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开局设立大明诸帝排行榜

第17章清算张居正

  • 作者:作家c8HaIe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5-10 10:17:50
  • 字数:5598字

他还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当时一绝。

甚至为了做木匠活,将朝政托付给了魏忠贤。

视频中,只见客氏每日给天启进献不同的美女,而后还处理了,所有怀孕的妃嫔。

导致朱由校的子嗣,竟然不是意外身亡,就是早夭。

果然如老朱所料,阉党失控了。

高不过三四尺,却是惟妙惟肖,比列合理,形状都极为相似。

阉党失控了,但对于朱由校来说,阉党随手可以拔除。

他们只是皇帝的口舌,皇帝的爪牙罢了。

视频画面变换起来。

而且手艺颇精。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

他还热爱建造房屋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

这时,朱橚的声音再次响起。

“在军事上,朱由校也有所建树,但除此之外天启。二年荷兰人占据澎湖”

视频画面转动起来。

此时朱由校便沉迷进木匠活中。

朝堂上也开始群情激愤起来,纷纷上奏道:“请陛下下令出兵,剿灭红毛”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

排行榜的解说正式开始了。

“现公布大明十六帝排行榜,第十一名,叛逆天子-朱翊钧”

“隆庆六年,明穆宗病危,召集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人进宫,将年仅十岁的太子朱翊钧,托付给他们”

“于是朱翊钧于隆庆六年即位,并改明年年号为万历”

此时,视频画面开始转动。

朝堂之上。

高拱奏道:“陛下,臣请新政五事,为御门听政,亲答奏请,面见辅臣,议处要事,且一应章奏览后,俱须发送内阁看详拟票,不得留中”

年幼懵懂的朱翊钧点头同意,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娘说过,那三位大臣说什么,他点头同意就好了。

随后,朱橚开始继续讲解。

“张居正为帝师,要求朱翊钧每日太阳刚出之时,就要到文华殿,听儒臣讲书

然后少息片刻,复回讲席,再读史书。至午饭完毕时始返回宫内。

只有每月逢常朝的时候,才可以暂且休息,除此之外,即便是隆冬盛暑也不可以间断。”

“并且,朱翊钧刚一即位,内阁就开始了纷争,张居正与掌印太监冯保的联合之下,将高拱,高仪逐出内阁,从此独揽朝纲”

就在这时,视频画面一转。

此时已经是万历九年。

朱翊钧不再是那个年仅十岁的娃娃了,而是一名十九岁的少年天子。

他渴望执政,渴望摆脱张居正,李太后,冯保三人的桎梏,亲自执政。

但这何其难也。

朱翊钧只能独自一人喝起闷酒来,见服侍的宫女面容美貌。

他便趁着酒劲,调戏宫女,此事被冯保告知了李太后。

李太后顿时怒不可遏,她和张居正多年培养,是希望能培养出来一名圣天子!

不是像先皇那样,不正经的皇帝!

“去将那个逆子,给我带过来!”

朱翊钧很快便被叫了过来。

李太后劈头盖脸就是一痛责骂。

“你这逆子,身为皇帝,不修私德,怎配成为这天下之君,我看不如将你废掉,改立潞王为皇帝!”

李太后说的虽然是气话,但朱翊钧听下来,浑身的酒劲顿时被吓醒了。

连忙跪倒在地:“孩儿知错了”

李太后摇了摇头道:“不是为娘的不原谅你,还是听听张先生的意见吧”

次日,朱翊钧又受到了张居正的批评,并在张居正和李太后的要求下。

下达了罪己诏,将他的过错昭告全天下。

朱翊钧面色铁青的写下了罪己诏,李太后和张居正满意的离开了。

他喃喃自语道:“忍无可忍,还需再忍!!!

朕是大明皇帝,不是你们手中的傀儡,不是你们的玩物,更不是你们手中,彰显贤明的招牌,等着吧,等着吧......”

视频随着朱翊钧的喃喃自语暗了下来。

乾清宫内。

老朱摸了摸下巴,淡然说道:“咱有这种不好的预感,可能要出事啊”

一旁的马皇后附和道:“太严酷了,那可是皇帝,万万人之上的皇帝,被他们这么逼迫......”

老朱摇了摇头道:“既然成为了皇帝,就要担负起万民的责任,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咱预感不好的是,那个张居正有着权臣的迹象”

朱橚跟朱标两人未发一言,只是静静的看着。

这时解说开始了。

“朱翊钧登基的前十年,在他的大力支持之下,与张居正进行新政改革”

“此时大明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官员习惯推诿做事”

“就连朱翊钧因光禄寺没钱,为后宫做伙食,他厚着脸皮向户部借十万两白银”

“但被张居正驳回,其言道:目前支持已觉费力,脱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灾,疆场意外之变,何以给之?”

“朱翊钧只好作罢,张居正还趁机提出,宫内应节衣缩食”

“在张居正的几大板斧之下,苏、松应天织造,砍掉大部分;慈庆宫、慈宁宫及武英殿修建工程,停下来了”

“就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费也一律免除“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当时张居,正在为万历皇帝讲课。为了节约一点灯烛费用,张居正把讲课时间从晚上改到早上。”

视频画面开始变幻起来。

张居正改革有两个方面,一是官员,二是土地田赋。

由此得来两个办法,一是考成法,二是一条鞭法。

两项改革一出,大明果然经济开始回暖,清查出几百万顷的土地,国家税收开始富足。

由此,张居正跟左右言道:“吾非相,乃摄也”

这话被万历听到了耳朵里面,更加深恨张居正。

应天府书院。

十几个朝廷要员,聚集在这里,互相谈论着。

“这张居正不是个好东西,竟然带头与民争利!”

“林兄,看着吧,这张居正不会有好下场的”

“哦?为何”

“哼,其改革下去,国家是富足了。但他得罪了多少人?看着吧,其迟早满门死绝”

“没错,自古以来变法的,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官可不是他这么做的”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角落里一名官员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嘴角上不由得露出了几分嘲弄。

你们是应该等着,等着五殿下怎么惩治你们。

就在这时,解说的声音响了起来。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朱翊钧开始亲政,其亲政头一件事,便是清算与张居正为首的改革派”

视频中,朱翊钧在跟其生母李太后对话。

“皇帝,你是一定要如此么,张先生一生为国,从没有半点懈怠,其死后你怎么能如此对待他”李太后凝视着朱翊钧,好似忽然有些不认识她这个儿子了。

第三,禁止大明与葡萄牙、西班牙二国进行贸易。”

朱由校怒极反笑道:“听听,这些红毛都欺负到朕头上来了,诸位卿家有什么想说的么”

朝堂上。

朱由校看着荷兰人占据澎湖之后,发过来的和谈条件。

视频画面转动起来

“荷兰人希望大明皇帝答应以下条件:

第一,允许荷兰人在中国沿海互市

第二,割让澎湖给荷兰人

而此时的朱由校沉迷于工匠活,每日流连木房,就连魏忠贤送来的奏折,也不看。

让其自己决定。

阅读大明:开局设立大明诸帝排行榜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939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