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百六十八章 忙碌一冬,赚个两税

  • 作者:寒梅惊雪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5-30 22:40:51
  • 字数:2338字

这是首领官,人选十分关键。

对于县衙而言,典史的作用甚至超出了主簿与县丞,因为主簿、县丞更多是决策人员,而典史则是执行人员。

钦此。

顾正臣看着这文书,有些郁闷。

县丞、主簿、典史,吏部无人可给,自个荐给。管好百姓每,勿忧家人,咱交沐英照顾了。

典史!

顾正臣看着文书,笑了出来。

现在朝廷人才缺得多,此时大明很多县,甚至连知县都没有,只有主簿、县丞之类的人撑着局面,即使有人才,也是紧着金陵、行省、府里,句容这种县跟吏部一口气要三名人才,估计吏部尚书也骂人。

典史掌管缉盗、盘诘、监察、狱囚等,协助主簿、县丞、知县办差,是接触百姓、大户最多的人,也是办事付出最多的人。

顾正臣深思熟虑之后,准备将户房的骆韶提拔为县丞,此人虽然有些气,但对待服徭役的百姓很有耐心,为人亲和,办事仔细,且精于筹算,县丞主粮司、征税等,由他负责,再合适不过。

至于主簿的位置,则交给吏房的周茂,此人在吏房中做事多年,清楚句容耆老、大户、各方人员,为人圆滑世故,经验丰富,由他主户籍、巡捕等,定无问题。

下面不知道怎么办事找典史,上面催办还是找典史。

顾正臣盘算着县衙中的胥吏,几经考虑,最终写下了班头杨亮的名字。

杨亮,原县学宫生员,教谕、训导对此饶评价颇高,他“善思善为,善人善德”。

老朱信任,给了自己提拔饶机会,这倒方便了许多。

民间织造,从摘采棉花到一匹棉布,至少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毕竟不是职业织造,百姓家的妇人虽无法相夫教子,但也需要照料孩子与公婆,每日抽出点时间织造,总不会太快。

织造大院完成了三轮优化流程之后,打通了采购棉花至织造印染、仓储所有环节,当第一批棉布完成时,顾正臣请布行掌柜亲自盘看,确系结实耐用,不输市面上任何棉布,这才放心下来。

印染提花,顾正臣并不做要求,这些棉布直接卖给户部或兵部,白了,这是军需品,军队棉布不需要花里胡哨的颜色,更不需要过多的花印。

按理,有这个评价的杨亮应该是个老好人,但顾正臣不这样看,杨亮这个人有着一股子血勇之气,敢闯敢冲,大卓山矿场时,杨亮作为班头,带衙役便冲锋在前。

他虽是个文人,看似文弱,实则内心刚强,有一身倔强的傲骨。

与顾子知道,如今句容治理有功,本该提擢。止是句容事多,离不开你俚,教你每留住句容好生办事。

敲定举荐名册之后,顾正臣拿起看着家书,昏昏睡去。

初冬若无徭役,百姓便会赋闲,这是一年之中,少有可以歇息的日子。

只不过对于这一年的句容百姓而言,很多人都没时间歇着。

老朱啊,你就不知道弄个圣旨,实在不行你给盖个印,就这么白纸黑字,连个签名印章都没有,还有啥收藏价值。

二十五年后给人这是你的大作,谁信啊……

阅读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793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