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私房钱被娇妻徐妙云曝光

第28章 书房里有清明上河图真迹!

  • 作者:卢一天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5-27 01:11:49
  • 字数:3814字

“诸位请看这里,这旁边的小字写了这幅画的来历,足以证明。”

大家细看一下,果然这幅名画旁边贴着一张纸上面大概写着这幅画的过往。

“不是吧,真的是清明上河图吗?”

大家又是一窝蜂地凑上去看一侧墙壁上的长幅画卷。

“天呢!这里竟然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此时,她妹妹徐妙锦不太理解姐姐的心思,便说道。

有人质问道:“数百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

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

“两百多年前,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被收入御府,宋徽宗赵佶在卷首题五签,并加盖。

徐妙云默然无语,她是知道这个画的来历,

但她不想说,她巴不得被人误认为赝品,省得过分高调。

后来,靖康之变后,《清明上河图》卷入金人地区,金人的张著、张公药、郦权、王磵、张世积等题跋于图后。

再后来,元朝建立后,《清明上河图》被收入秘府。

为官匠装池者以赝本偷换出宫,售予某贵官,中途又为保管人偷售给杭州陈彦廉。

怎么知道这是真的清明上河图了呢!”

这些贵妇里面有一个人的父亲擅长丹青,她从父亲那里知道一些跟《清明上河图》的事情。

“大家注意这幅画的题跋、画法,跟大画家张择端画的其他画作是统一的。

最关键的是,它所画的北宋城市景象与另一部记述同时代城市生活的书《东京梦华录》相一致,

比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开封的桥是木桥,

其他很多赝品画的是石桥,而这幅画上的桥正是木桥,

所以我断定,这幅古画才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迹。”

太子侧妃吕氏冷哼一声:“什么《东京梦华录》?听都没听说过。”

小姨子徐妙锦此时却笑道:“我想起来了,这本书就在这个书房里面,我拿过来。”

她很快找到一本古书,一本两百多年传下来的书。

“我之前看过这本书,这是北宋遗民怀念故都,借记叙当年盛世而一抒怅恨之情,

所有这些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越是繁华快乐,越是令人黯然神伤。

《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曾在北宋的东京汴梁生活了二十多年,

亲历了它最鼎盛闲适的时光,也亲见了它在金兵的烧杀抢掠下成为一片焦土。

这部书是他在绍兴十七年除夕,汴梁沦陷二十年之际写成,抚今追昔,百感交集,仿佛一切皆为梦幻。

我还记得,《东京梦华录》还记载了东京汴梁的城市规划,

如都城城门建制、主要河道桥梁、皇宫建筑、皇城内外官署方位、城内主要街巷店铺等。

书中还有对歌舞百戏、市井生活、民风民俗的细致描写。

咱们可以通过书里面的细致描述,将古画中的细节与之相对应,就能看出这幅画到底是不是真迹!”

她们经过对照之后,赫然发现,这幅画画的那些东西,全都跟书里面的记载吻合。

这幅画确实就是真迹。

在这个明朝初年,这幅《清明上河图》虽然没有像后世那么火爆,

但却依然是画中难得的杰作,甚至现在就可以称之为神品国宝。

当时就有人忍不住问道:“这幅清明上河图价值多少呢?”

刚才那个大臣之女说道:“这幅画的名声非常的显赫,并且画风鲜有,

所以从宋代以来,一直有很多大家在临摹这幅画,在民间卖的都是仿品,

但是好的仿品也非常的精美,有的都可以达到上万贯!

模仿的赝品都能卖出上万贯,更何况正品了呢,只怕要几十万贯吧!”

现场的贵妇全都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这个画作竟然有这么大的价值。

其实上,在原来的历史时空,明代画家仇英所仿的《清明上河图》更是达到了数亿元的拍卖价,这样看来真迹卖到上百亿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真迹肯定是不会被拍卖的,一直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兄弟们,你们还有在看吗,怎么鲜花和评价票都没有人投了呢?拜求鲜花和评价票。)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虽然这里说明了这幅画的来历,

但不能保证这里面没有人用赝品替换,万一这是赝品呢!”

三十年前,杨准从陈处购得,题长跋记述始末。

次年,江西刘汉从杨准处获观,为之题跋,誉为“精艺绝伦”……”

就在这个时候,还有人惊呼起来。

太子侧妃吕氏此时皱起眉头,

如果连这个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都在晋王朱棡这里,

晋王朱棡一下子就太有声势了,恐怕都超过太子朱标,

只看那幅画作,将近两丈长的画卷,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

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

阅读大明:私房钱被娇妻徐妙云曝光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55116.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