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存亡之秋

第12章宫中宴会表面事

  • 作者:学者凤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3-20 05:12:31
  • 字数:11922字

见他欲走,陈寿连忙道:“回来,你这么急做什么,我马上就去,等等我找一件衣服。”

陈寿换好衣服后,便随王富去了诸葛宅邸。

王富急了,敲门声越发猛烈,道:“陈主簿,陈承祚!陈寿!”

小七见有人敲门,跑了过去,开门道:“谁呢?”

陈寿因之前被拒绝进入葛宅,意志逐渐消沉,此时他正在家中睡觉,听见有人敲门,很难受,翻了个身,继续睡。

见陈寿还是不为所动,王富继续道:“如果你坚持不去,那我也没办法了,只能回去复命了。”

王富惊讶,道:“怎么在睡觉,坏事了。”

于是小七领他到堂中,小七去叫陈寿起床,陈寿勉强起来。

此时军官城。

陈寿道:“急什么,宴会都不让我参加,还开什么会议,我不去。”

王富劝道:“承祚,你的官职是卫将军主簿,不去工作是不妥的。就算你之前对都护有什么意见,但都是暂时的,没必要一直计较。”

李密对姜维道:“吴国求马三千匹,我本以为吴人看到马匹后会仔细检查,没想到直接就带走了。”

姜维道:“是啊,吴人来我国,看似是结盟求马,其实是探查我国虚实。”

李密道:“大将军是不是对吴国人不放心。”

见陈寿从内房走出,王富道:“你是怎么回事,刚才派人叫你,你说知道了,现在居然跑去睡觉。白天在家睡觉,你过得好舒坦,难道不知都护正在召开会议,就差你一人了吗?”

陈寿赶紧道:“刚才在休息,所以来迟了,还望都护见谅。”

诸葛瞻道:“休息?白天睡觉?”

陈寿道:“真的很抱歉,在下知错了。”

见况,旁边皆出来解围,黄崇道:“都护,算了吧,陈承祚知道自己错了,这次就饶过他吧。”

李球道:“都护,还是开会要紧。”

诸葛瞻饮了口茶,道:“你这个陈承祚,还挺有脾气的。你也不想想我为何不让你参加第三天的宴会,就是因为你的言语攻击性太强,你知道吗?宴会第一天,你维护姜维。第二天,让你分析天下大势,你却说自己愚昧不知,不愿配合。然后我写字画赠予客人,你却出言贬低作品,让我在客人面前丢脸。承祚啊,你到底是我的主簿,还是姜维的主簿,为何总是跟我过不去,这已经不是一两次了。难道是当年你父亲被我父亲惩罚,所以你心中想复仇,见我得势感觉机会来了!”

见诸葛瞻火气很大,陈寿慌了,赶紧又道歉道:“都护,我哪有呢,承祚万万没有那种想法,我只想在都护门下为都护尽力分担事务,没有任何怨言和其他心思。”

张绍道:“都护,陈承祚不过是个小人物,你何必发那么大的火。”

张遵道:“都护,陈承祚不会那么想的,你多虑了。”

诸葛瞻道:“不知羞愧!谯大夫说你是益州标俊,我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如果你不想来我这里,你可以走,走吧。”

陈寿道:“都护,听我解释啊,都护。”

黄崇又劝道:“都护,要不最后再给陈承祚一次机会吧。”

李球道:“他太年轻了,思维不够敏捷,处事不太合理,还请都护再饶他一次吧。”

于是众人皆求情,诸葛瞻便让陈寿留下,只作旁边一军士,不许参与议事。

于是,又继续会议。

张绍道:“明日你入宫,一定要控制情绪,不可像今日这样。”

张遵道:“是啊,陛下设宴,你若带情绪,可不是好事。”

李球道:“我相信陛下是爱护你的。”

诸葛瞻道:“谢谢诸位的提醒和支持。我突然想到一个人。”

黄崇道:“关彝将军?”

诸葛瞻点了点头,道:“自从他被太子责备后,就再没和我来往,我都联系了好几次,他都不愿意。”

黄崇道:“他是太子的侍从官,也挺不容易的,如果有机会入宫,我去看望他。”

诸葛瞻道:“也好。”

军官城。

这时督军裴越等人走到姜维身前,道:“大将军,吴国使者都走远了吧。”

姜维道:“裴督军,吴国使者想和我玩把戏,被我看穿了。”

众人疑惑,张翼道:“玩把戏,什么把戏?”

姜维道:“吴国派了十几艘战船化装成商船,想做什么,我告诉薛珝,我在江岸周围设下三千弓弩,欢送他离开。”

众人听后笑了,廖化道:“大将军处事谨慎,那之后呢?”

姜维道:“之后,薛珝的人马皆上船,他简单与我告别,便离开了。”

宗预道:“吴人不得不防。吴人的水军凶猛,但也只能称雄于江河之上。若到平地,我国的弓弩兵能让他有来无回。”

姜维道:“所以薛珝是个明白人,不为两国也为自己,不敢胡作非为。”

这时,有军士前来报告,道:“大将军,陛下旨令。”

于是姜维接令。

军士道:“陛下请大将军明日到宫中赴宴,不得耽误。”

姜维道:“姜维接令。”

待军士走后,裴越道:“陛下明日召你入宫,你可知何事?”

姜维想了片刻,道:“不知。”

裴越道:“你不在成都的时候,诸葛都护一直在增强自己的实力,可能和这次宴会有关。”

张翼道:“诸葛都护,年轻气盛,你可要小心呢。”

廖化道:“如今宫中的羽林军都是诸葛都护的人,剩下的都是黄皓的人,几乎没有你的人了。”

宗预道:“老将若被后辈算计,实在太可惜了。”

李密道:“大将军,要不带上一些军士一起去吧。”

姜维想了想,走到堂之中央,道:“各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我心里有数。入宫不能带太多军士,带上几人便可。”

众人皆不解,裴越再提醒,姜维示意别说了。

很快便到了第二日。

姜维、诸葛瞻皆只带了几名随从入宫。

刘禅,太子刘璿,姜维,诸葛瞻四人,此时坐于一堂,黄皓则站于不远处。

刘禅看着刘璿,道:“太子,汝给姜大将军和诸葛都护敬酒。”

刘璿便行之。

敬后,姜维、诸葛瞻又想回敬,刘禅叫住道:“二位爱卿且慢,二位可知吾为何让太子先敬?”

姜维、诸葛瞻放下酒樽,姜维道:“陛下是不是有什么关于太子的事,需要向老臣说明。”

诸葛瞻道:“陛下,保卫太子是我等臣子的职责,我当义不容辞,竭尽全力。”

刘禅叹了口气,道:“这次请二位来,其实是想说说心里话。吾当皇帝近四十年,经历了太多,身体越发衰老,或许时间不会太久了。”

一听皇帝这话,姜维和诸葛瞻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愣了半会儿,还是诸葛瞻道:“陛下正值壮年,何故此言呢?”

姜维道:“是啊,陛下刚过五十,时间还很长呢。”

刘禅挥了挥手,眼有泪花,看着酒樽,道:“吾的身体吾最清楚。”

不远处的黄皓则用袖口摸着眼角。

只见刘禅又端起酒樽,道:“其实今日请二位赴宴,是想说一件事。”姜维、诸葛瞻见况也端起酒樽。

刘禅接着道:“外面有很多传闻,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吾听得太多,烦了。吾只希望卿二人能精诚合作,不要有任何斗争。”道后,便一饮而尽。

姜维见况放下酒樽,起身拜道:“臣姜维愿与诸葛都护一同扞卫国家,保护陛下,至死而已。”

诸葛瞻也起身拜道:“臣也一样,愿与姜维大将军共同努力,诛灭魏国,兴复汉室。”

刘禅示意二人坐下,道:“卿二人这么说,吾深感欣慰。卿二人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行都护卫将军,皆可谓位高权重,这个国家倚仗二位,天下臣民看着二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该做的事,那便是最好的。”

刘禅道后,姜维与诸葛瞻互敬一樽。

刘禅看着姜维,道:“大将军姜爱卿,张翼、廖化、宗预都是国家老将,但诸将对北伐事业一直有意见,而吾一直支持卿,让卿领导大众。卿这次要去汉中,吾也同意。但若没有吾的圣令,卿不许擅作主张,向北进军。”

姜维站起来,道:“臣姜维遵令。”

姜维坐下后,刘禅看着诸葛瞻,道:“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爱卿,卿很年轻便统领国事,这是吾对卿的破格提拔,卿可一定要争气。要把国家的政务治理妥当,就如当年陈祗故事。”

诸葛瞻起身,道:“臣诸葛瞻铭记圣意。”

诸葛瞻坐下后,太子刘璿道:“姜大将军,诸葛都护,你二人皆国之栋梁,陛下信任与欣赏。我做太子以来,无恩无德。我早告诉大将军,如果有机会一定跟随灭贼。诸葛都护是驸马,与我更是一家人。只要我等君臣团结一致,总有一天,一定能振兴国家。”

姜维端起酒樽,道:“殿下说得好,我敬你。”

诸葛瞻端起酒樽,道:“太子的仁德,国中臣民皆知。如果用一家人来形容,我是太子的妹夫,妹夫肯定支持太子,直到永远。”二人皆敬刘璿。

众人吃菜,刘禅道:“姜爱卿,昨日卿去送别吴国使者,卿认为这个盟友,靠得住吗?”

姜维放下筷子,道:“陛下,吴国就像表面兄弟,只为图利,并非重义。如果真重义,荆州就不会丢了,孙权也不会向魏国称臣。所以臣认为,吴国虽为盟友,但不得不防。”

刘禅道:“所以吾让阎宇、罗宪率一万人,据守白帝城,死死盯着吴国,不让其有任何得逞的机会。”

姜维道:“陛下圣明。”

刘禅道:“诸葛爱卿,大将军即将离开成都去往汉中,尚书台一定要保证汉中前线的物资供给。另外卿遇到任何问题,要与董厥、樊建、张绍等老臣商议,再上表与吾。”

诸葛瞻道:“陛下,臣一定向众老臣学习如何处理国事,请陛下放心。”

刘禅道:“来,继续饮酒。”于是四人又举樽相饮。

今日,诸葛瞻入宫并没有带陈寿,此时陈寿想睡觉却睡不着,于是坐于前堂。

听说陈寿和诸葛瞻闹矛盾,李密约寿良(字文淑)一起到陈寿家看望他。

此时二人已走到陈寿家门口,忽听见里面有大声喧哗声。再一听,是陈寿在发脾气。

陈寿怒道:“诸葛思远,诸葛瞻!汉室就只有这么一点土地和子民,还不懂如何团结大众!整日官僚作风,就知道结群把酒,夸夸其谈,吃喝娱乐,不思进取。这些名将之后总觉得自己也是名将,是天神下凡,明明什么本事都没有,却心高气傲,不知礼贤下士。若国家真的交给这些人,还有什么希望可言,这个国家的命运将不堪设想!”

李密和寿良感觉越发不对,敲门道:“承祚,承祚,开门呢!”

陈寿前去开门,一看是他二人,道:“怎么是你二人,今日皆没公务吗?”

李密道:“我和文淑今日相约来看望你。”

陈寿道:“你二人来得可真是时候,我正在气头上。”

寿良道:“有什么话一起聊聊。”

陈寿便让二人进来。

陈寿将昨日的遭遇,告诉于二人。

二人听后,李密道:“你和都护两人居然有这么大的矛盾,难以置信。”

寿良道:“承祚一直不给都护面子,所以都护可能有抱怨。”

李密道:“都护是国家大员,地位仅次于姜大将军,怎么会有这么狭隘的行为。”

寿良道:“官做得越大,本性只会越发暴露,到底是什么水平,很快就明白了。”

李密道:“那怎么办,承祚这主簿还当不当?”

寿良道:“这还能当吗,都被问候家人了。”

见二人说个不停,陈寿止住道:“得了得了,你二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是来看我笑话,还是来帮我排难解忧。我都落到这步田地了,怎么连一点安慰和一些积极的建议都没有。”

李密和寿良于是坐下,思虑起来。

李密道:“你现在把都护得罪了,你可知情况的复杂。”

寿良道:“要不你先冷静冷静。”

陈寿也坐下,道:“这个国家,先帝和丞相若在,我还会抱有希望,可偏偏遇上诸葛瞻这等平庸之辈,我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李密道:“小国想要击败大国,是需要天时与人谋的。如今两样都没有,至于什么时候有,这个真不好说。”

寿良道:“我汉国没有机会,吴国孙休刚刚稳定局势,司马昭又把持魏国朝政,所以目前看来,三国皆不具备统一天下的能力。”

这时陈寿忽然笑了,道:“看来你二人和我一样也缺少信心啊,我等蜀人都对这个国家没希望了吧。”

李密道:“一个国家,能存活就有他存活的道理。所以以后的事,还得再看。”

陈寿道:“如果汉国有一天真的亡了,那就说明他应该亡,再说天下哪有不亡的国家呢。商朝五百年,周朝八百年,汉朝四百年,都有他的气数。而我等拥护的这个季汉,已经变味了,不是吗?如今我终于把这个问题给看透了。”

寿良道:“不要再发火了,发火除了伤自己身子,没任何作用。我等可以书写历史,但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

见陈寿拿来一坛酒,寿良接着道:“之前你打算写诸葛亮传,之后还会写吗?”

陈寿放下酒坛,道:“写,当然要写,先辈的伟业和后辈的无能,正好形成鲜明对比,我要把真实的历史写出来,好留于后人评说。”

陈寿道后,三人端起碗来,大口吃酒。

刘禅想搞好内部团结,于是召姜维、诸葛瞻到宫中宴会,然而国家上层与蜀中士人的紧张关系又该如何调节?今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从长计汉中治军。

不久,陈寿赶到诸葛宅邸。

见陈寿终于来了,诸葛瞻不悦道:“陈承祚,你是怎么回事,你眼里还有我这个诸葛都护吗,你还是卫将军主簿吗?”

姜维走到一处,道:“两国只是表面结盟,若两国内部真的出现大的危机,盟友是靠不住的,只能靠自己。”

李密道:“言之有理。”

军士王富来到陈寿家门口,敲门道:“陈主簿!陈主簿!”

这时赵广走来,道:“大将军,吴国船只已完全离开成都,往巴东而去。”

姜维道:“继续派人监视,直到完全离开我国国境。”

赵广道:“诺!”

王富道:“陈承祚呢,你家官人在家吗?”

小七道:“他在睡觉。”

阅读存亡之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155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