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存亡之秋

第11章邓艾居功言悖逆

  • 作者:学者凤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3-25 16:48:24
  • 字数:10588字

司马昭走到夏侯和身前,道:“一定让卫瓘监军提示邓艾,国家大事当从长计议,不可独办。”

夏侯和道:“诺!”

司马昭阅后,将信交于心腹贾充、邵悌等人阅览。

贾充道:“邓艾私封蜀人,制定治蜀、平吴之策略,这是否超过他的职权。”

邓艾写给司马昭的书信,到达洛阳相国府。

夏侯和道:“遵命!”

贾充看了眼邵悌,对司马昭道:“相国可派监军卫瓘提醒邓艾,凡事当上报,不可擅行,并让钟会监视邓艾,以防有变。”

邵悌道:“看钟会、卫瓘等将领是否向朝廷报告邓艾之事。”

于是在收到邓艾之书信后,司马昭对邓艾的言论表示不满,便派使者前去蜀地,提醒邓艾谨言慎行。

相国左司马夏侯和出列,道:“相国!”

司马昭道:“我派你为使者,代表朝廷,慰问蜀地将士,告知众将士,朝廷的嘉奖诏令,随后便至。”

蜀地,涪县。

季汉灭亡的诏令到达汉中汉城,汉城护军蒋斌即放下抵抗,到涪县归降钟会。

正如之前钟会所说,当蒋斌来到涪县后,钟会约蒋斌、蒋显兄弟一起到涪县郊外的蒋琬墓,亲自祭扫。

司马昭微微点头,道:“也好,夏侯和!”

蒋斌道:“邓艾抢得头功,占据成都,听闻已制定治蜀与征吴方略,恐不为人下。”

蒋显道:“若不是钟将军主力留于剑阁,邓艾岂能立下如此之功。”

钟会点了点头,道:“那么之后,情况又将如何变化。”

蒋斌道:“魏廷不会坐视不管,邓艾狂不了多久。”

蒋显道:“请钟将军静待魏廷之令使。”

钟会道:“也好。”

不久,钟会、蒋斌、蒋显返回涪县军营。

数日后,魏廷使者夏侯和到达涪县。

夏侯和见到钟会,道:“钟将军,朝廷派我来向诸位将军告知朝廷正讨论封赏之事,数日后便会下达。在此期间,相国收到邓将军来信,邓将军制定治蜀与平吴策略,不知诸位是否已知。”

钟会看着卫瓘,卫瓘道:“听说过,但邓将军并未直接告之我等,我等亦无能为力。”

钟会道:“我等也是在等相国之意,使者前来,可有传达。”

夏侯和道:“相国请卫监军告知邓将军:事当须报,不宜辄行。”

卫瓘道:“事当须报,不宜辄行。如此看来,相国对邓将军之作为有所不满。”

夏侯和道:“不仅是相国,整个相国府对此都有言论。”

卫瓘看了眼钟会,对夏侯和道:“既然如此,我即刻写信于邓将军。”

夏侯和道:“有劳卫监军。”

钟会道:“夏侯使者此次前来,是否会去成都。”

夏侯和道:“相国只让我找卫监军,并未让我去成都。”

钟会道:“那就请使者留于涪县,等候新令。”

夏侯和想了想,道:“行。”

夜里。

钟会将姜维请到自己住所密谈。

姜维道:“今日洛阳使者前来传话,看来邓艾已被怀疑。”

钟会道:“之后该如何行事?”

姜维想了片刻,道:“卫瓘写信劝导,怕是事与愿违。邓艾或将再次给司马相国写信,坚持自己的主见。”

钟会道:“若如兄长之言,相国会如何应对?”

姜维看着钟会,道:“我有一计,可借相国之手,除掉邓艾,这样贤弟便可入主成都。”

钟会惊讶,道:“还请兄长赐教。”

姜维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告之钟会,钟会听之,大呼妙哉,予以采纳。

之后,卫瓘写给邓艾的书信,到达成都。

邓艾阅信,见司马昭不赞成自己的主见,为此感到不满,便把书信拿给旁边邓忠、师纂。

二人阅后,邓忠道:“父亲,看来相国不太认可父亲之策,所以让卫监军如此回复。”

师纂道:“事当须报,不宜辄行。就是指邓将军不要自做主张,一切听候朝廷之令。”

邓艾道:“我有说错乎?三年定蜀灭吴,此乃天赐之良机,相国如此英杰,难道不知?”

见他激动,邓忠道:“父亲息怒,或许朝廷亦有困难,所以一时拿不定主意。”

师纂道:“如今朝廷封赏诏令还未到达,不如稍等。”

邓艾道:“你二人年轻,自当不急。而我已年过七旬,再等数年,还能否挥师江表,直指建业!我不愿再等也。”

邓忠与师纂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

见二人愣住,邓艾道:“不行,我须再给相国写信,请相国克服一切困难,以伐蜀之决心,继而再灭东吴,实现天下一统。”

于是邓艾持笔道:“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通俗意思为:我奉命征讨,遵从旨意给予的命令,使敌人首领归服;秉承皇帝旨意来任命临时官员,以此来安定刚归附的蜀人,这是符合权宜之计的。如今蜀国全部归降,使我国的疆域直到南海,东与吴郡和会稽郡相接,便可早日安定。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的路程,会拖延很多时日。按照《春秋》的大义,士大夫离开国境,如果遇到可以安定社稷,有利于国家的事,可以自己做主。如今吴国尚未降服,疆域与蜀地又相连,不能拘于常理而失去良机。按照兵法,以大局出发,不应考虑个人的功名与得失,我邓艾虽然没有古人那般节操,但绝不会因心有顾忌而损失国家的利益。”

写毕,邓艾道:“你二人阅后,立即遣使送之相国府。”

邓忠、师纂阅后,又愣住了,或许是对文中之意并不太理解。

见二人犹豫,邓艾亲自叫来信使,命令送之。

当夜,师纂再次给卫瓘写信。

到了十二月末。

魏廷陆续发布诏令。

十二月二十一日,魏廷发布诏令,将益州一分为二,北部为梁州,由钟会镇守,南部为益州,由邓艾镇守。这样做即是为了削弱益州势力,减轻中央管制难度,也是为了平衡钟会与邓艾之间潜在的矛盾。

二十二日,魏廷发布诏令,特赦梁、益二州士民,免除其五年内一半的租赋。

二十四日,魏廷发布诏令,褒奖灭蜀之战有功将军,邓艾和钟会。

诏曰: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僣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禽子阳,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通俗意思为:邓艾显耀国威彰显武力,深入敌人腹地,斩将拔旗,消灭敌首,使得伪称帝的人,隆重的跪拜并自捆颈部,多年来就该杀的罪人,一次出征就全部平定。用兵没有超过预定的时间,战斗进行还没经过一整天,就像风扫残云,一举荡定巴蜀。即使白起攻破强大的楚国,韩信打败强劲的赵国,吴汉擒获公孙述,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若论功绩最高,那也比不过邓艾的功勋。如今任命邓艾为太尉,增加食邑二万户,封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一千户。”

诏曰:会所向摧弊,前无强敌,缄制众城,罔罗迸逸。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凡所降诛,动以万计,全胜独克,有征无战。拓平西夏,方隅清晏。其以会为司徒,进封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二人亭侯,邑各千户。

通俗意思为:钟会所向披靡,击败从未遇见过的强敌,占领众多的城池,布下大网捉拿逃敌。蜀国的大将,覆面自缚归顺朝廷,谋略从未失算,征途从未荒废。包括所有投降歼灭的敌人,用万来计数,全胜克敌,可谓不战而胜。荡平西部国土,使得边境得到安定。如今任命钟会为司徒,增加食邑一万户。封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一千户。

从这两份诏书可以看出,邓艾与钟会皆名列三公,但所增食邑有所不同,邓艾高于钟会一万户。

同日,郭太后去世。

涪县方面。

卫瓘又收到师纂来信,于是向钟会汇报,钟会、卫瓘、胡烈等人见邓艾坚持个人主张,皆认为他这种行为属于悖逆,发生变乱的征兆已经显露。于是三人向朝廷报告,又让师纂报告。

同一时间,邓艾写给司马昭的信,被钟会派人于中途拦截,钟会善于模仿他人书法,于是修改邓艾书中词句,使内容更加傲慢,居功自傲。

十二月月底,相国府。

司马昭先后收到邓艾、钟会、卫瓘、胡烈、师纂的书信。

司马昭显得特别愤怒,道:“这个邓艾,他眼里还有朝廷乎,难道想在南面称王!”

贾充道:“邓艾怎会如此狂傲。”

邵悌道:“相国之前让卫监军提示他不可自作主张,可他却不听。朝廷又以他为太尉、若是赴任,怕是要与朝廷分庭抗礼也。”

司马昭道:“所以钟、卫、胡、师四位将军写信于我,皆认为邓艾之举属于悖逆,之后将发生叛乱。”

贾充看了眼邵悌,对司马昭道:“可令钟会入成都,抓捕邓艾。以囚车将邓艾押至洛阳,再由朝廷定罪。”

司马昭疑惑,道:“邓艾名望高于钟会,职位亦在钟会之上,若是抗拒,又该如何?”

邵悌道:“钟会所统军队,五六倍于邓艾。况且诏令一到,实行抓捕,谁敢反抗。”

司马昭想了想,道:“不如我率军至长安。”

贾充不解地看着邵悌,邵悌道:“此事何需相国亲自出征。”

司马昭道:“难道你忘了之前你我二人的对话,怎能让我不要出征。我用信义待人,所以重用邓艾、钟会。当我到达长安之后,便能快点与二人相见,弄清事实,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见司马昭如此所想,这让贾充、邵悌二人感到惊讶。

贾充:“原来相国只是想弄清真实情况。”

司马昭道:“若我派你出征,难道也一定要怀疑你?”

听到这里,贾充感慨而无语。

邵悌见况,也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记室荀勖走近,道:“相国,我支持你出镇长安。”

荀勖是钟会的从外甥,钟会是荀勖从舅,二人是舅甥关系。

见荀勖一言毫无私心,这使司马昭眼前一亮,并道:“公曾,说说你的看法。”

荀勖道:“之前我提议以卫瓘为监军,监视邓、钟两路大军,所以两军和睦,一举荡平西蜀。而如今卫瓘亦写信,看来此事不得不重视。”

司马昭道:“继续说来。”

荀勖道:“是,在下认为,可派贾护军率步、骑一万先行进入汉中,驻守乐城,相国亲率十万大军进入关中,驻守长安,相国可写信于钟士季,若邓艾不服,我可助你,相信彼此很快便会相见。”

司马昭爽快道:“此计甚妥。明日我上奏陛下,令钟会抓捕邓艾。”司马昭看着贾充,接着道:“公闾!”

贾充道:“相国。”

司马昭道:“以你为中护军假节、都督关中、陇右诸军事,率军先行,驻进汉中乐城。”

贾充道:“诺!”

司马昭道:“我当亲率洛阳十万之军,数日之后,出镇长安。”

灭蜀之后,占据成都的邓艾,逐渐居功自傲,两次向司马昭写信,主张自己的治蜀、平吴之策。钟会、卫瓘、胡烈、师纂等皆认为邓艾违反正道,或将变乱,于是向朝廷上报。

司马昭与僚属讨论之后,命令钟会抓捕邓艾,又命贾充驻守汉中乐城,司马昭本人则前往长安,了解真相。那么钟会能奉诏抓捕邓艾吗,之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钟士季入主成都。

蒋斌、蒋显皆道:“诺。”

钟会看着远处,道:“二位兄弟,如今西部战事结束,说说对于时局的看法。”

此时钟会于墓前上香,众人于是敬拜。

礼毕,钟会道:“尊君公侯一代人杰,其二子博学多才,我钟士季能与蒋氏结交,乃荣幸之至。”

曹魏景元四年,冬十二月。

蒋斌道:“钟将军屈驾至此,令人敬佩,若不嫌弃,我兄第二人,愿为钟将军马首是瞻。”

蒋显道:“愿为钟将军马首是瞻。”

见二人跪拜,钟会连忙扶起,道:“好,那就请蒋氏兄弟留于涪县,参赞军事。”

邵悌道:“邓艾有白起、韩信之功,威震巴蜀,名誉天下,此时劫持蜀主,又占据巴蜀,日久恐将生变。”

司马昭本有不满,见二人如此言论,气愤道:“伐蜀之前,邓艾屡次进言不可伐,是我强令他出兵,他才有今日之功。难道土鸡变越鸟,家鸭变凤凰,如今已无人可驾驭乎?”

阅读存亡之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155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