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之植掌天下

第431章立杀崔琰不容情

  • 作者:卫知几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7-29 11:21:18
  • 字数:7704字

崔琰此前帮曹丕出谋划策,要让曹丕杀掉曹植,这就是让曹植绝不可能原谅崔琰的。

所以当曹操要拿崔琰开刀的时候,曹植只想当一个旁观者。

因为曹丕离开曹家,这是曹操心中永远的痛。

这个消息传出去了,曹操就会变成他人的笑话。

当曹操看到崔琰的时候,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

曹植很记仇的。

况且皖城丢了朱光这样的屯田人才,还丢了数万男女,让东吴一方占了大便宜,崔琰居然毫发无损。

这情况不用审问也可以明白其中的缘由,因为崔琰在大当临头的时候躲起来了。

让曹操帮自己出头杀掉崔琰,使得曹操担起恶人的骂名,而曹植一点儿也不会受影响,这不是挺好的吗?

如果崔琰和朱光在一起,被东吴来的孙权发现的话,那么孙权就不单单抓走朱光了。

曹植对曹操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从曹操的表情当中,他已经明白曹操的心意了。

“臣参见主公!”

崔琰看到曹操,当即上前行礼。

“崔琰,你可知罪?”

因为从名望上来说,崔琰比起朱光要厉害得多。

故此就算有些文臣武将感崔琰有真才实学,杀掉此人太过可惜,也不会有人开口向曹操求情。

曹彰悄悄扯了扯曹植的衣袖,在曹植的耳边说道:“三弟,崔大人挺有能耐的,本来他只和大哥合作,现在大哥离开了,你如果向父帅求情,也许就可以收罗到这个人才了。”

曹彰的悄悄话让曹植微微一笑。

“二哥,谢谢你的衷心提醒,不过像崔大人这样的人才只有大哥才能配合,但是我就办不到了。”

听到这话,曹彰的心里头自然觉得奇怪,好奇地问道:

“三弟,莫非你和崔大人有什么过节?”

事到如今,曹植觉得自己没必要再对曹彰进行隐瞒了。

所以曹植笑着说道:“二哥,因为崔琰曾经向大哥提意见要杀掉我。你觉得这样一个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人,我能够和他好好合作吗?”

曹彰听了这话,不由得义愤填膺了起来。

“真的太不像话了!崔琰居然敢谋害三弟的性命!我真想取代刀斧手,亲自杀掉崔琰代三弟报仇啊!”

曹植微微一笑:“谢谢二哥的一片好意了,你根本不必再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刀斧手很尽职的,他们得到父帅的命令,就会很彻底地取走崔琰的性命。”

“三弟,你难道就没有想过要亲手杀掉崔琰为你报仇吗?”

曹植此时冷冷一笑:“亲手杀崔琰的话,岂不是污了我的手?为了这样一个家伙出手,不值!”

曹彰此时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好!哈哈!三弟你说得太对了,接下来就由刀斧手将那崔琰杀了,免得污了你的手!之前我怎么没想到杀崔琰也会污了我的手呢?”

经过曹植的提醒,曹彰这才后知后觉地自嘲了一番。

曹植不由得莞尔一笑。

曹操其实在暗中观察曹植的表现。

因为曹植既然知道崔琰与他有大仇,那么针对崔琰即将被杀的局面,他会采取什么态度,就可以预见曹植未来的成就了。

曹植和曹彰暗中说着悄悄话,并不曾为崔琰开口求情,这让曹操的心里颇为欣慰。

成大事者,爱憎分明才可以展现出应有的风度。

曹植对崔琰展现出来的态度,也正好说明他敢爱敢恨。

所以曹操更加期待,接下来曹植将会给曹家带来多大的发展了。

只是曹操暗暗无奈,曹丕离开曹家以后,给曹植留下了一个极大的烂摊子,从此曹植的压力将会更大了。

凭着曹操对曹植的了解,他相信曹植是可以想象得到前路有多艰辛的,但是曹植一直保持着平静的样子,让曹操感觉真的很不错。

刀斧手很快回来复命,将崔琰的人头奉上。

曹操这才历数崔琰在曹丕身边不教好曹丕,还离间曹丕、曹植两兄弟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太狠心要谋害曹植,还有临敌不死

国难,畏畏缩缩藏起来,和迎敌被俘的朱光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曹操的介绍,诸多文臣武将才明白,崔琰居然是这么心狠的一个人,为了让曹丕可以顺利掌握曹家,使得身为老师的他还有崔家获利,居然唆使曹丕对曹植动杀机。

许多本来想要为崔琰求情的文臣武将,此时都感觉到特别庆幸了。

幸亏他们此前没有开口为崔琰求情,要不然他们很有可能就要被划为崔琰的同好,从此被曹操记恨了。

曹操看了看崔琰的人头,随后便是向曹植看过去:“子建你有何话说?”

“父帅杀崔琰理所应当,能够给天下忧心不良者以警戒,孩儿以为杀得好!”

曹植仅是从大局出发抒发一下想法,根本没有将自己的私人情绪带进去。

这一点是很多人办不到的。

谁能像曹植一样,在看到仇人被杀以后不会拍手称快的?

也只有曹植,才能够如此稳重吧!

曹操对曹植的答案十分认可,频频颔首。

曹彰暗赞曹植厉害,居然可以说出这么让曹操感觉到满意的话来。

曹彰自己暗暗在想,要是让父帅询问自己,那么自己就无法回答得这么好了。

事实上,曹操早已知晓曹彰不能够比曹植回答得更好的。

为了避免落了曹彰的面子,曹操决定不再问曹彰的意见。

目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商讨。

那就是怎么挽回皖城的损失呢?

曹操将自己的问题抛出来,让在场的文臣武将帮他想法子。

有人说,应该先给孙权送信,告诉孙权捅了多大的篓子,让孙权看着办。

有人说,直接让大军主力杀向东吴,擒获孙权,自然可以占据优势,把损失拿回来了。

还有人说曹操目前是魏公,可以试着对孙权进行招安,使得孙权这个心腹大患不再闹心。

纷纷扰扰的意见让曹操一阵头疼。

一直以来,曹操的身边就不缺乏提意见的人,但是有太多人提意见,就须要考验决策者的水平了。

曹操决定让曹家未来的决策者曹植来处理各种意见。

“子建,你来告诉孤,现在你也了解到皖城这边的情况了,你有何妙计让东吴那边的人把吃下去的都吐出来?”

曹操这一问,顿时让曹植成为诸多文臣武将关注的对象了。

因为曹植以前的表现太过于亮眼,让人不得不期待他接下来要发表的高见。

曹植马上向曹操进言道:

“父帅,孩儿以为直接杀向东吴建业最好!”

曹植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一阵骚动。

因为很多保守的文臣武将都觉得曹植这个建议太激进了。

“三公子,末将以为不妥!以孙权的本事,他既然敢来皖城掠夺财富与人员,自然是做足准备的。我们要是急匆匆杀向建业,是否会落入孙权的圈套啊?”

张辽上前一步,向曹植提出不同意见,并且请求曹操要三思而行。

别的保守派一看到张辽当了出头鸟针对曹植提出不同意见,当即纷纷附和。

对此,曹操并不曾有任何异样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曹植。

他相信曹植在提出大胆的想法以后,就已经准备好接受保守派的刁难了。

现在张辽挑头,保守派的责难源源不断,倒是考验曹植定力的时候。

曹操就想看看,到这个时候,曹植能否沉得住气。

曹植是可以沉得住气的。

尽管他面对张辽等人的刁难却不生气,反而笑眯眯的。

因为曹植相信只有争论才可以研究出最优方案来。

现在最着急的就是曹彰了。

他其实是同意张辽意见的。

只不过曹植是他的三弟,他不能够拆曹植的台。

所以曹彰只能在旁边干着急,等着曹植去为他自己解围。

如果曹彰的思想能够和曹植一样,就可以轻易明白曹植的意思,从而率先给予支持,帮曹植解困。

只是他办不到。

但是曹植从曹彰焦虑的样子当中就已经看到了对方的内心想法了。

就算曹彰没有帮到自己,曹植还是承他的情。

所以曹植向曹彰投去会心一笑。

接着,曹植等到反击自己的人们停止说话,这才朗声说道:“大家的顾虑很有道理,但是你们想过了吗?目前我们行军速度其实是很快的,所以可以出其不意杀东吴人一个措手不及!”

崔琰不断挣扎,大叫冤枉。

这个时候曹操脸色阴沉,任何人看了都知道,若是敢为崔琰求情,那只会连累自己。

曹操拍打着眼前的书案,向崔琰恶狠狠地质问。

崔琰早就想到曹操一上来就兴师问罪,当即行礼道:“臣知罪!”

崔琰知道曹操亲自率领主力军进入皖城,马上亲自点起残兵败将前来迎接。

曹操冷冷一笑:“知罪就好!来人,把崔琰推出去斩了!”

“诺!”

当即有刀斧手上前押了崔琰就要到外头行刑。

这个时候,曹操需要找个人来当替罪羊。

崔琰身为曹丕的老师,在曹丕离开曹家的时候并没有及时阻止,这在曹操心中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杀人借口。

阅读三国之植掌天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2547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