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军事基地在明末

第48章宋应星

  • 作者:宏信天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12-25 23:36:33
  • 字数:8626字

“仙将军果然是神人,刘泽清两次上书弹劾刘宗周的事情也知道的人不多,没想到仙将军连他对朱由菘说的话都知道。”

许升宏只是笑了笑,心说我也是在网上看到的,再说我可是知道几百年后的事情,可是不能告诉你,想完对大家说:

黄得功走到土桥正准备埋锅造饭,高杰的伏兵出其不意地打来,黄得功上马拿着铁鞭准备战斗,飞来的箭像下雨一样密集,黄得功的马跌倒在地,他骑上别人的马跑开了。

有一名勇猛的骑兵挥舞着大槊向得功冲来,黄得功大呼一声回头来战,抓住他的大槊往怀里一拉,就把他连人带马一起拉倒在地。又杀了几十个人,然后翻身跳进废墙里边,他吼叫的声音如雷鸣电闪,追赶他的人不敢上前来了,于是他骑马飞奔,回到大部队中。

黄得功率领三百名骑兵从扬州出发到高邮迎接他,高杰的副将胡茂桢飞马向高杰做了汇报。高杰一向忌恨得功,又怀疑他要算计自己。于是在途中埋伏了精兵阻击他们。

四镇各自占据着自己的防区,财政收入不上交,自己肆意挥霍,把领土、军事等事放在脑后一概不关心。他们和朝廷中间的大臣相互拉帮结派,干预朝政,排斥异己,他们不断地递上各种各样的奏章,把朝廷中的纪纲破坏完了,其中刘泽清所提出的主张最为狂妄、谬误。”

你们说像这样的人和土匪有什么区别,高杰,刘泽清和刘良佐都是一丘之貉。”

“史大人说的没错,这些人就是大明的蛀虫,建虏来了只知道逃跑或者投降,倒是和自己人一个比一个横,就说刘泽清山东总兵。李自成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

“缴获的粮食和白银都放到济宁府,由王知州安排分发到济宁和附近个县,保证不要有百姓饿死。剩下的黄金和珠宝首饰都送回太子行宫。

“陛下只要肯杀掉刘宗周,我就卸职。”朝廷不得已,只好用语气温和的诏书对他加以劝慰。他又请求禁止巡按官员调查、捉拿犯人和对犯人进行追赃,请求法司严厉地通缉原任总督侯恂和他的儿子侯方域,朝廷都委曲变通地听从了他。

刘泽清开府淮安,磊治藩府,府第的规格类似王府。甲第宽敞,门馆壮观,金碧辉煌,富丽堂皇,花园曲渠,高屋深墙,剑卫林立。不仅如此,他还一贯嗜好声伎,曾经蓄养美妓宠侍四十余人。在淮安他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日拥四方抢夺的良家妇女,无节制地喧乐。有人问他:“守御之策。”他说:“我为拥护福王而来,他应该让我享受,万一有事,吾选择江南一郡,占山为王罢了。”

俘虏也给王知州叫这些人,开荒种地、开矿修路,叫他们好好的赎罪吧,如果不听话或者逃跑的杀无赦。

好了,我们先吃饭,然后休息一下,太子卫队骑兵估计明天早上就有战报了,明天上午济南的补给也会到济宁,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把高杰占的徐州拿回来,再给南京的朱由菘一个礼物,叫他在我们收拾满清建虏和李自成时都老实点!”

一行人便一起去吃饭休息了。一夜无话第二日补给物资已经到达主要是弹药和单兵口粮,许升宏让018把物资补充给护国军,给太子卫队的还是放在卡车上,把腾出来的卡车拉上护国军士兵,剩下的坐船向徐州出发。

朱由菘刚刚登基时,他请求就在今年五月改元,又请求赦免、放还原任辅臣周延儒被抄作军饷的赃款。都御史刘宗周弹劾了武将们骄横不法的罪状,刘泽清便两次上书弹劾刘宗周,并且说:

“当然可以,不要忘记他们装备的可是几百年后的先进武器。再说了,你不记得历史上他们四镇可是不会互相配合的,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正好叫护国军积累实战经验。好了,我们去给朱由菘送一个礼物去。”

两人下了城墙坐上轿子回到府衙,到了府衙坐下王知州对许升宏说道:

“仙将军,您让史大人写的东西下官已经叫人抄写了八百多份,已经放到您坐的直升机上了。”

“好,没想到你王知州也知道直升机?”

“下官在太子行宫学习时见过这种仙器,所以才知道叫直升机,下官还在府里和工匠一起用仙将军的教材上的图片做了一个小的木头飞机,不过还没有做完。”

“哦?你在做飞机?快带我们去看看。”

“就在后跨院,下官带路。”说完王知州带路一行人来到府衙的跨院,一进院就看到几个木工在干活。

院子中间放着一个木制的飞机,旁边桌子上放着一些用毛笔画的图纸和自己基地印的教科书,书打开的哪一页正是介绍飞机的内容和图片,其中一张图片是一架早期的滑翔机,院中的木头飞机也是按照这个滑翔机来制作的。

许升宏走到木头滑翔机前看了看不由得笑了起来,原来他们只是从图片和滑翔机的简单介绍就照猫画虎的制作整个机身是用一根整木做出来的,整个机身是实心的。虽然比例差不多但是这个重量恐怕是飞不起来的。

还好自己知道过来看了一下,不然明朝就又多了一个万户了。许升宏扭头问王知州:

“这个飞机还没有试飞了吧?”

“回仙将军,不瞒您说这是第二架了,第一架前段时间我们在一处山崖上试飞,飞机没有飞起一头栽到山脚下摔碎了!下官只好从做一个过几天就可以试飞了。”

“飞机上没有坐人吧?”

“没有,因为下官也不敢贸然叫人上去。”

“这些工匠都是你找的?”

“不是这些人都是我舅找的,飞机制作也是我和他一起商量的做。仙将军我舅来了。”

从房间里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长者,两鬓有些斑白,斑白胡须飘洒胸前,走到许升宏一行人前看了看赶紧向朱慈烺跪下施礼道:

“前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宋应星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平身,你刚才说你叫什么?”朱慈烺问道。

“草民宋应星表字长庚”

“你就是那个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

宋应星惊讶的说:“殿下怎么知道草民写的东西,《天工开物》还没有刊印出来殿下如何知道?”

“当然知道,这位仙将军可是知道几百年后的事情,你的《天工开物》本宫已经都看过了。”

宋应星看看许升宏有些不相信的说:

“草民知道仙将军的威名,但是说知道几百年后的事情是否有些……这……草民孟浪了,请仙将军赎罪!”

宋应星习惯性的说了心里话,发现自己说的不对,怎么能在人家面前这样说人家,更何况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人,这不是说太子殿下在胡说吗!自己太不注意了,着要是太子殿下怪罪自己恐怕就交代在这里了。

想到这里宋应星汗都流出来了,旁边的王知州赶紧跪下说:“下官娘舅年事已高有些糊涂望殿下,仙将军宽恕!”

“呵呵……我以为怎么了,没事都快起来吧没有见过有疑问实属正常,更何况是这样的事情我和殿下不会怪你的。”许升宏笑着扶起宋应星说道。

“宋大人,既然有疑问我就说说你的情况吧,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人,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

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你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

万历四十三年你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你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你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

乡试的成功使你们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你们便前往京师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你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你们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

万历四十七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你们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你们仍未及第。此后,你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崇祯四年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你回乡服待老母。崇祯八年你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你在分宜县任教4年,这是你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崇祯十一年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为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

崇祯十三年你任期未满,辞官归里。

崇祯十六年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正五品,你赴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官员多出走。你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

崇祯十七年初,就是今年辞官返回奉新。我说的可对?”

我们要把高杰和刘泽清在黄河以北的地区全部夺回来,如果可以就把他们两镇都拿下。”

“一万人能对付四镇的几十万大军?”朱慈烺犹豫的问道。

太子卫队骑兵连夜一路追击现在已经到了沛县,乘溃兵混乱冲进沛县县城占领了全城。许升宏叫他们在沛县休整等自己和补给。

不管怎么说平原的路还是好很多,卡车虽然有些颠簸但是还是可以行驶的,毕竟大明的官道是比较宽的,路面上铺着沙石可以通过两辆马车并排行驶。

史可法喝了口茶继续说到:来济南之前,我担心高杰蛮横无理,难以制服,所以让黄得功驻军仪真,暗中牵制高杰的势力。恰好登莱总兵黄蜚即将前去上任。黄蜚与黄得功同姓,以兄弟相称,所以他给黄得功写信请为他派些兵防备意外。

所有的汽车把补给物资挤了挤,居然放了三四百人,在018带领下向沛县出发了,船队也沿运河南下把剩下的士兵送到沛县边的微山湖边。

许升宏在城墙上目送他们离开,旁边的朱慈烺问:“许哥,我们什么时候过去?”

许升宏看着远去的车队说:“我们不去徐州了,就他们去已经足够了,过几天还有几千护国军可以装备建设兵团制造的米尼步枪,装备好也会去增援他们,到时候差不多有一万护国军,太子卫队骑兵就会回济南休整。

这边正在战斗时,高杰又派了兵暗中去攻打仪真,黄得功的士兵损伤得比较严重。而与他一同前往高邮的三百骑兵都战死了。于是黄得功向朝廷做了上诉,并表示愿意同高杰决一死战。

下官派监军万元吉前往替他们和解,得功不同意。恰好此时得功母亲去世,下官前去吊丧,对他说:“土桥那一仗,不管聪明人还是愚蠢人都知道是高杰不对。现在将军因为国家的缘故压住心中的火气,让高杰背着罪名,这正是将军在天下获取大名的时候啊!”黄得功脸色渐渐地温和了一些,终究还是因为自己人被杀死得太多而感到恼恨。下官命令高杰赔偿他的战马,又拿出一千两银子作为得功母亲办丧事的费用。黄得功没有办法,只好听从了下官的调解。

阅读军事基地在明末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2166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