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本初进王爵,子异立天子

  • 作者:半城流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5-11 10:28:01
  • 字数:6742字

周琦面无表情的看着袁术,道:“吾自然不怪兄长。”

张燕乃尽起麾下十万黑山军,兵分三路驰援公孙瓒,准备内外夹击大破袁绍。

周琦不答反问:“本初既与吾相交莫逆,为何以天子名义,令公路与刘玄德起兵攻我?”

周琦的这番话,顿时让袁术无话可说。

袁术虽然记恨袁绍,不过对于周琦终究还是有些防备,当即问道:“此前子异与袁本初相交莫逆,今日为何背道而驰?”

说到这里,周琦看着袁术,不由眼睛大亮。

袁术虽然也藐视朝廷,却不会蠢到当着周琦之面讲出来,反而出声应和道:“讨伐董卓之时,本初便欲另立天子,其心可诛!”

周琦闻言,更是痛心疾首的说道:“吾承蒙先帝器重,临终委以托孤重任,这些年南征北战讨伐不臣,正是为了兴复汉室。”

至此啸聚河北多年的黑山军,也逐渐走向末路。

袁术神情微动,忽然说道:“陈留王既在扬州,子异手中又有先帝立陈留王为帝之遗诏。”

那时候周琦再推出袁术作为挡箭牌,立陈留王为帝,别人亦无话可说。

三人更是拿出了先帝遗诏,共举陈留王刘协为帝,在县这个连接三方诸侯之地重立朝廷,并且册封袁术为丞相、周琦为大将军、刘备为骠骑将军、刘表为宗正。

袁绍劫得了这封书信,示于麾下众多谋士。

由此也能看出,大家对这件事情究竟有多么敏感了。

“未曾想,朝廷已经落入此等境地,每念及于此,吾便痛彻心扉,深感有愧于先帝厚爱。”

“彼若果然忠心耿耿,吾等便不另立朝廷。”

“然吾麾下文武众臣,却不这么想,若此事如此轻易罢休,恐怕吾亦不好向麾下众人交代啊。”

袁绍平定河北,占据四州之地,志得意满,已经不满足于大将军这个职位。

“如此则可明升暗降,兵不血刃夺取幽州全境矣。”

袁绍既斩公孙瓒,冀州文武尽皆士气大振,继续与张燕交战三月有余,大破之。

周琦等人,再也不惧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袁绍却尤不自知,统一河北再加上封王以后,变得格外膨胀,就打算南下扫灭其余诸侯。

袁绍连战连捷,也不免有些洋洋得意,荀攸却趁机劝谏:“公孙瓒虽灭,然鲜于辅、齐周、鲜于银、阎柔却趁着大将军与公孙瓒交战之际,私下勾结鲜卑、乌桓,占据了幽州各郡县。”

袁绍闻言自然大喜,不过仍旧有些忧虑的说道:“张燕毕竟率领十万黑山贼而来,彼时敌众我寡,恐怕军心动摇啊。”

袁绍收到书信以后大喜,当即暗示自己心腹文武,让他们上表天子,给自己进封王爵。

被袁绍斥退以后,荀攸返回自己的府邸,忍不住仰天长叹:“吾佐其成事,究竟是对是错?”

“吾顾念袁氏昔日之恩,才处处对兄长忍让,可兄长屡次三番引兵犯我,引得荆、扬上下义愤填膺。”

袁绍大怒,收崔琰下狱问罪。

“大将军可让天子降诏,给他们加官进爵,命其前来朝中任职,”

看到袁术勃然变色,周琦却是急忙解释道:“兄莫急,且听吾细细道来。”

“吾顾念旧情,不愿与兄长相争,这才只杀吕布,并没有追究兄长之过。”

“既然子异今日开口讨要,为兄岂会拒绝?”

袁绍势力空前膨胀,自然不需要继续仰仗曹操,曹操反而因为占据兖州,成了袁绍南下的绊脚石。

“吾麾下文武得知潘璋、马忠生擒兄长,皆劝我先杀兄长,再夺豫州!”

“吾等若贸然另立朝廷,恐怕不妥,反而会引得天下人口诛笔伐。”

袁术甚至以汝南袁氏嫡系的身份,将袁绍这位有辱家风之人扫地出门,并且号召天下诸侯共伐袁绍,为父高祖皇帝“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

念及于此,袁术当即只能咬牙说道:“南阳本就归属荆州管辖,只是刘表此前不修德行,吾才代为管之。”

周琦脸上这才绽放出了笑容,道:“吾如今管辖荆、扬两州,然荆州之南阳郡却被兄长占据,也因此引得吾帐下南阳籍文武,皆劝吾北伐。”

却说公孙瓒军中无粮,苦苦等待援军却都等不到,当即派人送信给公孙续,令其率五千骑兵于北隰之中举火把为号,公孙瓒自领城内出战,里应外合夹击袁绍。

荀攸笑道:“张燕啸聚百万黑山贼,得到过朝廷册封,盘踞于冀州山野之间,大将军屡次带兵围剿,却都难以将之剿灭。”

“并非大将军才能不如张燕,麾下将士不如黑山贼,只因其盘踞山林,占据天险,胜则一拥而上,败则退守山林,这才剿之不绝。”

“正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袁绍闻言大喜,于是采纳沮授之策,果然引得公孙瓒领兵出城,断其后路,大破之。

“以大将军之英明神武,河北将领之骁勇善战,麾下士卒之精锐无畏,区区十万黑山贼,有何惧哉?”

袁术刚刚发声,周琦、刘备亦是先后声讨袁绍,称其为为叛国逆贼,狼子野心。

“袁本初若不称王,就说明其心向汉室,吾等自不好另立天子,分裂朝廷。”

周琦心中暗喜,表面却是不动声色,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若另立陈留王为帝,置朝廷颜面于何地?”

“若彼无视高祖皇帝誓言,果然称王,就说明其野心勃勃,有取刘氏而代之之心。”

“所谓事不过三。”

张燕仓惶而逃。

袁绍急忙问计于荀攸。

袁术听到这里,却是睁大了眼睛,没想到自己本来只是为了恶心一下袁绍,居然还有如此意外之喜。

“鲜于辅等人能够成事,不过是打着为刘虞报仇之旗号。”

公孙瓒无奈,命其子向黑山军张燕求援。

“若有我上表劝其称王,袁绍必然不会拒绝。”

“今张燕不识天数,引兵十万妄图于上下与大将军交战,岂非取死之道?”

袁术这么说,也并非真的想要兴复汉室,而是不愿再矮袁绍一头。

“就算要另立朝廷,也应当由子异主持,吾岂敢担此重任?”

沮授道:“今公孙续尚未领兵而至,大将军可将计就计,冒充公孙续所领援兵,于城外举火为号,设下埋伏。”

欲要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这便是捧杀袁绍之策。

天子即令钟繇草诏,册立袁绍为赵王。

“至于这次,为兄亦是受了袁绍蒙蔽,再加上有天子诏令,这才昏了头引兵攻庐江,还请子异莫怪。”

现在嘛。

失去了这些屯田的收成以后,公孙瓒只坚持到了半年时间,城中粮草就已经耗尽,不得不出城与袁绍交战。

袁绍遂纳荀攸之策,以天子名义对鲜于辅等人加官进爵,召其入朝为官。

对于这封书信,袁术自是极力否认,反而斥责袁绍伪造自己笔迹,卑鄙下流无耻至极!

荀攸趁机劝谏袁绍,派遣使者前去安抚曹操,对其加官进爵,免得将其推到了南汉朝廷。

不过袁术还没有昏了头,知道自己如今寄人篱下,岂敢夺了车骑将军的造化?

却说袁绍听从荀攸之言,不顾冀州缺粮事实,费尽心机筹备粮草,而后率领大军围公孙瓒于易京,打算趁着此前大胜之机,不给公孙瓒喘息机会,一战灭之。

只不过,袁术现在被生擒于此,若不吐出南阳郡,想必很难安然离去。

此时的袁绍,最先想要消灭的反而是自己的小弟曹操。

如果加封公爵还好,可是王爵实在太过敏感,再进一步就是天子了。

未曾想,袁绍此时已经膨胀到无以复加,看到为自己出谋划策灭掉公孙瓒与黑山军的荀攸,居然都出言反对,当即无比恼怒。

袁绍虽然连战连捷,麾下士卒却也已经疲惫不堪,此时也没有精力继续攻打鲜于辅等人。

至此,幽州乃定,并不像历史上官渡之战那般,幽州实际上被鲜于辅等人占据,最后都投靠了曹操,两面夹击袁绍。

未曾想,荀攸得知张燕引兵十万前来救援公孙瓒,反而笑道:“恭喜大将军,贺喜大将军!”

“公孙瓒看到信号,必然引兵杀出。”

恰在此时,袁术写信给袁绍,劝其进封王爵,并且在信中说道:本初若能封王,必为汝南袁氏之荣耀。

崔琰虎目虬髯,大骂袁绍欺君奸贼。

第233章本初进王爵,子异立天子

“此前为兄亦是写信劝说子异与刘景升罢兵,并没有出兵相助刘景升之意。”

袁绍因为荀攸的帮助,比历史上早了三年消灭公孙瓒。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他看了看袁术脸色,继而故意感叹道:“吾一心匡扶汉室,原以为本初兄亦有此心,不过观其所作所为,却终究与吾背道而驰。”

“今袁本初名义上迎奉天子,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文武皆由袁本初任意升迁,如此又置朝廷于何地,置天子于何地?”

阅读汉末:家祖乡啬夫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991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