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 80 章 第 80 章

  • 作者:冉珏儿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2-09 07:16:36
  • 字数:21192字

看到赵琪毫不留恋的转身就走,赵老四和宋引弟的感情可以说复杂到了极点,一时间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口。

“呵。本来该由我们说的话,倒叫她抢先了,不见就不见,断亲就断亲,谁怕谁呀?”赵兰冷哼,不知道是病气还是怒火,她的脸色更苍白了。

老大赵梅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自然是被爱护着长大的。赵兰出生的时候,两口子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不过村里像他们一样先开两朵花后结子的例子不少,倒也没开始焦虑。后面赵琪出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梅赵兰和赵琪之间隔着几岁,当初宋引弟好不容易怀上第三胎,可以说是赵老四两口子一心盼来的“儿子”。怀胎十月中,两口子成天都是“老儿子,老儿子”的叫,没成想生下来还是个闺女。完全可以想象的出赵老四和宋引弟当时的失望。

赵琪在赵家三姐妹中排行第三,虽是老小,却没有大家以为的那样受尽偏疼。赵老四和宋引弟想要儿子,虽然还没到丧心病狂的程度,心思却昭然若揭。

就很突然!

赵琪确实好好的长大了,性格温和敦实,尽管不是爹娘说什么就是什么的那种儿女,却甚少会反驳爹娘和姐姐说出的话。两个姐姐出嫁后,她接过家里所有的家务,有条不紊,甚至比老大老二分工,还要麻利爽快。

赵老四一度认为赵琪是他三个闺女中最省事的那个。如果没有老仙儿说的那些话,他会好好给他择一门婚事。这可不是赵老四王婆卖瓜,他三闺女聪慧,做事沉得住气,极上得了台面。

“兰子,你这是说啥话?琪妮儿只是一时气恼,……”赵梅想解释,话说半句却停了下来,因为她突然意识到赵琪恐怕是真的这么盼望的,盼望着和娘家断亲,而并非她口中所说气恼话。

但是,刚刚赵琪说什么,那个不孝顺的闺女竟然说让他们少打扰他,这话说的是要跟他们断亲啊。虽然赵老四确实有这个想法,大仙儿说各有各的缘法,他们既然和老三没有缘分,就不必强求,否则对双方都不好。

赵老四之前还在苦恼这事,只是赵琪和沈三柱子刚刚结婚,明说到底不好,那沈三柱子是吃亏的人?所以这事情还得先知会赵琪,还不能明着说以免对方恼羞成怒,只能旁敲侧击。赵老四都规划好流程了,却没想到到头来却是对方主动提出来了。

哪怕只是一万种可能里面的一种,那也是琪妮儿自己的想法。她作为姐姐没有资格规定她必须干嘛,如果赵琪是真情实感想和赵家走远些,她现在说的做的这些就给三妹添麻烦。赵梅蹙眉,胸口有话,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一时气恼?谁家一时气恼会和父母说这种话,说到底是赵琪冷心冷肺养不熟罢了。给大家添这么多麻烦,她倒好,拍拍屁股走人了,做坏事的成本还真低。”赵兰情绪激动,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大姐还站在赵琪那边,这话可是赵琪亲口说的,她们都听见了。

赵兰痛恨赵琪,要不是她,她不会落到今天这田地,甚至也不会离婚。明明她比沈芝聪明、受待见,但她却一步步沦落到了今时今日,沈芝却能好好的无人敢动,她们唯一的区别就是她没有儿子,就因为没有儿子傍身,所以做什么都没有底气。而她儿子迟迟不来的原因就是因为赵琪这个煞星,这让她怎么原谅她?

然,人世间哪有十全十美。老仙儿说三妮儿与他家八字不合,挡了他家所有人的得子运。儿子对于一个家庭到底有多重要?是个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他还怎么庇护三妮儿?没有随便把她嫁给谁,已经是他们做父母的仁至义尽了。

“大生叔说你需要去医院好好检查,现在就去?正好,我也该回家了。”赵梅把旁边的自行车推过来。赵兰刚小产,身体虚弱,但是瞧着精神可不差,刚刚和她男人掰扯两百块钱的时候,表现出来了一级战斗力。最后终于让男人松口他拿出二百三十块钱,赵兰签字离婚。

梗着脖子坚持这么久,最后还是答应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百多块钱,虽然不知道赵兰是怎么想的,但是作为亲人,赵梅心里空落落的虚无……

钱数谈判是三妹夫进行的,当时现场步步紧逼、寸步不让,那叫一个厉害。二百三十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有了这笔钱,赵兰想改嫁就容易多了,就算要留家里一大半,那也足够吸引人。刚开始那边还想往下压,后面还被三妹夫窜高了三十块。

不过看样子也知道赵兰也不会领情,没准还埋怨他们多管闲事。

因此,赵梅实在不想说什么了?

“哈,姐,我还是不去了。县城医院那么贵,来回没有个十块钱根本回不来,我觉得自己已经好多了。”赵兰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口袋,刚到手的钱,怎么也不能立刻就散出去。

赵梅深深看了赵兰一眼。她转头看向赵老四和宋引弟,“爹娘,既然如此,我就先回了,什么时候有空再过来看你们。”

“回吧,路上慢点。”宋引弟赶紧说道。

赵老四也没说什么。

赵梅骑上自行车离开了沈家沟,没有回头。

赵家这些事情,沈卫民和赵琪后续并没有多加关注。赵姑娘话既然已经说出去了,他们认真去践行就是了,大家一别两宽。

沈卫民统共也没剩下几天假期,自然不能全耗在这事情上。

工厂建设全权交给沈东林,虽然沈卫民对工厂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但这并不表示他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起码刚结婚这几天,他是想和赵琪好好度过的。

之前赵姑娘主动说他们带俩娃去县城玩两天,沈卫民答应了,自然就没有不去的道理。

“领着他们去县城住两天?”李招娣皱眉,第一反应是:“不会给人家添麻烦吧?”

李招娣从不怀疑儿子交朋友的本事,他这才工作几个月,人家就大老远跑到家里来喝他的喜酒,其中还有两个厂里的大领导,就这份心意就不是普通交情。三柱自己去县城倒没什么,有宿舍住,这一家子过去吃哪儿住哪儿,不都是问题。

沈卫民凑近李招娣低声说了几句话。关于他们已经在县城买房这件事,沈卫民本来就没想对得娘还藏着掖着,之前没有主动说,只是觉得没必要,现在可有理由了。

“你说啥?”李招娣惊呼,她觉得自己幻听了,老儿子竟然说他在县城买了房。

“这不是上次我和琪琪去县城的时候正巧碰见房主廖姐遇到麻烦,就出手忙了点小忙,后面正巧碰见也哥,就让他帮忙给过了户。嗯,您也知道这我卖书糖水罐头挣了些钱,总之都搭里头了。”沈卫民笑呵呵的。

李招娣上来就照着老儿子胳膊上狠狠拧了一下:“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给你爹给你娘说声?还买了个院儿,是不是觉得自己特了不起啊?”

看出老儿子翘起来的小尾巴,李招娣又是一巴掌甩过去,孩子大了,心也大了。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和她和老头子说一声,自己就做主了?

沈卫民嘿嘿直笑,企图蒙混过关。惹来李招娣冷哼一声。

虽然把姿态摆得满满的,不过对于儿子工作几个月就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县城买房这件事情本身,李招娣还是非常骄傲的,她老儿子那就是个干大事的人。

“不气了?”晚上回房,沈新乾听见老妻好心情的哼歌,好笑的问道。

“我生什么气,老儿子有出息,我高兴还来不及。”李招娣冷哼一声,该敲打就敲打,该夸就夸,她分得可清呢。

沈新乾默默闭嘴。无广告网am~w~w.

第二天一早,沈卫民就领着赵琪和俩娃,骑自行车去公社,经转车到县城。

沈卫民一家人直接在城南区下车。

“小叔,你和小婶要带我俩去哪儿呀?”李家康好奇的问道,他左右看了看,这里是完全陌生的地方。

“找个卖娃的地方,把你俩给卖了给我和你小婶买肉吃。”沈卫民笑着说道。

“小叔!”李家康抗议,就连叶聪也拿控诉的眼神看向沈卫民。

“你当我和小聪哥是傻子啊?你和小婶把我俩从家里带来,要是我俩出个意外,看你还赶回去,奶奶肯定重重罚你。”李家康撇撇嘴,小叔还想用这些吓唬他和小聪哥,也不看看他俩都是多大的孩子了。

“家康说的对。”叶聪积极响应。

沈卫民看着俩娃突然连走姿都大摇大摆了起来,仿佛自己真长大了似的。和赵琪对视一早,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细碎笑容。

走到76号门口,沈卫民拿要是开门,赵琪领着俩娃在后面等。

“你们就是这家的新主人呀?”隔壁有人问道。

沈卫民转头,说话的是个头发丝银白的阿婆,看上去和蔼可亲,说话不紧不慢,非常有亲和力。

“是啊,您是这家的,以前怎么没见过呀?”沈卫民看了一眼隔壁,笑着问道。

阿裴笑眯眯的,“我是这家儿媳妇的娘,专门来做客的,没见过我正常。我来这几天,咱们这不也是第一次见?”言下之意,我也没见过你们。

沈卫民把房门上撤下来的锁握在手里,不紧不慢地推开门,“我们不常住在这边,十天半月见一次面正常。”

沈卫民和阿婆说着话,一边往旁边避让,让赵琪领着小两个小的先进门去。

如果是寻常人看到沈卫民这样的动作,肯定就停下不说话了。毕竟人刚来,这大包小包的,明显有很多事情要收拾。但是邻居阿婆像是没看到似的,“刚刚进去的是你媳妇孩子啊?”阿婆语气熟稔,不知道的还以为俩人认识多久了呢?其实今天才第一次见面。

沈卫民总觉得这个阿婆待他有些过分热情,不过对方是老人,又是邻居亲戚,沈卫民当然不会太过分。“是啊。我媳妇儿孩子。”

“这次准备在这住几天?”阿婆笑着问道,说完大概也觉得这话有些逾矩,“这条街上孩子不少,到时候可以让你家孩子和我家孩子多多玩耍。”

多和同龄人相处,多交同龄朋友,对于自家孩子来说只有好处,沈卫民当然不会断然拒绝,尽管他们在县城根本待不了几天。

“行,等有空,一定让他俩过去拜访。”沈卫民寒暄,至于去不去,什么时候去,只能后面再说。在不清楚邻居底细和邻居孩子底细的情况下,沈卫民怎么可能让自家俩宝贝蛋贸然去跟人玩耍?

邻居阿婆又和沈卫民东拉西扯了几句,直到隔壁有人喊,阿婆低声嘟哝了几句,转身匆匆回家。沈卫民这才得空进门。

刚进门就看到堂屋屋檐底下摇椅上躺着的赵琪,对方笑眯眯的,一脸幸灾乐祸。她身边是正供着屁股玩拍画片的李家康和叶聪。小孩儿就是这么简单,几张纸,一个玩伴,就能找到许多乐趣。

“我卫民哥到哪都这么受欢迎,就连邻居阿婆那么大年纪了也喜欢和你说话。”赵琪笑嘻嘻说道。

“不准调皮,”沈卫民走到屋檐下,坐在旁边的凳子上。什么叫邻居阿婆喜欢他?初次见面就言说喜欢,如果说是年轻男女一见钟情倒还可以理解,这长辈对小辈,尤其没有任何血缘、亲缘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的感情来得突如其来可就让人不理解了。

现在想想,对方确实对他过分热情了些。沈卫民抽空瞥了一眼隔壁。在这条街上,院子的面积都是差不多大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主屋,和院子布局,虽然不知道隔壁住的是谁,不过家庭条件应该是不差的。

娘仨在屋檐下惬意的很,休息的休息,玩耍的玩耍,沈卫民也不打扰他们,喝了一杯水就去院子里转悠。前后院子走一遭,和上次过来的时候好像并没有不同,不过随着入秋,天渐渐变凉,还是有变化悄无发生了,就比如墙角那棵树,上次过来的时候,枝叶满头,现在稀疏的只剩零星几点。

赵姑娘从沈宏志山洞挪过来的人参苗苗,长势正好,活得肆意又盎然,看上去很喜欢现在的环境。旁边是赵姑娘随手洒的菜种,已经发出小小嫩芽,明明在萧瑟的秋风里颤颤巍巍,却怎么也也不弯它的脊梁,颇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架势。

“回头我们得拿塑料布把菜苗都罩起来,天凉了,一不小心就冻死了。”毕竟是赵姑娘辛苦栽种的庄稼,还是要爱惜着,怎么着也不能都给天气嚯嚯了。

“那我们过会出去就买回来。”赵琪没什么不答应的。

“好。”沈卫民答应。

他们要在这家里住一晚上,沈卫民进屋,趁着两个小家伙没发现,先把空间里的被子倒出来铺在炕上。

沈卫民和赵琪结婚之后,虽然啥事儿没干,不过睡在一个炕头是必须的。俩娃本来是跟着沈卫民休息,不过他们小叔十天半月不回家一趟,上次更是块俩月没回。这样的情况下,俩娃娃只能自己睡,有时候李招娣会陪他们睡着以后才回堂屋。

沈卫民这次回家,俩娃不知道是没有安全感,还是单纯的只是想和小叔相处,有几天都粘着沈卫民不放。到后面,沈卫卫民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总而言之,两个娃娃能自己睡了。

76号这么大的院子,当然不缺两个小孩儿住的地儿。

沈卫民把被褥放进主卧旁边的稍小一点的房间,给他们布置上,才转身出去。

说是来县城玩,其目的更多是培养感情,主要是赵琪和俩娃之间。

两个小孩无论如何都是要跟着他们长大的,如果赵琪能和他们好好相处,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当然,这也是沈卫民的期望,是希望发生的事,却不是必须发生的事,所以这一切还要感谢赵琪,这件事情是她主动提起的。

虽然先前俩娃因为赵琪的颜值对她颇有好感,但是只是称呼上的小婶,和要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小婶,到底还是不一样的。而且不仅仅俩娃,就连赵姑娘短时间内能不能适应新生活,沈卫民都不能确定。

所以,这次来县城一是为了培养感情,二是为了放松心情,为了新的更美好的出发。

大早清起,吃了一碗粥就开始赶路,俩娃很快开始喊饿,赵琪去厨房里给爷仨一人下了一碗面,每碗下面都窝了一个白胖胖的鸡蛋。

“好次,小婶的厨艺真厉害。”面条刚进口,李家康就开始夸奖。

“好吃也只有这一碗,吃完之后,小叔带你们参观院子,中午我们出去吃。”既然已经来了县城,当然不能大门不出。尽管廖家留下来的厨房可以直接用,他和赵琪空间里就有锅碗瓢盆以及各种材料,不过既然来了县城当然要出去吃,多走走逛逛才是他们本次的目的地。

“好诶!”“好啊!”两个小孩儿手拉着手转圈圈,差点撞到旁边的桌棱,可把沈卫民和赵琪吓了一跳。

把他们叫停,提溜到一旁罚站,看到俩娃争着黑葡萄的大眼睛看着他,沈卫民颇觉无奈,偏头避开他们的视线,只当看不见。刚刚才强调要小心点,他们得意忘形,必须得长长记性。

对于李家康和叶聪来说,罚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毕竟他们俩站军姿一站半个小时的时候都有,这对两个孩子来说,可已经是了不得的成绩了。他们俩现在难受的是不能回头。小叔和小婶不知道在忙什么,窸窸窣窣的,说着话还笑声不断。

说实话,俩娃非常非常好奇,恨不得立刻回头去看。

“小叔,好了吗?”“再等等。”

又过了大概三十秒钟。“小叔,可以了吗?”“不可以。”“哦。”

莫名觉得大侄子有些可怜兮兮咋办?沈卫民有点头疼。俩孩子惯会耍宝,就算是大人,一不小心也被他们绕进去了。所以教导他们一件事情,或者让他们明白什么一个道理的时候,切忌心软!

不过这罚站让他俩弄得跟秘密接头似的,让沈卫民哭笑不得。

赵琪看着一大两小的你来我往,只觉得好笑。在其他事情上,她可能还会发表下自己的意见,不过在这事上,她决定保留。三十分钟后,沈卫民把俩小的叫到跟前,问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吗?

“小叔,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和小聪哥在那么拥挤的地方转圈圈。要是受伤,最后疼的是自己,还让小叔心疼,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一解封,李家康小朋友就“突突突”说出一长串话,有理有据。

听了大侄子的深入分析,沈卫民只有一种感觉,你既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还要那样做?不过他到底没说出口,最后全都化成了一声叹息。

“小叔?”李家康不明所以。

沈卫民没再理他,而是转而看向身边的叶聪。

“我也知道错了。我身为哥哥,没有制止弟弟这么做,还跟弟弟一起起哄,也是不应该,小叔罚我们站墙角跟是对的。”叶聪低声说道。

沈卫民听了俩娃的道歉声明,只觉得他站在这里都是多余的。道理这不是都懂吗?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余力。

“卫民哥,家康和小聪吃点心喽。”赵琪端了茶点过来。

赵琪话音刚落,俩娃的眼神就变了,眼睛不断瞄向赵琪手中的托盘,从上到下,全身都在表达着“小婶,我想吃,我想吃”。

“等等,不着急,”赵琪温声说道,把果汁和点心推到桌沿,方便小孩儿吃用。

“谢谢小婶儿。”“谢谢婶婶。”

用完茶点之后,一家四口出门去。李家康和叶聪勉强算是见过世面,部队之中,天南海北的人多了去了,多多少少他们都有些见闻。尤其李家康,这是一个观察力和注意力都极强的孩子,要不然也不能只靠大哥复述,就能讲一段完整的三国。

不过部队里接触的环境到底单纯,没有什么鱼龙混杂。且大家大致上都是积极正面的形象,偶尔有不和谐因素也很快就会被和谐掉。

像眼前这样的集市,不管是李家康还是叶聪都是第一次看见。李家康跟着李卫国在部队的时候,李卫国多忙呀,日常能抽出时间照顾这个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让他有事儿没事儿带儿子出去逛逛走走,那是强人所难。更不用说鱼龙混杂的集市了。

“哇!”此时的李家康和叶聪像是第一次进城的土小子。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大,表示自己的震惊。

沈卫民虽然欣慰侄子的捧场,不过他想说其实不用那么真挚。

“集市上也人非常多。家康,你绝对不能放开小叔的手。小聪,你绝对不能放开婶婶的手,听到没有?”临进集市前,沈卫民给俩侄子做心理建设。

“知道了。”李家康和叶聪够着脖子往集市里边瞧。看这俩都没有把他说的话听进心里,所谓的应答只不过是机械的反应而已。

“你们,”沈卫民开口,就看到俩娃同时转身看着他,沈卫民无奈:“我知道了,我们走吧。”

“耶!”俩小的欢呼雀跃。

要说这年头的集市有什么特点,那就是从这头到那头数不清的小吃。真的就是那种特简单,自家就能做出来的小吃,芋圆、竹叶粽、卷饼、烤面筋等,细尝之下风味是极其不错的。

他家这俩宝贝蛋,包括赵姑娘仨宝贝是从头吃到尾,也怨不得刚刚吃面条的时候总感觉不过瘾,原来给专门给这些小食留着余地呢。

吃到中间,沈卫民有些饱了,他摸了摸李家康的肚子,“肚肚痛不痛?”说句实话吃到现在,他都感觉胃里有点翻腾,何况是俩娃儿。

谁知道俩人都摇头,“小叔,我是觉得,肚肚还能再装下一串冰糖葫芦。”

“我要吃冰糖山药豆。”叶聪喜好明确。

沈卫民还没有说话,就感到自己胳膊被戳了戳,他回头看向赵姑娘,无奈笑道:“你想吃什么?”

“山楂吧。”赵琪眯眼笑笑。

“行,”沈卫民把俩孩子交到赵琪手里,让她一手牵一个,自己则去路对面买糖葫芦,伺候家里一大两小。

“老伯,五串山楂,五串山药豆。”沈卫民点单。

“好嘞,你稍等一下。”

沈卫民按照老伯的报价,从兜里掏钱出来。手还没伸出去,就听见身后传来嘈杂声。

沈卫民一凛,立刻回过头去,被人群挡住,他没有看到赵姑娘和两个孩子的身影。

沈卫民转身就要回去看情况,被卖糖葫芦的老伯抓住了胳膊。沈卫民把钱放在老伯手里,根本顾不上提糖葫芦,扔下一句“我过会儿来取”就跑了出去。

挡住沈卫民视线的这群人是县城歌舞队的,他们刚刚结束交流学习回来,凑巧才需要从集市穿行而过。上次县城几个工厂举办合唱比赛,就专门请了歌舞队的人来当评委,有几个和沈卫民有过几面之缘,不过沈卫民现在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他们。

他扒开队伍,穿行而过,终于看到了赵琪和两个孩子。和刚刚牵手的姿势不同,现在她一手环着一个娃,正在小声和他们说着什么。

“没事吧?”沈卫民担忧的问道,看到他们仨还好好待在这,他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的。如果这三人在他眼皮底下受到伤害,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卫民哥,刚刚有人要掳走家康和小聪。”赵琪说着,抬起了自己的胳膊,白皙的手腕上是青黑的抓痕,只看留下的痕迹,就能想象的出那人是多么用力。

沈卫民眯眼,“疼不疼?”

“不疼,我狠狠的踩了他的脚一下,没个十天半月好不了。”赵琪气愤的很,要不是她两手还要护着家康和小聪,她非得把那人打的满地找牙。

沈卫民:“……你做的非常好。”

沈卫民又蹲下身子去看李家康和叶聪,“有没有被吓着?”

李家康摇摇头,叶聪也跟着摇摇头。

沈卫民却是不信,情绪一下子down下来这么多,还说完全没被吓着,谁信啊?

沈卫民摸了俩娃的小爪子,手心里都是冷汗。就算再成熟表现的再大方,俩人也是孩子,是孩子就有不成熟的地方。面对害怕和恐惧,在某些时候,他们比大人无畏,在某些时候又比大人更易受到惊吓。

沈卫民伸出胳膊,把俩孩子揽进自己怀里,“你们没被吓着,小叔可吓惨了。刚刚在对面没有看到你们人影,心都要从嗓子口跳出来,就连已经交钱买了的糖葫芦都没来得及接。”

“小叔你咋能败家呢?”小脑袋枕着沈卫民一边肩膀的李家康小声嘟囔着。

沈卫民呼噜下他的脑袋,又顺了顺他的全身。另一侧的叶聪亦是同样的待遇。“还想不想吃糖葫芦了,我们和小婶一起去取,好不好?”

“嗯。”李家康和叶聪蔫蔫称是。

一家四口取了糖葫芦,没有在集市上多待就回了家。

沈卫民让赵琪从里面把门锁锁上,自己则拐去了县政大院。

正巧杨文也在,最近他和同事们忙的厉害,晚上加班到十点,周六周天也没有休息,一个月中有半天空就已经了不得了。“卫民,你怎么过来了?”

沈卫民看杨文也手里一摞资料,身后还跟着几个人,就知道他肯定很忙。如果是其它事还罢了,但是这事事关重大,他总觉得县政府合该知情,而且还得反映上去,怎么说杨文也都是最好的人选。“也哥,可以匀给我几分钟时间吗?”

杨文也把手里的资料交给身边的人,让他们先去办公室,说自己随后就到。这才带沈卫民去了最近的办公室,能让沈卫民如此郑重的必然是大事情,还是谨慎点好。

两个人时间都不是很有余裕,沈卫民选择长话短说,把今天在集市上的遭遇说了一遍。“当时情况紧急,赵琪没有看清楚那人是谁?不过看她手腕上留下来的瘀伤,那人八成经过专门训练。虽然不确定到底是人贩子还是间谍,不过上次红姐说的事情,一直让我很在意,这次又是在县城里,我倾向于是后者。”

从沈卫民开始说有人想掳走两个孩子起,杨文也就几乎可以确定是间谍。根据他们最近掌握的情报,最近间谍们得到的统一命令就是掳走李卫国的儿子。

至于原因,无人知晓。

“你做的非常正确,幸亏来通知我了,我这就给县长回话,也立刻致电给团长。”池县是他们接管的地盘,这间谍胆子还真大,竟然大庭广众之下就想抢孩子,如果不是卫民媳妇儿死命护着,孩子是不是就被掳走了?那可是他们营长留在世间为数不多的念想。

“这事儿就麻烦你了,现在他们仨还在家,我先回去。”沈卫民给杨文也留下个地址,就出了县政大院。

沈卫民心里疑惑重重,这件事情是不是太巧合了点?那些人怎么会知道他们在县城,还就这么巧就找上了赵姑娘领着的李家康和叶聪。他们怎么就这么能耐呢?不光认识两个小孩,还能分辨出他身边的大人,并且准确无误地找出他们的所在。

虽然沈卫民现在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但是他始终没忘记自己在一本书中。他不确定这是原作者的设定,还是自己身边真的有人一直在注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想想还有些渗人。

但是他们到底躲在哪里呢?沈卫民细想着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这段时间,他身边有出现陌生人事吗?没有吧。对沈家沟来说,能称得上陌生人的就只有专门去吃他喜酒的那几个,但是仔细想想,那几个又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如此针对他。

沈卫民现在想谁都觉得可疑,又觉得谁都不可疑。实话说,他实在理不清头绪。一直到回到76号,他也没想通。

沈卫民离开之后,杨文也先去了一趟通讯室,又去了县长办公室。听他汇报完这事情之后,林建业揉了揉太阳穴:“沈卫民亲自过来和你说的?”

杨文也点头,“人已经回去了,他们夫妻本来是带两个孩子过来玩的,却没想到在集市上遇到了这事。”

“这么说,这是偶发事件?”林杰也眉头紧锁,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就更难办了。如果没有一个引子,敌人或者说隐藏在暗处的那些老鼠就能认出李卫国的儿子,那这俩娃可真就成小可怜了。

“你预备怎么办?”林建业问自己的秘书。按理说池县是他们的地盘,所有事情都该由他接手,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他一个人揽不下来。

“刚刚我已经通知了团长,也给红姐去了电话,前两天抓到的那个间谍到现在还没有开口,希望这事儿能给红姐提供个契机。”杨文也没有隐瞒。

林建业点点头,“行。程振华过不久肯定会派人过来,到时候就由你去接洽,我们这边尽全力配合就是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他们不揽这事,全力配合军方。

“我知道了。”

“兰子,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按在琪妮儿身上。你离婚的事情是你没抓住你男人的心,说到底是自己无能。而且,既然每次看到琪妮儿心肝肺都疼,现在她走了,以后你就放心了,安心在家里住着吧。”赵梅沉声说道。

赵兰被噎了一口,脸上表情愤愤然。这件事情从头至尾又不是她的过错,大姐为啥针对她?

看赵兰一脸煞气,赵梅张嘴想说什么,最后到底没说出声。她想说种因得因,你埋下啥样的原因,就会收获啥样的成果。琪妮儿在娘家到底过的什么日子,以至于结婚第二天她就能说出断亲话,要说其中毫无缘由,谁信?

琪妮儿的性格看着绵软实则刚强,却又并不是赶尽杀绝的霸道性格,所以但凡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不说这话,她都不会说。赵梅还记得她三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恶语伤人六月寒”,提醒她们说话小心点,尤其是去到婆家之后。

赵家,沈卫民和赵琪走了好长时间,赵老四、宋引弟、赵梅,包括赵兰都还有些反不过神儿来,刚刚和他们说话的是赵琪?

但是现在赵琪却说了这样一番话。当她说起自己命格之事的时候,表情冷淡,面无表情,甚至都没有情绪波动,从头至尾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看在赵梅眼里,却只觉得心疼。

记忆里,琪妮儿不该是这样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赵梅往前倒,似乎是第一次知道爹娘有想法要过继堂弟的时候,那时候琪妮儿非常震惊,还问她“姐,爹娘不是说只要把我们好好抚养长大就心满意足了吗?”

这个问题,当时赵梅没有回答,只是叹了一口气。现在好像也没有答案。

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多宠赵琪,咋可能?不过也就是这时,赵老四突然醒悟,必须把三个闺女培养成才,他们在这沈家沟里才能抬得起头,挺得起脊背。所以尽管失望,尽管不甘心,赵老四和宋引弟夫妇还是尽量培养姐仨,就连下地干活都不让她们插手,理由就是女娃养糙了不好嫁。

在这方面,赵老四和宋引弟对她们仨还算公正,起码没逼着谁下地。

阅读六零年代之悍夫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926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