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重振皇明从天启开始

第三十四章 明末疗伤用什么药

  • 作者:鹤踏高枝折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2-07-01 00:27:12
  • 字数:9004字

校场的誓师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袁崇焕走下点将台之后,伙头军开始给小兵分发现杀现煮的牛肉。

士兵们还是定定地仰脸看着袁崇焕,整个校场寂静无声,连冰雪化水的嘀嗒声都能听得见。

袁崇焕举起了那只完好的手臂,发出了一声怒吼,“死守宁远!”

这时候对他来说,杀不杀鞑子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沉浸在这万众一心共迎外敌的悲壮气氛里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现代人何尝能懂得这种激情澎湃的滋味?

在满桂和祖大寿的家丁们的带领下,小兵也渐渐放开了嗓子、举起了手臂。

他二人的家丁见到满桂和祖大寿举起了手,也纷纷举起手来,嚷出了声,“死守宁远!”

“死守宁远!”

官军犒师,理论上是十日一犒,一般按份例是每人一斤猪肉,算是补贴。

“死守宁远!”

……

而今日分食牛肉,着实少见,因而校场上很快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兵们都知道一碰到打仗,朝廷就愈发注重屯田,耕牛就愈发宝贵,所以一见有牛肉吃,倒都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徐敷奏却不忙着去吃牛肉,而是急着要为袁崇焕包扎伤口,把瓶瓶罐罐摆了一桌子,“写幅字而已,你拿刀割自己作什么?”

“死守宁远!”

二是他见徐敷奏眼眶发红,知道眼下并不是一个跟他科普“未经现代化工提炼的中草药疗效有限”,以及“中医药需要通过双盲对照才算科学”的合适时机。

徐敷奏又道,“写血书为何非要割手臂?泼上牲畜血写来也是一样的。”

袁崇焕道,“这是振奋军心。”

徐敷奏心疼得要命,“振奋军心发点银子发点肉就可以了,你往身上割一刀算怎么回事儿呢?”

袁崇焕觉得徐敷奏的语气特别像他母亲,像他穿越前的、那个被他的灵魂留在现代的母亲。

他母亲也会在他受了点儿小伤的时候反复絮叨,再像徐敷奏这样,一边为他敷药,一边自知徒劳地往他伤口上时不时地吹一吹。

这么一想,袁崇焕越看徐敷奏越觉得别扭了,男人的终极审美就是他们的母亲,徐敷奏这简直是拿了女主剧本。

倘或徐敷奏是个大美女,他袁崇焕早就像无数爽文男主一样把“她”给扑倒恋爱一气呵成了。

可惜“他”不是“她”。

袁崇焕叹气道,“说了你也不懂。”

徐敷奏拿着纱布给他包扎,语气发狠,手上却放得很轻,“我是不懂,嗳呀,你袁臬台是进士,我当然没你有学问了,是啊,我早知道你嫌弃我没文化。”

“但你这一刀割下去,留了疤可怎么办呀?那是多少银子多少肉都补不回来的呀,你不知道这伤口要是割得深了,那是要用火烧或者油灼来清创的呀,那到时候你得多疼啊……”

徐敷奏说到这里,发狠的力道再也撑不住,声音中带上了颤声。

袁崇焕道,“我割我自己,我收着力道呢,再说了,战场上的伤疤是男人的勋章,我关宁将士连命都豁得出去,我留个疤算什么?”

徐敷奏道,“什么‘勋章’不‘勋章’的,我听不懂。”

袁崇焕这才想起以勋章作为奖励是源自于西方传统,“咳,勋章差不多就是……就是功德碑。”

徐敷奏抬头瞟了他一眼,道,“功德碑现在改称勋章了吗?有这说法吗?”

袁崇焕道,“我是听‘西法党’的那些人说的,说那欧罗巴的洋人啊,特别喜欢用那种盾徽,就跟日本大名一样,总喜欢在自己军队的军旗上弄点儿特别的图案,洋人那儿就是谁立了功,就用这种图案制作一个纹章出来当奖励,这就是勋章。”

徐敷奏低着头,道,“哦,这样啊。”

袁崇焕有些心虚,赶忙扯开话题,“而且罢,那什么,就算我一时失手,伤得重了,还可以用桑皮线来缝合伤口么。”

桑皮线是中医外科的一大发明,即取桑树之根皮,去其表层黄皮,留取洁白柔软的长纤维层,经锤制加工而成的纤维细线。

这种纤维细线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手术缝合线,可用来缝合肠管和皮肤,不但不易断折,而且还有更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只是桑皮线需要提前制作,在明末军中并不常备。

徐敷奏道,“这桑皮线只是听说过,没用过,还不知道能不能行呢。”

袁崇焕道,“肯定能行,这玩意儿从隋唐时期就有了,安金藏‘剖心救驾’的典故你听说过吗?”

徐敷奏摇摇头,道,“这倒没有。”

袁崇焕道,“从前武则天称帝建周的时候,唐睿宗李旦为东宫太子,那时武则天对李姓宗室很有戒心,她想废黜李旦,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因此便将李旦幽禁起来,严加防范,剥夺了李旦接见公卿百官的权力。”

“许多官员都因私下拜见李旦而获罪被处以极刑,只有少数乐工和杂役才能在李旦身边侍奉左右,安金藏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安金藏原本是中亚安国的胡人,跟着他的父亲安菩归附了唐朝,成为了东都洛阳宫中的一个乐工。”

“长寿三年,李旦又被诬告谋反,武则天派酷吏来俊臣去审理此案,来俊臣便对李旦左右的人严刑拷打,逼他们招供出皇嗣‘谋反’的罪行。”

“这安金藏受了拷打,却宁死不屈,他为了证明李旦没有谋反的企图,便当着来俊臣的面,拔出佩刀刺向自己的肚腹,顿时鲜血迸射,连肠子都流了一地。”

“武则天听说了安金藏的这个举动,大为震动,急忙命人将安金藏抬入宫中,全力抢救,宫中御医便用桑皮线为安金藏缝合了伤口。”

“过了一天一夜之后,安金藏方得苏醒,尔后经过休养,却也平安无事,李旦复位之后,还将安金藏擢升为右武卫中郎将,以报答他当初的舍身相救之恩。”

一个故事说完,伤口也包扎好了。

徐敷奏还是那样面露崇拜地看着袁崇焕,“虽然你懂得很多,我也知道这伤不碍事,可是见到你受伤,我心里总是难过。”

袁崇焕看着徐敷奏心想,这大概就是现代饭圈所谓的“哥哥的眼睛里有星星”。

徐敷奏要生在现代,凭着现在他这双眼睛都能日薪两百零八万。

徐敷奏冷不丁地又接着道,“还有有些伤看着不要紧,实则要起命来真不得了,那宫里的宦官割那玩意儿,割之前还要把刀放火上烤一下,割完了还要用热胡椒汤洗洗呢,你这拔出刀来就往自己手臂上扎,万一伤口腐化了,你一条命就交代了。”

袁崇焕猛地一滞,他知道徐敷奏这是在担心他感染破伤风,只是他的这番话跟他的长相真是画风迥异,“你知道得还挺多啊。”

徐敷奏笑了起来,像北地寒风中簌簌绽放的娇艳花蕊,“我知道的能不多吗?”

袁崇焕心下一怔,脱口道,“你从前陪酒,还陪过宫中的宦官?”

徐敷奏看他一眼,道,“对啊,男人既可以喜欢女人,也可以喜欢男人,那宦官也可以既喜欢女人,又喜欢男人,既然这宦官可以跟宫女结为对食,那他们在宫外,当然也可以找男人了。”

袁崇焕恍然大悟,难怪徐敷奏之前通晓宫闱秘事,连宫词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原来门道在这里,“那你陪过魏忠贤吗?”

徐敷奏抿着唇笑道,“怎么?那魏阉要是喜欢我,难道你还想把我送给魏阉呐?”

他一笑,袁崇焕也跟着笑,“魏忠贤要是喜欢你,那我也拦不住他来要你啊,再说你要是跟了魏忠贤,正好离间他跟客氏,假设这奉圣夫人能愿意揭发魏阉,陛下必定不会无动于衷的。”

这时候袁崇焕自己心里也奇怪,先前还打算找借口把徐敷奏杖毙,琢磨着把徐敷奏哄去后金吊孝议和外加送死,这一刻他怎么就不愿假设要把徐敷奏送给魏忠贤了呢?

徐敷奏还是笑,“这招不管用,那魏阉跟奉圣夫人是……怎么说呢,人家真是一对!你别看宦官没了那玩意儿啊,宫里那宦官和宫女相配对食,感情比宫外头的民间夫妻要好得多了,因为没孩子,知道吗?没孩子糟心事儿就少。”

袁崇焕问道,“你既然没有陪过魏忠贤,那你怎么看出魏忠贤跟客氏是……是真的一对?”

徐敷奏回道,“魏阉如今权倾天下,无论他喜欢什么人,甭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宦官,除了陛下以及陛下钟爱的张皇后之外,魏阉都有办法弄到手,就算起先他自己不想,外头要托他办事、认他当干爹干爷爷的那些人,也一定给他送过女人。”

“可是杨涟之前上疏弹劾魏阉二十四大罪之时,疏中并没有包括魏阉这一条罪状,杨涟当年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呈上这道奏疏的,倘或魏阉当真在奉圣夫人之外,还跟哪个人相好过,杨涟一定会将这件事当成一条罪状添加到疏中。”

“尤其宫中宫女妃嫔众多,魏阉如果还染指了谁,那就是秽乱宫闱,魏阉但凡在这方面有一点心思,哪怕就传出过一点风声,杨涟焉有知而不劾的道理?”

袁崇焕觉得徐敷奏说得很对。

关于宫中的女人方面,杨涟主要弹劾魏忠贤两条罪状,一是矫旨勒令已经怀孕的裕妃自尽,二是魏忠贤和客氏合伙害了张皇后尚在腹中的男胎。

这两条罪状都关乎后宫秘辛,如果魏忠贤给天启皇帝戴了绿帽子,跟宫中的宫女或者妃嫔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莫说杨涟,就连其他东林党人,也一定会上疏弹劾。

何况对于魏忠贤的功过评价,并不止于天启朝。

阉党倒台之后,崇祯朝不少士大夫都细数过魏忠贤的罪行,从没有一条是涉及魏忠贤在私生活作风上的问题的。

明亡之后,满清刻意将宦官地位压制得极低,清朝文人也一样厌恶宦官,却也没有谁认为魏忠贤玩弄过妇女,只是说他为了权力戕害妃嫔皇嗣,这才害得天启皇帝无后而终。

魏忠贤在失去了舆论阵地之后,依然没有人能在这方面往他身上泼脏水,说明魏忠贤对客氏确实是一心一意。

袁崇焕笑笑,道,“没想到魏忠贤对奉圣夫人还挺专情,都说权力是最好的……咳,权力是最能改变一个人的,他有了权力,却没有想过要背叛奉圣夫人,跟其他人出轨,这点倒很难得。”

徐敷奏道,“那是,我听说当年是魏阉追求的奉圣夫人,宫中是宦官多、宫女少,一个宫女都有好几个宦官追求,那奉圣夫人当时还是皇孙的乳母,身份可比魏阉贵重多了。”

“就这情形,魏阉还能把奉圣夫人给追到手,那他俩肯定是真正地相爱过,他俩肯定是有真感情的,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轻易离间得了的。”

“所以要讨好魏阉,送人是不行的,要送还是得送钱,如果可以单靠送人就让魏阉和奉圣夫人产生嫌隙,那先前早有东林党人想办法去送了。”

“想要魏阉倒台,还是得看陛下,现在的陛下不想让魏阉倒,将来的陛下却未必。”

“三七粉”能成为明军军中普遍的伤药,还是得益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推广,和南方军队的应用,四舍五入也相当于通过了临床试验。

毕竟抗生素要到一九二九年才被发明出来呢,这时候“三七粉”的作为伤药的作用还是领先全球的。

徐敷奏一点一点地为袁崇焕擦干手臂上的血迹,仔仔细细地敷上金疮药粉末。

说是“金疮药”,其实就是“三七粉”,也就是现代所谓“云南白药”雏形。

袁崇焕说完这篇誓师词,自己都被自己给感动了,热血从手臂涌出来,更涌上了他的头。

不过现代的“云南白药”是加入了氨甲环酸的,明末军中的这种金疮药就只是三七草研磨成粉。

袁崇焕的小臂被徐敷奏拢在怀里,却是一句质疑药效的话都没有说。

一是因为他知道明末这个时期的医疗水平就是如此,人们的普遍认知就到这个程度,并不是徐敷奏本身愚昧。

点将台下依旧寂寂无声。

满桂和祖大寿见状,忙对视一眼,先后跟着袁崇焕举起一只手臂,喊道,“死守宁远!”

阅读重振皇明从天启开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5886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