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猪之舞

第21章

  • 作者:慢三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3-01 23:57:14
  • 字数:9738字

“如果用一个比较清晰的类比来说的话,可以这么看。

假设我们面前有一扇门,门的背后就是真相,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打开门的钥匙,打开锁后把门给推开。

“对于一部侦探而言,侦探是肉,诡计是魂,那么推理则是把肉和魂捏合在一起的重要手法,甚至是最重要的。读者看侦探,主要看的也是推理部分。”

“所以侦探也可以叫推理,对吗?”发问的依然是王昊辰。

因为前两节课奠定的基调,同学们已经彻底对这门写作课建立了兴趣,因此一上课就立马进入了状态,瞪大了眼睛,等着尺八老师继续讲下去。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福尔摩斯拿着放大镜的照片。

“OK,请看屏幕。”

尺八老师打开笔记本电脑,敲了一个回车键,液晶电视上则出现了一张图,上面有字:什么是推理?

推理,推理,也就是理清线索,推开真相之门。”

在侦探中,推理就是根据已有的线索,对案情真相进行推究整理的过程。”

翻到下一页。

尺八一边说一边做了个推门的动作。

孩子们点点头。

显示器继续转换PPT的内容。

“什么是推理?其实这是一个动词,推,就是推究;理,就是整理。

最后看到了墙壁有血写的“复仇”(RACHE)字样,推理出了凶手的身高——根据写字的高度。

这样看来,凶案现场是不是很重要?”

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

“那我们继续第二把钥匙。”

第二把钥匙:搜集和分析证据。证据包括物证和人证。

“现在是一个讲究法制的时代,所以要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光靠嘴说可不行,必须得要确凿的证据。

靠谱的物证是抓住凶手最有力的条件。

大家看过这么多侦探,能不能告诉我,物证都有哪些?”

“刀!”王昊辰喊道。

“对,凶器是一种,还有枪、绳索、榔头等等一系列将死者致命的工具。还有吗?”

“指纹。”许佳琪说道。

“很好。”

“DNA。”周慧颖说道。

“没错,你们俩说的这都属于是铁证。

所谓铁证,就是无法反驳的证据。

因为每个人身上的指纹和DNA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在凶案现场,在凶器上,或者死者身上,找到了嫌疑人的指纹或者DNA,那么这将是破案的关键证据。不过……”

尺八突然想起了什么,脸色一变。

“铁证也是最适合用来诬陷和嫁祸的东西之一!”

众人面面相觑。

很快,尺八恢复了微笑的面孔。

“好啦,我们继续往下讲。

除了你们刚才说的这几点,还有脚印、监控、验尸报告,等等都是重要的物证,大家知道就行了。除了物证,我们还需要有……”

“人证!”这次说话的是之前不怎么开口的毛子豪。

“没错!就是人证。”

尺八对毛子豪竖起了大拇指。

“人证也包括几类。首先是目击者,指的是亲眼看到案发经过或者可疑对象的人;

其次就是与案件息息相关的人物关系,比方死者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包括朋友,邻居,爱人,同事等等。

从他们的口供中发现蛛丝马迹,逐步去找出凶手。

为此,侦探必须要去逐一探访,才有可能获悉其中的线索。”

第三把钥匙,嫌疑人。

有了证据,我们就可以逐渐锁定嫌疑人了。

嫌疑人通常不止一个,这样一来就可以给读者有可猜想的余地。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谁会从这起死亡事件中获利,这种人看似最可疑的,但也最不可能是凶手,否则就太容易猜了。

“往往最不可能的那个嫌疑人才是凶手。

我们在设计罪犯的时候,一定要设计一个让读者猜不到的人。

越猜不到,侦探就越有魅力。

当然,得合情合理。

前期需要做铺垫。

最好不要前面都没有提到过这个人,结尾突然冒出来了,那样的话读者就会认为自己被耍了,给你个差评。

凶手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

“情理之中!”

想必这句话经常听到,所以大家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

“这里我再插一句,现在有一种职业叫心理画像师。

就是根据各方的证据来对未知的嫌疑人进行画像,进行心理侧写。

悬疑作家雷米代表作《心理罪》主角方木,就是这样一个画像师。

因为涉及到犯罪心理学,对你们来说可能有点深奥了,不过感兴趣的可以先去看看。”

第四把钥匙,审讯。

有了嫌疑人,警察就可以对他的审讯。

也许他一开始不承认,侦探需要在对他进行审讯的过程中,使用一些技巧,通过他的答话,找出其中的漏洞和谎言,将罪犯心理防线击破。

优秀的审讯过程也是精彩的推理部分之一。

第五把钥匙,分析动机。

动机,也就是凶手作案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作案动机去反向推理真凶,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推理手法。

比如一个有钱人死了,有一种可能就是凶手的作案目的是为了谋财,那么,谁有可能从死者的身上获利,就是我们侦探去要调查的方向了。

“动机有千千万万种,这堂课一时半会讲不清楚,后面我会专门找一节课来讲这个话题。下面继续。”

第六把钥匙,专业知识。

有的时候,死者属于某一类特殊职业,那么从专业角度入手,更容易找到他死亡的真相。

举个例子。毛子豪画的那个侦探故事,如果写成的话,死的人是一个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学家,那么凶手有没有可能是一个与他同职业的人呢?

因此,只有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知识,才有可能推理出,凶手的作案动机,从而反推凶手的身份。

“有这个必要吗?搞得这么难。”毛子豪不满地说道。

“这只是钥匙之一,当然不是必要的手段。”尺八说道。“你就按照你想画的,把它画完就好。”

第七把钥匙,灵感乍现。

侦探也是需要灵感的。

有的时候,不断理性地分析和推理,很可能会走入死胡同,转来转去,困在迷局里怎么也出不来。

这个时候就需要刺激侦探的灵感。

这个灵感有时候是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又或者还是无关痛痒的某个被遗漏的细节。

灵感乍现,侦探脑袋里的灯泡闪了一下,瞬间他便知道了解题的关键,所有谜题迎刃而解。

“等等,尺八老师,你说的这个有点玄乎,跟推理没关系吧。”王昊辰说道。

“这么说吧,推理这种方式,看似需要极度理性,但有时候缺乏感性和激情的部分,会少了很多趣味,也会让故事显得比较干涩。”

“干涩是什么意思?”

“干涩就是……比较无聊吧。”

“第八把钥匙呢?”

第八把钥匙是,复盘。

严格意义上来,它是上面七条的一个综合展示。

现在,侦探掌握了所有的证据和信息,现在到他解谜的时刻了。

侦探极为重要的一幕就是侦探解谜的时刻——把所有的相关人物都叫过来,然后从头到尾复盘一遍案发经过,最后在人群中把凶手给指认出来。

这个过程是所有爱看推理最喜欢的部分,因为它很爽,只要让读者爽到,这才叫真的合格。

“基本上就以上八条吧。

大家是不是听的有点累?

接下来,我给大家放一首歌的MV。

这首歌的歌词讲的是一桩谋杀案,自然也是一个关于侦探的故事。

你们有没有人知道周杰伦?”

这次所有人都知道,包括年纪最小的毛子豪。

“那就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周杰伦《夜的第七章》的MV。”

调暗教室光线,液晶电视上开始播放MV。

在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视频的时候,尺八悄悄溜了出去。

MV长达九分钟,这是他可利用的时间。

出了门,他假装去洗手间,却在走廊尽头拐了个弯,从楼梯上了二楼。

今天毛飞不在。

他来到办公室的门口,轻轻一拧门把手,门就开了。

左右看看,确定没人后,他走了进去。

上次喝茶的时候,他仔细观察过,这个屋内没有安装摄像头。

关好门,他戴上手套,开始在屋内迅速翻找起来。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要找什么,只是希望能找到能帮助他厘清疑惑的有价值的线索。

他检查书架,发现都是一些没有价值的装饰书;

然后又去拉抽屉,两个抽屉里没什么,其中一个抽屉上了锁,拉不出来。

他抬起头,看见那张大实木办公桌的台面上有一张全家福,上面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照片。

除了父子俩,还有一个女孩。

他猜想她应该是毛子豪的妈妈,不过没有印象以前见过。

就在他毫无收获的时候,突然,他的目光被一幅裱框吸引住了。

那是一幅写着“随遇而安”的行书书法作品。

上次他就见过,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现在他知道了,这画挂的位置不太对。

太靠边了,而不是居中挂置。

他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把裱框取了下来。

果然,在裱框后面的墙上,内嵌了一个保险箱。

这是一个指纹密码保险箱。

他估计了一下时间,重新把那幅字挂了回去。

离开之前,他顺走了办公桌上的一支圆珠笔。

等他再次回到教室的时候,吓了一跳。

毛飞就站在门口,正与孩子们一起在看MV。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走了过去。

“哟,你这是去哪儿了?”

“我去上个厕所。”

“这给孩子们看的啥也,黑不溜秋的,还有点恐怖。”

“周杰伦的歌。”

“哦。没事,我刚好回来,路过这边听到有声音,就来看一下。”

尺八心里暗暗庆幸,要不是他停下来看了一会儿视频,就要在办公室与他撞上了。

这时,MV已经播完了。

“那个,我进去了,课还没上完。”

毛飞点点头,毫无怀疑地转身朝楼梯口走去。

望着他的背影,尺八迅速回忆了一下有没有什么遗漏在办公室里。

直到教室里传来了孩子们的催促声,他才关上门,微笑着重新站到了讲台上。

劳瑞斯顿花园街三号一所无人居住的房屋里发生了凶杀案,福尔摩斯到了现场,发现了可疑的脚印,推断出凶手的一只脚有问题;

然后又发现了尸体,检查之后知道死者是中毒死的;

“大家看这里,这是我个人总结出来的有关推理的八个通关钥匙。”

第一把钥匙:分析现场。

“上两节课,我们塑造了自己的侦探,设计了故事的诡计,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侦探课第三节——推理。”

侦探接到报警电话后,首先要到案发现场进行勘查。

这是必须要做的第一步,理由很简单,因为犯罪现场是蕴藏破案线索最多的地方。

“我们以福尔摩斯的“血字的研究”为例。

“可以这么说吧。”

“那么,赶紧开始吧,教我们怎么去推理。”

阅读猪之舞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1465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