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 46 章 第 46 章

  • 作者:冉珏儿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2-09 07:16:06
  • 字数:19822字

“薄荷。”李长生简言意赅。

“哇!”

李招娣不放心的看了眼水缸旁边,俩小孩正亲亲热热的玩水,这才转身进了厨屋。

沈卫民走了两步,坐在堂屋门口矮凳上,笑看俩小孩打打闹闹。天空中飘来云朵,时不时就遮挡住太阳,厨屋升起袅袅炊烟,十足温馨,这就是他的生活,充满了烟火气。不过,同时也充满着未知。

“没事儿了,娘您不用担心。”沈卫民温声说道。

“长生爷爷,这是些什么呀?”李家康站在药田旁边好奇的问道。

沈卫民心里藏着事,脸上自然而然就变得严肃起来。未知意味着危险,和刺激,沈卫民已经过了追求这些的时候,他现在凡事只求平稳。所以他没有跟赵琪提这件事,在一切未明朗之前,何必让对方跟着担惊受怕。而且如果赵琪就是赵琪,在不知道沈宏志所做一切的前提下,她还是保持现状就好。

打草惊蛇,让敌人恼羞成怒,万一丧失理智,对周围无差别攻击,沈卫民可就后悔去吧。沈宏志现在肯定认为自己隐藏的很好,没有被人发现,那短时间内还是继续让他这样认为吧,他高兴,沈卫民他们安全,一举多得。

沈卫民听见他大侄子夸张的惊呼,翻了个白眼。他怀疑毛蛋崽根本不知道薄荷是什么,不过是一进门就被大生叔给折服了。满院子的中草药看起来确实非常壮观,但也不值当进门就如此谄媚的扒拉在旁边,傻乎乎的夸奖吧。

李长生不是一个多话的人,奈何李家康是个小话唠。从进了院子,小嘴儿就没停过。与他相比,叶聪就要沉默许多,不过在毛蛋挺住,或是思绪太快的时候,他总能接过话头去。

俩小孩不是一个娘,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相处起来和亲兄弟是没差了。

李长生对两个孩子倒很有耐心,陪他们在药田旁解释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沈卫民窝进屋檐下的靠背椅,听着不断传来的“哇”“哇”的惊呼。“长生爷爷,你真厉害!”这么大会儿,这句话沈卫民也已经听了不下四五遍。

沈卫民突然忍俊不禁,有这么两个会说话能耍宝的侄子,可真是……

午饭后,叔侄三个相亲相爱的歇了午觉。起来后沈卫民把两个小的领到了李长生家,趁着额他在家,他想让他们提前适应下这样的日子。

以前没有注意到他的时候,沈卫民只觉得沈宏志性子有些独,孤傲。现在用心仔细观察之下,就发现他看人之时眼神下睨,那是一种明显把置身度外,以第三者角度瞧人看事的视线。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所以他大毛侄子身体里的这个灵魂到底来自何方?

“大堂哥瞧着有些吓人。”李家康看人走远了,小声嘟囔。

旁边的叶聪跟着点头。

“以后离他远点。小孩子出去,身边一定要跟着大人,我,你爷奶,或者大生爷爷,其他人就算说的再好听,给糖吃,你们也不能跟着走。”沈卫民趁机嘱咐。

李家康一脸“小叔,你怎么又来了”表情,旁边的叶聪倒是认真的点点头。

“李家康!”沈卫民唤了一声。

“知道了。”说完拉着叶聪“蹬蹬蹬”跑进大门,和正要出门的沈二毛撞了个正着。

“进个门跑这么快干嘛?这么着急赶着去投胎呀?”沈二毛张嘴说出的话,和平常杨小青教训他们的语气一模一样,果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怨不得孟母要三迁。

“我不着急去投胎。”李家康皱眉,小嘴叭叭叭,“而且,你也撞到我俩了,小聪还差点摔倒呢,我们什么都没说,反倒是你恶人先告状。这么大孩子在了,也不知羞。”

“你说话咋不讲理呢?”

这话从沈二毛嘴里说出来,就……很玄幻。沈卫民没理他们三个的官司,径直走进家门。仨孩子吵吵闹闹,也就散了。

第二天就是沈卫民订婚的日子,这一天和任何时候没有什么不同。早上,沈爹领着两个小的去散步。沈卫民则去沈大伯家搬桌椅。要说有什么意外,沈卫民刚出门就看到了沈强。

沈卫民记忆中对沈强没有好印象,不过大多数是道听途说,原身根本没有经历过沈强的不好,所以从原主那来寄来的记忆,沈卫民的认同感是很低的,并没有真情实感。这大概也是他大胆的把李家康交给沈强照顾的原因。

“强子哥,这么早就过来了?现在就来吃饭,可还得等好一会儿。”昨天他随口说让沈强今儿来吃饭,虽然没想到他真的会来,不过人真的来了,沈卫民也不觉得有什么。顶多说明沈强是一个不知道客气为何物的人,比起耍心眼子,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我……我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帮忙的,我奶说我们算是本家兄弟,你办大事,我理应当个忙客。”沈强小声说道,脸上还带着某种窘迫,很显然他不喜欢这种客套。

沈卫民看着沈强脸上不自然的笑容,到嘴边的拒绝又咽了回去,其实他家哪用得着沈强来帮忙。虽然已经分家,但沈大柱沈二柱还是他哥,那些腌臜事不足为外人道,外人眼里他们依然是一家人,另外还有大伯家的两个堂兄和舅家的表兄表弟,总之能帮忙的多了去了。

但是沈卫民都用不上,有他两个妗子就足够了。这是订婚,又不是结婚,顶多摆两桌,请家里人一起吃个饭热闹热闹,商量商量婚事如何如何就得了。沈强不知道,他奶肯定是知道的。沈卫民记忆中沈强的奶奶可是个能人,也是他们家仅有的明白事理之人,是她让他孙子过来的?

“是啊!你奶说的对。”沈卫民笑着应道,“走吧,现在就跟我去我大伯家搬桌椅,家里不够坐。”

沈强愣了愣,他其实并没有沈卫民想的那样无知。村里哪家谁订婚大办过,他还能不知道?结婚拿两个窝头就能去蹭饭,订婚大家都恨不得关起门来,省的穷亲戚上门讨肉吃,丢人现眼。

他奶让他找个借口过来,沈强还觉得这太傻了,以沈卫民的脾气肯定痛批他一顿,然后赶他离开,谁知竟然没有!

沈强愣了会儿,听到沈三柱在喊他,赶紧小跑着跟上去。来都来了,话是自己说出去的,还能反悔不成。就这一上午,他就好好的跟在沈三柱,顺便看看他和他们以前认识的沈三柱到底有什么不同。

沈强,别的不说,干活是一把好手。此人有大把子力气,身上的肌肉鼓囊囊的,只要啃埋头苦干,看上去很像回事。

就像现在,沈强扛着沈大伯家的饭桌走在前头,沈卫民搬了四把凳子跟在后头,这重量可差太多了,但人神清气爽,沈卫民在后边直喘粗气。

“快点跟上!你这也太慢了。”沈强不客气的冲沈卫民嚷嚷,指着沈三柱干完活,这太阳都得掉西山上去。

沈卫民摆摆手,粗着嗓子说,“你先家去,回头再来帮我。”

剩下的凳子,沈卫民决定不搬了。大伯家一家子人呢,总不能都给人拿来,到时候瞅瞅附近邻居家能不能借到几把,这从大东头走到大西头也太累人了。

沈强回过头来又接到半路,沈卫民才算是回到家里了。

看到沈强,李招娣没表现出什么异样,大概是昨日沈强好好照顾了李家康的缘故。还不客气的指挥他俩:“快去刷盘子,洗碗。”这大都是从村里各家借来的,刷洗一遍才好上桌。

两人毛手毛脚,都不是会干活的料,不过坐起来还算认真。

“强子叔,你来了。”李家康回到家,一眼就看到了沈强。前天吊河里处出来的情分,到今天还算稳固。

沈强热情的应声,两人黏在一起说了好一会二话。

因为要准备中午的席面,大妗子叶淑芬而金子曹兰一早就过来了,都不是空手来的,以往他们来家里都要带上干粮。这次不是干粮,是两床棉布单,这可是稀罕物,供销社里价格不低还要布票。

农家一年四季得不了几张布票,都得攒着给儿子闺女结婚时候用,两个妗子也算是大手笔了。不过妯娌俩带来的是曹兰织的,别看二妗子咋咋呼呼,不咋会说话,但妥妥的有一技之长。

说起这个来,还有一段故事。像织布,染布这门子手艺,一般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这是自古以来种花家匠人的传承意识。曹兰父亲是个老顽固,不过她娘是个活络的,生在动乱,活在乱世,让她懂得人活着必须有一技之长,有一技之长就有保命的手段,不管到哪儿都饿不死。

儿子她倒不担心,就是这个闺女被她给宠坏了。这以后受了委屈,他们在时还好,他们不在了,闺女活不活得下去都是问题。越想越心惊,老太太就偷偷把织布的手艺传给了女儿,就连曹兰的陪嫁也是织布机。

不过据他娘李招娣说,这织布机就是个摆设,进了李家大门,二妗子就没织过布。后来才知道二妗子对这门手艺一点兴趣都没有,都是被她娘逼着才学。也就是后来,日子越来越难过,布料难求,她才开始挤出时间织布,给家里孩子做衣裳什么的,可是省了不少钱,沈卫民小时候就经常穿她织的布。

“快收起来,别让你娘看见,不然一会儿又要刺儿我俩了。”曹兰把布塞到沈卫民怀里,让他赶紧搁屋里去。

李招娣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面对娘家两个弟媳妇,她有说不完的训诫。稍作的不如意,她就拿出长者的姿态教育她们,她说不让代礼那就是不能带,带了就得挨批。

“好,”沈卫民笑着应了。

沈秀来的也不晚,三个儿子她没带全,只带了最小的家梁。她到了才知道今儿是她小弟订婚的日子。

“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跟姐说一声?”沈秀说他弟。

沈卫民心说他也是回到家才知道的,上哪儿提前说一声去。“知道你今天回,就没专门去通知。”

“回来就行,哪那么多讲究,订婚家里又不要客。”李招娣从厨房伸出头来,“今儿咋没把三个孩子都带来?”

“难得的周末,他大姑、二姑都来了,我就让庆林带着两个大的过去了。”

李招娣这才点点头,“行。今儿我们小家梁有口福,让你大舅奶奶给做好吃的。”

严家梁高兴的直蹦。

沈卫民领着外甥去找李家康和叶聪,沈秀顺势就进了厨房。

“厨房里烟熏火燎的,进来做什么?你现在可是客人,去让你弟给冲完糖水,先养足精神。一会儿好好看看你弟妹合不合眼缘。”大妗子叶淑芬赶紧说。

“我这个当姐姐的合不合眼缘可不算事,三柱看上了才是正经。”沈秀对赵琪还真没有一点印象,要是说起她二姐,她倒是知道不少。

“娘,你和我说说这赵家三姑娘呗。”沈秀坐在灶台口,一边烧火一边问道。

“小姑娘长得好,比你弟小两岁,是个勤快的姑娘。说话办事也很省事。村里不少人盯着呢,最后就看上你弟了。”李招娣笑呵呵的说道。

要说之前,她是有些不满意的,单说赵老四这亲家就不好处,你说要是离得远也好,都在一个村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亲家这么难搞,谁受得了,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基本是解决了。唯一的顾虑去掉,单纯看赵琪这个姑娘的话,李招娣还是很满意的。

两家定亲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有不少老姐妹撺掇她,说你家三柱子都是城里的工人了,为啥还娶一个乡下土姑娘,要找也得找城里人。

也有的说这赵琪,虽然说是个勤快姑娘,不过连地都没下过几次,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工分,你家三柱子有大手大脚,这两口子凑到一块,你们老两口可就遭罪了。

这话左右想想不无道理,担心是肯定的,但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她家三柱就看上这姑娘了,难道她这个当娘的还能拆散他们不成?

再说了,李招娣是很清醒的,老儿子是什么样的人她比谁都清楚,这个世上有比他更懒的,却没人能比得上他会躲懒。哪个姑娘要是能在她三柱子身上讨到便宜,也是她的本事了。要是能一次推着三柱子往前走,她这个做娘的就谢天谢地了。

“你看你娘,说起儿媳妇脸上都笑出花了,也不怕你这个闺女吃味。”叶淑芬笑着调侃。

“我娘是有了儿媳万事足,不把我放心上喽。”沈秀附和着。

“边儿去,别说儿媳妇还没进门,就是进了门,娘也是把你放在心尖尖上的。”李招娣没好气儿。

厨屋里气氛正好。

两家为了孩子订婚的事,请了一上午假。两家人专指沈父沈母,赵老四宋引弟以及两个帮忙的妗子。现在虽然不是农忙,但大家都在地里做活,一下子太多人不去上工,到底不像样子,所以剩下的人都是中午吃饭才过来。

沈卫民擦桌擦凳子,洗碗刷盘。沈强就蹲在他旁边,有样学样的学着。

三个孩子已经混熟了。拿着纸飞机在院子里扑腾,那股子欢乐劲儿也是少见。

九点多,女方一家到了。赵老四宋引弟以及赵琪,穿的并不郑重却干净整洁。

李招娣和沈新乾作为主人,忙把客人让进屋子。

“快请进,请进,三柱子赶快给你叔婶倒完糖水。”李招娣大嗓门指挥儿子。

赵老四和宋引弟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沈卫民。

说来也是好笑,赵老四一直坚持老闺女和沈卫民的婚事,甚至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想把婚事赶紧定下来,却到现在都没有好好看一眼沈卫民。赵老四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之前他病殃殃的被抬出麦地的时候。

如今一看,完全出乎他所料。如果别人不说这是沈三柱子,谁还能认得出来,这是沈家沟里最能霍霍的沈卫民。

“叔,你喝茶。”

“哎,好好好。”

“三柱,你和琪妮儿去东头你大生叔家走一趟,让他晌头过来吃饭。”李招娣说道。

沈卫民挑挑眉,这事不是一早就说好了,抬头就看到他娘正和他使眼色。

沈卫民了然,“好。”

沈卫民和赵琪先后从堂屋走出来,在水缸旁刷碗的沈强吹了几声口哨,听得出来,他思想不单纯。

三个小孩儿正玩的不亦乐乎,李家康拿着纸飞机,高喊着“我要飞的更高”,然后就撞到了沈卫民身上。

沈卫民赶紧扶住他,“今天我们毛蛋怎么了?怎么总和人撞上?”

“小叔,嘿嘿。”李家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就看到沈卫民身后的赵琪,他定定的看着她看了好一会儿。

看沈卫民的态度就知道,他和这个小孩很亲近,卫民哥亲近的人,赵琪自然愿意相随。所以在小孩儿看过来的时候,她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主动释出了自己的善意。

“哇,姐姐,你长得真好看。”李家康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可没说谎,在他见过所有的姑娘、伯娘婶婶中,依然是眼前这个姐姐长得最好看。

沈卫民本来是很紧张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是赵琪和两个小家伙的初次相见。

三个人都足够善良,都很好相处,不过就算是再善良的人,都有例外。沈卫民身处中间,进退两难。他怕俩娃雏鸟情节,把自己当做最亲的人,担心他们认为是赵琪把自己抢走的,而对她心怀恨意。如果可能,沈卫民想避免此类事情发生。

所以他一直在等李家康说话,全程都没有催促。谁知道小家伙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句,一声“姐姐”可把沈卫民雷的不轻。

他喊赵琪姐姐,那他又是哪个辈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辈分。

偏生赵琪还在一旁捣乱,脆生生的就“哎”了一声。

旁边正要把洗好的碗盘送到厨房的沈强笑的弯下腰,沈卫民怕他把碗盘给摔了,“先把筐送到厨屋里,再继续笑。”

“哈哈哈,好!”沈强一边笑一边走进厨房。

没一会儿里面就传来几个妇女的笑声。

沈卫民无奈了,他伸头点点李家康的小脑袋,“小毛蛋,可长点儿心吧。你看你一句话惹,小叔被看了多少笑话?”

李家康才不管,他绕过自家小叔叔,走到赵琪身旁,主动牵起她的手。“姐姐,我们去玩吧,我给你叠大灰机。”

听听,这激动的连字音都读不准了。

还有叶聪。从头到尾也没见他吭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凑到赵琪另一边儿去了。一个小姑娘一左一右领着俩小孩儿,倒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你俩可不能叫姐姐,他和你小叔一个辈分。”沈秀走出厨房,笑着指正。

“不可能,姐姐长得好看。看着比小叔年轻,肯定比小叔小。”李家康说的笃定。

沈卫民:“……”行吧,随你们高兴,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虽然说知道两个小孩儿的认知之后,沈卫民有些沮丧,但他确实没法反驳,他确实比赵琪大两岁。沈卫民也不是在意辈分的人,总之又不会掉块肉。要是能让仨娃高兴,也算值了。

沈卫民冲他大姐点点头,“大姐,随他们去,爱叫什么叫什么,我没问题。”

沈秀擦掉眼角的泪花,走进了厨屋。

“走吧!两个小孩儿,还有他们的姐姐,我们去大叔叔家走一趟。”

“好!”三个排排站的小朋友纷纷应好。

沈卫民转身,眼不见心不烦。

堂屋里,两家长辈也进入了正题。

“两个孩子还小,三柱又刚安定下来,我们的意思是明年八九月份农闲的时候再让他们结婚。”李招娣首先开口。

到那个时候,老儿子的工作稳定下来了,家里也逐渐松快。沈大柱,沈二柱已经搬出去了。他们把西屋翻新翻新,让两个娃挪过去,再把东屋好好修整修整作为婚房,一切都收拾清亮了,把儿媳妇娶家来,几全其美。

赵琪今年才十六,虽然按照以前,这个年纪就能结婚了,不过前几天公社干部来村里宣传,说女姑娘家稍晚点结婚好,生孩子能少点危险。李招娣把这话听进心里去了,想想可不是这样吗?想沈秀沈芝结婚都晚,那接着几个小子生出来,身体没有一点问题。

村里结婚早的,有顺利生产的,也有难产的。一尸两命的少见,不过小小年纪就败坏了身子的可不在少数。大生兄弟也说是这个理儿,所以李招娣觉得不用很着急。

赵老四可不是这样想的。他这火急火燎的是为了什么?还到明年秋天农闲的时候,这一晃可就又是一年多。自从知道老姑娘是他家的晦星,他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做梦都是想把老闺女嫁出去。

可不是他这个做爹的心狠,谁让老闺女的命不好,总不能因为她一个还坏了她两个姐姐的子孙命。

“二嫂,这婚事定了,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就是为你家养闺女。这继续在娘家养着,哪有放在自己身边放心。”赵老四笑着说道。

李招娣看着赵老四似笑非笑。这话说的,他们把赵琪养那么大就仁至义尽了是吧?一旦出嫁,这姑娘就不是他家的姑娘了咋的?“老四,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你和弟妹什么样的人,我和你二哥还能不清楚?这婚事定下就是定下了,我就不相信这村里知道你家和我家定了婚事,还有敢上门来搅局的。”

在这沈家沟,她不主动招惹人,但也不是怕事儿的人。宁毁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今天他们走出这个门去,老儿子和赵家琪妮儿可就是正经的未婚夫妻了,以后两家来回送节礼都是应当的。

她看谁敢挖她墙角,撬她儿媳妇。

赵老四胸口发闷,这个熊娘们儿,仗着自己娘家有几个人,就不把村里的男女老少放在眼里。不过这话听上去狂妄,想一想却尽是道理,这村儿里还真没几个人敢和李招娣叫板的。但是他那话是这意思吗?

“二嫂,你这话就不中听了,一女不嫁二郎。琪妮儿既然和三柱子定下了,我咋还能干那缺德事?我这不是想着让俩孩子提前培养培养感情吗?”

李招娣心里暗啐一口。嘴里说的好听,心里一肚子墨汁儿往外喷,说起这话也不嫌心虚害臊,说到底还不是怕琪妮儿留在他们家,坏了他们家的子孙运。

想当初范英和自己说这个计划的时候,李招娣还想着根本不能成的,这年头还有人信这个?赵老四家以前过的那是啥日子?爹不疼娘不爱,兄弟排挤,就差住到山上啃树皮去了。一家仨闺女,排排站看去,皮包骨头。

现在好不容易熬出来了,竟然又开始瞎折腾。她看赵老四这么折腾下去,到手的子孙运,财旺运都得给撇出去。

“那以他四叔的意见是让两个孩子早早成婚?”李招娣不着痕迹的问道。

对了,赵老四心中感叹一声,可终于是搭上这腔了。

“弟妹,你是咋想的?”李招娣却没有继续说下去,转而把问题抛给了宋引弟。

“我……”宋引弟很激动,话头终于落给她了,来前儿她答应自家男人不随意插话,现在是李招娣主动问她,不算她插话吧。

依着宋引弟的意见,结婚结这么早干什么?这闺女早早嫁出去,可就是人家的啦。村里都说大姑娘二姑娘孝顺,知道帮衬娘家,宋引弟并不反对这个说法,但是中间隔了十几二十里地,就算是心里再有,那也不能每天每时都回来看看。

十天半月的回来一趟,拿上点礼品,她虽然是高兴,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两个姑娘让她在村里出尽风头,她当然满足。但是这并不代表老姑娘就无关紧要。

妇女一天要做多少活儿呢?早上起来就要做饭,一家子吃完,刷锅洗碗。然后去上工,足足的一上午过去,回家又是做饭,烧水,等着男人回来吃饭,再刷锅刷碗。下午和男人一块去田里,干满工回家,做饭,吃饭,刷锅洗碗。此外,还有缝洗衣服,打扫家里,种菜摘菜等各种琐事。

这些活儿看着琐碎,集合起来也要占用不少的精力。她没有儿子,自然也没有儿媳妇可蹉跎,又不能躲懒不上工。老闺女在家时这些她都能帮着干,老闺女嫁出去,这些活儿可就都落到她头上了。

宋引弟张口想要说什么。就听见自家男人咳嗽了两声,抬头就看见赵老四正和她使眼色。虽然面容平静,但眼神中的用意宋引弟看懂了。

“我……我没什么好说的,老四说什么我都没意见。”宋引弟怯懦说道。

都在一张桌上坐着,夫妻俩的眉眼官司,沈新乾和李招娣自然都看在眼里。

李招娣恨铁不成钢,宋引弟这个软蛋,还真是被赵老四吃的死死的,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反抗不敢有,就她这个样,这日子能过舒坦就怪了。

夫妻两个体力身形上可以分个强弱,但是话语权上不能。像赵老四和宋引弟这样一个绝对,一个绝对服从,根本称不上是健康的夫妻关系。

“行,既然你们女方家长都这样说了,我和你二哥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说到底是她家要娶人家的闺女,岳父岳母没刁难人,反而迫不及待的要把姑娘送给他们,他们没有道理不应呀。

“就是吧,我也得把家里情况摊开和你们说说。你们也知道,我家卫国牺牲了。我实话实说,组织上确实会批下来一批抚恤金,不过这个我准备给两个孩子留着,给他们以后上学用。

三柱现在拿着正式工的工资,不过这厂里有厂里的规矩,不到月拿不到工钱。我和你们二哥本来是决定攒攒钱,修修房子,让琪妮儿进门就能过上安生日子。现在这婚事提前,这……”

明白,赵老四了然的点头,这个他早就想到了。

“二哥二嫂,咱们都是知根知底的,不在乎这些个虚礼,我赵老四也不是那等不讲道理的人,不过有一点。虽然说不讲求这些俗礼,但是老大老二当初有的三柱也得有。”

言下之意就是比照着老大和老二的来。

李招娣默默松了一口气,别看赵老四做过不少糊涂事,但这事情上拎的还算清。

“这个当然。”李招娣想也不想的答应了,就算赵老四不提,她也会这样做。沈大柱沈二柱结婚都十几年前了,那时候他们都能拿出彩礼钱娶儿媳妇,没道理现在不拿。这传出去还以为她儿媳妇比不上前面两个金贵呢,这怎么能行?就算只为争一口气,这个钱也得拿。

“还有就是,我们家赵琪从小就没下过地,练就一手缝补手艺。要是可以,希望你们给添一台缝纫机。”赵老四说出自己的要求。

虽然这闺女是他迫不及待要嫁出去的,但要是就这么嫁出去,也太好说话了,这和他以往的形象可不相符。要是他遇见大仙儿的事传出去被人知道,在这沈家沟他就抬不起头来了,所以还是得有个刁难。

李招娣一听,倒没有太反对。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说话声。

李招娣朝外面招呼:“三柱儿琪妮儿,你们进来一趟。”

沈卫民和赵琪应了一声,一前一后进屋。

李招娣先把结婚时间的事情说了一遍,“你四叔是这个意思,三柱你怎么看?”

沈卫民当然没想这么快就结婚,赵琪才十六呢。他看了一眼赵老四和宋引弟,又瞥了一眼站在自己旁边的赵琪,“好啊,就按四叔说的办。我们俩的事就劳烦你们四老多费心费力了。”

赵老四当然不是一个慈父,而知道这一切事情的赵琪看到她父亲如此做派又是个什么想法,沈卫民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推脱,总归把小姑娘抬到家里来也好,他并不排斥。

“那就定在十月份。大柱二柱农闲的时候搬出去,我和你二哥找村里人把家里好好规整规整,起码得让人看得过眼去。”李招娣说道。

赵老四和宋引弟都点头应下。

接着缝纫机的事情,沈卫民想也不想的应下了,“我会看着办。”

今天最重要的两件事就这么谈好了,沈卫民转头看了看赵琪。

对方在笑,甜甜的。

呦呵,这就护上了?

回到家门口,遇到了正出门的沈宏志,沈卫民和他打招呼。沈宏志点点头,走远了。

仨人在李长生家里待了整整一下午!傍晚时候,沈卫民才领着俩小孩回家。

“我已经和你们长生爷爷说好了,以后你们两个就要跟着他读书认字了。”沈卫民说道。

沈卫民领着俩孩子回到家,吩咐他们去洗脸,回头就看见他娘正担忧的看着这边。

“好”

不排斥就好,沈卫民稍稍放下了心。“一定听话,不然长生爷爷可是会凶人的哦。”沈卫民吓唬他们。

“才不是,长生爷爷才不会。”

沈卫民瞥了一眼西屋,刚刚他在田里没有看见沈宏志,回来路上听他娘提了一句,说是对方今儿不舒服,找大队长请假了。这哪是不舒服,分明是昨天累狠了。

对方既然在家,事情就不好办了。沈卫民现在急切的想知道对方的底细,究竟是从未来重生而来,还是有另一番奇遇?

阅读六零年代之悍夫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926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