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第51章上下5亿年

  • 作者:落笔生厌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6-12 18:35:41
  • 字数:4890字

任何国家的历史都存在瑕疵,就看你用怎样的手段去粉饰。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正视。

但凡对清朝不利的言论、典籍全部都遭到了篡改。

这是一次系统的、大规模的、极具破坏性的编纂。

而《四库全书》的编订,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场浩劫。

而现在几乎无人记得印第安人。

至于真相,根本从来就不曾重要过。

譬如日本的历史,从不承认侵华与屠杀。

“新法家”同样会对秦国进行粉饰,对其余六国进行贬斥。

韩国的历史,上下五亿年。

老美的历史,几百年的玩意儿,同样伴随着奴役与屠杀。

就比如,秦国统一天下乃大义,是大势所趋。

六国搞分裂,搞破坏,是逆历史潮流,不得民心。

所有妄图搞分裂的人,将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甚至还光明正大祭拜那些甲级战犯。

有时候,就算只是更改一字,药性都将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再者说,农家和医家在百家中的地位很高吗?

能够比肩儒墨吗?

能够像儒墨一般,掀起思潮,影响他人,甚至结党营私,颠覆统治吗?

都做不到。

不仅做不到,这些医家农家还特实用、特利民。

所以,还是那句话:

李斯焚书都不焚这两家,罢黜又怎么会罢黜这两家?

想到这,赵高直言道:

“二位且宽心,医家、农家绝不会被罢黜,其典籍更是不会改动一字。”

夏无且与许茂二人同时一笑。

他们还真怕赵高这逼啥都不会,不懂装懂,肆意修改医家或农家的书籍呢。

如果是李斯主持“新法家”一事,他们还不太担心。

但赵高主持此事,他们还真有些放心不下。

在他们心中,赵高的能耐可远没有李斯大。

那是远远没有。

其实,夏无且二人的担心不无道理。

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比比皆是。

不止是在工作中。

就如,后世苏惠宗曾不遗余力的推广玉米。

是,玉米是很美味。

不论是烤着吃,还是蒸着吃,都很好吃。

不仅可以人吃,还可以当饲料。

但苏惠宗不顾当地的气候与条件是否适合玉米生长,就一味推广玉米。

最终导致玉米颗粒无收。

浪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又比如,钱老曾经写过一篇理论上亩产可以达到万斤的文章,可终究只是理论上。

听到赵高的保证,农家许茂安下心来。

夏无且同样如是。

别以为所有人都知道药方难得,不易一字。

更别以为所有人都相信中医。

有些人甚至宁愿相信一些巫术,都不相信中医。

这其中固然是有一些庸医庸方的缘故。

毕竟有些庸医害人无数,有些庸方简直可笑。

但更多的其实是对传统医学的不信任。

夏无且所想就更没错了。

千年以后,贬中褒西者,简直不要太多。

这些人只一味的认为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凡是中医,都是孬的。

连最起码的取精去粕都做不到,更别提发扬光大了。

说不定以后,又要留给别人来申遗了。

夏无且二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也不欲多留。

只见,夏无且拱手道:

“赵少府繁忙,我二人就打不多扰了,以后若有闲暇,可至我府上小聚,告辞。”

说完,夏无且二人便转身离去。

赵高看着夏无且的背影,脑中忽然想到什么,抬手阻止道:

“夏太医留步。”

夏无且与许茂同时止步,并转回身看向赵高,夏无且道:

“不知少府还有何事?”

赵高露出微笑,道:

“确有一事,只恐夏太医藏私。”

夏太医连忙道:

“少府请问,无且必知无不言。”

赵高闻言,只是笑了笑,道:

“无且身为太医,医术造诣登峰造极,不知阁下时如何保持长寿的?”

上次见到叔孙通时,他便感慨夏无且太过长寿。

从战国生生活到了汉武帝时期。

虽说他以后也许、可能、说不定能够长生不老。

但这只能保他自身,无法惠及他人。

可若是能拿到夏无且的长寿秘方,待回到现世后,则可以传授亲近之人。

夏无且听到赵高所问,顿时一愣,有些不确定道:

“赵少府是想问延寿丹一事?”

在他想来,吃长生不老药可长生,吃延寿丹可延寿。

赵高既是问长寿,自然是问延寿丹无疑。

只是让他疑惑的是,延寿丹非他所能炼制,这一点赵高应该是知道的才是。

既是如此,问他作甚?

应该去问卢生、侯生等一干方士才对。

赵高连连摆手道:

“我不是要问延寿丹这种毒……独特丹药,似这等丹药唯有陛下才可服用,我不配。”

这种重金属毒药,赵高可不打算吃。

之前秦始皇赏赐给他的延寿丹,他到现在还放在府中吃灰呢。

赵高继续道:

“我也不是想要延多少寿,就是那种养生的,能活个百余岁就行。”

夏无且听后,一阵呐呐无言。

活到百余岁,这还说是不想延多少寿?

非要活个千年,似王八一般,那才叫延寿吗?

要知道,便是长寿如王翦王老将军,如今也才将近九十岁。

且已经无法下榻行走,随时可能驾鹤仙去。

夏无且想到这,忽然想给自己一个嘴巴子。

近九十岁,他是怎么敢说个“才”字出来的。

还特么“才将近九十岁”?

真的是飘了啊。

但就算再怎么去更改百家典籍,似医家和农家的典籍,他也不可能轻易改动。

像医方,千金不易一字。

再跟清朝修明史一样,说秦国自孝公以来,六世皆为明君,无一昏君。

秦始皇更是一代明主,奋六世之余烈,顺历史之潮流,完成一统天下的壮举。

清朝所修明史,使事实明史几不可见。

而其余六国君主各有各的缺点,全不是人物,都不是个。

秦国无一昏君,六国全是垃圾。

想要做到这些,除了对六国文化进行篡改外,对诸子百家经典的改动,自然也无可避免。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你所看到的,只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

阅读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311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