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太子朱标,开局特效拉满

第十九章 格物致知,孔孟在世

  • 作者:食堂干饭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12-19 15:58:19
  • 字数:5030字

有无数大儒,想通过“格物致知”,进行突破。

但是,即便以宋濂的学问,对格物致知也研究不深。

这时朱标打断了宋濂的话,他可是知道这句话是不对的。

“师傅,被猫养大狗变不成猫,被狗养大的猫也变不成狗,螟蛉最后又怎么会变成蜾蠃呢?”

这正是诗经流传千年的正统解释。

历史上,元末明初,正是儒学思想进行蜕变的关键时刻。

“父不是一直告诉我,求复本心,可为圣人吗?求复本心之道,您认为是识心、明心。而识心之道,您认为是格物致知。现在,咱们仔细观察螟蛉变成蜾蠃的过程,进行格物致知,不就行了吗?师傅,我们应该实践出真知啊。”

朱标说的实践出真知,在现代属于大家都知道的基础知识。

到了明朝中期,大儒王阳明采用先贤的学问,对着一棵竹子冥思苦想了七天七夜,不但毫无所得,反而把自己累倒了。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

宋濂越念叨越激动,最后看向朱标的眼神简直想把朱标藏起来。

最后,王阳明舍弃了“格物致知”的方向,在龙场悟道,创造了“阳明心学”,主张“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番解释,虽然让儒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不过,与此同时,儒家的“格物致知”,也距离现代科学思想越来越远。

但是对于宋濂来说,简直就是醍醐灌顶。

宋濂看着螟蛉身上的卵,激动的浑身都在颤抖。

自己和朱标居然真的发现了诗经的错误!

不,应该说是朱标提出的“实践出真知”真的指出了诗经的错误!

朱标才六岁半啊!

宋濂忍不住畅想,随着朱标慢慢长大,他会取得怎样的成绩。

自己身为他的文学师傅,又会在历史上留下怎样的名声。

时间兜兜转转,又是半年。

朱标随着宋濂,不断地践行“实践出真知”。

又有了不少的成果。

朱标更是直接提出:世界是由“气”组成的,来诠释这个世界的一些表现。

宋濂和朱标做了不少小实验后,宋濂对此奉为圭臬。

一日,宋濂给朱标上课结束后,直接到朱元璋书房内求见朱元璋。

“宋先生来找咱,是有什么事吗?”

对于宋濂来找自己,朱元璋也有点懵。

今天还不到他来给咱汇报标儿的学习情况的时候啊,莫不是标儿犯错了?

“回禀吴国公,世子在文学方面的天赋让微臣汗颜。如今仅凭微臣一人,已经没有办法教导世子了,微臣请吴国公将将刘基、章溢、叶琛等大贤请来,一并教导公子。”

宋濂话刚说完,朱元璋就急了。

“宋先生,标儿可是犯了什么错误让你生气了?”

朱元璋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儿子犯了什么大错,宋濂不愿意教了。

至于没有办法教导,不过是推辞之语罢了。

宋濂苦笑一声。

“吴国公说笑了,微臣真的没有推脱,微臣是真的教不了世子了。”

宋濂想了想,又开口补充。

“世子不愧是天生异象,金龙庆贺啊,世子的天赋,恐怕孔孟在世也不过如此了啊。”

朱元璋已经惊呆了。

看宋濂这样子,不像是推脱之语啊,咱的标儿能比的上孔孟在世?

咱老朱家八辈子没出一个读书人。

咱的儿子孔孟在世?

“宋先生说笑了。”

“吴国公,微臣真的没有说笑。微臣不自谦的说,微臣一直觉得自己也算是当世大儒了,微臣从小也是被人用天才相称的,只是和世子相比,微臣算什么天才,微臣这点能耐,微不足道啊!”

朱元璋听了宋濂的话,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咱儿子,今年七岁,被当代大儒成为孔孟在世。

嘿,咱儿子可是遗传了咱的优良基因啊。

咱要是从小有咱儿子这么好的条件,咱也是孔孟在世啊!

“既然如此,咱就写信让宋先生推荐的人辅佐宋先生一起教导标儿。”

朱元璋立刻写信给刘基、章溢、叶琛三人,请他们到应天教导世子朱标读书。

章溢、叶琛这两位大儒,很快就接受了聘请,来到应天城,教授朱标学业。

只有青田的刘基不肯答应。

刘基,字伯温,在后世之人眼中,足以与三国诸葛亮比肩的人物,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誉。

现在的刘伯温,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大的名望,但是,论文才,他二十三岁就中了元廷的进士。

论治政之能,他作为大元江西高安县丞五年,将高安县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论武略,他曾经作为大元江浙省元帅府都事,帮助元廷攻打义军方国珍。方国珍屡多次在刘基手上吃了大亏,恨刘伯温恨得牙根痒痒。

文才武略、治政之能,样样都是上上之选,朱元璋对刘基当然也是礼遇有加。

所以,朱元璋派了一个叫孙炎的官员,带了纹银千两为聘,请刘伯温做朱标的老师。

刘伯温做为大元的江西高安县丞的时候,不过是禄米六十石,俸钞三十贯,折换成白银是四十两左右。

朱元璋给刘伯温的见面礼,相当于刘伯温为大元朝廷打工近三十年的工资,够丰厚了吧?

孙炎不仅仅是朱元璋手下的华阳府知州,更是当世名士,这样的人相请,也足够给刘伯温面子了吧?

可是,尽管刘伯温因为不被元朝所用,正在赋闲在家,还是他坚决拒绝了朱元璋的聘请。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原来螟蛉不是义子,而是蜾蠃后代的食物!

诗经居然是错的!人们千年理解的都是错的!

而朱标现在直接提出了现代的“实践出真知”用来解释儒学的“格物致知”。

对宋濂这种当时大儒来说,说是再造之恩也不为过。

一日,宋濂正给朱标讲述诗经“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他所讲的解释是:螟蛉如果生下幼子,蜾蠃会把它背来。把他当做义子养大,螟蛉最后会变成蜾蠃,继续传宗接代。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螟蛉产卵一般是在五月,宋濂当即决定和朱标一起去验证。

来年五月。

朱标和宋濂找到一窝蜾蠃,轻而易举的发现,这些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螟蛉身上产卵。

宋濂沉思了一会,回答朱标。

“世人都是这么说,诗经也一直是这么流传的,想来不可能是错的。”

阅读大明:我太子朱标,开局特效拉满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085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