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汉武帝下诏求贤,我成了大汉帝师

第22章 礼的本质,许言谈跪拜之礼!(求收藏,求鲜花)

  • 作者:文大都督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7-05 11:18:50
  • 字数:7804字

为了迎合君王和掌权者。

为了彰显自己等人的存在。

“所以说,有没有‘礼’,其实跟儒家根本就没有关系。

“毕竟在上古时期,礼就已经存在和深入人心,融入世人的生活习俗之中,哪还需要儒家宣扬和教导?”

“礼就不用说了,多为周礼和朝礼等,这些礼节即便没有儒家众人宣扬和学习,也依旧会继续存在。”

儒家之人。

儒家却将礼仪据为己有,认为儒家才是礼仪的制定者。

搞得就跟没有了儒家众人,世人就不知道礼仪为何物一样。

便将这些礼仪搞得又变态又复杂。

说白了。

儒家所推崇的礼,大部分都是前代遗留下的礼。

一如觐见天子的礼仪。

在汉朝之前,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百姓,觐见天子,只需要作揖行礼。

而儒家的人为了迎合刘邦,拍刘邦的马屁,获得刘邦重用。

这才是真的开玩笑。

儒家的人,不仅自己跪舔君王和当权者,还要带着所有人一同跪舔。

如此儒家。

许言觉得,真心没有存在的必要。

许言想到这里。

眼中闪过一道寒芒。

他好似不经意间说道:“儒家一直将礼视作自己的根基,不仅窃取周礼和秦礼为己有,更是在此基础上疯狂的添加自己的东西,想要用礼来约束百姓,约束王公大臣,乃至是约束天子,以及天下人。”

“他们用公卿之礼约束百姓,树立起百姓和上层权贵的阶层,让公卿将相高高在上,再不知民间疾苦。”

“他们用天子之礼,来约束王公大臣,让天子和王公大臣们不再紧密,继而产生隔阂。”

“最后,他们用祭天、祭神,百姓,宫廷之礼等等,来约束天子,限制天子的权柄,让朝臣乃至是天下人有了对抗天子的借口理由。”

“如此一来,百姓,大臣,天子,乃至是天下人,便无不在礼的掌控中,无不在儒家学说的掌控中了。”

刘彻听得浑身发寒。

这一刻,他似乎看到了一张名为“礼”的大网,将整个天下笼罩。

让所有人。

乃至是他这个大汉天子都像是笼中鸟一样,不得半点的自由。

这不是刘彻杞人忧天。

而是刘彻深有感触。

因为,此时的大汉朝堂,乃至是宫廷中,便有各种各样的礼存在。

刘彻这个大汉天子,更是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礼。

否则便是有损天子威严,会受到朝臣们的各种劝谏,受到太后和太皇太后的斥责。

让他这个大汉天子半点都不自由。

而这些礼的诞生。

便是儒家众人在周礼和秦礼的基础上,重新添加的。

如今想想。

可不就是为了对付他这个大汉天子吗?

“先生所言甚是,彻深以为然。”

“然而,儒家之礼法已经深入人心,想要改变何其难也!”

刘彻深有感慨说道。

末了,还不忘朝许言微微一礼,请教道:“还请先生教我,应该如何做!”

刘彻不傻。

事到如今。

他哪还看不出许言对儒家学说的排斥。

不过。

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如若许言真的无欲无穷,他又如何能将其收为己用,又如何敢将其收为己用?

同样的。

刘彻也不关心许言为何会如此仇视儒家学说,恨不得将儒家学说绝灭。

但是,这刘彻的利益并不冲突。

他虽然也有学儒。

但,主要学习的还是帝王之学。

无论是儒家也好,法家也罢,还是墨家,道家,阴阳家等等。

在真正的帝王眼中,都是一件统治工具罢了。

哪一个好用就用哪一个。

根本就没有固定的选择。

如果许言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更好的治国理念和方法。

那么。

即便废掉儒家学说又如何?

换句话说。

无论许言想要做什么。

他可能是小赚,但刘彻永远都会不亏。

甚至是大赚特赚。

在这种情况下,刘彻自然也就乐的配合许言表演了。

而许言对此也心知肚明!

只不过他也不在意。

毕竟作为一个佛系的咸鱼超人宝宝。

许言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当皇帝,带领蓝星人民探索星空大海什么。

那多累啊!

有这功夫。

还不如想想办法,怎么更好的享受生活呢。

好吧。

本质上。

许言就是一条咸鱼,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向当皇帝,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这种伟大的事情,还是交给刘彻去做吧。

他许言最多是当个狗头军师,给刘彻出个注意什么。

其他的,就要看刘彻和大汉朝臣的共同努力了。

反正不要找他干活就行。

所以说。

在这一波交锋上。

刘彻以为许言在第二层,自己在第三层。

殊不知。

许言这家伙一直都在大气层。

嗯。

整个人都能在大气层飘着。

许言谈礼。

说了这么多。

其实就等刘彻这一句话了。

只不过他也没有直接将自己的解决办法说出来,而是问了刘彻一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许某需要问陛下一个问题。”

“还请先生提问,彻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嗯,这个问题就是:在陛下心里,礼又是因为何而存在呢?”

许言问道。

想要解决“礼”的问题。

那就必须要明白“礼”存在的原因。

明白“礼”的本质。

当然,这个原因和本质,也是许言自己的看法。

究竟能不能获得世人认可?

许言觉得,还真不好说。

听到这个问题。

刘彻忍不住陷入沉思。

“礼”因何而存在?

阶层?

还是敬畏和臣服?

听到这个问题的一瞬间,刘彻就想到了“阶层”、“敬畏”、“臣服”等等。

比如说下位者向上位者行礼,战败者向胜利者行礼,弱小者向强大者行礼等等。

然而,答案真的是这么简单吗?

这一刻。

刘彻想了很多。

他想到了往日里百姓向王公大臣们行礼,向天子君王行礼的画面。

想到了王公大臣们向自己行礼的场景。

同样也想到了自己向先皇,太后,太皇太后,乃至是天地行礼的一幕幕。

礼的存在。

难道真的仅是因为阶层、敬畏和臣服?

不。

还有尊和敬。

或者说。

礼的本质,也不在于阶层,敬畏和臣服。

而在于尊敬。

尊崇和敬重。

因为尊重才会行礼。

下位者向上位者献上谦卑。

弱小者向强大者献上敬意。

失败者向胜利者献上忠诚。

为人子女向父母长辈献上敬重。

.......

然而,无论是谦卑也好,还是忠诚也罢。

归根结底,还在于尊和敬。

刘彻想到这里,心中瞬间有了明悟,道:“多谢先生指点,彻明白了。”

“礼的存在,不是为了阶层,也不是为了畏惧和臣服,而是因为尊崇和敬重。”

“因为尊崇和敬重,世人才会行礼,借礼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以,真正的‘礼’,不在于礼的形式,而在于行礼者是否发自内心,是否真正尊崇和敬重受礼者。”

刘彻一脸兴奋说道。

想明白了“礼”的本质。

再回过头来去看平时的“礼”。

刘彻瞬间就有了恍然大悟感觉,对“礼”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也不会因为学礼而学礼了。

许言点头,赞赏的看了眼天子刘彻。

不愧是后世的汉武帝。

这小脑袋瓜子,的确够聪明,转的够快。

同样的。

既然刘彻已经想明白了礼的本质。

许言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直接道:“既然陛下已经明白了礼的本质,再回过头来看看儒家的跪拜之礼,是否还合适?”

“常言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让人下跪更是最侮辱人的一种方式。”

“儒家的跪拜之礼,不仅要求王公大臣们面见天子时必须跪拜,就连百姓见到大汉官员时也必须跪拜。”

“如此跪拜之礼,陛下真的认为,世人都是发自内心的,不会有怨言?”

“或者说,如此跪拜之礼,陛下除了能收获个人的满足虚荣感,又能收获什么?”

“怨恨,奴性,懦弱,尊卑,阶层?”

许言可不相信,古人就没有屈辱感,喜欢下跪。

跪天跪地跪父母也就罢了。

其他人?

又有何资格让他们跪拜?

刘彻闻言皱眉,似乎在仔细思考着这个问题。

对此,许言也不感觉意外。

毕竟皇帝这种生物,有时候看待问题的角度真的不一样。

因为他们想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江山更加稳定,而非情况是不是符合常理。

不过。

许言既然敢提出这个问题来,就有信心能够说服刘彻。

他见刘彻皱眉沉思,也没有再劝解,只是轻飘飘说了一句:“须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跪拜固然能让人臣服,打磨人的心气和傲骨。

同样也能让人变得更加懦弱和奴性,消磨人的血性。

今日天下百姓会因为畏惧而跪拜天子,明日里便会有百姓会因为畏惧而跪拜匈奴等敌寇。

并且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这种人也就会越来越多。待到最后,陛下觉得,面对外敌入侵时,世人又当会如何选择?”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不知道跪没了多少的膝盖和热血,让多少的炎黄子孙跪出了奴性和怯懦。

换句话说。

便在秦礼的基础上,制定出了跪拜之礼。

也就是说。

“儒家宣扬的君子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无论是当朝丞相,三公九卿等。

还是普通百姓等,面见天子时,都必须要跪拜行礼。

这一跪,就是跪了两千多年。

这也是许言最瞧不起儒家的地方。

礼仪的存在,自古便有之。

阅读汉武帝下诏求贤,我成了大汉帝师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6579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