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四合院:报应不爽从聋老太太开始

第28章易中海为何不买电视

  • 作者:相声专场演出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2-06-30 06:25:05
  • 字数:6184字

只可惜贾张氏在护城河洗澡的视频,少儿不宜,就算打满了码,也还是被慢手直接下了架。

加上原来的,足足有了40W金币,从兜里掏出来4000块钱。

当然,为了照顾情绪,大多数视频的背景都被抠掉了,换上了海滨,沙滩

“看着那海龟水中游……

贾张氏在粪坑学海龟游泳,竟然已经被何大手子鬼畜成了几十段视频,还配上了洗脑神曲《浪花一朵朵》,

但大妈纷纷表示,要看看顶流网红贾张氏的日常。

匆匆匆匆流走,你也变成老老老太婆……

你已经是个糟老头……”

体校给他每个月80块钱工资和补贴,这也就是现在他的全部家当。

直播间里,忽然涌入一群大妈,拉着老伴,泪眼汪汪,鬼畜着贾张氏随粪水漂流的姿势,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原先的粉丝纷纷表示,学王心凌已经很夸张了,等我老了以后,一定不会学贾张氏这么作!

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富翁,熊爱心一高兴,跑到东直门内的寄卖商店,买了一辆半新的老凤头,前面带灯那种。

虽然是旧车,却比新的凤凰还要贵,骑上它就代表一种老派绅士的身份。

寄卖店里物品繁多,4000块钱也不算少,既有货又有钱,可以美滋滋地消费一把,

贾张氏已经是人气网红,直接把过气几十年的任贤齐都给带火了。

这个时代,燕京粮油副食的配给,卡的比较死,但饭馆是不要粮票的。而沪城连副食品都是放开的。

工业品,两座城市都很宽松,毕竟卖产品也是为了赚钱。

在四合院原著比较真实,小当从傻柱处吸走黑白电视,那是七六年。

实际上从七零年开始,四合院的全院大会,变相成了看电视。

当然是条件好的家庭出电视,叫没钱买电视的人一起看。

禽兽四合院之所以七六年才普及电视,更说明这帮禽兽太能算计。

许大茂等没家庭负担的人,七二年就买得起电视,不会晚于这个时候。

但蹊跷的是,许大茂买的也很晚,貌似也是七六年,而闫富贵则是为了跟他斗气,第二个买的。

因为许大茂比较明白,知道即便买了电视,也是搬出去给满院禽兽白看,所以他才宁可不买。

许大茂肯定心想,易中海你开全院看电视大会,让我掏钱,凭什么?

这真不能赖许大茂。

易中海八级工,在燕京一个月不止国家规定的99,熊爱心的爷爷是七级工,都有99了。

八级工,好多都能挣到120块工资,因为高级工会做研发,还额外有奖金。

他又是一大爷,却舍不得买电视给院里看,简直太伪善了。

那时候公费医疗,不存在攒钱养老的问题。

易中海的工资,是什么概念?

那时候要票的牛肉七毛一一斤,而易中海吃完了肉票,还可以天天下馆子、

三块一斤的白魁老号烧羊肉,不要粮票,易中海的工资,足足够他两口子每天一斤。

吃了都是自己的。

电视最便宜的500,一大爷靠四个月工资,妥妥就能买台电视。

从七零年电视机开始上市,到七六年完全普及,

六年间,易中海两口子除了吃喝,起码能攒6000块钱。

可道德君子就是不肯买个500块的电视,院里的群众除了寒心,也只能呵呵。

想想这么偌大个院子,居然是工资最低,最自私抠门的闫富贵第二个买电视,说明这易中海的虚伪,已经突破了极限。

当然。大多数年代剧如《人世间》,周家也是没有电视,那是真穷真没有,与四合院中的禽兽,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秦淮茹,与人世间里的郑娟相比,也是太不摸良心了。

凭她七六年看电视这日子,肯定不算差,竟然还天天哭穷,满是虚伪和不知足了。

秦淮茹也一定在想,别人大院都在看电视,为啥易中海却无动于衷?

熊爱心不管这些,他准备买一大堆高级货在家摆着,也绝不会分给禽兽。

虽然没有工业票,但他有钱,

所以他可以通过寄卖店,随便买二手货。

“上播了上播了,快看主播今天疯狂购物!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大家说,我今天能把这4000块钱花完吗?”

许多粉丝探出头来,看见熊爱心正拨弄一辆自行车。

“老凤头,100块钱,买!”

“进口的柯达黑白相机,配四个胶卷,900块钱,一买就是两个!”

“留声机,还带个功放喇叭,100块钱,买!”

“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唱片?没有?那就来个贝多芬的《命运》,总之不能输给傻柱!”

“这张《卡萨布兰卡》我也要了,赶明儿跟于海棠共同欣赏!”

“二手晶体管收音机,红灯754,4寸大喇叭,那时候的国货之光,低音十足,只要30块钱,买!”

熊爱心解释说,这收音机虽然本身不贵,但使用成本奇高,要用4节一号干电池,听不了一个月就没电,对普通人来说也是贵的离谱。

寄卖店里最贵的,竟然电视机,而是一台进口的日立的小型随身听录音机,还配两盒录音带。

“我靠?”熊爱心顿时来了兴趣,这特么可是个稀罕物。

这时代,007跟克格勃,都还在用这东西相爱相杀相算计!

价钱当然也是钻石级的,二手的都要2000块钱。

熊爱心一狠心,两千就两千,正因为贵,所以才要买下来!

至于寄卖店里的另一颗明珠-一台8寸电视,熊爱心虽然很想看,但自己出头实在太扎眼了。

还是等回了四合院,好好敲打一下易中海,叫他出点棺材本吧!

1955年,央妈就已经开始为大家服务了,易中海你到了1965年,怎么还没动静?

售货员将录音机包好,又递给了他一块活动矿石,说是寄卖的人送的。

“寄卖的人说,谁买了她家的东西,就是帮助她,这块矿石就送给谁。”熊爱心满心疑惑地接了,仔细观察,好像在哪儿见过。

五六十年代,听矿石,是四九城内的特殊娱乐项目

每天晚上,满大街都是歪着耳朵,拿块活动矿石换着听的大爷,初来燕京的,会以为遇见了一群听风者。

龙国人民广播电台的长波广播,为了覆盖全国,功率大到离谱,

好处就是,四九城以内,不一定购买大型收音机,

只要花两三块钱,买块黄铜矿石,也就是矿石收音机里的滤波元件,

就可以直接放在耳边当随身听,非常神奇。

每一块活动矿石形状都不尽相同,大爷们正好有机会贬低对方矿石。

而这一块,他看着眼熟。

这东西当然不会是穿越前的产物,难道是某个体校老师的?

然后他就跟其他老师交流了一下矿石,但没看见别人送掉了自己的矿石。

怪了。

熊爱心一边琢磨,一边穿过四合院,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这一堆现代化设备拎回了家。

大爷们的眼睛立马放了光,个个都盯上他手里的照相机。

靠,别说用道德绑架我,我还要反手绑架道德!

有头有面的人,做二手交易不会在鸽子市,而要通过正规的国营寄卖店进行。

有很多年代剧,会把燕京的工业品供给,弱化到类似《人世间》的程度,这其实不太符合《噙满四合院》这部电视剧的自身设定。

在1965年,已经是物资比较充裕的时期,只要有钱,燕京并不缺乏物资,特别是高档物资。

可以说,世界上存在的工业产品,在王府井百货大楼某些柜台,以及友谊商店、燕京国际俱乐部等商店,基本都有供应,只是普通人进不去。

昨天的粪坑直播,熊爱心狠狠赚了一笔,加上打赏,竟然有了15W金币。

但好在,四九城里不普通的人也不少,懂的都懂,流出一些旧货来,也属于正常。

比如,燕京居住的华侨,以及有海外关系的人也不少,通过香江汇到国内的物品也有很多。

既然有,就有被拿去寄卖的可能。

数着浪花一朵朵……

时光匆匆匆匆流走……

阅读四合院:报应不爽从聋老太太开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6404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