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大秦第一功臣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十万火急

  • 作者:大漠书生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2-30 18:20:07
  • 字数:10984字

秦孝公:“即刻派人骑快马,星夜召回商君!”

景监:“诺!!”

匆勿赶回的秦孝公问迎上前的景监:“怎么回事?那些百姓他们求见寡人到底所为何事?”

景监皱着眉头:“启禀大王,这些老百姓都嚷嚷着要大王收回成命,中止迁都咸阳。”

秦王宫内。

景监:“臣已经吩咐下去了……”

秦孝公又气又惊:“谁说的?谁告诉他们寡人迁都咸阳,就要使上天震怒,会招致天灾奇祸?”

景监:“据百姓们自己说,这些都是大巫师专门占卜卜噬出来的结果,是大巫师告诉他们这些可怕的事的——如今整个京城上下,均为之震动了。这宫外聚集请愿的百姓也是越来越多了,已经由最初几百人迅速扩展到了上千人之多了!而且看这势头还在不断地增加呀!”

秦王宫门外。

景监:“臣担心,这是有人在借机挑起事端,想乱中取事,所以臣已吩咐戍京卫尉——让他们速速派兵过来维持秩序,同时增派防卫军力护卫王宫,以防有人乘机作乱取事……”

秦孝公点点头:“你这样做并无不妥。只是万不可与百姓发生冲突,不得随意拘人。寡人相信,这些大秦子民本性淳朴!彼等多半是被心怀叵测小人所惑,不能良莠不分,一概而论哪……”

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人们犹如开了锅的滚水一般鼎沸……

人群中不时发出请愿声——

秦孝公眉头大皱:“上千人……”

“迁都大灾,神灵难佑!”

为保社稷,决不迁都!”

“……"

不少人甚至捧着小香炉,点燃炉香,口中念念有词……

闻讯而至的冯国尉率领警戍卫队,赶到现场维持秩序——

冯国尉大皱眉头。旁边军佐问:“大人,要不要下令军士驱散人群……”

冯国尉沉吟道:“如此甚为不妥,万一造成冲突,后果不堪设想,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副将不无担忧:“那要是……万一局势失控,歹人闯入王宫怎么办?”

冯国尉:“吩咐下去,军士们只需维持秩序,戍卫王宫,不得驱赶百姓,无号令不得妄动!执行不力者,军法从事!此外,命令巡逻军士不得懈怠,多加小心,谨防歹人乘机在京城乘火打劫!去吧……”

副将叉手道:“诺!”

雍城通往咸阳的大道上,使者正快马加鞭奔赴咸阳……

咸阳新都工地。

一座座巍峨雄壮的宫殿建筑拔地而起……

护城河如一条玉带一般绕城面去……

巨大的方城内外,到处都可见络绎不绝的工匠们忙碌的身影……

商鞅在国司空、孟兰皋、蒙公望等人陪同下,在工地督察施工进展。

工地上,工匠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辛勤劳作着……

国司空介绍道:“这咸阳内城计一千六百二十丈见方,面积为八十一方里,这要再加上外城的面积,总面积可达四千八百六十丈见方。此城背靠华山,又有渭河可作为天然屏障,同时,此地因靠近河谷,土壤比较肥沃,粮食供给可得到充分保障,而且咸阳地处东西交通要道,便于与关外诸侯沟通来往,可以说是帝王胜都的最佳位置啊!”

孟兰皋慨叹道:“难怪大人再三规劝大王,要将都城迁往此地呢!原来咸阳有如此之多便利好处啊!不说别的,光这咸阳城建的如此规模宏大,就已经令人出乎意料之外哪!”

商鞅望了他一眼,呵呵笑道:“更让你感到意外的还在后头呢!”

国司空展开布帛做的施工图纸,维续介绍道:“大人,请看,这外城里面的王城,住的都是王室宗亲和卫尉军士、‘百工’及公卿大大……”

商鞅点点头:“嗯……”

国司空指点着图纸,“这就是王宫大殿,这边是台榭、苑囿,这儿是太庙和太社稷……这儿是公即大夫的邸第,这儿是专门款待别国使臣的驿馆……这一带区域皆为黎庶百姓住宅区,靠城门这一带皆是墟市……”

孟兰皋喷称叹:“啧啧,好家伙,这可比雍都大多了,起码有两个雍都大啊!”

蒙公望笑道:“你以为呢?”

国司空:“大人,下官陪同大人一道,去看看新落成的王宫去……”

商鞅点头;“好,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有劳司空大人头前带路。”

国司空:“大人,请上车……”

商鞅手提长袍下摆登上马车,国司空随后上车,任鄙最后上车,立于车右方警戒,蒙公望仍然骑马紧贴车仗警戒。孟兰皋及其他随从人员分别乘坐后面的马车。

驭手挽辔驱车行驶,前后卫队前呼后拥拥着车仗迤逦而行……

附近做活的工匠们纷粉抬头观望着——

一名工匠擦了把汗:“,真够气派的……”

工匠乙:“哎,这是谁呀?看样子这来头可不小啊!”

工匠丙:“咳,你以为这是谁呀?他就是咱大秦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商君啊!”

工匠乙嘴张得老大:“不会吧,商君咋会跑到这咸阳来了?”

工匠丙:“八成是巡视这工程进度的吧……”

工匠乙摇头:“俄(我)只见过那些达官贵人为自己新盖的房子操心的,从没见过像这样为朝廷卖命办事的大官!”

工匠甲有些兴奋地:“看来俄(我)大秦真的要兴旺起来啦!”

咸阳新落成的王宫。

马车停在空旷的大广场上,国司空率先跳下马车:“大人到了,请大人下车。“

众人下得车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高大的门阙,宽阔的甬道……

巍峨壮观的宫殿建筑群……

横空而跨的弧形虹桥……

精美绚丽的雕梁画栋……

层层叠叠延伸向上的高阶……

孟兰皋更是嘴张得老大,像发“喔的模样,痴痴地瞧着……

蒙公望捅了他一下:“怎么样,看傻了眼吧?”

“大人,请随我来……”国司空引领着商鞅一行朝工宫走去。

国司空引领大家走过长长的甬道,来到大理石阶梯跟前:“大人,这就是“四海归一大殿,将来君上会在此署理政务,大人,请……”

孟兰皋咋舌道:“乖乖,这阶梯到底有多少层哪?这么高!

国司空:“噢,这大理石阶总共有九十九层,暗含九九归一之意。”

商鞅点头:“唔,九九归一,好啊……走,咱们上去……”

国司空引领众人逐级登上高台。

孟兰皋喘着粗气:“哎……这九十九层还真不好爬上来呢!”

蒙公望回头望了一眼孟兰皋,笑了;“你呀……”

国司空示意进入大殿:“大人,请……”

商鞅点头:“好……”

商鞅刚走进大殿回廊里,孟兰皋就迫不及待地往里跟进,倒把蒙公望给在了后头——

突然,孟兰皋惊叫了一声,原来他的配剑径直朝回廊左边墙壁上横斜过去,似乎有股奇大的力量硬要夺走他身上的配剑——

孟兰皋大惊失色:“啊!有鬼……”

众人也不由一怔,蒙公望赶紧拔剑出鞘——

国司空哈哈大笑:“孟大人不必惊慌,此乃磁石作用所致,并非什么闹鬼。”

孟兰皋惊魂未定:“可吓死我了——这,这是何用途装置?”

国司空:“此墙壁内嵌有巨大磁石,倘若有身藏利刃之刺客,欲潜身进宫行刺王驾,走到此处便会被磁石吸去兵刃。”

蒙公望:“难怪如此之厉害,原来是磁石在作怪!”

国司空:“倘若是身穿铁甲的刺客至此,还会被强大的磁力连人一起,吸附在墙壁上而动弹不得呢!”。

蒙公望一听:“幸好我还没走进去,否则整个人要是被吸附在墙壁上,那可难办了!”

商鞅也呵呵笑了起来:“伯玉可给吓得够戗啊!”

孟兰皋心有余悸:“如此端的厉害,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了……”

国司空笑道:“这还不算什么,我大秦的能工巧匠能做出鬼斧神工般的奇巧发明,他们还能用陶土塑造出与真人真马一般无二的陶俑呢!”

孟兰皋目瞪口呆:“什么?陶俑?跟真人一般无二!这,也太神奇了吧!”

蒙公望赞不绝口:“这些能工巧匠真乃鲁班再世啊!”

商鞅也点头道:“大秦能人辈出,何愁霸业不成?”

国司空引领着商鞅一行穿过长长的回廊,来到了一间屋子。

国司空:“大人,这里是专供接待诸侯使臣,等候大王召见的候见室。”

孟兰皋发现对面的大铜镜里显现出的人影,便好奇地上前去观看,口中赞叹:“嚯,真大啊!”顺便照着铜镜正了正自己的衣冠……

倒镜旁边还有一个青铜漏壶,南面是一张织锦铺垫的坐桥。

国司空引领着大家继续往里走,又穿过一条长长的回廊,才来到了大殿门前,放眼望去——

但见大殿内极为空旷,气势恢弘,有种无形的森严气息……

大殿中央有一座四方形水池,池上架着一座白玉石桥,走近水池,可以看见清澈见底的池水,透显出池底镌刻的张牙舞爪的巨龙,在随波荡漾,似乎跃跃欲飞……

再向殿内望去,只见大殿尽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中央处,设有一个高大精美的金色宝座——不用问这是秦王的御座。

往左右两厢看去,两边各砌有专供文武大臣站立的云台,只是此时上面空无一人。如果这里站满了文武大臣,那不用说场面一定会非常壮观的。

大家又抬头仰望华丽富贵的天井,更为这独巨匠心的设计精妙制作的浩大巨制而赞叹不已……

王宫大殿门口。

商鞅等站立在大殿台阶上面,极目了望,顿觉一目了然,一览无余。

卫鞅满意地点头:“嗯,确实是尽显皇家威仪啊!”

国司空:“所谓君临天下,放眼四海,即是指此呵……”

商鞅:“照目前进度,十月份全部工程竣工不成问题吧?”

国司空:“只要一切进展顺利,九月上旬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商鞅扭头盯着国司空:“眼看这汛期就要来了,这工程进度也不能太过快了——毕竟这工程质量还是最重要的,绝对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做到确保工程质量第一!要知道,这可是事关我大秦天祚永存的千秋大计啊!”

国司空脸微红:“大人所言甚是……下官谨受教诲……”

正在这时,一名军士急如星火地赶了过来,近前叉手道:“启赢相国,大王紧急召请相国火速返回京城!”

商鞅一惊:“噢?”点头道,“好,本相知道了,你先下去,待本相交代完毕,即刻起程返京。”

军士叉手:“诺……”转身离去。

蒙公望:“大人,大王如此紧急召你回京,会是因为什么事呢?”

商鞅冷笑道:“如果此时有事,那肯定是与迁都之事有关。”

孟兰皋不无担忧:“那……会不会是大王改变了主意,取消迁都计划?”

商鞅摆手,道:“这个绝对不会,多半是雍都有人在借迁都之事兴风作浪,大做文章呀!”

蒙公望:“大人意思是……有人居心叵测,躲在幕后阴谋策划反对迁都?”

商鞅点头:“本相有预感,大王如此急召我回京,肯定是有人在借迁都一事,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了呀!其用意,无非是想逼使朝廷收回成命,取消迁都计划!”

孟兰皋大惊:“那……大人,真要是那样的话,咱们该怎么办?”

商鞅冷笑道:“看来,这回又有得一场好戏可看了!”

蒙公量:“大人,那就赶紧上路吧……”

商鞅一摆手:“嗯,稍等片刻,本相这边还得交代一下……”

国司空:“相国,您就放宽心回京去吧,这里的事就交给下官处置。”

商鞅望着他:“看来雍都那边事情紧急,本相是不去不行了呀——这样,伯玉,你留下来,协助司空大人督造咸阳新都事务。”

孟兰皋一愣:“大人,您……不是开玩笑的吧?如此重要事务您放手交给卑职……”

商鞅笑道:“我知道,你一直对本相没有对你委以重任而心有抱怨,其实本相一直都在暗中观察你呀,这次就给你一次历练的好机会,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本相所托,全力协助司空大人,把营造咸阳新都事务办好。怎么样?有信心没有?”

孟兰皋激动地:“多谢相国栽培!伯玉定当不负大人所托,全力以赴协助司空大人营造新都,决不叫大人失望!”

商鞅点头:“如此我就放心了,好了,公望,你去吩咐车夫准备好轺车,本相即刻赶回雍都。”

蒙公望答应了一声,匆匆下台离去

商鞅朝国司空一拱手:“这里之事就有劳司空大人,多多费心劳神辛苦……”

国司空拢袖还礼:“相国客气,此乃下官分内之事,何劳辛苦二字?相国只管放心而去,下官定当把营造咸阳的工程克期完成!”

商鞅叮嘶道:“望司空大人一定要严掌营造质量要关,万不可为图提前完工而忽视新都工程质量呵……”

国司空:“相国放心,下官定当牢记大人教诲!”

蒙公望上前:“大人,车仗准备好了,只等大人起程上路。”

商鞅点头:“好……”朝国司空一揖:“如此本相就告辞了。”

国司空拱手:“相国一路顺风。”

商鞅和孟兰皋往城下走去,边走边交代:“伯玉,须知你肩上重担,可是责任重大呀!千万马虎不得,尤其要注重营造质量要旨!这咸阳新都不啻为大秦京都,还事关大秦社稷千秋工程,所以务必要慎重对待!”

孟兰皋:“大人放心,卑职定不负大人所托!”

商鞅点头:“好,本相在雍都静侯你的佳音。”

商鞅登上轺车,任鄙、蒙公望一左一右保护着,驭手挽缰驱车行进。

孟兰皋拱手道:“大人保重,一路顺风。”

商鞅挥手:“回去吧,记住本相的话,好好干。”

孟兰皋大声道:“放心吧,大人……”

商鞅车仗轻快地急驰而去……

(本章完)

.

“神灵震怒,迁都大凶!”

“驱凶辟邪,停止迁都!”

“大王开恩哪!大王千万不要迁都哪!”

“大王开恩,救救小民吧!”

“是啊!大王开恩哪!”

“商君大人开恩哪!小民求您了呀!”

还有别有用心的人的口号一一

秦孝公一怔:“什么?中止迁都!?为什么?”

景监叹了口气:“他们说迁都将招致上天震怒,一旦迁都咸阳,就必将会招来奇灾大难,造成生灵涂炭的惨剧……”

阅读大秦第一功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2286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