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 49 章 第 49 章

  • 作者:冉珏儿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2-09 07:16:09
  • 字数:21870字

一直到现在,李招娣还时常唠叨此事。说他当初不知道惜福,村里那么多孩子,李长生为何偏偏挑中了他?还不是看在两家亲戚的份上。偏老儿子不争气,把到手的机会给还了回去。也就是现在他进了机械厂,李招娣才不常提了。

在村里当赤脚医生和进城当工人之间,是个人都知道当工人更有前途。这可是改换门庭的大事,但是谁也不能说学门手艺不好,尤其中医,未来越来越受重视。

李家康和杨文也是极相熟的,离老远就认出了这是谁。“也叔叔,也叔叔你怎么来了?”李家康跳到杨文也身上。

杨文也接住他,往家走。叶聪与杨文也却没有这份亲昵,跟着李家康叫了一声叔叔,就回到了沈卫民旁边,攥着沈卫民的手不说话了。

虽然不得不接受儿子已经牺牲的这个悲伤事实。不过能和过去的李卫国有个连接点,作为母亲,李招娣只有高兴的份儿。而且儿子牺牲的伟大,有这么多人都记得他,她以她为荣!

大生叔明明看见了,却不说破,那种表情沈卫民再熟悉不过,以前他也曾经被这样对待。结果就是被塞了本中草药大全,让他照图认草药。这对沈卫民来说绝对是个苦差事,所以后来他撒泼打诨叫家长,把事情蒙混了过去。后来大生叔就放过了他,也不知道真是无奈了还是终于认识到他非可造之才。

“我现在调到了县里工作,跟你小叔回来看看你。”前面杨文也的声音称得上温和,这还是第一次,沈卫民觉得杨秘书原来也有温情。

李家康倒是更豪爽的那个,他摆了摆手,语带洒脱,“有什么好看的?我们两个好着呢。”

晚上,杨文也在东屋外间的行军床上凑合了一晚。

杨文也笑着回,“看出来了。”人的状态好坏一眼就能分辨的出来,就算是孩子也一样。

李家康和叶聪在沈家沟适应良好,两个小孩都被晒黑了一圈。刚刚沈卫民去大生叔家接人的时候,沈卫民看到俩小孩正在药田旁边蹲着霍霍秧苗。

第二天一早,沈卫民起来的时候,仨人已经不见了,问过之后才知道一起去锻炼了。沈卫民“啧啧啧”几声,一个个的都这么自律,让他怎么活吧?被他娘一阵嫌弃

“都说勤锻炼身体才能好,你看看人家小杨,早早起来,带俩孩子村里跑圈去了。再看看你,身体不好,还不乐意动弹,这身体什么时候才能能好?”恶性循环接着恶性循环,虽然剧烈运动绝对禁止,但是每天早上出去走一走,不也是挺好的,偏她老儿子是个懒蛋。

“娘,我一连忙了六天,今天好好休息休息都不成啊?”沈卫民出声提醒,别说出去跑圈,现在就是坐着,他都感觉浑身无力,恨不得整个瘫下。

听到这句话,沈卫民有点欣慰。能够从孩子口中得到这样一个评价,证明这段时间他和爹娘的付出,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

进门了还不立刻解散。杨文也站在俩小孩对面,俩小孩站着军姿,听训诫。

“比之前在部队的时候,虽然没退步,可也没长进。这次突袭的是我,下次要是团长过来,可不会像我这么好说话了。日常训练一定不能落下,一旦落下,就彻底废了。以后晨跑锻炼,就照着今天这个标准来。”杨文也训诫。

李家康和叶聪神色肃穆。

“听清楚了吗?”

“报告,清楚了。”俩小孩扯着嗓子回道。

杨文也这才下指令,让他们解散。

整个过程,不管是李招娣还是沈卫民都没有出面制止。他们不懂这个,所以日常训练,李家康和叶聪都是自己裁定。现在有专业人士指导,也挺好的。

虽然沈卫民觉得杨文也有些太严肃,而且太过于关注李家康了,但是对方业务能力还不错,所以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杨文也最主要还是来看小孩的,确定他们很好,心完全放了下来。吃过早饭,帮忙沈父劈了些柴,就提出他要先走一步。

沈卫民提要送他,被拒绝了。“我已经很久没有锻炼了,就当是拉练。这里的地势地形都合适。”杨文也觉得自己再在办公室坐下去,就真的成一个废人了。不管何时何地,训练不能丢,这可是他们营的训诫之言。

沈卫民微微发囧,他是无法体会俩小时前跑了几千米,俩小时后再跑十公里是什么心情的?就……挺累的吧。

沈卫民想着的时候,杨文也正在和李家康告别。

现在沈为民终于确定了,并不是他的错觉,杨文也在刻意忽视叶聪。

沈卫民皱眉,却什么都没说。杨文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为人德行也没问题,为什么会不喜一个孩子,还表现的如此明显?沈为民牵起叶聪的手,对他笑了笑。

叶聪回视一笑,紧紧抓住沈卫民的手,抿着嘴没说话。

沈卫民瞥了一眼杨文也,不管他有什么原因,但这都是最后一次。如果下次他还是这种态度,就等着被拒之门外的。让他孩子不舒服绝对不能忍。

叔侄三个把杨文也送到村头,看他头也不回的走掉。

这要是李招娣在家,知道杨文也要走,肯定回礼,不过沈卫民是想不到这茬的。看着杨文也渐行渐远,转身,沈卫民就把俩小孩送去了李长生家。

学习做事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是家中今天有客人,且客人还是冲着他俩来的,空一天就空一天。但是这客人不是走了吗?所以还是不要耽搁了。

“小叔,你不陪我俩吗?还是说你要去见小婶婶?”李家康说着还冲沈卫民眨了眨眼,人小鬼大的样子。

李家康的称呼终究还是改过来了,这是他奶这周的劳动成果。总不能儿媳妇进了门,孙子还冲他小婶喊姐姐吧,那不是差了辈分了?被外人听见像什么样子。

“啊,”沈卫民随口答应。小孩子忘性大,没看到真人站在跟前,意外的好说话,也不吵着一起去。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沈卫民并没有去找赵琪,而是独自上了山。

关于沈宏志的秘密,沈卫民一直很好奇,也很介意。他并不常在家,无法快速的知道沈宏志做了什么,所以既然有时间,他就想去看看。

可以肯定的是,对方确实有一定的知晓未来的能力,但是到现在,除了偷偷移栽赵琪的人参苗之外,没有丝毫建树。只从这一点沈卫民莫名觉得沈宏志这个人有些普通,普通到让人觉得就算重生回来之前他也只是个平庸之辈。当然并不排除对方小心谨慎的可能性,毕竟那场浩劫来之前,谁又能保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会受到非议呢?

不过这种可能性真的大吗?手握这么大一个金手指,如果不做点什么,简直浪费天选之子的运气。而且从现在就开始担心两年后,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从未来过来的人有几个能耐得住寂寞,什么都不做的?就像沈卫民都一直都想折腾点儿什么。他就不信沈宏志不想,不过,这个年代的人为人质朴是真的,但要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被傻子任意摆布,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时代进步转变的更多的人的观念,而不是人的聪明程度。

他们比当代土著居民强的地方,大概也就是多了几十年的记忆,熟知祖国变迁,知道这个时候机遇千载难逢。所以面对这么好的机会,他一动都不动,也很能说明问题。他着实好奇沈宏志的灵魂到底是何种神奇的生物?

沈卫民走进山洞,他是确定沈宏志上工去了才来的。沈家三小家之中,就属大房压力最大,要养仨孩子,只靠两口子是很辛苦的,索性大儿子能分忧,所以不管是沈大柱还是杨小青都要求沈大柱不能旷工。

不过,这个指望不了几年,沈宏志的年纪在那摆着,和他一般年纪的赵琪都订婚了。听说杨小青最近也在张罗着相儿媳妇,也不知道现在结果如何了。

山洞里面还是上次的摆设,墙上的时间轴如上次一样,不过划痕又添新痕,每个字都变得支离破碎,现在仔细看也看不出哪个是哪个。时间轴的正上方却新增了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沈卫民失笑,这么中二的吗?

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有谁想控制沈宏志的命运?分家之后,李招娣对大房,二房的事情诸事不管,所以这指代的肯定不是沈父沈母。想到这里,沈卫民松了一口气,不关乎爹娘就好。

没有找到东西,沈卫民走出来,人参苗已经长大了许多,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好看。芽叶晶莹剔透,饱满圆润,可见平常被伺候的精细。

下山的时候,路过赵三姑娘的人参田,最近大概接连丰收,本来就整的不规整的地,这下子更像狗啃的了。

人比人气死人,活比活胸口也不舒服!

到山脚已经是晌午,沈卫民去接俩小孩,瞬间把李长生叫到家里吃饭。

下午三四点钟,沈卫民和赵琪领着俩娃去东头的吊河捉鱼。这次用不着下水,赵琪叉鱼的功夫炉火纯青,叉子只要下去,就没有落空的时候。

“哇”“哇”“哇”自从赵琪开始动作,俩小孩的嘴都没合拢过。

明明只是简单的竹制叉鱼工具,搁在赵琪手里,效果却出乎意料的有用,不一会就上来三四条。俩娃鼓掌,一左一右窝在赵琪身边求教。那股子腻歪劲儿,沈卫民看不上眼。

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李家康和叶聪虽然年纪还小,但是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所以就算无人监督,他们每天早上也能坚持围着沈家沟跑圈儿。就算有时候不情愿,他们还是会去李长生家读书认字。

沈卫民就不是这么想的。知道赵琪这一手叉鱼功夫,第一次他表示惊叹,确定关系之后的现在,想的是我媳妇儿真帅,我以后都不缺鱼吃了。这大概就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肯定不行,所以从一开始就掐断所有可能性。

和俩娃在一起,赵琪就像是年纪稍大些的孩子王,仨人脑回路也在一条线上,说着说着还能相视一笑,气氛很好。李家康出奇的乖巧,赵琪吩咐什么,他都乖乖去做。同样的事情,要是说话的是沈卫民,他肯定有一大堆话等着反驳。

双标,就是这么光明正大。

捉了几条鱼,俩大人领着俩小孩在往吊河上游走,摘了些木耳和一捧野生花椒,还捡了两窝野鸡蛋,这才回家。

要是以前,肯定要先把赵琪送家去。不过现在两人确定了关系,赵琪登门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所以就一起回了沈家,还没推门就听见里面的吵架声。

“我给你相看的那姑娘有什么不好?怎么还把人惹哭了?要是这事儿传出去,你还娶不娶媳妇了?我和你爹把你养这么大,就是让你来气我俩的?”杨小青的声音尖锐,情急之下又尖了着嗓子,有些刺耳。

“我的事情不用你管,你们只要管好你们自己就行了。”沈宏志的声音淡淡的。

“不用我们管?你以为你是谁,沈三柱子吗?人家有工资能养活自己,你能么?还不靠父皇母,没有我和你爹,你现在都不知道在哪儿呢?”杨小青本来就不是好惹的人,换句话说,她们杨家就没有一个好惹的。

论吵架和那个狠劲儿,杨小青当然比不过李招娣。不过她年纪在那摆着,摆平一个沈宏志不成问题。

“说了不要管我!”沈宏志突然爆发,就是门外的沈卫民四人都能听出他声音中的愤怒,带着很明显想把什么都发泄出来的偏执。

站在沈宏志旁边的杨小青被吓了一跳,“大毛,你这是咋了?咋这样娘说话呢?”

杨小青罕见的有些不知所措,她不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儿女着想的母亲,这点她承认。三个孩子中,不论哪个,她都没有做到如婆婆对三柱子那样的无微不至。但是要说她当娘的不合格,这又从哪说起。村里孩子不都是这么过来的,给他吃饱穿暖还不够吗?

大毛是她第一个儿子,是她进这个家门底气。虽然她嫁给沈大柱的手段有些卑鄙,但是有个男娃傍身,谁都不能说她不是。生大毛的时候她才多大,当时差点疼死,但她还是熬过来了,孩子长大了却一点都不孝顺。

尤其,最近是越来越不听话了,一下工就跑个没影,时常等到半夜三更才回。不问就不说话,问就是去西洼抓鱼了,但是这么久以来,家里可连半个鱼鳞都没看见。再问就什么都不说了。

这次,她好不容易托关系给他找了个城里媳妇。杨小青偷摸悄去看过,小丫头长得虽然不是很好看,但人家家里过得好啊。亲家母可是已经放出话来了,谁要是娶了她女儿,就陪送一辆自行车。

不说其他的,就说这最后一个条件,就让多少人家蠢蠢欲动。那可是一辆自行车诶!整个池县都没有几辆,有了它,顶有排面。

杨小青听说这个事情之后,立刻就去找了认识的大姐,想让她帮忙说和,为此她还搭进去包红糖呢。这好不容易说合成了,也骗大毛去相看了,谁知道他上来把人姑娘气哭了。

上来就说人丑,品行不佳,谁能不哭?

沈宏志看了杨小青一眼,“下次别这样了,我的事情也不用你操心。还有以后少听信别人胡说,被骗你都不知道往哪儿说理去。”说完转身就走。

“大毛?”杨小青哪会让他走,忙拉住儿子的胳膊。

“够了!你所谓的好儿媳,就算嫁到我们家来也不会给你买自行车,一切都是骗你的。为了给她哥娶媳妇,她娘已经把她许配给了三户人家。她前边跟人过过日子,甚至还有个儿子。

进门后,她会装乖两年,从你手中把管家权骗回来之后,就再也不管你们老两口了。她不会生孩子,会撺掇着你儿子把她前面儿子接过来。夫妻俩待如至宝,视如亲子,但那又怎么样,人家有亲爹。

要是这样,你还想让我去娶她吗?”沈宏志讲故事一般的说出了自己的不愿。

“大毛,这些你咋知道的?”她可连那姑娘是谁家的都没提。

“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反正这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早在意识到里边母子俩是在吵架的时候,沈卫民就让赵琪把两个孩子带到屋后摘野果去了。没办法,两个孩子的模仿力太强,现在这个阶段又是最容易鹦鹉学舌的阶段,稍不注意都不行。

他自己则没动,一直听到现在。如果沈宏志口中的这个故事是他的亲身经历,那可就好玩儿了。沈宏志十分愤怒,说到人财两失,更是掩饰不住的焦躁。沈卫民却只觉得好笑,如果后世沈宏志是这样一个人,那就算回到了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一个人致死窝囊,就算是回到前半生,幡然醒悟,短时间内也搞不出个名堂。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你也还是你,脾性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意识到这个可能性,沈卫民连日来紧着的心放松了许多。

听到门内脚步声越来越近,沈卫民闪身躲到东墙的墙根。微微侧头看见沈宏志出了家门,不一会又看见杨小青追了过去。

周一,沈卫民回到机械厂。刚下车就被徐新华搂着肩膀去徐进山办公室开会,被告知省机械城二队从下周开始,就不再跑省城池县这条线。

换句话说,下周之后的省城运输任务,都交回给他们了。

徐新华一早就知道了此事,此时听见也不觉得惊讶。相反能摸到好久不曾摸过的方向盘,他很高兴。

沈卫民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纠结太多,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不管额外接了多少任务,这个不会变。

关于县城集资建房的方案,现在还在计划阶段。沈卫民经常和各位秘书碰头,有大家一起的时候,也有单独见面的时候,大家都是真心想要把这份方案做好。

虽然几个工厂加起来几千人,他们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毕竟房子这个东西是刚需品,需求大。但起码得获得大半数人的支持。

沈卫民这才接触到纺织厂的孟秘书,他和仝秘书一样,年纪已经不小了,据说家里已经有俩娃了。不懂就问,试图了解每一个细节,孟秘书是一个做事无比认真的人。就算是面对比自己小的沈卫民,也谦虚有度。

忙忙碌碌,时间总过得非常快。

等沈卫民和徐新华往省城跑了两趟车,再回来,方案终于定下来了。几个人又一块商量,紧着开讲座给工人朋友们解释其中的条条框框。

也幸亏他们一个团队,都是能说会道的,所以沈卫民不用时时候着,就算他不在,其他几个也能顶上。不过关于他的功劳,没一个人抢,这份计划案的第一个署名就是他。

方案一出,几个工厂可都炸了锅了。有符合要求的,自然喜不自禁,不过想到还要交钱,就愁眉苦脸。工资是死工资,但家里的人在不断变多。日复一日的辛劳,手里根本攒不得几个钱,这购房少说着也要上百,难不成全靠借?

也有不符合要求的心里不服。大家都是盼房一族,这好不容易盼到了,他们工龄也不低呀,怎么就没有资格?

“不是说各位的工龄低是还不够高。咱们厂里那么多人,现在又集中了四个厂,僧多肉少,总得优先最迫切的。各家有各家的规定,不能一起比较。再说,咱们机械厂出方案出人,分到的居住房也是最多的,但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包含智能每一个人都有。”沈卫民解释道。

“那要是有名额的,交不起款项,这怎么办?”有人问。

“经过核查,确定之后会把名额往下推一位。”蔡明明笑着应答。

“这房子建到哪儿,现在有定论了吗?”

“就在前面。玻璃厂从后墙到厂房之间的空地上,能盖起两栋家属楼。那也是目前我们找到的最符合大家心中预期的地点。”

……

凡是工人问的就没有他们几个回答不上来的,当然有些承诺能做,有些承诺却不能。能做到的他们说的慷慨激昂,不能的就直接说。

而具体的操作都是由党委工会协调去做,就不归他们几个人管了。

等房子开始打地基的时候,已经进入八月份了。这个时候,省机械厂的计划案还没有批下来。

“没有头绪的时候,成天推说没钱没钱,所以没法盖房。现在计划案都递到他们手上了,还是一拖再拖,计划案交上去个把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真真是……”张桂花说起这个,就说不出的烦躁。

为了这个,她连跑了几趟齐厂长的办公室。对方接连打电话,那边每次都说快了,快了,这么多天过去了,也不知道快去哪儿了。

“别急,好事多磨,没准明天就来好消息了。”

他们现在正在省机械厂工会办公室。自从提交了这个计划案,沈卫民每次来省城,休息的那一天,都是在工会这边加班,俨然成了省机械城工会的编外人员。

因为是来帮忙的,好说话,办实事儿,所以办公室里人对他都还很算和善,只除了田桐。沈卫民现在才知道对方的身份,以眼下来看,田桐的出身不好,资本家大小姐出身,其实现在也能看得出来她的生活印记,布拉吉长裙,小皮鞋是她的标配,鲜少见到她穿同样的衣裳和鞋子,可见家中确实富裕。

性子也很高冷。省机械厂有不少人都看不上她,包括宿舍管理员,但这位一点都不在乎,或者也不能说不在乎,只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她现在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

除了时不时的要忍受田桐的冷哼和阴阳怪气之外,沈卫民过的还算舒坦。

姐弟两个正说着话,有个同志抱了几个盒子进来,“花姐,这是今年食品厂送来的礼盒,您看看相中了哪个?”

为什么所有人都想进入大工厂?就是因为大厂的福利待遇好,其他工厂望尘不及。在整个汉北省论福利待遇就没有越得过去省机械厂的,作为汉北省乃至整个北方的龙头工厂,中秋,过年,元宵,端午,省机械厂都会发福利,一般是生活用品和一些应景点心。

因为数量巨大,进入八月份,周边各市食品厂就开始活络起来了,都主动送样品到机械厂。

张桂花随手拆了一盒。沈卫民跟着看了一眼,四块常规五仁月饼,几颗大白兔奶糖,外加一块毛巾。

还算像样的组合被放在寒碜的纸盒中,看着不咋好看,不过这年头都是这样的包装,也没什么好批评的。

“年年都是这样,他们厂长看着挺精明一个人,怎么不想想新点子?年复一年延续上一年的风格,他们工厂倒是好做了,厂里的工人都要吃腻了。”

张桂花这话当然夸张,毕竟这年头嘴里被塞颗糖,那都是无比幸福。这月饼一年也就吃着一次,哪会吃腻了?不过,连着三年同样的福利发下去,他们工会看腻味了才是真的。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咱们人多,能盛得下这么大体量的也只有省食品厂,而且不仅仅是咱们一个厂要给员工发福利,其他厂也是。他们最近订单不少。”

“那就能糊弄我们了?我们也是老客户了。瞧瞧去年我让他们给准备两百份稍高档一点的礼盒,想想他们给准备的什么?换了个盒子就是高档了?齐厂长带着礼盒和省城领导以及各厂长交流感情的时候,气的老脸通红。”

张桂花越想越气。

他们说这话的时候,没有避着沈卫民,这也并不是什么秘密。

沈卫民眼中却闪过亮光。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下午过来的时候,沈卫民带了两个网兜。

“卫民,你这是做什么?”张桂花不解,沈卫民当然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说句真心话,张桂花都不记得自己帮过他什么,但是那些小事都被他放在心上并回报回来了。

现在他们关系亲近,也一直说要拜干姐弟,不过两边都忙,根本没有时间好好坐下来吃个饭。再说沈卫民父母可都在县城下边乡镇家里,出来一趟哪是那么容易的。

“姐,你听我说。”沈卫民把网兜放在桌上,“上午听见你们的讨论,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我们村生产队今年开始准备发展副业,大家伙也知道,农村生活不易,整天就盯着一亩三分地。

我们沈家沟就在池山边上,山上都是宝,有的果子甜,有的果子酸果子。甜的长不熟就被摘了,酸的烂在山也没人管。还有各种干果,每年家家户户家里,都有两麻袋,吃不完又卖不出去,白瞎!

所以就想出个主意,在公社申请牌搞个副业,说到底就是农副产品加工,今儿就是想让大家伙尝尝,看能不能成。我带来的这些都是村里能手做的,滋味很不错。”

沈卫民以前就听说过这个年代的生产队有穷有富,关键区别就在于生产队内有没有副业。比如说你有一个鱼塘,或者有一辆拖拉机,那你这个生产队就是妥妥的富队。如果啥没有,就只能埋头田地里苦干,往往都穷。

“你们生产队队长可是个明白人,竟然还能想到这个。”张桂花赞叹了一句。

沈卫民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把手里的开口榛子递到了张桂花手里,“这是我们池山的特产,精心炒制,凉水开口就是这样,好剥又香。”

沈为民带来的种类繁多,各种干果,柿饼,还有应景的蛋黄月饼。沈卫民口中所说的能手指的当然就是赵琪,这些都是赵琪给他准备的,说是让他路上当零嘴吃。

该说是他的荣幸呢,还是荣幸呢?

“现在干果已经成熟了?”

“有些品种早熟,有些品种晚熟,我也有好些日子没回家了,也不确定。不过我们村厂开业怎么着也得等到十月份,到时候差不多都成熟了。”

沈卫民一边说,一边把蛋黄月饼切开,一块分四瓣,三块刚好办公室里都有得分,剩下的一块包起来递给了张桂花。

“好吃,”办公室同事尝了尝月饼,瞬间感叹出声,“里面竟然是蛋黄。”

沈卫民笑笑,“用的是农家自产的鸭蛋。”

插曲过去,大家开始忙活。下午有不少人凑到沈卫民旁边跟他打听月饼怎么卖。能进工会坐办公室的,工资都不低,也不是想自己吃,送长辈送亲友倍有面子。

沈卫民感到为难,说现在都还没定价。不过因为整颗蛋黄,白砂糖价格都不低,再加上费工夫,所以定价不会便宜。

有几个打退堂鼓,也有几个想立刻订单,沈卫民没直接答应。只说回家看看产出,要是能行下次给他们把货带来。同事们纷纷道谢。

下班之后,沈卫民因为整理办公桌晚了一步。田桐走了过来,她放在沈卫民跟前十块钱,“我要定十块蛋黄月饼。”

沈卫民:“刚刚我们说话的时候,你就在旁边,没听到我已经拒绝她们了。”

“装什么呀?要是你没有小心思能把高级点心拿出来,让我们品尝?”田桐最看不上这种明明很想却义正言辞的人,要不是他的月饼实在合她胃口,拿回去家里人肯定也爱吃,他以为她想和他说话呢。

沈卫民突然笑了,“你说的对,走吧。我宿舍有货,直接拿给你。”

其他人定,沈卫民都拒绝了。但是对田桐,他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以他们两个的出身来说,就算对方现在说他投机倒把也没人信。再说这位大小姐一看就不是那样的人,她根本不屑这么做,这点沈卫民还是很放心的。

接过沈卫民递过来的月饼,田桐冲沈卫民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看吧,这人多讨厌,做事从来不会直接说,偏拐着弯子让你主动找上他,他自己永远都站在主动方。

沈卫民并不在乎,反正田桐田大小姐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

结果第二天一早,田大小姐又来找他,直接扔过来十张大团结,说是再定一百块。沈卫民以为对方是在闹玩儿,月饼虽然能当点心吃,但是可不禁放。“田同志,田大小姐,粮食得来不易,就是你有钱也不能浪费啊。”

为争一口气?不值当,真的。尤其,蛋黄月饼每一块可都是他家赵三亲手做的,浪费了不好。

“谁说我浪费食物了?你卖货我买货,你哪那么多意见?”她昨天晚上带着月饼回家,没想到家里很多人在,拿出月饼分着吃了,大家都赞不绝口。纷纷掏钱让她给再买点。这才一百块,已经是她尽力说服各位阿婶伯娘的结果。

还有一家儿子要结婚的,琢磨着要拿这个当伴手礼给人回礼呢。

别看这糕点包装简陋,但形状可爱,味道不错,拿出去算有面子,物美价廉。

田桐当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虽然沈卫民不是个好相处的,她却不是那种刻意为难人的人,一个农村小作坊能出多大的产量?

但是面对沈卫民,她就是不想解释。田桐皱着眉偏头看天。

沈卫民从来不跟钱过不去,他看了眼田桐,“抱歉,我刚刚不该那么说。不过我说真的,这月饼不能久放,一家真的吃不完,你看这还挺难做的。”

田桐本以为沈卫民会针锋相对,没想到却等来他的道歉和委婉解释。

田桐大小姐怼天怼地就没输过,就算现在她身份尴尬,但是还没到落魄的地步。姐有的是钱,过的也是潇洒日子,其余随你们说去,爱怎么说怎么说。

已经很久没有人跟她说过对不起了,明明那些人做的很过分。

沈卫民突然这样说,她脸上突然有点不自然。

低声解释了两句,田桐提着自己的包包转身离开。

沈卫民无念无想,只要不是浪费粮食就行呗,这么多人的话,肯定能吃完。

说起来,现在月饼的价格还是田桐给定的,比沈卫民的定价高不少,也就是大小姐人傻钱多。转身回到宿舍,徐新华才醒:“卫民,今天好不容易能睡个懒觉,怎么起的这么早?”

以往他们来省机械厂,就是出差,该休息休息,该吃吃。现在可不一样了,卫民被工会的花姐看上。每次来省机械厂,休息的空档都被拉去干活,而且还是做义工。也就是卫民好说话,换做是他早撂挑子了。

“刚刚有人叫我有事,出去了一趟。”

“嗯。”徐新华迷迷糊糊应着。

作者有话要说:撤换了,为表歉意,周一双更!!!

我的娘诶!你要夸人就夸人,为啥还意味深长地瞥他一眼,他差哪了?

母子俩正说着话呢,杨文也带着俩孩子回来了。三个人出去少说也个把小时了,杨文也额头薄汗,面不改色。两个小的罕见的出了大汗,脸颊红润,喘着粗气。

“人小杨也是一连工作六天,说是这个月才休息今天一天,还抽空家来了。你看你又不出车,咋还弄得这么狼狈?”关于杨文也的情况,李招娣昨晚打听得可清楚了,所以现在用它来打击自己的儿子,张口就来。

“娘”沈卫民凑近李招娣低声说了几句话。

对于杨文也的到来,李招娣是双手欢迎。从前李卫国在的时候,她是从李卫国的书信中知道他的近况,知道他过去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而现在她从他的队友口中知道他在部队发生了什么,有过什么趣事。

“呀!真的?”

沈卫民点点头,他做什么和杨文也也相比,杨文也是文职,又是县长秘书。论身份,论地位,都是对方领先他很多。

李招娣看着儿子,关爱的拍了拍他的脑袋,“人小杨还真是厉害!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有长相,要工作有工作,哪方面都没得挑。”

“怎么了?”沈卫民低声问道。他倒没有多想,叶聪到部队不久,不认识杨文也都是正常的,毕竟不对流动性大,出任务时长不一。也许他来部队那会,杨文也已经不在部队,转业了也说不定。

叶聪只是摇摇头,没有说话。

阅读六零年代之悍夫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926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