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粮二代

038盔甲

  • 作者:长泰启明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1-09 09:00:58
  • 字数:4702字

蔡文姬很体谅人,只是迎合着,没有什么个人的想法。

刘远看了她一眼,笑笑:“文姬,我已经安排好了马车,你与岳父分坐两辆马车上就好了,此行路上需要八日时间。”

“不可!”田丰直接阻止,接着说道:“伯宁,主公在青州根基太浅,贸然用兵,容易拖累青州。

现在应当是屯田发展,等到实力强大之后再去想扬名之事,我觉得那可能需要一两年的缓冲时间,粮草才是最重要的。”

主公,我们青州要不要也出兵去打凉州,借韩遂、马腾立功?对于我们来说,目前也是需要机会的。”

回宅之后,刘远去见了见蔡文姬,和她说了明天出发的相关事宜。

刘远点了点头,眸子里有些自信。

吃了饭,刘远看了几处募兵点,倒是有不少的精兵,刘远看着有点羡慕,但很显然他不能在这里劫胡。

“父亲一直在整理《三字经》,让人抄写了几份,也印了一些,准备到了青州就推广教育,只是父亲还打算赠书天下,让天下的孩童都有机会学到此书。

刘远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派了两名亲兵去帮忙,田丰这才转身离去。

也不知卫仲道有没有派人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只是刘远也并没有十分在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卫仲道应当是不会放弃的。

这样的话,相信此书在士族之中一定会引来极大的影响,父亲把郎君的名字写上去了,相信郎君的名声更是会名动天下。”

蔡文姬轻轻道,刘远的心中却是一动。

如果名动天下,那么投靠他的人就会增多,毕竟像是颖川世家选择追随之人都很挑剔。

离开酒楼时,田丰对着刘远行礼道:“主公,丰回去收拾一下行李,一会儿去投奔主公。”

同时他的心里想着,看起刘宏应当是看中了他所说的六千万钱,还有珊瑚,一会儿他得入宫去见见他,回青州后就让人将东西送来。

见刘宏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波折,刘远答应了回青州就让人将六千万钱和珊瑚送来。

刘宏直接以“皇弟”称呼他了,表现得很高兴。

“皇兄,臣弟想要购一批盔甲,近日将士们与黄巾贼战斗,伤亡颇重,这就是缺少甲衣的缘故。”

刘远认真道,刘宏直接点头:“你去武库自选一批就是了,一万件够不够?”

“至少需要五万件,还请皇兄拟旨,臣弟会奉上一亿钱。”刘远认真道。

刘宏大喜,他对这些盔甲自然没有什么概念,就觉得一亿钱很多。

走出西园时,刘远的手里多了一道圣旨,他带着人直接去了武库。

因为朝廷要打仗,远征凉州,所以盔甲多数被取走了,余下来的并不多,只有三万件,其中有一万件明光甲,还有五千件锁子甲,余下来的都是普通的札甲。

刘远的眼睛放光,锁子甲可是最好的盔甲了,价格也贵,他把三万件直接取走。

其实这种普通的札甲,刘远也看不上眼,但带回去可以加工一下,这样也能省却不少时间。

管武库的小吏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刘远有圣旨在手。

“这才三万件,远远不够,与圣旨写明的不符啊。”刘远轻轻道。

小吏连忙道:“将军,等到工匠们打造出新的盔甲,小吏就让人送住青州,将军看可好?”

“不好!这样吧,你让工匠直接跟着我走,到了青州制甲,制完余下来的战甲我就送他们回来。”

刘远应了一声,小吏一怔,直接拒绝:“将军,此事不可,制甲工匠都是世袭制的,子子孙孙制甲,朝廷有令,不可流落在外。”

“那么我就去和皇上再说说这件事情吧,改一改圣旨。”刘远轻轻道。

小吏顿时跪下:“将军放过小吏吧,小吏若是由将军带走工匠,必然是活不成的。”

“你叫什么名字?”刘远问道。

小吏连忙道:“小吏武库丞丁令。”

“丁令,你和我一起去青州吧,我给你秩比五百石,你依旧担任武库丞,如何?”

刘远问道,丁令一怔,接着起身,连忙道:“一切听从将军安排,这里的匠人共有数万人,我们带走一千人就好。

只不过他们多数都是有家室的人,所以需要连同家属一并接走,大约还需要些时间,将军看可否?”

“给你两天时间,我这儿有三百金,你用来安置那些匠人,家中非贵重之物就不要了,到了青州自会安置他们。

我也会在临淄城中为他们新建房屋,后日我们一早出发就行了,你去吧,我这就安排人取走盔甲。”

刘远轻轻道,安排人将武器放到马车上,顺手拿走了五万支箭,余下来的武器,他一样没取,看不上眼。

有了这一千匠人,青州那边就可以自行制作盔甲了。

不过要带走这么多人,声势浩荡,别把卫仲道吓得不敢动手了,这就是变数。

刘远一怔,接着大喜,这个身份对别人或许无用,但对他来说还是有用的,毕竟他知道历史的走向,关键时候可以借汉室大义来行事。

抱着蔡文姬亲了几口,在她娇羞的目光中,刘远进了书房,看了看圣旨。

就比如说是荀家,而且他们还会多方压押宝,比如说有人帮着曹老大做事,有人帮着卖草鞋的做事,无非就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机会。

其实他现在手头的人已经不少了,沮授、田丰、陈群、李儒都是顶尖谋士。

喝了几盏酒之后,刘远放下酒杯,满宠轻轻道:“主公,此次朝廷征兵,准备进入凉州,中郎将董卓也被征召了,皇甫嵩是名将,这一次应当可胜。

还有满宠、邴原、国渊、王脩、凉茂、孙邵也可以说是谋士,只不过更加偏向于内务方面。

有这样一批人在,打理好青州不成问题,更何况他现在手头也有将,就是不多,只能勉强应付青州内部发展,大将还是太少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蔡文姬轻轻道:“郎君,还有一事,朝廷过来宣旨了,允你认祖归宗了,以后你就是刘家的人了。”

李儒点头:“我也认同元皓所言,我们现在不宜远征,一来粮草供应不上,远战易乏,二来我们能出动的兵马有限,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等我们回青州再商量此事,我也想等几个月看看情况。”

阅读三国粮二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0876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