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大杀青

44、圆煎

  • 作者:猴子猪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3-14 10:36:35
  • 字数:9336字

三天后的晚间,三位好友齐聚公寓,约会了方雨的微信视频,以了解好友的考试情况。方雨并不像想象中那般兴高采烈,虽然如释重负,但却提不起精神,反而有些萎靡不振。

“大概是弹簧压得太久了,已经弹不起来了。”方雨懒洋洋地解释着。

“今天的高考作文题你们看了吗?”肖亮显得有些兴奋,一反常态,大声吆喝着。

“还没,忙了一天,刚刚回来。”张飘飘笑道。

时间转到六月,高考再次成了热门话题。青年公寓的几位好友格外关心,因为今年方雨也会参加。这天晚间,张飘飘和李小昂正在客厅闲聊,大门一响,肖亮风尘仆仆回到了公寓。

李小昂点了点头,三个人于是开始回忆自己当年高考的情形,这一聊便停不下来了。肖亮甚至放下了手头的功课,把自己高考的作文构思描述了一番。那的确是篇经典之作,可惜并未挽救与北大失之交臂的命运。

“嗯,听上去的确挺好写的,范围很广。”张飘飘点了点头,“青少年就是朝阳,朝气蓬勃,欣欣向上。方雨这下捡了个便宜!”

“他在BJ考,不是独立命题吗?”李小昂问道。

“考得怎么样?准备报哪所大学?”肖亮急切问道。

“那咱们问问方雨,看看他考得怎么样了?”李小昂提议着。

“过两天,先等他全都考完,估好了成绩,再去打搅他。”

“考砸了!”方雨笑着摇着头,似乎已然解脱,“作文写歪了,估计名牌大学没希望了。”

“不是吧!”肖亮瞪大了眼睛,“我就是语文老师,这次的题目也太好写了,怎么都不能歪啊!”

“我是BJ考生啊……”方雨苦笑道,“看到这个题目,第一反应就是‘朝阳人民’,然后就写歪了。”

“已经改过了,现在都用全国卷。”肖亮解释着。

“大学本来就学不到什么,不信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大学学的那些课程,现在有多少有用的,又有多少还记得?”

“的确都忘光了……”张飘飘笑道,“不过,上大学关键是学习方法,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点并不重要。”

“对呀!但这些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也能培养。”方雨接过了话茬,“对于大多数人,大学的作用更多是一张文凭。但我以后如果进自己家的企业,并不需要文凭呀!”

“所以,你决定以后接父母的班了?”

“这倒没有,但如果这么说,他们一定会认同。”

张飘飘微微点头,同意方雨的想法。李小昂不置可否,但并不反对。肖亮虽然不能苟同,却也一时说不出理由。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方雨开口,转开了话题。

“诶,你们都怎么样了?”方雨问道。

“我们还是老样子呀!”张飘飘笑道,“肖亮复习应考,小昂到处拍片,我天天上班。”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反而是最好。”方雨竟然感叹了起来,“好了,等过段时间,我来上海跟你们喝酒!”

不管怎么说,高考失利还是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大家心情低落,但见方雨已然有了计划,这才稍稍放宽了心。肖亮被方雨一席话说得若有所思,对报考北大的信念似乎有了一丝松动。

不久后,高考成绩出炉,方雨果然名落孙山。虽然仍然达到普通一本的分数线,但那并不是方雨的目标,甚至连他父母也不会接受。于是,方雨放弃了志愿填报,另做打算。

根据之前的约定,方雨本应赶赴国外,接受父母的安排。不过,他关于放弃大学的一番说辞,竟当真打动了父母。既然他愿意从商,不再游手好闲,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方雨正式进入了商圈,而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居然与嘉楠雷同,便是来上海进军餐饮业。张飘飘得知这个消息,本想再次宣扬一下自己的千人饭店设想。但转念一想,要是方雨和嘉楠都看中了,到时打起架来,可是大大不妙。

张飘飘没有透露创意,方雨却仿佛已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他还传达了一个好消息,那便是不日将回上海,并且重新入住青年公寓。回归的决定令室友们十分兴奋,却又倍感莫名。

“这家伙,马上当大老板了,怎么还回来住啊?”李小昂挠着脑袋,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大概只是想跟我们团聚几天,或者临时过渡一下。”张飘飘笑道,“不管怎么样,到时候要好好敲他一笔。诶,你们说,多久没喝过茅台了?”

“你就知道吃喝。”肖亮也笑了起来,“我倒是觉得,他也许会常住。进军商业可不是轻松的事情,跟我们在一起可以放松心情,比豪华的设施更加重要。”

七月一个艳阳高照的夏日,方雨来到上海,带着大包小包,重新住回青年公寓,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好友回归,自然少不了一番庆贺,美酒和佳肴必不可少。方雨没有让张飘飘失望,大手一挥,两瓶茅台摆上了饭桌。

“这次回上海,一时半会儿是不会走了。这儿以后就是我的家,跟大家住一起。”酒席宴上,方雨正式宣布了今后的计划。

“你现在是大老板了,就算想回公寓住,不应该自己搞个大套间吗?”李小昂试探着问道。

“住哪儿无非就是一张床,无所谓的。”方雨摇摇头,“跟你们在一起,心情舒畅,工作也会顺利。对了,我这次准备进军餐饮,资金不成问题!你们要不要一起干啊?”

“你知道我在准备考研,现在可不能分心。”肖亮笑道。

“我一个演员,对经商一窍不通,可不敢来搅和你的好事。”李小昂也是不住摇头。

方雨的目光转到了张飘飘身上,其实,这才是他真正的目标。张飘飘有头脑、有能力,又对吃喝颇有研究。张飘飘见大家都盯着自己,不由苦笑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下决心安定了下来,可不想再动了。”张飘飘用力摆着手。

“你既然可以辞职去拍电影,为什么就不能辞职来开店呢?”方雨劝说道,“你不相信我,也要相信我们家的实力呀!我这次可是准备大干一场,在上海开个几百家分店……”

“等等,等等……”肖亮拦住了好友的话茬,“几百家?上海有档次的饭店总共也就几百家,你家再有钱,也没实力去统一全上海的餐饮吧?”

“切,我又没说开大饭店喽!”方雨一撇嘴,“告诉你们,我这次准备开的是早餐铺。”

“早餐铺?上海难道还缺这样的店吗?”李小昂翻了翻眼皮,“光连锁的品牌就好几个,还有各种私人小摊,生意也未见得多好。”

“我的做法自然跟他们不一样!”方雨眉毛一挑。

“嗯,不错,就是要与众不同。”张飘飘点了点头,“说到早餐,老上海讲究吃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如今又有所不同,什么包子、煎饼、饭团,这些是常见的。还有锅贴、生煎、烧饼、面条、馄饨,花样简直数都数不过来。至于店铺,有各种包子连锁、锅贴连锁、生煎连锁、二十四小时传统大饼油条店、花样繁多的面馆,基本生意都差不多,的确没有非常红火的。”

“嗯,不错,不错!”肖亮也赞同道,“除了新店大促销,我基本没见过哪个早点铺会排长队的。”

“再说口味,就以肉包为例,南方的包子馅多是放盐,加一点糖,讲究的是味道鲜美。而北方放的是酱油,而且加了大葱,追求一个香字。像BJ的庆丰、西四这些包子,上海还的确见不到。如果能引进来,也许会一炮走红。”张飘飘继续分析着,“不过,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怕是众口难调。即便你有特色,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没法支持开几百家分店。”

“你看,你看,我就说老飘厉害吧,分析得头头是道!”方雨竖起了大指,“不过,我不准备做这些已经有的东西,而是独创了一种全新的食品。”

“哦?那是什么?”张飘飘瞪大了眼睛。

“你们听我说一下……”方雨娓娓道来,“这是一个圆形的东西,大概有巴掌那么大,比一般的馅饼厚一点。里面是用发面烤制的一块饼,还有各种不同的酱料。”

“就这个?”张飘飘眨着眼睛,“那不就是煎饼吗?”

“不一样,不一样!”方雨摆着手,“煎饼都是杂粮的,口感是脆的,我这个是白面,口感是软的。我这个东西一点不脆,而是吃上去有嚼头。”

“最早的煎饼都是用白面的,后来才改成杂粮的呀!”张飘飘依旧摇着头,“再说,你这里面不就是个油饼嘛,煎饼里也有放油条的,并没什么区别。”

“我这里面也不是油饼!”方雨继续解释道,“油饼是油炸的,不健康。我这个是烤出来的,不油腻。”

“煎饼靠的就是油条或者薄脆的那些油水,不然就是面包面,多难吃啊?”

“不难吃的!”方雨提高了嗓门,“我这里面有各种酱料,味道很鲜美的。”

“煎饼也有酱料,而且还有鸡蛋呢!”

“鸡蛋并不重要,其实加了鸡蛋以后,对煎饼的影响并没有什么改变。”方雨说道,“人们做煎饼时候喜欢加鸡蛋,无非是提高营养。我这个东西里面也可以放鸡蛋,包的饼中间挖一个洞,填入鸡蛋就可以了。不过,这只是一个想法,并不准备这样做。什么事情不能面面俱到,这么说来,包子还有肉有菜呢,我也不能都加呀。少了鸡蛋成本降低,更适合销售。”

“这么一说,你也承认就是煎饼了吧?”李小昂笑道。

“好吧,就算是煎饼好了!”方雨一撇嘴,“至少市面上的煎饼是长条的,我这个是圆的。所以,我这个东西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圆煎’。”

“诶?圆煎?你姓方,做出来是圆的,你的店叫‘方方圆圆’吗?”李小昂说罢,咯咯笑了起来。

“才不是呢!”方雨翻了翻眼皮,“我承认,圆煎在原理上其实跟煎饼差不多。关键就在于它是圆的,是不是与众不同?请问下,如果同样的价钱和味道,你们是不是更想试试从没见过的圆煎呢?”

“那倒是可能的。”张飘飘点了点头,“可无非是尝鲜而已,也就第一次新鲜一下,并不会影响日常的选择。”

“好,那至少所有人都愿意试一下,对吧?”方雨继续说道,“那如果第一次试下来,发现味道比煎饼好一点点,或者价格稍微便宜一点点,是不是以后大家就会更愿意买呢?”

“倒也未必!”方雨摇了摇头,“我准备说服他们,放弃大学。”

“别闹了!不上大学,以后怎么有出路?”肖亮急道。

“我去!你看成朝阳区了啊!”张飘飘惊得张大了嘴。

“是啊,朝阳人民平平凡凡,默默为国家做着贡献。”

与嘉楠间的小误会消除,张飘飘心里分外高兴。虽然嘉楠退出了演艺圈,但以后会来上海开饭店,到时经常可以见到,也是一件好事。嘉楠果然采用了张飘飘的建议,回去后便开始筹划,饭店开张指日可待。

“糟糕,糟糕!”肖亮摇着头,“我们研究以前的高考作文时,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有一年作文题目叫《提篮春光看妈妈》,当时上海考生就说,还好不是上海卷,不然肯定有人会想成提篮桥。”

“提篮桥又是啥?”李小昂满头雾水。

“额,这个不重要!”肖亮一摆手,“现在怎么办?要是考不进一流大学,是不是就要听父母的,去国外了?”

“我听说了,好像叫《朝阳》。”李小昂接过了话茬。

“不错,不错!”肖亮说道,“朝阳,并不绚烂,更不辉煌,平平凡凡,却充满希望。试以朝阳为题,写下此时心中的感受。这么有诗意的题目,多少年没见过了!”

阅读大杀青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16113.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