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太子朱标,开局特效拉满

第四十六章 分田地,卫所制

  • 作者:食堂干饭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12-22 16:17:57
  • 字数:4928字

“管子说,粮食充实,人们就知道讲究礼节;穿暖吃饱,人们就懂得荣誉耻辱。在儿臣看来,这军队也是一样的。”

“只有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才能不畏生死。”

朱元璋也好奇朱标的破狼军为什么战力那么超群。

如果说是因为朱标的训练方法,邓愈他们也有不少按着破狼军的训练方法训练兵卒的,可是和朱标练出来的破狼军差的可太远了。

“这个我确实不知道。”

朱元璋还是不明白朱标的意思。

“父亲可读过一句话,叫做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是管子说的话。”

听了朱标的话,朱元璋脑子里好像闪过什么,倒是又偏偏没能抓住。

“父亲说的对。”

“这话和破狼军又有什么关系?”

“儿子向破狼军五千将士保证过,若是他们不幸战死,儿子一定替他们出钱抚养父母妻儿。直到父母老死、寡妻改嫁或者儿子成年。可若是他们违背军规,作战不力,别说替他们抚养亲族了,一人不力,全家老小尽皆处斩。所以,定远军才有如此战力。”

“标儿你这个注意倒是好,可是五千人咱父子两个养得起,现在咱手下有三十万兵卒啊,他们的父母妻儿咱可养不起啊。”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这是一个顶好的方法,方法虽好,可惜没法施行。

朱元璋虽然小的时候没读过书,但他得势后也跟着跟着大儒学了不少,这句话当然也是知道的。

朱元璋闻言,算了算。

就算每人五十亩,朱元璋有精兵一百万,也只是五千万亩罢了。

和所有的民田相比,也只是一小部分。

况且朱元璋若是真的颁布了分田法令,扫平天下根本用不了一百万大军!

况且每亩租税一斗二升,也就是说每兵可交税六石。四兵就是二十四石。以这二十四石粮,足以充一兵之军饷了。

这完全就算以兵养兵,他再也不用为了兵费发愁。

朱元璋想到这里,重重一拳拍在几案上,眼睛简直能放出光来。

“好个以兵养兵,好个以兵养兵啊!标儿你可真是替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啊!”

不怪朱元璋如此激动。

实在是,这个法子如同刚才那个对付豪强的法子一样,就是朱元璋以后自己想的法子!

这就是朱元璋首创的卫所制!

朱标只不过是提前提出来了罢了。

他听了之后,能不拍案叫绝,感觉句句在理,解决了他天大的难题吗?

当然了,卫所制虽然屡屡为后世所诟病。

但在最初的时候,确实是有极大的优越性的。

想想看,当时一亩田的平均产量是两石。每亩收税一斗二分,也就是税率百分之六,算高吗?

愿意种田的军士,守着自己的二三十亩亩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总税率才百分之六,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愿意种田的,把自己的田租给别人种,自己去当兵。

每年还有二十多石粮食的军饷,这不是也挺香的吗?

不得不说,朱元璋给帮他打天下的老兄弟们,安排了相当不错的前途。

真正出问题的地方在于,时间久了以后,卫所军官、四周的豪绅、官员都来侵占卫所军的土地。

高官贵戚们,还经常让卫所军为他们无偿服劳役。

一来二去的,卫所军既无地可种,又要承担原本要交的赋税以及本不应承担的劳役,能不逃亡吗?

逃亡的人越来越多,军官自然也就发不起军饷了,只能用少数的钱财养家丁……卫所制也就渐渐崩溃了。

朱标当然知道这卫所制的巨大弱点。

但是,他可没指望靠这卫所制千秋万代。

这不过是朱标的应急之策罢了。

等到天下一统了,他当然会想办法查清土地都在谁的手上,然后再收归国有。

至于方法,历史上的朱元璋也已经提供了。

“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

历史中的朱元璋,没有朱标的帮助都做成了从古至今每人做成过的事情。

现在朱标提前把他提出来,一定会进行的又快又顺利。

“父亲,儿子提出的制度虽然能解一时之困,但却不能作为长久之计。”

“这是为何?”

朱元璋很不理解,在他看来朱标提出的以兵养兵已经足够完美了。为什么就不能作为国策永远都流传下去呢。

“爹,您能保证儿子是个明君,就算儿子也能保证您孙子是个明君,但是三代以后呢?”

“儿子无法保证他还能是个有手腕有魄力能制住当地豪强大族的君主。”

“难道父亲甘心自己的伟业能流传三代而亡吗?”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话,面色阴晴不定。

他当然不能接受自己打下的基业,却只能保三代,他追求的可是千秋万代。

就算没有千秋万代,十代八代的总是要有的。

“那此事要如何解决?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后来朱元璋带着义军兴起,自然收了这些土地做官田,数量的确不少。

“父亲觉得,分给三十万大军一人五亩地如何?另外,告诉将士们,待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乃至于取了天下,就给他们分田。在富庶地区驻扎的,将依据地区形势,每人分二十亩或者三十亩,在边疆地区驻扎的可达五十亩。每亩平均租税一斗二升,永不加赋。”

“父亲现在手里应该有不少官田吧。”

朱标没有回答朱元璋的问题,反而是反问了一句。

“父亲可知道为什么破狼军宁死不退,对军规的畏惧超过了死亡?”

朱元璋仔细算了算自己起义以来从元朝哪里抢来的官田,回答。

“差不多有三百七十万亩吧。”

当初就是因为蒙元贵人侵占了百姓无数土地,百姓们受不了了,才揭竿而起。

朱元璋和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断定朱标就是天命所归,那些兵在他面前就是要更能发挥出实力。

但是这个理由也只是因为他们找不出原因自己安慰自己罢了。

阅读大明:我太子朱标,开局特效拉满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085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