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167章 一门特殊医术,6床患者的转机

  • 作者:江边鱼翁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4-03-02 09:09:39
  • 字数:11482字

神经就不必说了,就是以脑干为中枢的整个神经系统。

分析完了一个人的生命支撑三大体系后,再看麻醉医生的工作,似乎也就没那么神秘了。

“有微信吧?等会加一下组内的工作群。组内有临时调班,或者其它事情,都会在群内通知。”

几乎每个科室的医生都会分成若干个医疗小组。

看来刘主任明天上晚班。

内循环主要是指血液输送,血液与氧气在体内的供给,营养供给与排泄。

重症医学科一般都是分三个组。

主要包括呼吸、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脑血管与神经,这三个领域。

想要让患者失去痛觉,切断神经信号就行了。

一个人只要这三大体系不出问题,生命就有保证。

外循环主要是指呼吸,包括整个呼吸系统,血氧交换、合成等。

全麻,腰麻都是麻醉医最常用的手段。至于局麻,这个很少劳他们大驾。

科室考虑到手术成本,主刀医生一般都会把这件事情一起做了。

“胡医生,等会下班后,记得把周医生拉进我们组的工作群。”

说白了,就是内外循环与神经三大体系。

这时,6床的警报器响了。

每种机器的报警声其实是不一样的。

周灿在这里面工作也有一天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血压出了问题。

跑过去一看,血压果然在垂直下降。

6号床位恐怕又得送走一位,这个魔咒啥时候能打破啊!

胡医生对于各种大场面早就司空见惯,所以并不慌。

经过查看后,断然说道“是室颤,肯定是室颤。立刻除颤。”

室颤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

会导致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全部消失。

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

人的心脏就像水泵,通过不停的跳动把血液泵出去,通过动脉血管输往全身各大器官和组织。

发生室颤时,相当于水泵出了问题,血液泵出无力。

大脑缺血三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脑细胞开始纷纷死亡。

发生室颤十分凶险。

这时候,最常见的抢救手段就是除颤仪除颤。

“小周,除颤昨天教会你了,会操作吧?”

“会!”

周灿拿过准备好的除颤仪,也不废话。

对着病人的胸部实施电击除颤。

病人的身体受到电击后,猛地弹起。

这是正常反应。

【急救生智,经验值+1.】

周灿有些懵b。

从来没有获得过这项医术啊!怎么突然冒出来一门急救生智医术?

眼下急着抢救病人,他没办法仔细深究。

第一次给病人电击除颤,效果并不是很好。

“再来!”

胡医生站在旁边冷静指挥。

周灿再次对病人实施电击除颤。

【急救生智,经验值+1.】

患者的心率、血压渐渐恢复正常,这条命算是暂时抢救回来了。

他和胡医生都是暗松一口气。

刚才看着病人的血压直线式往下掉,真的很吓人。

住在icu病房的一些病人,一天要在鬼门关打转很多次。

医生、护士每次合力把他们拉回来,然后继续各种生命支撑与治疗。直至用尽所有手段,帮他们成功化险为夷,转出icu。

或者最终把人送走。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会让患者转出去。

比如家属不同意治了。又或者恶性肿瘤患者,其它绝症患者,明知道已经治不好。

原则上,这类患者会让他们转走。

有些私人医院或者小医院,可能考虑到icu的运营成本,在患者不够的情况下,留着多住几天也是常见的骚操作之一。

像图雅这种正规医生,icu的患者实施抢救,材料费超过200元就要找家属签字同意。

而且icu的运营成本非常高,基本上都是亏本的。

下面举两个收费的例子,解释一下icu一天的治疗费最少两三千,最高好几万,为什么还说会亏本?

给一位患者做胸腔穿刺或者腹腔穿刺,一次收费大约九十元左右。

做胸腔穿刺至少需要两个医护。

一个高年资主治医生,再加上一个护士打下手。

穿刺如果顺利的话,耗时半小时绝对要。这还是主治医师的操作技术过硬,手法娴熟,护士配合得当。病人的情况要比较正常。

否则,穿刺会出现各种困难。这时候必须使用b超定位才能完成穿刺。

两三个人忙活至少半小时,还要用到b超这种不算便宜,也不是特别昂贵的仪器。以及耗材。最后收费九十元。

你说医院亏没亏?

再举个例子,心胸按压相信很多人都熟悉。

也就是经常提到的心肺复苏抢救法。

看似简单的胸外按压,到底有多累,相信按过的人都清楚。抢救的是成年人的话,每次按下去的深度5cm左右,每分钟要求按压100次以上。

最好能达到120次左右。

这种高强度的按压,一两个人轮着来,时间短还行。时间长的话,想都别想。

但是家属不愿意放弃,医护就算含着泪,咬着牙,活活累死也得继续抢救。

一般这个抢救过程会持续好几个小时。

四五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家属一般都希望出现生命奇迹,让医生把他们的亲人抢救回来。所以,不抢救几个小时,家属根本不会死心。

就算按压四个小时好了。

这么长时间的按压,往往需要四五个医护人员。护士的力量小,通常是医生来按压。

四五个医生辛苦四五个小时,最后的收费是多少呢?

100块钱。

而且医院有硬性规定,一定只能收一次。

有的病人,心脏一天可以停跳好几次。他就是逗伱们这群医生玩,让你们拼命按压和抢救。

最后的收费还是100块钱。

医院亏了还是赚了?

一个医生半天的工资都不够。

很多家属和病人,张口就说医院的icu真他妈的黑,一天收他一两万,抢钱。

只是他们也不看看,这一天都用了哪些昂贵的仪器,哪些昂贵的耗材与药物。

很多耗材都是进口的。

为什么不用国产的?说多了都是泪。国产的质量,一言难尽。

药材就更不用说了。

在图雅这种公立大医院,请以后别再说icu的治疗费用贵了。只要能把命救回来,绝对值得。

万一人财两失,医护们是真的尽了全力。

……

周灿等到6床的病人情况稍微稳定后,立刻查看刚才突然冒出来的新医术。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乐坏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两门新的医术。

很可能是昨天晚上睡着了获得的。

因为昨天回到公寓,他练习快刀刀法,还查看了个人医术属性。并没有这两门医术。

【急救生智,当前经验值:初级2/1000。特殊医术,抢救病人时能够智慧倍增,头脑冷静,诊断思路提升50%。】

这是他获得的第一门特殊医术。

非常有意思,只有在抢救病人的前提下,这门医术才有用。

诊断思路提升50%,这对他诊断病人的病因,查出病灶有着极大帮助。

怪不得刚才给这个车祸病人电击除颤时,头脑明显要比平时更清醒呢。

可能就是这门医术起了作用。

诊断思路相当于解题思路,它越清晰,答题越容易。

正确率也会越高。

再看另一门新医术。

【药理辩证,当前经验值:三级1/1000,住院医下等水平。】

这门医术可以加深对药理的理解与运用,能够辩证用药施治,确保用药正确,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这门医术直接就是住院医水平,可能与周灿的药理基础学很扎实有关。

他的药理基础远比普通规培生更优秀。

现在有了药理辩证医术,只等执业医师证到手,有了处方权,周灿就可以快速提升这门医术了。

病理诊断是查明病因,明确病理机制。

到得现在,周灿有了诊病、用药、手术,三大战胜病魔的手段。

只要慢慢提升这些医术,他相信能搞定的疾病会越来越多。

这两门新的医术肯定是因为昨晚救治7床的患者获得的。

药理辩证,是因为他给患者开了药,石医生很可能采纳了。

至于急救生智医术,相当于对他积极抢救病人的行为给予一个褒奖。

又或者他在抢救病人时,经常会像是着了魔一样,特别入迷。

这种状态下,诊断思路,智慧都远超普通状态。

相当于超常发挥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获得的两门新医术都让周灿如获至宝,内心充满窃喜。

“小周,小周!”

胡医生见得周灿站在那儿怔怔出神,连声呼唤。

“啊……您叫我?”

周灿回过神后,有些不好意思。

“在这里面工作可不能开小差哈,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然一个很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患者抢救不及时,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胡医生用比较严肃的语气告诫他。

“明白!下次我一定会注意。”

周灿的脑子里不由浮现出神外的祝神峰。就因为拉肚子,一时的懈怠,差点导致一场严重的医疗事故。

“你在这儿盯着点,我去那边帮他们一把。”

不远处的一张病床前已经围着五六个医生和护士,正在全力抢救床上的重症病人。

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战况之凶险。

胡医生主动过去帮忙,这让周灿对他的印象有了不小的改观。

至少在科室团结,以及正常的抢救过程中,胡医生都是一位合格的好医生。

他不愿意冒险给病人用药,自有他的担忧和顾虑。

并不是每一位医生都敢拿前途和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去冒险。

任何一次失手,都有可能砸掉饭碗,甚至吃官司。

判刑一般很少发生。

即便医生有着明显过错,只要没有主观恶意,最多就是停职,停处方权,停手术权限这样的处罚。再严重点,吊销执业医师证。最严重的是行业终身禁入。

也就是一辈子不准再行医。

周灿拿起6床的病人资料查看。检查报告显示,颅内出血严重,至于腿骨骨折,比起脑部的受伤,根本不算什么。

“出血点接近脑干,而且是大面积出血,伴随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有骨折。病人深度昏迷。”

怪不得没医生敢给这位病人做手术。

风险太大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在icu住几天,看看出血能否自动止住?

等到病人渡过了这个难度,情况稳定一点了,再制定下一步救治方案。

“如果能够手术止血,清除颅内淤血,至少应该可以保住这个患者的命。”

周灿看过检查报告后,快速在脑子里思考着病人的救治方案。

他想的方案,不一定会真的实施。

但是可以帮助他积累救治经验,开拓思维。

病人胸部ct显示并没有特别严重的受伤。刚才发生室颤很可能是脑部出问题导致。

颅内出血最容易导致的一个现象就是颅内高压。

或者是发生血肿,压迫到重要的脑部组织。

再严重一点的,就是出血的部位本身就发生在重要脑组织上。这种情况,一般都会伴随着重要脑组织的损伤。

“如果病人的情况可以稳定一点,也许可以试着做一个颅内镜手术。主要包括止血,吸出淤血,降低颅内压。”

周灿经过仔细研安后,唯一能想到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

做传统开颅手术恐怕要等很久,对病人的身体耐受要求也会高很多。做微创级别的内镜手术,应该最迟等到明天就能达到手术指标。

周灿发现在神外规培两个月,收获真的特别大。

此刻诊断这位患者,他就能够相当自信的制定出一些有把握的手术方案。

在神外做了那么多台三四级大手术,他的见识、经验、对整个围术期的预估预判,都不可同日而语。

“兄弟,要是能听到我说话,就咬牙挺过今天。到时候你的情况稳定了,我向上级医师提出手术建议。”周灿对病人说道。

本以为昏迷的病人肯定听不见。

结果,周灿发现病人的眼角流出泪水。

然后他发现病人的心率明显上升,脑电波也有了一些高尖波。看来病人是真的听到了他说的话,而且引起了病人的情绪激动。

能听到我说话,并且可以正常思考,产生情绪波动,看来病人的大脑是清醒的,而且昏迷程度有所减轻。

周灿有了这些发现后,喜出望外。

这个看似病情极度危重的病人有救。只要挺过这一关,帮他实施颅内止血、清除血肿手术,他就能活下去。

周灿一边给6床病人检查,一边记录中心静脉血压、尿量等各种情况。

住在icu的病人,给他们插导尿管,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病人尿身上,或者频繁上厕所。也是为了非常精准的观测尿液量、颜色等。

出现血尿、蛋白尿之类,第一时间就能发现。

如果一个病人超过两天无尿,即便别的体征都很稳定,也不容乐观。

基本上病人长时间无尿就意味着内循环不行了。

这种脏器的衰竭,一般都是无力回天。

根本不是做个透析,或者其它支持就能把患者救回来。

所以说,对于常人来说,每天毫不起眼的吃喝拉撒,这都是重症病人最需要的事情。

一些关键数据的记录,通常十五分钟就要记录一次。

等到周灿记录完,旁边7床的病人已经开始发出较大的痰鸣音,吓得他赶紧过去帮7床吸痰。

护士正在给8床的病人翻身、检查有没有把屎拉身上。

在icu工作的护士,都是勇士。

因为给病人吸痰、擦屎、擦洗会阴、口唇、把药物碾碎了小心喂给病人吃,这些都是只是最简单的日常工作。

一些脓毒症病人身上发出的恶臭,足以让很多小护士一天都吃不下饭。

不过在这里面工作时间久一点,慢慢就会适应,心理变得无比强大。

周灿给7床病人吸完痰,检查了一下血压、呼吸、尿量等各项数据,有明显好转。这是最值得他欣慰的事情。

(本章完)

胡医生只能接受现实。

努力与周灿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不再把他当成普通规培生对待。

刘主任交代完,也不等周灿再说什么,直接走了。

等到刘主任一走,胡医生明显放松了许多。

“明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到办公室等我就行。”

“以后呀,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喽!长江前浪扑后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胡医生的神情很是复杂。

看着周灿立下大功,要说不酸,那是假的。

现在,周灿得了刘主任的赏识,称得上翅膀硬了。

比如骨外,骨创伤一个组,这个组内的医生基本都是研究骨创伤这个领域的疾病。然后骨关节一个组。显微外科一个组。手外一个组。踝外一个组。脊柱外科一个组。

周灿刚入重症科,对于这个科室的分组还不太了解。

阅读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63793.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