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戏明

第 223 章【我住你家】...

  • 作者:春溪笛晓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1-21 09:41:17
  • 字数:7806字

要不然有人随便夹带点入侵动植物入境, 都能对大明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文哥儿这个捣鼓出“丝绸之路”的家伙, 写起边贸建议来竟不是卖力鼓吹, 而是开始细数边贸可能出现的问题。

谁知道朱祐樘堂堂皇帝、刘健他们堂堂阁老, 居然会偷听他们小孩子玩泥巴的时候讲的内容呢!

对于在敏感地带搞贸易这件事,大明是有成功经验的,茶马司就是其中之一。

比起每天风雨不改给他安排功课的谢迁,李东阳还是比较随性的,很少会直接指定题目让文哥儿写文章。

针对这一点,自然得制定详尽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规定各类商品怎么进行买卖、怎么抽税, 再设立正儿八经的海关对出入口的商品进行监管。

马市之中当然还会对西蕃销售一些不甚要紧的日用品,以供蕃人日常使用。

这样蕃人的日常用度能够得到满足, 大明又有健壮的战马可以增强军备,可谓是双赢的好事。

老丘让他别把人心想得那么坏,那他就来讲讲人心能有多坏。

就目前而言,大明的商品还是很吸引外邦人的,现在问题就在于让外邦商贾拿什么来贸易。

并不是所有的商业贸易都能像茶马贸易那样能给大明带来巨大好处的。

文哥儿从羊毛战争讲到粮食战争,从商品倾销讲到通货膨胀,再从细作渗透讲到物种入侵,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他写不到的!

等他写完了回头一看, 才发现自己洋洋洒洒写出来这么多内容!

这可不关他的事,这些内容好像都是他在哪里看到过的。具体在哪儿见过, 他也记不太清,反正都是别人干的事、别人总结的经验,

在茶马贸易的作用之下, 西蕃大部分时间都已经不和北边的游牧民族眉来眼去,逐步稳定住不怎么接受朝廷管控的西蕃诸部。

李梦阳听到文哥儿的话只觉他是在谦虚,拿过文章细细地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他就知道文哥儿为什么要提前说“不关我的事了”。

李梦阳眼神复杂地看向文哥儿,很想像王守仁那样摸摸他脑壳,看看这小脑瓜子是怎么长出来的。

李梦阳笑着把自己写到一半的文章收了起来,瞅着旁边有人停笔了,就跟对方分享文哥儿这瓢冷水。

对方看完后一阵沉默,虽然没彻底看懂文哥儿讲的这些个使坏手段,但是看过以后就感觉自己写的内容不够妥当、不够周全,得重写!

他怀疑李梦阳是故意等他写完,再给他看文哥儿的文章!!!

真是岂有此理,太坏了,人心真是太坏了!!!

对方拿着文哥儿的文章开始悄然物色下一个分享对象。

文哥儿眼睁睁看着庶吉士们拿着他的文章相互迫害别人。

这肮脏的世界!没一个人是干净的!

由于文哥儿提前发表了免责声明,表示本内容纯属前人智慧、和他毫无关系,所以庶吉士们轮流传看完他这篇痛陈边贸可能遭遇的问题的文章,倒也没有觉得这些内容是文哥儿想出来的。

只是有部分人开始暗中猜测:文哥儿和丘阁老要好得很,经常跟着丘阁老修书、读书,这些内容莫不是从丘阁老那儿听来的?

这就有点难办了,他们是要积极表示支持呢,还是该痛陈边贸之害?

官场之中最难办的就是站队问题,这基本上决定了你以后跟谁混以及能混到什么高度。

于是有人意志坚定地照着自己原来的想法往下写,有人挪开原来的文章琢磨新思路,小小的庶常馆再次陷入所有人埋头奋笔疾书的寂静状态。

李东阳过来一瞧,见大家都还在写文章,只有文哥儿已经开始做功课了,便绕过去问:“你写完了?”

文哥儿一脸乖巧地点头,把文章拿出来给李东阳看,并且再次发表免责声明。

李东阳听后顿时来了兴致,打开文哥儿的文章细看起来。

……越看脸色越慎重。

他这些虽然更擅长舞文弄墨,可也不是不通政务的人。文哥儿列举的这些手段和案例,着实看得人触目惊心!

有些事情从古到今都有,只是以前没人把它们归纳总结出来罢了。现在文哥儿这么一写,看得李东阳这个官场老油条心里都毛毛的。

小小的边贸竟也有这么多门道!

像宋朝虽然开了榷场,但也很重视搞边境的“谍战”,比如专门在边关重镇设置“机宜司”,专门负责培养间谍人才、搞间谍工作,甚至还通过风雅的“谍画”来传递军事情报。

当时酷爱学习汉人文化的西夏也不甘落后,秘密收买了一堆落魄文人传递边境消息!

如果说这类细作渗透算是人尽皆知的问题,文哥儿后面提到的这些手段就真是让人闻所未闻了。只是做做交易而已,居然能用这么多手段逼死人!

还有这通货膨胀,乍一听有点难以理解,但是想想近世的宝钞就知道了。

明初朝廷缺铜,便想到发行大明宝钞,每张宝钞价值一贯钱,相当于一两银子。

为了保证大家都得用宝钞,所以朝廷一度禁止使用金银进行交易。

只是由于朝廷没多少玩得转纸钱的经济学专家,所以没钱了就印、没钱了就印,并没有足够多的金银铜储备来支撑宝钞的长久推行,所以没用几年这玩意就开始不值钱了。

拿着宝钞买不着多少东西!

到现在朝廷赏赐都给赐白银了,发俸禄也折换成银子。

一比对大明宝钞的发展历程,就能明白文哥儿这篇文章里所写的“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文章可真是……

李东阳一时不知该如何形容读完这篇文章的心情。

说这小子危言耸听吧,偏又能找到不少与之相对应的实例;说这小子实话实说吧,又觉得……脑壳痛,脑壳痛,这不是他一个翰林官该苦恼的事!

李东阳揣着文哥儿的文章走了,准备拿去让别人脑壳痛,比如杨廷和、王鏊他们这些稍微年轻一些的。

瞅瞅他们一个两个年轻力壮,合该多烦恼一点!

文哥儿早已习惯自己的文章时不时被人顺走,也没太放在心上,继续完成自己当天的功课。

他是个打心里热爱学习的孩子,绝对不是因为怕他大先生的代打业务开张!

接下来几日,大家都在讨论边贸事宜。

一干庶吉士的策论也被李东阳一并送到内阁去给阁老们传阅。

文哥儿那篇泼冷水文章是被传看最多的。

丘濬看到文哥儿的文章,眉头皱紧,再皱紧,继续皱紧。

这小子喊出什么“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结果写的文章却是痛陈边贸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

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小子是在唱反调!

不过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慎重考虑,逐渐没人肯用的大明宝钞就是前车之鉴,不提前把这些事情考虑周全,等到推行下去后遇上这些手段再来想应对之法可就太迟了!

丘濬拿着文哥儿的文章和刘健他们讨论起来,不时还召来户部的人探讨点经济学问题。

要把边贸做到像茶马贸易那样让朝廷获利巨大可不容易,方方面面都要提前规划好!

文哥儿却是交完作业就不管了,每日仍带着朱厚照玩耍。

经过前面这么两轮教学,朱厚照对文哥儿这个小先生已经打心里认可了,不管文哥儿讲什么故事他都爱听。

沙池更是成了他们最常待的地方,因为这儿不管是堆图案还是写字都很方便,着实是功能极多的大型教具。

到了十月底,刚过了大雪这节气,京师就迎来了第一场雪。

天气越来越冷,朱祐樘的讲经筵停了,便决定让文哥儿的讲学也跟着暂停。

文哥儿才六岁大,没道理要人家这么小一娃娃冒那么大风雪进宫来。

要是文哥儿冻出个好歹来,他们上哪再找出这么个小神童?

他既然体恤丘濬他们特意免了讲经筵,当然不能厚此薄彼。

朱厚照听了很不高兴,本来文哥儿每旬有一天不进宫他都不开心了,现在还说要一整个冬天都不来陪他玩,他哪里接受得了?

“住宫里,让小先生住宫里!”

朱厚照拉着朱祐樘的袖子说起自己想出来的好主意。

他也不想文哥儿冻出病来的,所以只要文哥儿住进宫里来,便不用走来走去!

而且这样一来,文哥儿就能陪他玩一整天了!

这个主意可真是太棒了!

“很大,能住下!”

朱厚照努力想办法说服朱祐樘。

他觉得宫里这么大,多住一个文哥儿完全没问题的!

朱祐樘没有松口,摇着头说道:“不行,你不能这般任性、这般自私,你小先生每天还要读书习字、侍奉祖父母,岂能陪你长住宫里?”

朱厚照气鼓鼓。

为什么不可以,凭什么不可以!

难得要他好久好久都见不到小先生吗!

第二日文哥儿在放寒假前最后一次入宫陪玩,结果临到他要出宫时朱厚照不知从哪抱出个鼓鼓囊囊的小包袱来,迈开小短腿要跟着文哥儿出宫。

文哥儿都惊了。

“你哪弄来的包袱?”

朱厚照哼哼唧唧,不乐意回答文哥儿的问题,并且掷地有声地宣布自己的打算:“你不进宫,我住你家!”

文哥儿:?????

朱三岁你快醒醒,偷偷收拾包袱也没用,没有人敢放你出宫的!

以后可能找不到我,因为换域名了,百度也会搜不到。抢先看xqb5。or(g)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文哥儿见是自己同门师兄开了口,便大方地把文章递给李梦阳看。他说道:“这些可不是我的想法,都是我集前人之言归纳出来的!”

这丑话是必须讲在前头的,要不然大家都觉得这些边贸使坏手段都是他想出来的怎么办!

这人心脏起来呐,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大家本来都在埋头写文章,庶常馆里安静得很。

文哥儿埋怨归埋怨, 该写的还是得写。

坐在文哥儿旁边的李梦阳停笔准备喝口茶缓缓,一转头却瞧见文哥儿正拧着眉头看着他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嫌弃得一张小脸皱成了包子。

……有那么看不上自己写的文章吗?

李梦阳开口问:“文哥儿你写完了?要不给我看看?”

设立在陕甘、四川一带的茶马司常年和西蕃进行茶马贸易。

主要是大明卖给他们茶叶,西蕃拿他们的马来换。

阅读戏明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6639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