误。我这不是看村里流言越来越重,对两个孩子名声不好,就想着给他们定下来。”

“行,那行。等出了这三天,我就去给你提。”范英笑着答应。

沈卫民从省城回来的这一天,他们双方父母已经见过一面了,相谈甚欢。

作者有话要说:理讨:封面土的可爱?

勤务员懵懵的点点头,道理他是都懂,只是现在这车可装不下这么多行李。

程振华左右看了看,伸手打开最上面的盒子,面是他兄弟这些年立功得到的奖章。这么多的荣耀,终究要蒙尘了!合上盒盖,程振华吩咐勤务员:“去把炊事班的货车借来,找几个人把这些行李都装上,弄完后你直接送去机械厂。我们先出发。”

台素华恐怕过不久就到何家去了,到时候沾他哥的东西她必然不会带,那不是纯粹给新家人添堵吗?非要说的话这家属院都保不了多久,可能很快就迎来新住户了,所以还不如他带走。

这些行李,他们一辆车车厢必定是装不下的,肯定还要劳烦同事。要是还不装不下,就走邮局给寄到池县去,左右已经收拾好了,怎么的都要带回家。

沈卫民是第一次见到李灵。

沈卫民是已经都打算好了,程振华和勤务员看到他们打包的行李,表情一言难尽。

“沈同志,这些你都要带走吗?”勤务员一时失声,这是把房搬空了吧。

沈卫民理所当然的点头,毫不客气的甩锅:“两个孩子帮忙收拾的。他们是第一次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回老家,这些小事都依他们吧,省的回到家里不习惯。”

不过,李卫国的家信中却很少提到女儿,往往只有李招娣提了,他才会说上两句,不过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和女儿很生疏。

后来有段时间李卫国真的很忙,经常出任务。李招娣着急儿子,有时候两大张信纸的家信问儿子还不够用,慢慢的就忽视了孙女,反正就算问了,儿子也说不出个一二。直到后来毛蛋出生,李卫国提起二代的频率才多了些。

阅读六零年代之悍夫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926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