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第二百六十四章 学院安排,诡异春娘

  • 作者:寒梅惊雪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5-30 22:42:02
  • 字数:3388字

顾正臣命韩强请两人进来,然后对杨亮:“你把张家张博传来,本官要问话。”

杨亮答应,转身而去。

杨亮等待良久,见顾正臣端起茶碗,连忙问:“县尊,可有线索了?”

顾正臣品了口茶,见茶水已凉便放了下来:“从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绣娘确实是跳井自杀。导致她跳井自杀的人,才是真正的凶手。”

顾正臣翻阅着卷宗,眉头紧锁。

衙役韩强来通报。

杨亮猜测道:“会不会是有人下了药,导致绣娘昏迷不醒,所以才没有呼救?”

顾正臣不否认存在这种可能,致人昏迷的药物是存在的,但想对绣娘用药,至少需要接近她才校

教谕刘桂面带春风,拱着手而至:“县尊,别过月余,竟已是大明泉州县男,已是封爵之人,当真是令人敬佩。我等这厢有礼了。”

可接近绣娘的人,只有一个春娘。而春娘是一个姑娘,自然不可能玷污绣娘。

“县尊,县学的教谕、训导来了。”

孙统在一旁跟着,道贺:“封爵耀祖,洞房花烛,恭贺,恭贺。”

顾正臣抬手还礼:“两位莫要如此生分,所谓泉州县男,明眼人都知本官被人坑害了,不提也罢。到底,咱还是七品知县,来,落座。”

刘桂、孙统对视了一眼,见顾正臣依如往日随和,也放松下来。

不接近,自然无法下药。

四书五经是读书人最紧要的学问,若有朝一日朝廷重开科举,那考试考的就是四书五经,绝不会超出这几本书之外。

要知道府州县学,哪怕是国子学,四书五经课业都是第一位,每日从早到晚都是围绕着四书五经背刷理解、默写、写作,这门课业占据九成九并无不妥。

顾正臣也知道这个情况,虽后来老朱有点“变态”,将《大明律》、《大诰》等塞到了国子学、府州县学的课程表里,但这些律令法条的内容,最多也就占了两成,根本无法撼动四书五经的地位。

面对刘桂、孙统的追问,顾正臣敲了敲桌子,严肃地:“刘教谕、孙训导,你们需要想清楚,看清楚,本官要创建的句容学院,并不是面向现在的读书人,而是面向不识字的孩子!句容学院,是为了教导孩子本事,既要懂得四书五经,为人处世的道理与礼节,还要懂得如何活下去,如何活得更好!”

“本官不介意句容学院的孩子结业之后去当农夫,不介意他们去当商人,当匠人,当军士!学院给他们的是知识、本领与智慧,至于他们未来走向哪里,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若有出类拔萃愿意继续进修四书五经,那就让他去读,若有人喜欢做木匠,那就让他去做。”

“科举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科举也不是那么容易考中的,与其穷经皓首,翻来覆去看四书五经,不如给孩子们更宽阔的视野,更辽阔的见识,让他们的未来多一些选择。君子固穷没错,可百姓不能固穷,江山不能固穷!”

刘桂听闻,默不作声。

“三成?”

刘桂、孙统震惊不已。

虽封爵有些吓人,可刘桂、孙统是读书人,知晓朝廷制度,清楚这个县男很是阴损。如果某某,期待你获封县男,估计会被人打死,这和诅咒人挂了没啥区别。

顾正臣寒暄几句,道:“句容学院的事需要抓紧,最好可以在二月之前招生。听主簿,合县学宫生员,已有二十六位先生,这个数量还不够,我提议在句容本地招募一批先生,还是那句话,先生不必完全精通四书五经,哪怕是老农,匠人,商人,只要他能教学,便可招募而来。”

县衙。

“县尊,招募这些人合适吗?”

孙统有些不认可。

顾正臣笑道:“有什么不合适?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是孔夫子的教导。每个读书人尊孔子为万世之师,听他的话有什么错?何况句容学院的课业,四书五经只需要占三成。”

杨亮微微点头,上前:“下官认为,这起案件还是需要从葛家男丁身上查起。绣娘之所以自杀,是因为被人玷污,失了贞洁,不甘受辱而死。据葛家调查,并无外人闯入,那只能是宅院中人所为。”

顾正臣看了看杨亮,将卷宗合了起来:“你的有道理,可葛家之中能进入后宅的下人,只有两个老仆。而想要进入绣娘的闺房,还需要经过丫鬟秋月的房间,稍有动静便会传出去。还有,绣娘闺房距离葛焕所居住的房间只有二十余步,夜间只要喊出来,定会招人救护,可你也知道,绣娘没有求救过。”

阅读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793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