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拒绝米其林评级的三星小店

第507章 饣它汤

  • 作者:我是泡泡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2-12-20 18:19:42
  • 字数:3424字

叶佳怡问:“除了徐州,别的地方难道也有饣它汤?”

吕小燕点了点头:“饣它汤在中原一代流传很广,还有个徽省淮北版的说法。”

陈阳嘿嘿一笑:“师傅,别着急啊您,我就是想了解了解雉羹的基本做法,心里有个谱儿,没事琢磨琢磨!”

吕小燕心说陈阳说的也有道理,自己知道的这个配方虽然口味有问题,但让徒弟了解了解也不是坏事。

“都说了我做的不好!”

吕小燕点了点头:“徐州版的解释说,饣它最早时陕省的一种面食,面宽而厚,味辣,读【蛇】音,但大部分徐州人方言喜欢把【蛇】念成【啥】。”

吕小燕又问:“你听说过啥汤吗?”

“啥汤?”陈阳一脸懵逼:“啥汤是啥汤?”

“上世纪初,津浦铁路修筑道淮北宿州的曹村,曹村所有的饭铺只提供烧饼、馒头之类的食品。”

说到这,他叫叶佳怡找来纸笔,然后在纸上写了“饣它)”这个字。

陈阳试着问:“念字念一半,这怎么看也应该念【它】或者【驼】,念【啥】?是不是有什么故事啊?”

“但修铁路,民工仅仅干粮就开水扛不住,时间一长,各个抱怨。”

“当时曹村有个姓王的老板见机用原汁的鸡汤招徕民工,一时间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突然有一天王老板忙中出错,杀鸡时忘了取出鸡嗉,等汤熬好后,鸡嗉中的麦仁全部融化到了汤里,没想着当天熬出的鸡汤工人们喝了都说好,还问这王老板今天怎么想起来加了麦仁,这汤里不仅有鸡汤的鲜还有麦仁的香。”

吕小燕脸部鸡肉一抽:“你跟我这玩绕口令呢?”

吕小燕点了点头:“不过现在的饣它汤我们用的配方都是清代的,据说一直没有变过。”

陈阳想了想又问师傅:“这个雉羹,也就是饣它汤,首先可以确认,制作时需要用到雌性野鸡,其次是薏仁米。”

吕小燕神秘一笑:“你说的对也不对,其实饣它汤也不能等于雉羹。”

“如果你现在去徽省合肥,早晨上班咱们帝都人对付一口,喝碗豆汁、喝完豆浆啥的,你知道合肥当地人喜欢喝什么吗?”

陈阳笑了:“不用问,饣它汤!”

吕小燕点了点头:“那你知道合肥的饣它汤怎么做吗?”

这陈阳哪里知道。

“提前熬煮好的鸡汤,里面还带点鸡肉的那种,往搪瓷杯子里磕个生鸡蛋,然后滚烫的鸡汤往里面一冲,最后挑个味。递给客人时,客人就着油条,一口鸡汤一口油条,别提多惬意了,汤里带着蛋花,吃到最后碗底还有一两块鸡肉,啧啧!”

陈阳听着听着口水都流下来了。

原本他对雉羹这玩意属实一点兴趣的都没有,黏黏糊糊的鸡汤有啥意思?

但经过师傅这么一描述,好家伙,真的好像打飞的去合肥尝尝味儿!

虽然饣它汤不是真正的雉羹,而是从雉羹里演变出来的平民美食,但这种演变,好像更有烟火气了。

“我做的雉羹其实是跟着徐州马市街饣它汤的厨师学的。”吕小燕微笑道。

陈阳听到这才恍然大悟。请下载app

吕小燕笑道:“饣它汤古称雉羹。尧时,彭祖以雉羹进帝尧,彭祖、彭城、雉羹一直渊源流传。雉羹至西周时,被定为宫廷八珍御膳之一。据《徐州方志》记载:雉羹所用主料为雌性锦鸡(即野雉鸡),佐以稷子米(即薏仁米)、生姜、精盐等。西汉时,雉羹主料没变,辅料加薏仁米、黍米、香茅、酸盐梅、花椒、桂皮、蓼叶等熬制,后再勾芡而成。”

“原来饣它汤就是雉羹啊?”陈阳恍然大悟。

“最关键的是这汤因为麦仁的加入浓稠多了,工人自然觉得这个实惠,于是问王老板,这是啥汤?”

“王老板当然不好意思说自己没扯鸡嗉子,于是就信口胡诌说这就叫饣它汤。”

刚刚还对自己这个小徒弟满意至极的吕小燕,现在的脸色却黑如锅底。

饣它汤的由来其实除了徐州版和淮北版,还有夏邑版、蒙城版,这里吕小燕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

这两个版本都跟淮扬菜里的很多传说一样不靠谱,不是康熙、就是乾隆,幸亏没扯上慈禧,不然前清三大吃货都要凑一桌了。

陈阳皱眉问师傅:“您说了这么多关于饣它汤的事儿,这跟天下第一羹有什么关系?”

想到这他沉吟了一会后问陈阳:“你之前去过徐州吗?”

陈阳摇了摇头,除了坐火车时曾经停靠在徐州站,别的他还真没跟徐州这个城市有过交集。

阅读拒绝米其林评级的三星小店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8448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