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仙侠 > 浣山斗神录之五祖开派

第十五章 天机奇谈

  • 作者:黍米为真
  • 类型:仙侠
  • 更新:2022-01-01 02:16:46
  • 字数:6644字

“战策怎能影响大局?该出手就要出手。杀掉元顺帝就是元朝覆灭,不杀他就是元朝尚存。”

蒋天基说到这儿,眼里都是对庄王老祖宗的失望。

就像老子所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论道不仅不讲感情,连凡俗的道德也要抛弃,那些动肝火的人是没资格谈道的。蒋天基要论道就要得罪庄王爷的祖先,真怕自己话没说完庄王爷就会大怒,弄不好还有生命危险。

“你说。”庄王说话很干脆。

蒋天基先对庄王爷说:“道中无德,王爷不能怪罪。”

“徐达放走元顺帝,那是当时还不是杀他的时候。太祖一向低调行事,不想过早出头,广积粮缓称王才是太祖的风尚。”一位武官说。

其中原因当时没人敢说!

原因就是奴婢心理作祟。东汉皇朝引入印度佛教,不少女人自愿去寺庙中给外来僧人做老婆,原因就是这种心态。

毛先生似乎对他欣赏,笑着拍拍肩膀说:“不少儒生说杀了元顺帝蒙古人就要急眼,立一个厉害的朝廷,不如放着这个昏君继续祸害元朝。不过毛某倒是觉得树倒猢狲散,没了顺帝蒙古人就是蒙古人,有了元顺帝蒙古人就是大元朝廷。”

但是这种心态是违背天道的。天道是无情的,同时也是公正的,这种病态心理能瞒得住世人,但是一定要受到天道的惩罚,当然这都瞒不过蒋天基。

蒋天基的话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天下义军甚多,杀了元顺帝就没人追杀蒙古残部,高祖反而是众矢之的。”江澄再次将天平扳平。

“中原逐鹿先到先得,连元王都不杀,狗屁道理!”又一位武官站到蒋天基一边,有些激愤。

蒋天基道:“驱逐鞑虏,还我中华,这才是天下志士的初衷,也是太祖皇上的初衷。灭元乃复国之战,并非大统之内争夺天下,岂能因小利而弃大义?”

朱元璋幼年饱受元朝奴役,冥冥中感受了受虐心理,造成了这种奴婢心态,直到后来也没能消除。他既要推翻主子又生怕没了主子,然后自己的日子没发过下去。

毛先生大概酒喝得兴奋,他偏要说。

“三皇五帝,列祖列宗,这以后岂非多了一个忽必烈大帝?只怕列祖列宗都要气跑。不过话说回来,怎么不见天道惩罚?”

蒋天基道:“天道责罚已经出现。瀛洲到处都有传言,说中华已灭,东瀛为宗。不立元朝为皇朝正统,大约不会有今日的倭寇之乱。倭寇千年以我华夏为神州!顶礼膜拜,年付岁供,从不敢来犯。”

江澄看着蒋天基。这位天机先生知道的可真多!

“这事连王爷也是知道不久,先生居然知晓?倭国虽然愚蠢无知,却很是虔诚,如果不是知道这些年出的这些事,他们绝没有这种胆气。只是不知道倭寇何以敢自称神州正统。这事就先不提,天机先生还是说说大德如何?”

江澄不知道,太常寺不仅有观星台来预测国家大事,还有一个专门负责算国运的司天监。这种事司天监当然比襄阳王府更加清楚。

蒋天基也知道这种事扯多了没好处,点头说:“就说大德。怪就怪太祖皇上杀了太多功臣,所以建文帝并没有继承多少大德。按太祖的意思,外姓将军靠不住,兵力集中在藩王手里,建文帝当权不久就要削藩,与皇族离心离德,就是个取败之道。燕王坐镇燕京,不费一兵一卒俘获北元大将乃儿不花,令北元大统臣服,还符合诸王的意愿,更有道衍这种天命辅佐,他才是手握大德之人。”

“不过即便如此,燕王也很难得到天下,就方孝孺那种文臣就将燕王拒于千里之外。还因为这两个人的五行,建文帝属土,而燕王属木,土木相生,于是建文帝作了诸多对燕王有利的事,他下令两军交战不能伤到燕王,还按照燕王的意思决定征战大将的人选,简直将作战当成儿戏。”

毛先生忽然来了句:“王爷与太祖如此相像,自然有帝王之相,可听先生的意思,居然无帝王之命?”

“王爷有帝王之相,却不足帝王之气。”

毛先生又问:“难道太祖也没有帝王之气?”

蒋天基本这下就大不以为然。

“老先生,人间六十年一甲子,天道十万年一轮回,怎能以凡俗而论天子之气?天无二日,人无二君,正因为过于相像,王爷的帝王之气已经被太祖占尽了。”

江澄不得不服了他。

“只道先生易卦无双,原来于帝王之论更加精妙。”

蒋天基说:“帝王论本就源于天道。人道主太平,天道定天下。”

庄王脸色不好,看得出他内心的落魄。

蒋天基劝慰道:“王爷福泽深厚,一生顺风顺水,只是称帝难些罢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场造反风波就这样结束。庄王爷对手下叮嘱一番,这场重要的宴会就此散场。

对这些武官早就有了安排。庄王爷带着江澄,毛先生和蒋天基几个人来到了聚贤堂。

聚贤堂才是招待宾客的正经场所。江澄看人太少,叫来王府总管,还有两位亲卫统领一块凑个热闹。

邓如彪最后赶到,这时菜已经上了一桌子。

邓如彪早就到了王府,但是王爷一直忙着没空接待,这时肚子正饿,看着满桌的五颜六色,美酒佳肴,他口水直流。

虽然他也进过城,吃过馆子,可这种场面根本没见过,真觉得来到了仙境。

作为晚辈,邓如彪只能坐在王爷对面的下座,江澄看他一人孤单,叫一位卫士统领过来陪坐。

邓如彪有点奇怪,正座的两人中,一个是王爷,另一个却是个四五十岁的布衣人,连江澄都在旁边陪着。

两位妙龄的少女走了进来,熟练地将一坛酒打开,顿时酒香四溢。

其中一个少女为邓如彪斟酒。邓如彪回头一看,顿时觉得醉了:原来王府里连倒酒的丫鬟都这样的秀美!他的手不自觉在少女的大腿上划过。少女一惊,急忙离开他为卫士统领倒酒。统领一只手放到面前,瞪了邓如彪一眼。

邓如彪急忙低头。对方四指齐平,指甲深陷,分明练过十几年的指力。这要是空手过招的话,十个都未必是人家的对手。

庄王端起酒杯。王府廖总管那叫一个懂眼色,立刻起身道:“今日,一是招待远道而来的蒋先生,二是王府世交的邓公子,来先敬客人一杯。”

邓如彪就等这一句话。一扬脖子把酒咽下肚,然后大吃起来。

别人都是细细品酒,他喝酒像是喝药。几个人都在笑他。

邓如彪不管三七二十一,吃到半饱才放下筷子。其实,来的时候邓二爷就教过他怎么做事怎么说话。

“属下山野之人,今天才知道美味佳肴,当然不能放过。不过王爷千岁,不知道这跟皇宫御宴相比怎么样?”

廖总管笑的挺开心,“这儿的佳肴要是跟皇宫御宴相比就是各有千秋,御宴讲的是名堂,讲的是形和色香,论味道还是咱这儿的强。不过话说回来,御宴有的咱这儿也不缺,彼此的手艺也相差无几,你就当是吃了御宴。”

毛先生看了酒坛子说:“可惜了,这满桌的佳肴也抵不上半坛的酒。这百年的玉露,御宴你也决计喝不到。王爷怎么将绝品拿了出来?”

他有点不爽。邓如彪在他眼里就一个贱人,喝这么好的酒真是糟蹋了。

庄王爷直摇头。这老头邪了,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都给他说完了。

蒋天基立刻起身,长揖谢道:“王爷恩重如山,蒋某一定不遗余力。”

他知道王爷的好酒是给他喝的。

“好!”庄王爷端起杯来,“今日不醉不归。”

(本章完)

.

他感觉很痛快,没有在意王爷的恼怒。

“毛先生不要乱说。”庄王爷瞪起眼睛。

“人道极而天道失,智者兴而灾祸至。大明开朝多有失道,而种下了种种祸根。其实不杀元顺帝反倒其次,唯失德而已,大错就在奉元朝为大统,一举而破我中华大统,给了元人犯我中华的口实,有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故事讲完,一条鱼也就不剩一块骨头。剩下的菜大伙儿已经没了兴趣,就有人催着蒋天基讲讲为何燕王永乐皇帝能造反,而王爷就不能起兵造反。

天道。”

“无稽之谈。”庄王爷黑了脸。

“妙,言之有理。太祖的本意是名正言顺继承大统,不知这大统并非中华大统。”毛先生居然鼓掌大赞。

蒋天基道:“说到永乐皇帝造反就必须说说大明朝的运势。太祖除恶不绝,手下徐达两次放走了元顺帝,致使元朝不灭,其德长存。他们从未停过侵袭中原,他们从骨子里依然将我华夏大地作为盘中之餐。此后就征战不断,连永乐皇帝都死于征战途中。”

自古就是擒贼擒王,灭一个朝代必定灭掉其皇者,这已经成了定律,而朱元璋灭元朝就很怪,反其道行之,就是不杀元顺帝。

阅读浣山斗神录之五祖开派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2331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