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无限之我们都是死神的玩具

第487章躲得了初1躲不了十五…

  • 作者:穿越到地球的带土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2-01-17 13:10:25
  • 字数:5196字

1940年吴村的《李阿毛与僵尸》里,就出现了清朝僵尸的身影;

1941年梅阡的《女僵尸》创造了女性僵尸形象,不过是通过药物和实验复活的,更像西方的丧尸;

取墨绳弹于盖之当中者三,三弹,而棺中皆有声,竟似痛楚……坊工之刀,石工之锥,木工之斧尺绳墨各物,均极宝异,皆能镇压怪异。《里乘》

生大恐,袖携易经,急俯以掷其首,老者仆地顿僵......(《里乘》卷三)

真的要降服僵尸,普通人可不行,降尸有易经、赤豆、铁屑、枣核、桃木剑、墨斗线、公鸡血、黄纸符、铃铛、糯米等种种武器,非得请法力高深的道士不可:

1939年马徐维邦的《古屋行尸记》,讲述古宅闹僵尸;

江西道士兰方九,应招而来,先作符十数张......仗剑步罡......(《子不语》卷九)

不过,如想铲草除根,还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僵尸斗智斗勇,最后需要一把火把它烧成灰烬:

1954年杨工良的《万里行尸》,描写**党以行尸掩饰身份对抗军阀;

僵尸来源之三:香港电影

和丧尸文化一样,我中华的僵尸文化也是从一系列电影发扬光大的:

1950年代,王天林的《湘西赶尸记》讲述了一个反毒品交易的故事(50年代的《湄公河行动》);

1959年周诗禄的《僵尸复仇》,结局是以铁钉贯心杀死僵尸。

1974年邵氏的《七金尸》,西洋丧尸和中华僵尸云集于湘西;

东方既白,尸即逿地,为一支离叟,举火化之。(《明斋小识》卷四)乃积薪焚之,啧啧有声,血涌骨鸣,自此怪绝。(《子不语》卷十)以尸还诸棺,而火焚之,一方得宁。(《子不语》卷十三)

那一年,日本市面出现了僵尸玩具、漫画、食品、时装,还开设了僵尸餐厅,僵尸dis,甚至电视游戏节目出现僵尸,幼稚园活动出现僵尸......**僵尸文化在日本竟发展成过亿日元的产业。

《僵尸先生》里的形象

最直接的反映就是鸟山明《七龙珠》里饺子的造型借鉴了小僵尸的模样。

日本还出了丧心病狂的“鬼附身”周边7K妏敩

1997年,香港回归,林正英肺癌病逝,一同死去的还有僵尸电影。从那以后,香港电影逐年走向衰落。在他离去后的20年里,“林正英”这个名字就像周星驰的喜剧、成龙的武打,依然是僵尸片电影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代名词。我们始终记得他一脸严肃地搞笑,一本正经地做法,五花八门地斗僵尸,却对顽皮的徒弟无可奈何。

2013年香港电影《僵尸》。徒弟长大了,师父再也回不来了。

红线糯米今犹在,不见当年林正英。不知道以后的僵尸都谁来抓呢?

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写了一篇《美国人造怪兽,日本人偷怪兽,**人吃怪兽》的文章,里边说美国人是善于创造妖怪的国家,然而,**人创造起妖怪来丝毫不逊于美国人,僵尸作为**古老的妖怪之一,曾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的,在吃妖怪之前,我们曾经创造过孤独灿烂的僵尸文化。下边,就跟我一起去往僵尸的世界,了解一下那孤独灿烂的僵尸文化吧。

僵尸与丧尸的区别?

说起僵尸,恐怕许多人都会想起西方的丧尸,很多人以为**的僵尸就是西方的丧尸,实则不然,两者的区别,还是蛮大的。而且,僵尸是**本土妖怪,有鲜明的本土特色,不是所有的“尸体”都能够被称之为**僵尸。

要搞懂什么是僵尸,先得懂得区分僵尸和丧尸。

首先,两者来源不同。**僵尸一般是从古墓里跳出来的死而不腐的尸体或者木乃伊;西方丧尸往往是灾变、病毒入侵、科技爆炸的产物。

其次,两者形态与战斗力不同。**僵尸往往穿清朝官服,蹦跶着前进,拥有一定的智商;西方丧尸则通常穿着现代服装,走路前行,大多数是一群行尸走肉的“脑残”。

这部深入挖掘民俗趣味,融合了恐怖和搞笑的功夫片大获成功,票房狂收2000万,成了风靡全港的巨大的IP,甚至红到东南亚。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风之作上映,形成了“香港僵尸电影宇宙”,听听这些名字:《僵尸翻生》《僵尸家族》《僵尸翻生续集》《僵尸少爷》《茅山学堂》《猛鬼差馆》《僵尸怕怕》《一眉道人》《僵尸道长》《音乐僵尸》……最盛时,17部僵尸电影同期赶拍,荒郊野岭的片场,大小僵尸蹦来跳去,鬼里鬼气,电音环绕,一派祥和的冥间蹦迪。

1986年,另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模仿了经典科幻片《》的设定,引入了小僵尸,重头戏又借鉴了日本怪兽电影的情节,居然意外打入日本市场,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直到1985年,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华特色恐怖、民间封建迷信的杰出代表,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之作,带来了僵尸片的辉煌。

从这部电影开始,僵尸的形象和行为特征也被固定了下来:身着官服、身体僵硬、面色凄厉、黑又长的指甲、一对獠牙、双手伸直、双足并拢、一蹦一跳。僵尸没有思想和感情,害怕日光,夜晚出动,喜吸人血,以人的呼吸辨别方位。

也就是说,闭住呼吸可避僵尸。

香港电影人融合了尸变、赶尸、吸血鬼、丧尸等元素,把中西文化混搭在一起,塑造出了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前清怪物。

《僵尸先生》也套用了功夫片中最常见的民初背景、师徒关系、打闹斗趣等等套路,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降制僵尸的民俗被“九叔”林正英用极其专业的茅山术施展开来。这部电影自创了一套包含理论、道具、手势、姿势在内的完整体系,形成一套“实用斗僵尸指南”。

林正英的道士形象也深入人心:每当看他身着道袍,头戴八卦巾,一手执桃木剑,一手拿八卦镜,不苟言笑、生龙活虎地使用“五行颠倒术”的时候,无论多恐怖的僵尸我都不会再害怕,堪称是“史上最让人有安全感的男主角”,如果将来拍**的超级英雄电影,一定有林正英。

赤豆、铁屑及米子,备此三物升许,伺其破棺出,潜取以绕棺之四周,则彼不能入矣(《子不语》卷十三)

连带米筛一样有异力,尸犹僵立,乃取米筛降尸而殓之。(《续子不语》卷八)用枣核七个,钉入尸脊背穴上。(《续子不语》卷八)

阅读无限之我们都是死神的玩具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2153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