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萧萧秦楚汉

第七十章:登台拜将

  • 作者:王惟福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2-04-15 07:48:32
  • 字数:8354字

是呀,杀了这杂种便等于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旷世奇才。再说我真要砍他,他那乌龟脑袋肯定嗖的一下缩回去了,然后与这帮二流子一起揍我,我不死也得落下个残疾,还不如如他所愿让大家散了以免阻塞交通。

将军的剑怎么能用来斩一只苍蝇,韩信做出了人生第一个正确的选择,俯下身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大家哈哈大笑。

后来父母死了,韩信便四处流荡成为人人讨厌的流浪儿,为了跻身上流社会一展宏图,韩信决定广泛地结交社会名流。

可惜钻营了许多年,巴结上最高级别的官员仅仅是一名南昌亭长。

这小子没上过学却一肚子的计谋,生在秦末乱世倒也算是生逢其时,可遗憾的是地点没生对,老爹老娘是山沟沟里没有享受到低保的贫困户,一家人整日吃了上顿没下顿。

韩信想起了美国总统林肯的名言,与其与狗争道还不如请他先走,因为打赢一只狗并不光荣,而被狗咬一口则十分的丢人现眼。

这天街上赶集,韩信背负宝剑(估计是块烂铁)上街想看看能不能遇到贵人改变命运,就像北京怀柔影视基地外许多美女那样,尽情地卖弄风骚期望着被某个导演看中。

可惜看中韩信的不是什么贵人,而是一个流氓屠夫,正如看中美女的往往不是导演而是骗财骗色的摄影师一样。

后来陈胜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天下搅得乱七八糟,韩信知道机会来了。经过细细对比,发现各路英雄中唯有项梁最有前途,于是决定将第一份求职简历投给项家军。

一群二流子围着韩信哄堂大笑敢不敢呀,不敢就快钻。

老百姓最大的娱乐就是看热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把整条街都堵了。

可命运捉弄人,韩信在项家军里混了三年才混到执戟郎中的位置。

执戟郎中就是侍卫,也就是项羽的警卫,在这现代也许算是一份好工作,给个县长市长做司机就很屌了,给中央首长当警卫那还了得,至少退休后写个我在谁谁谁身边工作的岁月,光赚稿费都可以养活子子孙孙三四代。

可人家韩信不这么想,我又不是靠沾领导的光吃饭的人,我的能力比领导还强,凭什么在领导的领导下天天打杂。

屠夫说你背着把剑耍屌是吧敢不敢杀人,不敢就从我胯下钻过去,说着便把脖子申得老长。

韩信忍了一个月见升迁无望也邀了十三个人跑了,可刚跑出几里路就被追兵抓了回去,说起来也够倒霉的。

更倒霉的是刘邦见逃跑的人越来越多,一怒之下下了道命令,杀几个逃兵以儆效尤。

夏侯婴负责执行命令,逃了两三千抓回来两三百杀哪几个呢,那就杀最近逃跑的那十四个吧。

其他十三个人吓得屁滚尿流哭天抢地,求爷爷告祖宗大喊饶命,唯有韩信两眼紧闭一言不发。

行刑一个一个轮着来,每砍一个都会发出一声惨叫,但韩信脸不改色心不跳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众人大为奇怪,纷纷议论着一个小小仓库管理员怎么会有这等气魄,夏侯婴说这有什么稀奇的,这厮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哭闹也没有用,所以干脆硬气一点,其实心里面肯定怕的要死,你们没见他眼睛都不敢睁开吗,不信我亲自去砍你看他怕不怕。

为了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夏侯婴跳下台亲自操刀,小子睁开眼看着我。

韩信睁眼认得是凶神恶煞的夏侯婴,知道此人是刘邦的亲信跟随刘邦多年,谢天谢地老天爷终于开眼了,竟然安排这么个可以跟中央首长说得上话的人来斩我,这就是机会呀。

韩信大声责问夏侯婴:汉王不争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杀旷世奇才?

夏侯婴大惊,嘿,这小子口气蛮大:小子,你一个逃兵谈什么天下?

韩信不答反问你知道大家为什么逃?

夏侯婴说这还要问贪生怕死呗。

韩信说非也,逃兵莫非两种人:一种是眷恋故土死也要死到家乡去的勇士,这种逃兵不甘久居荒凉,甘愿冒被军法处死的风险也要逃回去,汉王争夺天下不依靠这样的人依靠谁?另一种逃兵则是像我这样怀才不遇的旷世奇才,汉王如果只想待在这里搞一辈子的扶贫工作那就杀了我,如果想跟楚霸王逐鹿中原还不赶快拜我为大将军?

夏侯婴正是做梦也想打回老家去的勇士,对刘邦带领兄弟们来汉中早有怨言,见韩信虽然文质彬彬但话里藏着三分道理,话外露出七分霸气,有点高学历海归派的气势,心想我这一刀下去说不定就杀了一个军校博士生,那不是太可惜了么。

夏侯婴撤了刑具赶紧向刘邦汇报,刘邦说既然是个人才就交给萧何安排个官职吧,萧何说既然他嫌官小那就封个大的吧,做我的治粟都尉!

治粟都尉就是主管粮食生产的官,有点类似于农业部部长,是个大官。

可韩信一不会插秧栽田,二不懂转基因玉米,根本胜任不了这份工作。不过治粟都尉需要定期向萧何汇报粮食生产、储运工作,韩信欣喜若狂只要先说服萧何,有了他的推荐不愁刘邦不拜我为大将。

韩信常借汇报粮食工作的机会向萧何展示自己的军事天才,渐渐地萧何发现这个人打仗的理论一套一套的,批评孙武,驳斥吴起,指责王翦,挖苦李牧,孙膑庞涓白起廉颇这些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没有一个不被韩信骂得一无是处的。

萧何兴致勃勃地将这个天才推荐给刘邦,可刘邦嗯、嗯、嗯了几声后并没有放在心上,这萧何是个治理国家的天才,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也来搀和什么军事上的事,真是的!

又过了过把月还没收到录取通知,韩信失望了,看来萧何的推荐也不起作用,难道我韩信这辈子命中注定要默默无闻?

唉!春花秋月何时了,老子出名要趁早,什么时候才能驰骋疆场名扬天下呀!

萧何劝慰道别急别急,也许这些天汉王太忙了以至于未及时考虑你的事,我这就催催去,小韩同志,姜子牙八十岁才遇文王,你是男儿当自强,千万别自暴自弃呀!

韩信苦笑道知道知道。

萧何走了,韩信也走了。

韩信借去视察粮仓的名义第二次出逃,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从刘邦处回来的萧何闷闷不乐,一直惦记着张良的刘邦对萧何的举荐不感兴趣,怎样才能让韩信脱颖而出呢,对了,下次有军事行动的时候,先请韩信作一番谋划然后拿着韩信的方案去见汉王,这样必成。

萧何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韩信以便稳住他的心,可找到天黑也找不到人,一打听,跑了。

普通将士丢掉了个千儿八百的无所谓这宝贝跑了怎么得了,萧何来不及向刘邦报告,叫上几个随从骑上马朝着回关中的方向一路疾驰。

刘邦听说丞相跑了,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完了完了,普通将士丢掉了个千儿八百的无所谓这宝贝跑了怎么得了,刘邦来不及做太多的安排,叫上几个随从骑上马也朝着回关中的方向一路疾驰。

就这样刘邦追萧何,萧何追韩信,月夜中三路人在崎岖的大山里绕来绕去。

几个时辰后刘邦没发现萧何的踪影,在随从的劝说下神情沮丧地回去了,毕竟自己是一国之君,即便天塌下来也得回去,不然传出去不知道会出什么大乱子。

三天后,丞相府的大小官员都来汉王这里诉苦,巴、蜀、汉中各郡各县的公文已经没人处理了,大家如无头苍蝇不知如何是好。刘邦好不容易打发走这帮文臣,得到消息的武将们又闯了进来,汉王汉王听说萧丞相跑了不知是真是假?

刘邦焦头烂额大骂道你们别问了老子都快烦死了。

赶走这帮武将,刘邦瘫坐在地上心力交瘁,忽闻有人大喊丞相回来了丞相回来了,刘邦蹦跶一下跳了起来,只见从门外急匆匆地走来一人正是大汗淋漓地萧何。

你跑了还回来干嘛?气急败坏的刘邦骂道,嫌丞相官小我让你做汉王好不好!

萧何说我没跑呀,我是去追跑掉的人。

追谁?

韩信!

刘邦好不生气,跑了那么多你不追追个治粟都尉?鬼信你!

萧何自己倒了杯水咕噜咕噜地喝了,说汉王如果你只想在这里搞西部大开发,我萧何就可以帮你实现梦想,但如果要跟项羽争夺取天下就必须依靠韩信。

萧何说完转身就走,似乎也有些生气了。

刘邦急了回来回来你回来呀,我封他个将军就是了,给他五千兵行不。

萧何说将军头衔怕也留不住他。

那封他为大将军,一切人马全由他调度,这总行了吧?

萧何转身回来这还差不多。

叫他来拿大将军印,刘邦暗想我倒要看看他能拿得动我这颗大印不。

萧何说不行,人家开个面馆都要摆几盆鲜花庆祝庆祝,你拜大将军至少也得有个排场呀,这样吧,我负责高筑将坛,你负责沐浴斋戒,咱们隆重地搞个仪式,这样才显得我们大汉重视人才!

刘邦一怔,好吧就依你,但老子把话说在前头,如果这个人不行你萧何要承担连带责任。

萧何说我拿全家人头担保。

公元前206年6月,斋戒七日后的刘邦登坛拜将,消息传出,全军沸腾。

这次人事提拔没有走公示程序,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汉王看中了谁,搞得那些战功赫赫地将军们都暗自揣摩会不会是自己,个个充满了期待!

所以,当刘邦隆重宣布拜韩信为大将军时,台下众将没有一个不惊讶的,包括韩信。

老天爷,我终于当上大将军了!

到了南郑后,刘邦修建王宫,安顿众将,任命萧何为丞相治理巴、蜀、汉中,自己一门心思钻研如何夺取即将大乱的天下。

那时的四川、重庆、汉中可是荒蛮的不能再荒蛮的地方,虽然经过萧何地治理,军民大力开垦农田境况慢慢有所好转,但条件依然艰苦,忍受不了饥苦,又思念故土而逃走的士卒越来越多,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利用接近领导的便利,在跟随项羽征战四方的过程中,韩信总不失时机地向项羽提出一些建议,但根本入不了项羽的法眼。慢慢地韩信发现虽然项羽战无不胜堪称战神,但他有三个致命的弱点——自信、多情、残暴。

正是因为这样,韩信反复权衡后决定追随汉王刘邦,大公司没有自己的位置,跳槽到小公司也许能混个经理当当。

韩信在历史上的名气不亚于刘邦和项羽,是后世军事家眼里战无不胜的兵仙。

可是到了刘邦这边后,负责招聘工作的官员只给了韩信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职位还不如执戟郎中,天哪,难道伯乐都死光了!

大军缓缓前进越走越荒凉,许多人逐渐开始埋怨起来,我们闹革命闹到最后竟然被充军到这鬼地方。

一路来,不断有人偷偷溜走做了逃兵。

前文说了亭长相当于村长,村长最多提拔你当个副村长,副村长能成什么大事?最多在村内发发号令:刘光棍晚上十二点以后不准到张寡妇家门前遛狗,李老汉莫让你孙子再去王大嫂菜地里尿尿了。

后来有一天,郁郁寡欢的韩信在街上四处游荡终于一举成名,并给后世留下有关于他的第一个成语——胯下之辱。

阅读萧萧秦楚汉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4017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