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大秦第一功臣

第八十一章 风云突变

  • 作者:大漠书生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2-30 18:19:23
  • 字数:7340字

喽罗浑身一凛,叉手道:“军师只管放心,小人一定办到!决不会向外透露半个字的!”

“活神仙”:“此事关系我山寨几千人马的生死存亡,马虎不得,你务须小心行事,不可出半点差池!差使办好了,回来本军师必有重赏。如倘若办砸了差使,你就提着自个的脑袋来见我!听清了没有?”

祝欢抓起毛笔,颤颤抖抖地在竹简上写起信来……

通往京城的大道上。

喽罗很快端上笔墨砚、竹简……

“活神仙”叮嘱:“切记,要亲手交给甘大夫!一定要讨得回函回来!注意,此事不得向他人透露——包括大头领,否则山人决不轻饶于你!”

祝欢写完了最后一个字,放下毛笔,将书简恭恭敬敬地呈递于“活神仙”:“军师,请您过目……”

“活神仙”取过书简,略浏览了一通,合上竹简,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好!来人……”

喽罗:“军师放心,小人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完成军师交给小人的差使!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小人情愿以死谢罪!”

“活神仙”将竹简交递给喽罗:“速去封上火漆,然后立即派人六百里加急赶赴京城,将此信面呈甘大夫手上,不得有误!”

喽罗接过竹简:“喏!”

“活神仙”点点头:“好!本军师在此恭候你早奏佳音——来呀,先取黄金二百两……”

“活神仙”将另一喽罗呈上的黄金端到送信喽罗面前:“这是先赏你的一部分黄金,待你回来后本军师再赏你八百两……”

喽罗死心塌地一抱拳:“多谢军师!”

喽罗应声进来:“军师,有何吩咐”?

左庶长衙署。

卫鞅正在和孟兰皋、冯国尉商议着朝政——

冯国尉有些兴奋地:“大人,没想到这事情进行的如此顺利,看来终南山的事情可以落下帷幕了!”

孟兰皋:“是呀,大人,这下朝廷可平添了一支生力军了!大人当初制定的充分调动劳力资源、大力推行垦田令的构想也终于可以实现了,真是可喜可贺呀!”

卫鞅也点头:“是啊,这一点连本官也没想到,事情竟会如此的顺利,比原先预想的要提前了不少日程哪!如今百姓都埋头积极致力农桑,各衙署官吏也都一改颓风,开始小心署理政务,这下一步就要狠抓军事政务,整训三军了……”

正在这时,门卫进来禀报:“启禀大人,门外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一人紧急求见,他声称是从终南山上下来的,说有要事要见您!”

卫鞅闻声略感意外:“噢?这么快就有信了?快请……”

卫兵很快带着小林子进来了……

小林子望望屋里三人,不知哪一位是自己要找的人。小喽罗:“请问哪位是左庶长大人?”

卫鞅上下打量着小林子:“你有何事要见本官?”

小林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您快想办法救我家大头领哪!”

卫鞅大吃一惊,忙上前扶起小林子:“你快起来,你说要本官救你们大头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蒙头领他出了什么事?”

小林子哭丧着脸:“小人是受尉迟先生所托,连夜下山赶往京城来送信的,尉迟先生让我转告大人,现在有人正欲利用蒙头领进京之事,在山寨里散布流言,胡说蒙头领已经被官府关进大牢,挑动二当家及山寨众弟兄率人马下山杀到京城来救人……”

卫鞅闻言大惊,孟兰皋、冯国尉也大吃一惊……

卫鞅:“他们打算何时下山?”

小林子:“小人昨夜里出发前,曾听说山寨人马要于今晨开拨……”

卫鞅:“今晨!那尉迟先生为何没与你一道下山?”

小林子极为难过地:“小人也曾劝说尉迟先生与小人一道下山来京,可惜尉迟先生他执意不肯。”

卫鞅诧异:“这是为何?“

小林子:“尉迟先生说,他还要留在山寨,伺机尽量设法阻止山寨大部队人马下山,实在不行,也尽量拖延时间,为大人和朝廷多争取点准备时间……”

卫鞅颤声道:“如此说来,尉迟先生现在是身处虎穴之中,性命堪忧啊!”

小林子抹了一把泪:“大人,您有所不知,我家二头领厌恶尉迟先生劝说大当家接受朝廷招安,还总想找机会除掉尉迟先生,只是当时碍于大头领情面上,没有能够下手。现在二当家误信那个叫吴有人的商人谗言,误以为大头领真的是被官府抓起来了,于是更对尉迟先生恼恨万分,只怕尉迟先生他……他凶多吉少啊……”

卫鞅如闻晴天霹雳,不由得心中难过起来,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终南山山寨。山洞内。

“什么?军师……你……你怎么能想这么一个馊主意?这不是让老子背上不义的罪名吗?”二头目犹如屁股上扎了针一样。

“活神仙”摇头叹息:“山人何尝不知这是“义”字的份量啊!只是眼下情势危重,刻不容缓,不如此不行啊!”

祝欢在旁敲边锅帮腔:“是啊,二头领,军师所言句句是肺腑之言啊,您就听从军师的良言相劝吧!”

二头目横了他一眼:“这是我们自家的事儿!你他x的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插嘴?”

祝欢被呛得无言以对“……”

“活神仙”:“山人知道你一向对山人所说的话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对此山人是感受最深的!你应该知道,山人对你这个二当家的,远比对大当家的要欣赏得多,你也应该明白,山人是决计不会害你的。今日所为之事,其实说来说去还不都是为了二当家你好吗?”

二头目:“这些其实我都知道,可……这背叛大哥之事,我是如何也做不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活神仙”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头:“山人知道,你是个重义气讲情义的汉子!正因为你有如此胸襟,所以山人才对你青眼有加呵!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义’字不当饭吃!该讲义时就讲义,不该讲义时就千万不能盲目地讲什么义气!有句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识时务’就是要随波逐流,应时而变,切不可一味拘泥保守教条,冥顽不化呵!”

二头目:“可,可是我与大哥乃生死之交,多少年的兄弟呵!你叫我如何下得了这个毒手呀?”

“活神仙”呵呵笑道:“从古至今,兄弟反目成仇势若水火,势不两立的例子多的是,威震四海的齐恒公当初与亲兄弟争夺王位,而大打出手,甚至不惜刀兵相见,最终还是演泽成兄弟相残、骨肉相煎的惨剧。然而齐恒公也因此成就一代非凡霸业。天下之人无不称颂齐恒公开创春秋首霸的伟业!没有谁苛责他残杀的手足兄弟之错。郑庄公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不惜设计逼死了与自己一较高下的一母所生的胞弟公子段!楚灵王为夺君位,先杀侄儿熊麋,夺其君位,又追杀手足兄弟子干、子晰,然而楚灵王多次扬威于诸侯,天下莫不慑服!至于其他父子兄弟为争权夺位,而不惜骨肉相残、手足相煎的事例是举不胜属,比比皆是呀!世人早以为之司空见惯了啊!二当家既然要成就大事,又岂能宥于这个“义气”二字?况且你与大当家也并非手足骨肉之亲,二当家何必迂腐如此?自毁锦绣前程?”

二头目心有所动,但仍有顾虑:“话虽如此,可我……毕竟与大哥有手足之情,实在不忍心如此对待大哥他呀!再说,这……我也实在下不了这毒手呵!”

“活神仙”冷笑:“哼,二当家倒是时时念着这份兄弟之谊,但你可曾想过,大当家他可曾也是这样顾及兄弟情份的吗?山人还记得,就在三个月前,二当家还险些被大当家逐下山去!而起因却不过是因为一桩小小的风流韵事而已!大当家一副秉公执法的架势,他几时曾想起你二当家当年一起从军时,是你二当家舍生忘死,豁出老命去救下了他的一条性命的?就因为一件小小的风流韵事,他居然连兄弟救命的恩情也不顾了!这难道还能说他有半点兄弟情谊吗?再说平时,因为山寨打劫商旅之事你和大当家经常意见相左,心存龌龊芥蒂,兄弟之间早已貌合神离,名为兄弟,其实却早已经是同床异梦,各行其是了。况且一山不容二虎,一江不纳二龙。即使今日不翻脸,他日也必反目成仇,分道扬镳。与其这样,倒不如乘此天赐良机,乘早了断的好!只要二当家当机立断,这山寨的头把交椅今后就全属于你一人了,这整个山寨的众兄弟,今后只服从你这个大当家一人之命了!再也不用凡事看人脸色行事,仰人鼻息过活!届时,山人一定竭尽犬马之劳辅佐与你,共图富贵!古语说的好,‘无毒不丈夫’啊!二当家切不可再心存妇人之仁了!机不可失,时不在来啊,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啊!”

二头目听得头上青筋爆起,浓眉倒竖,目眦欲裂,胸脯一起一伏,拳头捏得嘎嘎作响:“他娘的!老子……老子再也不想多受这等鸟气哪!老子今天就反了他娘的!”一拳砸在桌子上——

桌子顿时为之震颤——

茶几上的笔、墨、砚台、竹简被弹的散落一地……

(本章完)

.

二头目、祝欢都紧张地盯着他……

月上树梢。

“活神仙”点头:“收好金子,路上再多加小心,去吧……”

喽罗:“小人告辞!”转身大步离去……

山洞内。

祝欢、二头目和“活神仙”一道目送着喽罗消失在视线之外。

二头目突然想起一点,他不无担心地问“活神仙”:“军师,这事要是被大哥察觉,或者大哥他突然回来,这可该咋办哪?还有朝廷安插在咱山寨中的那个狗官,又该做何处置?”

“活神仙”拈须微笑不答……

小喽罗(小林子)不住鞭打马臀,驭马疾她在大道上……

山洞内。

阅读大秦第一功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2286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