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盛唐风华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射天狼(二十)

  • 作者:天使奥斯卡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1-06 05:46:22
  • 字数:6530字

自古以来兵多累将,大队人马意味着指挥压力倍增,一个处理不好,就成了隋军在辽东那种情况。

几十万大军展不开队形战场乱作一团,反倒是容易被对方得手。

是以这种攻坚战对于突厥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执必落落之所以之前不想这么打,自然不是担心生口损失,而是考虑自家人的性命。

突厥虽然号称全民皆兵,但那也只是针对玩命的时候而言,其组织度比起训练有素的汉家子实际是远远不及。

大量的军队调度不仅是对人力的消耗,也是对指挥官的考验。

若是精锐战兵折损殆尽,这些从河东掠夺而来的财宝非但不能为执必部带来富贵,反倒是会成为催命符。

显然结社率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摆出阵仗逼迫执必落落必须采用这种简单原始的方式交战。

尤其现在执必部的前方是大量生口,这些百姓知道今日被驱逐向前就是让自己送死,哪个会心甘情愿?

执必部大军尽出,数不清的队列人马好像密密麻麻蠕动的蚁群。

刀枪如麦穗剑戟似麻林,号角声撕心裂肺如同群狼嘶嚎。

纵然碍于突厥兵的刀枪不敢反抗,但是脚下都像是趟了镣铐,走路慢如蚁爬。

而且东一堆西一堆挤成一团,迟迟形不成阵型。

任是突厥兵喊破了喉咙皮鞭不停地抽打,进度也是异常缓慢。

柏璧军寨外面已是鼓角齐鸣,旗幡招展貉带飘扬,人喊马嘶之声不绝于耳。

上了战场哪有什么慈悲?

便是亲娘老子,也得照杀不误!再说他们既然落在突厥人手里,迟早是个死。

你杀不杀又有什么分别!”

“将爷说的是。

可是让他们真攻过来,末将担心”侯君集其实很清楚,老军将说的没错。

用生口填壕的另一个危险,就是这段阵型混乱期特别容易为人所趁。

这时候如果一支精骑杀出去,那些百姓肯定四散奔逃,不光他们的队伍混乱,就连突厥自己的阵型也会被冲散。

骑兵只要保持阵型持续进攻,肯定能让突厥人吃个大亏。

自古守城必野战,以骑兵出去袭扰冲锋,让敌人不能布阵,远比守寨来得有用。

再说布阵再慢也有完事的时候,等到生口们被迫压过来的时候,就轮到自己这边倒霉。

是以不管是从用兵交战还是从保护百姓方面出发,出战都是上上之选。

但问题是,这事情自己说了不算。

要想破敌就得用精骑,而大唐最精锐的骑兵,现在就在军寨内,但是偏偏不归自己指挥。

玄甲骑的指挥权在李世民手里,他不发话谁能动?

自己作为将军,手下不过是几千兵马,其中骑卒总数不过千人。

这点骑兵杀出去,最多就是让突厥人难受一阵,随后就能用大队骑兵把自己埋了。

没有李世民发话,自己出阵就是送死!老军将挨了两句,就不敢再多口,只能恨恨地朝脚下吐口唾沫:“入娘的,这打得叫什么仗?

阿爷不怕死,可是不想死的这么窝囊!”

眼看就到了玩命的时候,军将们对于主将的畏惧远不如平日,主帅也不会在小问题上和军将较真。

哪怕是脾气暴烈如侯君集,这时候也只能装聋作哑,当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强压着怒火,两眼紧盯前方,盘算着对面有多少兵力自己又能坚持多久。

忽然,身后传来阵阵呐喊鼓噪之声。

侯君集正待回头观看,就又听到一阵己方的号角声鸣。

紧接着望楼上的牛皮战鼓隆隆作响,很快这些鼓点就被人以接力的方式次第敲响,在整个军营间激荡。

主帅上来了?

这鼓号代表主帅亲临全军准备,所有兵将此时不论是否当值,都要做好厮杀准备。

该披挂披挂,该准备战马准备战马。

从此时开始直到休兵梆点敲响之前,全军都要保持这种临阵状态。

这种鼓点只有在主帅出现后才能打,否则便要斩首号令。

侯君集心头一喜,回头望去,便看到一身披挂的李世民正顺着木梯走上寨墙。

自从夏县兵败之后,侯君集也始终没见过李世民,也不知道他的情形如何。

如今看去,只见李世民面色虽然苍白但是两眼有光步履沉稳有力,一看就知道并没有什么大碍,一颗心总算落地。

外敌当面,自家人的嫌隙自然要先放下。

不管自己支持的是谁,也不管对于李世民看法如何,都先打退了突厥人再说。

“大帅!”

“大敌当前不必多礼。

情形如何?”

“情形不太妙,突厥人要用生口填壕。

依末将之见,现在让玄甲骑出战还来得及!就对着金狼旗冲,攻敌必救,肯定能杀突厥人一个落花流水。”

侯君集身旁那几个军将,也都大瞪着两眼看着李世民,期待他快点下令让玄甲骑出去冲锋。

平日里这些大爷高人一头,一样是当兵,他们的粮饷都比普通兵士丰厚。

要说心里没气纯粹是鬼话。

既然多吃多占高高在上,那玩命的时候自然是第一个上。

不管冲锋能不能真的一战成功,至少也得让他们去打去卖命才对。

李世民并没有急着下命令,而是来到侯君集身旁,朝突厥军阵观看。

侯君集在旁道:“今日这事有蹊跷,似乎突厥人一开始没想这么打,不知道为何突然改了主意。

否则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大的破绽给咱们。

若是等他们布好了阵,只怕这仗就不好打了。

将士们腹内无食体力不济,久战只怕难以支撑。”

“玄甲骑不能动!”

李世民看了良久,才说出这六个字。

这句话一说,几个军将全都觉得泄气。

若不是平日里李世民待自己这些人恩厚,怕是也要夹枪带棒骂几句不可。

不过李世民不等侯君集劝谏就继续说道:“执必家那位阿贤设是什么手段,咱们心里都有数。

还有刘武周新拜大帅宋金刚,也是个善于用兵之人。

就连刘武周自己,也是久经战阵的行家里手,他们怎么会露这么大的破绽给咱们?

你想想看,金狼旗都亮出来了,怎么会没有防范?

突厥军阵看似凌乱,实则自有章法。

他乱只乱在步兵,骑卒早就列阵严整。

执必落落带兵有方,怎么会迟迟布不成阵。”

“大帅的意思是?”

“执必落落分明是诱敌之计,就等咱们派骑兵出战,他的骑兵便可以趁机猛攻!”

侯君集也是知兵的人,方才为军将说动,又加上眼前局面太过凶险,所以便没想太多。

现在听李世民一说,再仔细看去,果然如李世民所说那样。

突厥的骑兵其实早早就列好了阵势,只不过这些胡人的军阵不如汉家严整,乍一看还以为是胡乱站的,仔细看去才能看出端倪。

他不由得暗吸一口凉气,庆幸自己没有莽撞出战。

若不是二郎好眼力,这下麻烦就大了。

相比而言大郎在军略上确实远不如二郎,从武人立场出发,还是跟随二郎这样的元帅才有前途。

只不过这位有前途的元帅,也只是避免自己中埋伏,却无法解决眼下的问题。

自己不出去,人家也要杀过来。

到那时候又该如何?

方才力主出战的老军将嘀咕道:“大帅的意思是,现在出战就肯定吃亏?”

“不光是吃亏,而是有全军覆没之险。”

“可是末将似乎看到,已经有人去冲突厥的阵了。”

李世民一愣,随后便顺着老军将手指方向看去,果然发现突厥大军后方尘土飞扬,隐约间还能看到旌旗晃动。

只是距离太远,看不清旗号内容。

正待他准备上刁斗仔细观看的时候,却听刁斗上的值哨兵士已经兴奋地大叫起来:“玄甲骑!是玄甲骑!乐郎君来了,我们有救了!”

这么多人,总不能都杀了。

咱的儿郎有不少也是本地人,我怕他们下不了手”“混账话!第一天当兵么?

“将爷,天赐良机!现在杀出去,保准杀突厥狗一个落花流水!”

一个老军将来到侯君集身旁小声嘀咕着。

这年月的战争节奏并没有那么快,组织度也不高。

侯君集眉头紧锁并没出声。

老军将连忙催促:“等他们布好阵势就来不及了!现在杀出去,还能少死几个百姓。

若是等他们被赶过来填壕,咱可就不好办了。

毕竟生口的作用就是填壕,等到障碍被推平,硬攻军寨的时候,就还得是自家人往上填。

执必部虽然得了大笔财货,可是人口的损失并不是靠财富就能换回来的。

阅读盛唐风华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28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