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红楼翻云覆雨

第126章忍无可忍

  •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5-12 04:36:26
  • 字数:9320字

公交车站特么的,也就差不多一里到两里之间。

二十里地,都十几站之外了。

就算是上百号人,面对宫里的城墙也没招。

只要是皇帝掌握了最大的武力,最基本的安全感也就有了。

谁也不可能靠着家丁来造反。

换算一下,也就是十公里,二十里地。

所有的统兵将领,都得有一套自己的班子,不然的话,别说几十万人了,恐怕就连几万人,也做不到如臂使指。

算个简单的计算题就可以明白。

要是有个几十万人的队伍,搞不好前面的都开始埋锅做饭了,最后的部份还没有出发。

考虑到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还有行进自由的空间,就假设前后两人把持距离一米。

那么一万人的队伍,怎么着也差不多得一万米了。

所以太上皇的担忧也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这个问题,不是不能用其他办法来解决。

“可以精兵简政。”

大部队在行军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会产生一字长蛇阵,说白了就是排着队往前走。

“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太上皇也不禁点了点头。

虽然还没有经过详细的论证,到最后能不能行得通,还是个未知之数。

但是好歹有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那么文官这边,你准备怎么办?”

“他们可比武勋难对付多了!”

只要不打仗,武勋就没啥用,养起来就养起来,朝廷多花两个银子也不在乎。

但是文官治国,打不打仗,管着朝廷的经济命脉,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可谓不是重中之重。

“其实文官更好对付,最起码有两种办法,不需要太大的动静,就可以化解。”

贾环信心满满,就差拍着胸脯打包票了。

“哦,说来听听。”

太上皇明显很感兴趣。

也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对于文官的态度都很复杂。

一方面需要文官来协助朝廷治理国家,但同时又担心,权力下放,导致自己被架空。

如今贾环竟然有办法,可以用比较柔和的办法,把问题就给办了,而且方法还不止一种,着实让太上皇有点刮目相看。

“其实很简单,文官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稳定了。”

“在一个衙门待得时间太长了,就容易造成弊病,导致上下都是自己的人。”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稳定的格局,相互形成默契之后,也就很难左右大臣们的意见。”

先简单分析一下根本的原因,才比较容易下手解决。

“咱们可以一方面扩大科举的范围,另一方面修改一下朝廷官员的任职年限。”

“有进有出,双管齐下,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贾环这一招,可以说算是一下子打在了七寸上。

文官系统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流动性比较差,只要能够让大家转动起来,就很容易分化瓦解。

甚至都不需要外力的干涉,自己就内卷起来了。

首先从基础教育开始着手,改善民生的同时,可以降低一下读书的成本。

毕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是开玩笑的。

许多事情,如果不识字,做起来会非常复杂。

而且没有文字和数字的辅助,很难形成标准化,精确化的参考准则。

单纯依靠经验,是走不了多远的。

每年砸进去几百万两银子,可能砸不出几个状元来,但是能够培养几万个读书的苗子,也不算是亏本的买卖。

不过,扩大科举选拔范围,只是提供基础的支持,贾环真正的杀招,还得是岗位流动和任职年限的规定。

当下连皇帝都不是终身制了,不然的话,太上皇为什么要主动退位,贾环以为,大臣还是流动起来比较好。

不然的话,站在前面位置的人,手里把握住权利不放手,提拔上来的肯定都是自己人。

大学士要是身体好,真的干个二三十年的,说不定把皇帝都给送走了,还在把持着朝政。

怎么可能不出现任人唯亲的状况……

按照贾环的设想,把所有的岗位,任职年限,统一调整为五年,可以连任一次。

再到时间之后,就必须得调岗。

要么上去,要么平调,要么就退居二线吧。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朝廷的琐事,确实需要不少有识之士来帮着处理,要是把人都换下去了,到时候耽误了正事,恐怕就不美了。”

总体上,太上皇还是比较认可贾环的建议。

老是不挪窝,确实是个大问题。

但是专业技术的垄断,同样也是个大问题。

不是所有的职位,都像礼部尚书那样,只要牵条狗过来,拿根链子拴着就能干了。

像是大学士,户部尚书这种位置,还是得需要业务能力i强一点的官员来负责,不然的话,事情乱套了,还得收拾烂摊子。

“好办,尚书和侍郎,又不是只能设一个。”

“大不了把分工搞细一点,多养两个人,也没关系。”

“有备无患嘛。”

“实在不行了,人虽然离岗离职了,但是也可以以顾问的名义,请回来继续业务指导。”

“只要没有决策权,就没大问题。”

其实这就是制度的魅力所在。

好的制度和管理方式,是能够提高运转效率,同时又能够保障所有人的努力,都能获得对应的回报。

贾环已经看出来,太上皇已经心动了,只是距离行动还稍微差点劲儿。

没关系,贾环不着急,只要把改革的种子先埋下来之后,总有一天会突破限制,成长发芽。

“今儿就先到这儿吧,等你安排好了拍卖之后,可以让平宁提前通知朕。”

“进宫的令牌不也给你了吗?”

“收好了,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来找朕,朕都会为你做主。”

这一次贾环算是稍微展露了一下锋芒,时机上稍微有点不太合适,但是贾环并不后悔。

有些机会难得,能抓住一次,就要抓住一次。

想要走同一条前人从未走通过的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结束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

贾环坐在马车里,人已经完全清醒了,在脑海里复盘和太上皇的对话。

没办法,步子太大了,要是还不仔细一点,真的容易咔一下扯了蛋。

不过整体还是很兴奋,都说权利是男人最好的春药,果然诚不欺我。

回到小院,彩云还守在屋里。

贾环看到之后,只觉得很温馨。

一种家里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总有一个人在等候你的感觉,让贾环有点被触动到了。

或许是因为喝了酒的缘故,清醒但是看待世界的感觉,都完全不一样了。

“姐姐,我回来了。”

只有两人的时候,贾环已经把称呼都给换了,直接叫姐姐也没什么不合适。

听起来是比彩云姐姐的全称,感觉更加温馨一些。

贾环走路倒是没有踉踉跄跄,但感觉还是有点站不太稳的样子,直接扑进了彩云的怀里。

“怎么喝了那么多酒,也不怕姨娘骂你。”

没错,就是赵姨娘。

贾环也是没办法,毕竟是自己的亲妈,骂就听着吧。

再说,贾环也念赵姨娘的恩情。

生恩就不多说了,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生孩子就真的像是在鬼门关走一遭。

赵姨娘能冒着巨大的风险,赋予贾环生命,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贾环都必须感念这份恩情。

另一方面就是养恩了。

不管赵姨娘平日里是这么粗鲁,动不动就是满嘴脏话,张口就骂。

但是对贾环,那是真的好,无可挑剔的好。

要不探春也不会因为赵姨娘的偏心,而在态度上有所转变。

“没事儿,只要你不说,娘肯定不会知道。”

“要是爷被姨娘罚了,你就等着爷回来惩罚你吧。”

不知怎么了,贾环今晚上,看彩云感觉格外美丽。

没控制住,就又开始调戏起来。

“就爷会作怪。”

娇嗔了一句,就把贾环扶进里屋床上躺下。

然后安抚道:“你先休息一下,我去给你端一碗醒酒汤来。”

说着就要转身离去。

贾环斜倚在床上,伸手就拉住了彩云,然后一拽就把人拉的更近了。

笑着调戏道:“你就是爷的解酒药。”

然后一转身,就让彩云躺在了床里边。

贾环坐起身来,认真打量着彩云。

眼神十分明亮,脸上的皮肤也十分白皙,头发乌黑亮丽,只是简单的挽了一个发髻。

此时有一点害羞,白里透红,很有诱惑力,让人忍不住想要啃一口。

院子就那么大点的地方,共同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几乎已经是亲密无间。

天气更冷的时候,贾环就已经让彩云又搬了回来。

刚开始还住在外屋,后来就慢慢的把竹榻移到了里屋。

别误会,就是更方便照顾一些。

见贾环迟迟没有动静,彩云终于主动了一次,趁势偷袭了贾环一下。

自从贾环中了举人之后,彩云心中就开始有点焦虑。

对于自己的身份,彩云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现在是丫鬟,将来就是个姨娘。

在彩云的内心里,已经把自己和贾环,牢牢的绑定在了一起。

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而且彩云也清楚,按照贾环的能力和水平,接下来的考试,基本也不会是什么障碍,所以平步青云,也是指日可待。

到时候,贾环就不再是她一个人的贾环了。

人才永远十分抢手。

而拉拢贾环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联姻。

等到贾环的正室进门之后,自己到底能怎么样,还是个未知之数。

所以彩云必须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心中有所想,再加上一时冲动,就稍微有点逾矩了。

当然,贾环也不是吃干饭的。

被人偷袭了,即便是自己的贴身丫鬟,也得还回去。

没错,就是这么小气,就是这么锱铢必较。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并不仅仅只有慕容复会,贾环也会。

又不是什么难事,自行参悟一下。

女人最大的魔法就是美貌。

而彩云虽然称不上是艳冠群芳,但也算是难得一见的美女,想要搞定贾环,自然要使用这个最长的长板。

“爷……”

贾环也是忍无可忍,自然也就无需再忍。

……(此处省略半个时辰以及一万字)

翌日,清晨。

阳光已经洒进了院子里,天虽然还没有大亮,但是荣国府上下,都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几缕阳光,透过了窗户,投射进了屋里。

就像是穿过了阻隔的勇士,给房间里带来一丝暖意。

前一天,贾环睡的有点晚了。

但是身体已经养成了生物钟,贾环还是到点就自动醒过来。

休息了几个时辰之后,身上前一天的疲惫,全都得到了缓解。

适当的保持运动,有利于让身体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北方的春天其实还是比较寒冷,尤其是早晚的时候,日头不是很足,气温还没有回升。

像这种换季的时候,其实最容易着凉。

不过被窝里还是比较暖和的。

而且两个人比一个人暖和,贾环赖在被窝里都不想起。

那么在协同作战的时候,就会减少掉链子状况的发生。

标准这种东西很重要,只要能形成统一的标准,那么轮调这种事情,问题就不是很大。

“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朝廷的军队,重新整编。”

“然后通过轮流训练的方式,来改变现在参差不齐的状况。”

“武勋能够动乱朝纲的根源在于把持了朝廷的大多数军队,但是朝廷的军队,毕竟还是朝廷养着,只要能够把兵和将分离,就不存在任何造反的可能性。”

“只要把朝廷的将士们,都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考核和训练,那么作战的时候,就不会有问题。”

贾环的策略说白了,就是把朝廷的军队,进行标准化的改造。

大家都采用相同的标准,然后再根据各自任务的不同,进行细化,突出特点的同时,保持最大的共性。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一旦打起仗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仗还能打吗?”

冷兵器时代作战典型特点,就是要靠着大军团来作战。

阅读红楼翻云覆雨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3031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