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第100章墨家巨子

  • 作者:落笔生厌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8-12 00:52:41
  • 字数:4998字

便是千年以后,仍是如此。

不只是贵族知道这一点,底层民众自己也知道这一点,甚至已经习惯了。

战国则不同,主要就是杀人,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尤其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场仗打下来,左耳都不够用。

春秋初期的战争并不以灭亡敌军为目的,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

虽然都长得像人,但其实并不一样。

之所以,战场上双方都能如此克制“受礼”。

除了春秋初期礼乐还未彻底崩坏外,还有便是这些打仗之人都贵族阶级。

就算是孔子也没能脱离这一点。

当时曹刿论战,有人对曹刿说“肉食者谋之”,正是因为打仗是贵族间的游戏。

贵族和底层民众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两者甚至不是一个概念。

要知道,儒家的“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

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

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

底层人民可是没有资格打仗的。

想想也是,这天底下,怎么可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呢?

有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不求其原本含义,只说其字面意思,就已极为有理,点破世间真相。

我不精致利己,难道还精致利他不成?

当然,墨子也想到了这一点。

故而,墨子便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了对等互报、利人如己、无私利的“交相利”原则。

“兼相爱”而“交相利”。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熙攘,皆利来利往。

墨子看得不可谓不透。

孔子的“仁爱”学说代表宗法社会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墨子则代表小生产者、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利益。

因此,墨家能成为两大显学之一,不无道理。

只可惜,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的不断加强。

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愈加森严,封建贵族阶层又怎么可能与底层“兼相爱”。

因而,墨家这种不合时宜的学说,逐渐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便是墨家技艺也渐渐失传。

直到后世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出现,墨家的学说与技巧才慢慢回复。

而此时,虽说自墨子死后,墨离为三。

然墨家学说尚未失势于百家。

秦墨更是继承了除技艺之外的“兼相爱”等一些思想。

而赵高所研制的曲辕犁,更是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天下。

这又如何不令身为秦墨的相里拙拱手施礼,长缉及地。

赵高听到相里拙的话,心中微感诧异,他没想到相里拙的思想觉悟这么高。

还百姓,还天下,他都差点以为相里拙要说出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来。

相里拙又继续道:

“安武君曾言下官为墨子复生,可如今看来,安武君才是真正的再世鲁班,墨子复生呐!”

他自己身为秦墨一派,自然没提再世鲁班一词,但夸赞赵高时,又将这一句给加上了。

毕竟,鲁班之技艺,并不输于墨子。

赵高谦虚道:

“偶有所感罢了,做不得数,远不及浸淫技巧多年的考工令。”

相里拙只是摇头,道:

“安武君,过谦矣。”

不论是铁锅、造纸术、印刷术,还是镜子、玻璃和曲辕犁,皆非常人所能制。

尤其是造纸术、印刷术和曲辕犁等足以变革世间的技术。

怕是真的墨子复生,都不一定能做得出来。

但凡他能做出其中一样,便足慰平生。

而赵高竟一人将其全部做出。

安武君,少府赵高,真乃神人也。

相里拙想到此,愈发想要赵高加入他墨家。

准确来说是秦墨。

相里拙想到便说,丝毫没有拐弯抹角,道:

“安武君,您有如此惊人之技,惊天之艺,可愿入我墨家?”

相里拙又一次问出此言。

赵高依旧无感,他对百家毫无兴趣。

只要统治人们思想的不是后世那个迂腐到禁锢思想,腐朽到磨灭人性的儒家就行。

其实,现如今的儒家还并非如此。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与其没有成为统治学说有关。

毕竟,一门学说想要成为统治思想,必定要放弃些什么,以及迎合统治阶层些什么。

便是如今的“新法家”,亦是如此,概莫能外。

赵高刚想拒绝,忽然想起一事,不由好奇问道:

“听说你墨家有‘钜子’,不知当代钜子,乃是何人?”

“巨子?”

相里拙先是说了一声,然后又摇摇头道:

“自墨家三分之后,墨家便再无巨子。”

其实,有人说墨子为第一代巨子,而其弟子禽滑厘为第二代钜子。

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

从先秦典籍中,可考证的墨家巨子只有三人,分别为:

孟胜,田襄子,腹?。

但就算墨子名义上没有称过巨子,当实质上他就是第一代巨子。

相里拙继续道:

“因为,墨家三分后,无一人可以使三墨皆信服,故而巨子之位空悬至今。”

赵高闻言皱了皱眉,心道:不是说只要获得矩子令,就能成为钜子,号令墨家吗?

他刚想问矩子令一事,不曾想,相里拙突然猛地抬起头,眼光直视他,张口道:

“安武君,若您入我秦墨一派,说不定能成为我墨家巨子。”

相里拙越想越是兴奋,连说话的速度都快上了几分:

“您看,您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玻璃、镜子以及曲辕犁等骇人之物,我秦墨一派之人无不信服。”

相里拙本人只喜钻研技艺,并不贪念巨子之位,所以对于赵高当巨子并不排斥。

甚至就凭赵高所发明的这些奇物,他感觉赵高根本就是实至名归。

相里拙接着道:

“至于齐墨的辩论一派……”

即“爱而有兼”、“爱无差等”。

因此,墨子的“兼相爱”,才会被孟子骂做“无君无父”。

还是那句话“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复的“礼”,就是维护周朝分封制、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

文明打仗,理性交战,你好,我也好。

而墨子的“兼相爱”则不同。

墨家的兼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

这种爱没有亲疏、厚薄、贵贱的差别。

所以说,春秋初期的打仗才是真滴好,不仅对本国好,也对敌国好。

好滴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阅读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311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