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存亡之秋

第9章葛氏迎客与筹马

  • 作者:学者凤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3-25 16:48:00
  • 字数:11586字

刘禅道:“请薛使者。”

于是薛珝走到前面,道:“吴国使者薛珝觐见汉国皇帝陛下。吴国与汉国,互相依赖,恩若兄弟。吴国不能没有汉国,汉国也不能没有吴国。所以联合四十年,一同对抗魏国,才有今日三分之局。吴国新君,继位以来,平定权臣,修治文武,恩惠百姓,乃有德之君。今日使臣来贵国,只为加强两国之盟约。共同伐罪,制止暴乱,拨昏暗之乌云,建不朽之功业。”

诸葛瞻、董厥、樊建三人领旨谢恩。

刘禅乐道:“从今年开始呢,汉国将开启新的篇章。这位诸葛爱卿,他将如其父那般,为汉国带来复兴的希望,为百姓谋求幸福的生活,下面请行都护卫将军诸葛思远,说上几句。”

黄皓拿起诏令,宣读道:“今以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董厥为辅国大将军,樊建为尚书令,诸葛、董、樊三人共录尚书事。”

樊建道:“诸葛都护,董辅国都是国之栋梁,言若九鼎,句意深刻。我就不再重复说了。我就说我本人吧,我曾出使吴国,见证吴国与我汉国联合近四十年,一同对抗曹贼的历史。今更有吴国使者来我国,请诸臣公热情欢迎吴国使者,吴国五官中郎将薛珝薛使者。”

诸葛瞻坐下后,刘禅笑道:“诸葛都护说得好啊,百官都应向他学习!”他这么一说,百官又拜诸葛瞻,向其敬酒。

之后,刘禅道:“辅国大将军,请卿来说。”

言罢,刘禅举樽道:“说得好,吾等举樽敬吴国薛使者。”于是百官向薛珝敬酒。

董厥坐下,刘禅令百官向董厥敬酒。

之后,轮到樊建。

饮罢,皇帝刘禅看着薛珝,指着诸葛瞻,道:“薛使者,这位乃诸葛孔明之子诸葛思远,使者认为如何?”

薛珝端起酒樽,道:“诸葛将军气度非凡,乃国之栋梁。”

诸葛瞻道:“哪里哪里,我听说薛使者是名儒薛敬文(薛综)之子,同为名门之后,雅兴十足啊。”于是二人对饮一樽。

董厥站起来,道:“臣遵令。正如刚才诸葛都护所言,天下分崩已有四十年,九州纷乱百姓困苦。而我等今日还在宫中设宴饮酒,确实非常惭愧。但是呢,就像苦中作乐一般,一定要有一种乐观的精神,乐观看待目前局面。相信在这位新元帅的带领下,我国逆转强敌,走向富强,是值得期待的事。”

薛珝道:“恨少,最好三千匹。不然我回去之后,担心我皇怪罪于我。”

诸葛瞻看着刘禅,刘禅笑道:“薛使者,其实吾早就知道汝的想法,所以让姜伯约去汶山求胡马千匹,等数日后归来,共三千匹军马全部交于使者。”

薛珝道:“谢汉国皇帝。那薛某就多留几日,等姜将军归来。”

众人

继续饮酒。

三日后。汶山郡。

王太守走到姜维身前,道:“大将军,这几日在汶山筹集胡马六百匹,离一千匹的目标还差四百。”

李密道:“这可怎么办呢,吴国使者此时在成都,如果不能筹集三千军马,就不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赵广道:“汶山不行,只有去阴平,可是去阴平再回来,时间又太晚了。”

姜维想了想,看着王太守,道:“王太守,你有办法吗?”

王太守稍想片刻,道:“有,汶山边区有羌胡人居住的九个部落,我明日带上充足的钱粮和必备的生活用品,亲自前去求马。”

姜维道:“去部落求马,有把握吗?”

王太守道:“我国和羌胡人做生意不是一两日了,没问题。我只需三日,三日后定将剩余胡马交予大将军。”

姜维道:“好,我随你一同前往。”

王太守道:“不用,大将军坚守治所,可以让李主簿随我同前,他比较善于计账。”

姜维道:“那行,就让李令伯随你去好了。”

于是王太守和李密一起前往部落。

成都方面,岁首大会连续开了三天。

三天后,诸葛瞻在自家宅邸继续接待使者。

因为接待使者,诸葛瞻没有到尚书台办公。

此时尚书台,见诸葛瞻位置空置,董厥对旁边樊建,道:“都护今日在家里招待使者对吧。”

樊建纠正道:“你明知而故问。”

董厥道:“听说都护要在家中接待三日。”

樊建道:“三日很多吗?”

大尚书卫继走了过来,道:“辅国大将军和尚书令,诸葛都护接待使者是陛下准许的,不然为何让你二人共录尚书事呢。”

董、樊二人一听,恍然大悟,董厥道:“也对啊,我三人是共录尚书事,你看我是不是老了,反应迟钝了。”

樊建道:“不是你反应迟钝,而是陛下考虑周全,便可以让诸葛都护更好的招待客人。”

卫继道:“二位说得对,我等做好自己本职公务就可以了。”

于是董、樊、卫继续忙于尚书台。

城西营门口。

督军裴越坐在军营中,见张翼、廖化、宗预三位将军走来,便站起来迎接,道:“三位老将军,可有大将军归来的消息?”

三人停下脚步,张翼道:“目前还没有。”

廖化道:“放心吧,很快就会回来了。”

宗预道:“这几日我等好好练兵,别操心太多。”

裴越道:“这军营没有大将军,总感觉少点什么。三位老将军帮忙多分担一点,不然我这个督军不好做呢。”

廖化道:“有什么不好做的,放心吧,我等一定替你多分担一些。”

张翼道:“我这几个老将只要有一个来军营,就没有任何问题。”

宗预道:“如今诸位都在,更应该放轻松一点。”

裴越感慨道:“谢谢,裴越感谢三位老将军。”

诸葛宅邸。

诸葛瞻正接待吴国使者薛珝。

诸葛瞻指着主一侧,对薛珝道:“薛使者你看,我国的俊杰皆在此。张绍将军,张飞之子。张遵将军,张苞之子,张飞之孙。黄崇将军,黄权之子。李球将军,李恢之侄。还有这位,是陈寿。”于是众人与薛珝共饮。

饮毕,薛珝道:“各位将军都是名将之后,令人佩服,至于刚才那个陈什么来着?”

“鄙人巴西陈寿。”陈寿补充道。

薛珝道:“对对,陈寿,你又是哪位将军的后人呢。”

陈寿听后不语,诸葛瞻道:“陈寿的父亲,是参军马谡的部将。”

薛珝感叹片刻,道:“原来如此,可惜了,太可惜了,街亭一役,如果能拖住敌人五到十天,结果就完全不同了,实在是可惜了。”

陈寿听后沉默,薛珝道:“陈寿啊,你父亲是不是在街亭殉国,然后你作为遗孤受到国家优待,所以选择追随诸葛都护。”

见客人发问,陈寿不好再不说话,只好道:“薛使者,鄙人的父亲只是一个很小的人物,甚至连姓名都不应该提起,再说他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陈寿这么一说,现场顿时有些尴尬。

见况,诸葛瞻对陈寿道:“承祚啊,客人只是好奇问问,你何必在意呢。还给别人扫兴,还不快自罚一樽,给使者赔不是。”

陈寿无奈,只好自罚。

之后,诸葛瞻乐道:“薛使者啊,陈寿这酒也罚了,你就不和他一般见识了。”

薛珝笑道:“我哪有呢,我岂是气量狭小之人,没有的。”

张绍道:“其实这个陈寿啊,是蜀中的人才,他老师可是谯周。”

薛珝道:“光禄大夫谯周

,汉国的大学者。”

张绍道:“谯周有很多学生,你在永安见到的那个罗宪将军,当今的太子殿下,尚书文立,出使吴国的李密,都是他的学生。”

薛珝感慨片刻,道:“原来如此,看来不能小看这位陈主簿了,陈主簿啊,我也回敬你一樽。”于是薛珝回敬陈寿。

饮后,诸葛瞻看着薛珝旁边,道:“薛使者,你后面这二位使者,也是吴国的栋梁之才。”

薛珝道:“哪里哪里,步使者,盛使者,还不快给诸葛都护敬酒。”

于是步协和盛曼向诸葛瞻敬酒。

薛珝道:“这几天与天子及都护饮酒,非常开心,不过有一件事,令我有些不懂。”

诸葛瞻道:“何事请讲?”

薛珝道:“我不太懂,新年大会,为何会安排姜伯约将军去汶山?”

见诸葛瞻有些不悦,张遵道:“薛使者,是这样的。因为姜伯约一直和汶山郡的羌胡人关系密切,所以陛下这次请他去汶山求马,便能求得更优质的胡马,这样才能给使者筹够三千匹。”

薛珝道:“原来如此。不过求马这种事,让大将军亲自办理,我很感谢贵国的诚意。”

诸葛瞻道:“这是邻国应该做的,薛使者不必客气。”

步协道:“我在吴国,一直以为是姜伯约统领贵国国政,然而这次前来,确是诸葛都护,真是令人万万没想到。”

盛曼道:“是啊,看来我等回去之后,要向我皇禀报情况,要以诸葛都护为汉国肱骨,至于姜伯约,或许已是昨日之花了。”

说到这里,众人皆发笑,唯有陈寿毫无表情。

见陈寿如此,诸葛瞻觉得奇怪,道:“承祚,你今日是怎么了,表情这么不自然。”

陈寿赶紧拜道:“都护,在下今日身体欠佳。”

诸葛瞻道:“身体欠佳?还是对我说话不满呢?就算姜维现在是大将军,那位置迟早也是我的,你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陈寿道:“是,鄙人知道。”

诸葛瞻道:“知道就罚酒,自罚三樽。”

陈寿无奈,只能又饮罚酒。

之后,诸葛瞻对着薛珝道:“让薛使者看笑话了。陈寿这个人,头脑有时灵,有时不灵。就像他父亲一样,默默无闻,成就不高。好了好了,不说他了,继续饮酒。”

薛珝道:“刚才提到陈寿的老师谯周,我在吴国听说他对北伐事业意见很大,还到处散布消极言论,好像不想看到汉国统一天下,这件事都护如何看待。”

诸葛瞻笑了笑,道:“北伐是军国大事,有争议是必然的。至于散布消极言论,那使者就多虑了,不过了正常的国事交流。至于下次出兵,我可以领兵去打长安,以我的威望,最多一个月就能收复。”

张绍见诸葛瞻说话欠妥,道:“都护,这酒饮得差不多了。”

诸葛瞻不屑道:“还差得远呢。”

陈寿道:“都护,军国大事应该由朝廷商议后决定,不能随意给使者说。”

见陈寿这么说,诸葛瞻感到晦气,道:“承祚啊,你今日是怎么了,故意惹我不高兴是吗,身体欠佳就回去休息,回去吧。”

陈寿听后不知所措,张绍道:“承祚,你先回去吧。”

陈寿见众人都不想让自己再留下,只好离开了。

见陈寿已走,诸葛瞻又挖苦道:“这个儒生,读书还可以,其他都不行。不提他,我等继续说姜维。刚才说到哪儿了,他是大将军,我是行都护卫将军,他能指挥打仗,我难道就不能吗,我早晚必制服他。黄将军曾经对我说过,要三步走,是吧。”

黄崇道:“是的,都护一共要走三步,便能控制国内军政。而现在已经走了一半了,还剩一半很快就能实现。”

张遵道:“那是,当今都护已经控制尚书台了。”

李球道:“都护手下军队人数虽不多,但在成都控制军队不下万人,特别是八千御林军,现在都是都护直接掌控,姜维是一兵一卒也调动不了的。”

张绍道:“是啊,整个尚书台和羽林军都在诸葛都护手里,我看最多再过一两年,就能完全取代姜维。这是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以逆转。”

听到这里,薛珝、步协、盛曼三人又端起酒樽,道:“那我等再敬诸葛都护一樽,祝都护早日一统军政,成为宰相!”

诸葛瞻大笑,道:“谢谢,谢谢三位使者的祝福。”

于是众人继续饮酒。

汉国君臣热情接待吴国使者薛珝等人,诸葛瞻更在家中设宴招待,陈寿因表现欠佳被赶回家中。那么今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瞻寿失和郫县令。

薛珝道:“樊将军,水军强大是因为有坚船利刃,骁将勇卒,所以能纵横江湖。但我皇之志,不在江湖之间,而在北国中原。特别是豫州、徐州之地与我国接壤已久,早晚必取之。所以我皇急盼训一支骑兵,才能在广阔原野与北敌决战。”

诸葛瞻道:“我国已经准备两千匹军马,交予使者。”

刘禅道:“今吴主乃吴大皇帝之六子。我听说吴大帝一共有七子,有的早死,有的被杀,有的流放,似乎手足之间很不和睦。”

薛珝道:“我大皇帝英武一世,令后辈敬仰。至于手足之间,强者为王,自然规律。而如今吴皇新政,敦促王道教化,民风日益纯美,广施仁君之德。”

皇宫。

董厥道:“薛使者,我怎么听说去年,会稽王孙亮被谣言重伤,吴主贬之为侯官侯,后派人将其押送侯官,半途处死,这可不是仁君之德啊。”

薛珝道:“董将军,你了解甚少。其实是因为侯官侯让巫师祈祷祖祠,祷词有凶恶言辞,对我当今我皇有不敬之言,所以被告发。我皇仁慈不忍杀他,所以才将其贬往侯官。侯官侯内疚惭愧,所以选择自杀。”

樊建道:“薛使者,吴国水军强大,所以历次作战,北贼南犯,均以大败收场。凭借如此水军足以保境安民,然而却听说使者此行还要向我国求马,这又是为何,请使者明示。”

于是在众人的欢呼下,诸葛瞻起身,走到百官之前,他精神饱满,气色正佳,朗朗道:“曹氏篡汉,中原沦丧。四海倾覆,百姓蒙难。先帝扶危,创业西蜀。贤相伐贼,鞠躬尽瘁。国难至今四十余年,忠贤却困一州之地。臣常思先帝之英烈,贤相之勤敏。然事已至此,尽成叹息。今承蒙天子错爱,有幸统领国政。自当以中兴汉室为己任。内报陛下之信任,外肩父辈之旗帜。内修国政,外结东吴。治理诸蛮,联合胡戎。申明大义,重振天下。杀破贼寇,扭转乾坤。臣愿随陛下完成先帝与贤相未完之遗业,愿与诸公开创季汉百世之大业。身寄西川,魂在长安。岁首受命,感激万般。必竭忠节,至死不渝。”

诸葛瞻道后,百官为之欢呼高贺!

阅读存亡之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155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