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存亡之秋

第3章邓艾钟会谋计策

  • 作者:学者凤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3-25 16:48:16
  • 字数:10558字

孙休道:“使者放心,明日大将军便会出兵。还望贵国坚守数日,胜利之日便将来临。”

季汉使者敬拜孙休后,便退下离去。

吴帝孙休拿到季汉国书,阅之,道:“使者,魏军真南下攻打贵国?”

季汉使者道:“吴皇陛下,根据前线军情,魏国分五道伐蜀,此时正与我汉军于汉中交战。”

季汉派出使者,出使吴国,告之魏国征伐季汉之事,并请求吴帝出兵,在东路牵制魏军。

季汉使者道:“谢吴皇陛下。还望贵国尽快发兵,方能早退强贼。”

吴帝又看着丁奉,道:“大将军,此事当如何看?”

丁奉出列,道:“陛下,就如丞相所言,当发兵救之,若邻国灭亡,我国亦不能独存。”

见使者走了,濮阳兴道:“陛下,魏蜀相争,无力东顾。既然一定要出兵,何不直指寿春。”

丁奉道:“臣遵令。”

孙休看着使者,道:“使者,这样可行否?”

孙休道:“出兵寿春,那荆州方向之增援,又该如何为之?”

濮阳兴道:“可遣留平将军至南郡,与施绩将军一同商议进兵之事。另遣丁封、孙异二将至沔中,向西救援。”

孙休对丁奉道:“丞相之意,大将军以为如何?”

孙休又点头,道:“那好,吾下诏,由大将军亲率诸军,前往救援,具体计划,由卿制定。”

因为邓艾早已明确魏军下一阶段的军事路线,上书道: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通俗意思为:如今贼寇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县,涪县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姜维虽死守剑阁,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一定会回救涪县。此时,钟会之军正好乘虚进入剑阁。如果姜维死守剑阁而不救涪县,那么,涪县兵力极少,将很难对付魏军。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不久,邓艾来到白水关,钟会亲自出关迎接。

钟会与邓艾,魏东路军统帅与西路军统帅,历史性的相见。

进入将军府大堂,入座。

钟会举起茶碗,笑道:“邓将军远道而来,实在辛苦,以茶代酒,表达敬意。”

邓艾同举,回笑道:“谢钟将军。”

二人饮后,钟会道:“如今之局面,蜀将姜维死守剑阁,我军进攻数日而不克,白白损失许多将士。大军停至白水,十万之众,每日空耗粮草,时间若久,粮草耗尽,军心难安,只能北撤。若到那时,伐蜀一役,必功亏一篑。若姜维再趁我军北撤之际,突然四面杀出,别说攻下的汉中诸部能否留存,更可能威胁至长安。若真到那时,整个潼关以西的大片国土都会被姜维占据,你我将成败军之将。我想邓将军与我皆不希望看到那样的惨淡之景。所以今日请邓将军前来,便是与之共谋我军之后应如何作战,还请邓将军见示。”

邓艾听过钟会长论,遍观诸将,道:“十万精锐,拿不下一剑阁,看来姜维不好对付。如何能打破僵局,我几日前已上疏朝廷,陈明计策。今日前来白水,当与钟将军共同明确。”

钟会惊讶道:“看来邓将军有计,请讲。”

邓艾起身,站在地图旁,道:“从汉中入蜀之山道,有金牛道、米仓道与洋巴道。蜀将姜维以重兵占据三道,我军难以攻克一处。与其如此,不如出奇兵,由阴平桥头南下,偷渡景谷道,经汉德阳亭,到达江由、

涪县,直插敌国腹心。姜维得知,必分兵救涪,到那时钟将军再率十万之众猛攻剑阁,必克之。之后南北二军将姜维包围于剑阁与涪县之间,一举歼灭蜀军主力,再进图成都。”

邓艾道后,钟会看着地图,思索一阵,后道:“姜维再多谋略,亦无力同时防守江由与剑阁。此计若行,定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成效。”

邓艾回座后,道:“看来钟将军赞同我之计谋,若如此不如立即施行。”

钟会遍看堂中诸将,回头道:“可行,那就请邓将军率麾下勇士,走阴平山道,夺取江由,再立新功。”

邓艾道:“邓艾愿往,不过还请钟将军与我配合行动。”

钟会道:“如何配合?”

邓艾道:“钟将军在正面牵制姜维外,需派一员大将,绕道剑阁西,夺取汉德阳亭,从西面阻挡姜维增兵江由之道路,这样我便能更快占据江由。”

钟会点了点头,道:“有理,当派哪位大将前去?”

邓艾道:“将军田章。田将军经营西部多年,熟悉西部地理,由田将军前去必能成功。”

钟会看着旁边,道:“将军田章。”

田章出列,道:“末将在。”

钟会道:“邓将军的计策你已听到,就问你敢不敢去。”

田章坚定道:“有何不敢,末将愿往!”

钟会道:“好,我命你率本部人马,绕道剑阁西,走汉德阳亭,协助邓将军攻取江由。”

田章道:“末将领命!”

田章归位后,钟会看着邓艾,道:“邓将军,还需做何?”

邓艾道:“不必了,谢钟将军。”道后邓艾起身,接着道:“我即刻返回阴平,挑选勇士,向江由进军。”

见邓艾欲走,钟会道:“邓将军何必心急,你我统帅难得相见,我已备下晚宴,等用宴之后,休息一夜,明日再走亦不迟。”

邓艾道:“感谢钟将军好意,只是军务在身,不敢片刻延误,只能尽快返回。至于开宴饮酒,等成功之日,再痛饮也。”

见邓艾执意要走,钟会只好道:“也好,那我就不强留。”

邓艾道:“谢钟将军,还请钟将军命田将军准备数日,之后便向剑阁西进军,我期待与田将军于汉德阳亭会师。”

钟会道:“请邓将军放心。”

邓艾拜谢钟会后,便告辞离去。

见邓艾来去匆匆,钟会心里有些嘀咕,竟然坐在那里,沉默良久。

见况,杜预向前,道:“钟将军,钟将军。”

钟会这才反应过来,道:“元凯,有何事?”

杜预道:“将军如何看待邓将军之计谋,到底能成否?”

钟会走到地图前分析道:“阴平道长年失修,数百里荒无人烟,还要翻越天险摩天岭,岂是易事。”

杜预道:“邓将军麾下三万多人,皆乃西部精锐之师,只要将帅奋不顾身,是很可能到达江由。”

钟会道:“你有所不知,以前蜀相诸葛亮在时,在阴平道上设有围城与伏兵,以此防备魏军偷袭。后来诸葛亮去世,蜀国国力不济,蜀主撤掉道上围城与伏兵,然而却在江由设关口,关中至少有三校约三千人马。”

杜预道:“那这么说,就算邓艾成功到达江由外围,亦无法攻克江由关口,时间一久,补给困难,必遭失败。”

钟会道:“所以邓艾此计甚险,若成,则能灭亡蜀国,若败,则全军尽覆而死无葬地。”

看来钟会对于邓艾的偷渡之计,并非完全认可。但邓艾是征战数十年的老将,在军中资历甚高,他执意要试,钟会也难以干预,只能成全。

邓艾离开白水关,策马返回阴平桥头的路上。

邓忠道:“父亲,今日钟会听过父亲计谋,感觉他并不太认可。”

邓艾道:“钟会长于谋略,所以在淮南屡立功勋。然而内战与外战有所不同,内战是门派更迭之斗,外战是国家存亡之博,所以外战比内战更难。而钟会已在汉中扬威,即使班师,只要能守住汉中,亦能得到封赏,所以他不愿冒险。而我功劳不如钟会,若此时停下征伐,将无寸功。之后下场会如何,或被钟会统领,成其麾下卒。或被调回朝廷,另任闲职。所以若要掌握命运,就必须冒险,没有退路可言。”

邓忠道:“儿明白也,等回到桥头,整顿三万将士,偷渡阴平,奇袭江由。”

邓艾道:“很好。”

邓忠道:“那父亲认为此役胜算几何?”

邓艾坚定地看着他,道:“大魏必胜,蜀必败!”

于是邓艾、邓忠等彻夜赶路,返回阴平桥头。

邓艾来到白水,与钟会召开军事会议之事,不久被姜维得知。

姜维太了解邓艾,他知钟会在剑阁受阻,邓艾一定会稳不住,邓艾会让钟会在剑阁牵制自己,然后邓艾本人率军偷

渡阴平,出其不意进攻江由县。由于姜维肩负守卫剑阁之重任,无力分兵江由,于是他上疏皇帝,请求派一军增援江由,另外让江由守将马邈率三校将士坚守险要,以防魏军来犯。

几日后,姜维的上疏到达成都。

皇帝刘禅召开朝会,商讨增援一事。

刘禅道:“大将军要求增兵江由,以应对魏贼邓艾走阴平道南下之偷袭,此事众卿以为如何?”

尚书令樊建出列,道:“陛下,魏贼势众,吞汉之心已久。之前张、廖、董三位将军增援前线,与大将军合兵剑阁,已阻挡魏贼钟会之进犯。而大将军考虑让成都再派兵增援江由,是对形势之变化后做出的正确请愿。所以臣以为,应依大将军之意,早派一军前往江由。”

樊建归位后,太子刘璿道:“父皇,魏贼二十万进犯我国,臣儿愿率军前往江由,保卫北境。”

刘禅听后挥了挥手,示意退下,刘璿只好退回。

见阶下众臣皆沉默,刘禅有些稳不住了,盯着一人,道:“思远,事到如今,吾想听卿之看法。”

诸葛瞻出列,道:“陛下,既然大将军之意是增援前线,臣亦赞同。”

刘禅道:“那卿认为应派哪位将军前往?”

诸葛瞻想了想,道:“宗预将军病了,不能上朝,怕不能领军。樊尚书令要负责尚书台事务与联络吴国,不能分身。右将军阎宇,远在巴东,亦无法速行。所以一时,国内未有最好之人选。”

刘禅指着他,道:“乃卿也!卿为行都护卫将军,掌管国之羽林军,此时应以国事为重,亲自北上,对抗强贼。若再不能齐心,怕是烽火连月,国家毁败,玉石俱焚!””

见老皇帝激动,点名要让自己去,诸葛瞻这才坚定道:“陛下,君让臣去,臣必去。臣愿率羽林军,前往江由,阻挡魏贼。若不能击败邓艾,臣至死不归。”

刘禅道:“这就对了,吾即下令,调动成都所有羽林军,由卿节制。若嫌人少,可将大赦后之国家囚犯、城中杂役、工匠等悉数编入,筹集万众,前往江由。”

诸葛瞻道:“谢陛下。”

樊建道:“陛下,诸葛都护初次领兵,可遣几位将军与之前往,出谋划策,对抗强贼。”

刘禅道:“也好,诸葛爱卿,卿打算带哪些将军一同前去。”

诸葛瞻思索片刻,道:“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都督李球、汉寿亭侯关彝、及吾子诸葛尚。”

刘禅道:“皆可,只是关侯生病,居于宅中,怕是难行。”

诸葛瞻道:“关侯若不行,亦足以。臣一定歼灭来犯之敌,不负陛下与国家所托。”

刘禅道:“好,下朝之后,卿立即前往整军,二日后誓师大会,吾要亲自为卿壮行!”

诸葛瞻道:“谢陛下!”

于是今日朝会,收到姜维要求增援江由请求后,皇帝刘禅当即命令由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统军前往。

曹魏方面,魏将邓艾与钟会召开军事会议,明确下一阶段作战问题。计划由邓艾率魏西路军偷渡阴平,攻取江由,钟会则留在剑阁牵制姜维主力,另派田章绕道剑阁西,阻挡姜维可能向江由方向的增援。季汉方面,姜维察觉邓艾企图后,即刻上疏朝廷,请求增援,得到皇帝采纳,由诸葛瞻领兵北上。在这样的军事变化下,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邓士载偷渡阴平。

当邓艾收到邀约,立即率邓忠等随从数十人,快马赶去白水。

邓艾为何反应如此迅速?

丁奉思索片刻,道:“臣赞同,可先让魏蜀消耗,我国再收渔翁之利。臣愿进兵寿春,牵制魏军。”

孙休道:“好,就依丞相与大将军之言。”

季汉炎兴元年,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十月。

于是吴国方面,确定了救援季汉的计划。

剑阁北,曹魏方面。

钟会进攻剑阁不克,这样的情况显然对魏军不利。因为时间一久,十三万前线魏军的粮草,便会消耗殆尽。而魏军的补给要从长安运来,路途遥远,难以支撑。钟会,他显然知道这样下去并不是办法,然而此时,他又想不出更好的计策,在与多位同僚商议后,他决定邀请魏西路军统帅邓艾前来白水,与他一同商议下一阶段的军事问题。

孙休听后微微点头,对着旁边道:“丞相,卿看此事当如何也?”

濮阳兴出列,道:“陛下,魏国进犯邻国,事紧急,当率军救之。”

阅读存亡之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155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