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粮二代

012飒爽

  • 作者:长泰启明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12-26 06:04:08
  • 字数:4972字

盒子里装着的是刘郎笔,笔杆为黄金制成,张让打开看了一眼,怔了怔:“刘郎笔!”

“这是青河的一片心意,还请列侯收下。”刘远微微一笑。

刘远点头,赵达退出去,他打开信看了一眼,蔡文姬的字很漂亮,有一种女子的娟秀。

“父亲已经无事,多谢先生为此事奔波,琰想请先生明日过府一叙,父亲要当面拜谢。”

“主公,蔡文姬小姐送来的信。”赵达轻轻道。

交了金子,拿了官印和官服,还有相关文书,刘远查验了一番,这才递了两个盒子给张让。

要去青州任刺史,他还是得回陈留一次,接着家人一起过去。

刘家的粮店遍及十三州,在青州自然也是有的,而且一直在收粮,在青州也是属于最大的粮商了,和方方面面的关系都不错。

张让哈哈笑了起来,声音有尖细,他点头:“刘刺史以后来府可直接进来,本侯定要和你喝上几杯。”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缺少治理方面的人才,赵达就是个方士,打理内政还是差了很多。

第二天的一大早,刘远带着两千六百金去了张让府上。

“多谢列侯,那青河就退了!”刘远点头,转身离去。

刘远回了宅子,放好官印,这才起身去蔡府。

蔡府中,蔡文姬急匆匆迎了出来,依旧带着面巾,一身绿萝裙,只不过裙子很合身,衬得腿很长,臀儿鼓胀着,已经有了女人的那抹成熟味道。

此去青州,刘远准备写信让粮店的人提前安排起来,先在临淄城购入一座大宅子。

蔡邕很儒雅,五十多岁,但身体相当不错,大袖垂着,目生睿智。

刘远对着他拱了拱手:“青河见过先生。”

“请起,文姬,为青河倒茶。”蔡邕起身扶他,面带微笑。

刘远坐下,蔡文姬坐在他的身边,为他倒茶,

蔡邕轻轻道:“若是没有青河,恐怕老夫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现在我总算是可以继续在洛阳待着了。”

“先生,我要去青州任刺史了,打算在青州开办学堂,先生是当朝大儒,我想请先生随我入青州,编撰学堂所用的教本。

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了,只是先生通晓经史子集,所以请先生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我还写了一些纲略,还请先生过目。”

刘远认真道,从袖袋中取出纸来。

蔡文姬接过纸,递到了蔡邕的面前,又回身坐到了刘远的身边。

纸上是刘远写的编教本的一些纲略,其中有他选的各种文章,《论语》《诗经》《孟子》,除了这些还有《韩非子》等等。

甚至刘远还引入了农学和算术,他准备推广数学基础知识,还有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

从教本上来看,刘远引用了前一世的一些理念,类似于文学和理工。

蔡邕看得认真,看完之后,赞了一声:“青河是有志于天下的大才,既然如此,老夫就随着你去青州吧。

就算是在洛阳,想必那些人也未必会放过我,我还是要避祸,去青州也正好合适,只不过我还要与几位故交联络一番,所以半月之后再启程吧。”

“多谢先生!”刘远飞扬着眉梢,大喜。

蔡文姬也松了一口气,眸子里有些开心,看向刘远时眸子中总是有些温柔。

她的那种样子让蔡邕不由多看了她一眼,接着想了想道:“青河今年十七岁,不知有没有成家?”

“还没有。”刘远摇头。

邹玉霞为他说了门亲事,只不过目前也没见到人,回去之后才有可能会成亲。

蔡邕笑笑:“青河,你看文姬如何?”

刘远一呆,扭头看了蔡文姬一眼,这是要将蔡文姬许配给他?

蔡文姬垂下头,脸色一片红,映在如玉的白皙之中,总有几分女人的娇媚。

“很好!”刘远点头。

蔡邕哈哈大笑了起来:“那我就将小女许给你了,等到了青州,见了你的父母之后,你们就可以成亲了。”

“多谢先生!”刘远扬着眉,一脸飞扬。

就算是他要成亲了,但也不碍事,反正入了刘家的门,那就是他的人了,那位青青姑娘就算是正妻,蔡文姬可以当小妻,或者是旁妻。

这等美女,他并不想放过,那实在是有些可惜。

刘远扭头看了蔡文姬一眼,她穿着裙子,跪坐在小腿上,臀儿起伏着,略有轮廓,鼓胀着,别有风韵。

“先生,那我就先回去了,这几日还要做一些安排,下午我会让人来送聘礼。”

刘远轻轻道,蔡文姬咬了咬嘴唇,头垂得更低了。

等到他离开之后,蔡邕看着蔡文姬道:“文姬可满意?”

“父亲……”蔡文姬嗔道。

蔡邕伸手抚了抚胡须,点头道:“青河大才,以我观察,他野心不小,你嫁给他,比嫁给河东卫氏要强。

卫氏一族虽是名门望族,卫仲道此人略有才华,但算不得大才,远远不如青河,青河还通农家之事,若是好好治理,青州或许会成为天下最强州了。”

“父亲,那我们应当早些去青州,也好助他一臂之力。”蔡文姬应道。

蔡邕深深看了她一眼:“这才一日时间,你的心就系在了他的身上?”

“父亲,他是刘郎啊,刘郎笔已经是名满天下了,他又特意送了诗作过来,显然是对琰有心。

琰又非是那种扭捏之人,既然我对他也是有意,那么跟了他就是圆满,日后我自当好好持家,为他生儿育女。”

蔡文姬轻轻道,扬着眉,眸子里自有几分的飒爽。

蔡文姬一怔,接着想了想道:“先生,我是想去的,青州近海,我想听海浪的声音,可是不知父亲……”

“交给我了,一会儿我来劝劝蔡先生。”刘远笑笑,点头。

“先生,琰收到了那首诗,写的真是好,父亲看了之后还说,诗中有一种特别的情怀,那是思乡之情,不似是少年人能写出来的。”

蔡文姬低低道,声音清脆,很好听。

月光笼着宅子的时候,赵达急匆匆进门,递上了一封信。

刘远笑笑:“三日之后,我就要回去了,接下去我要去青州任刺史,你要不要去青州游历?临淄可是繁华之地。”

临淄还真是曾经的繁华古城,西汉时还是天下五大最繁华的城池之一,只不过经历过黄巾战争,现在刚刚开始衰落。

再过十年,临淄可就真正没落了,刘远觉得,等到他去了青州,应当是能打理好的。

刘远想了想,回了一封信,顺便把他之前抄的那首诗附上,明日要先去张让府上,之后才能去蔡府。

让赵达将信送到蔡府,刘远写着一些规划。

阅读三国粮二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0876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