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仙侠 > 西游红孩儿,我功德赶超如来

第103章心魔不存在的

  • 作者:凌晨两点海角天涯
  • 类型:仙侠
  • 更新:2023-08-14 08:48:46
  • 字数:9960字

“可不是,我还怕娘亲认不出孩儿了呢。”

“哪有当娘的认不出自己的孩子的呢”

杨二郎此时正闭着眼,而听到娘亲呼唤的他再次睁开了眼睛。

而刚才闭目的时候,杨二郎能将自己的意识与外界的神鹰交换。

“娘亲……”

“我家二郎已经长得如此高挑了呀。”

他的娘亲叫云华,正是玉帝的亲妹妹。

当年的他斧劈桃山救出娘亲,但是……

杨二郎听到这里,找了个藤椅坐下,摆弄着手中的饰物:“娘亲,这是你给我的东西,你可还记得?”

“娘亲多虑了。”

杨二郎此时见自家娘亲云华正在织衣服。而云华此时站起身,给杨二郎量试衣服。

“自然是记得的。”

如今杨二郎与这个“娘亲”生活的地方,就是他小时候居住的地方。

在那时还有自己的父亲杨天佑,但父亲毕竟是凡人,很早便去世,而他始终是不一样的。

“二郎,我怎见你有些心事呢?不妨与娘亲说说。”

“违和?”

杨二郎看向自己的“娘亲”,或者应该说在意识世界里这段时间里一直扮演他娘亲的存在。

杨二郎知道为何他扮演的这么像,因为他记忆里心中的娘亲便是这样的。

“没错,违和的,娘亲。那时我为救娘亲,日夜修行,我发现天地间并不是完美的。不会像现在这般一直晴朗无云,且四季温暖。偏偏还是鸟语花香一年不重样。这是不可能的,娘亲。

人间不是天庭,而这也是人间真实的地方。”

人间,的确非常的真实。

他杨二郎确实和一般的神仙不一样,这也便是他为何向往逍遥自在,决定去灌江口做他的显圣二郎真君的缘故。

但杨二郎其实蛮羡慕一个人的。

他挺羡慕的便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羡慕他能够做他一直想做的事。虽则那位齐天大圣如今已然是经受着惩罚,但这段经历,是他杨二郎所没有的。

“二郎?你究竟想说什么呢?”

杨二郎抬头看了眼自己的娘亲,微笑道:“这还不懂么娘亲。孩儿是时候离开这里了,这些天里,谢谢你的相处,谢谢你扮演着我的娘亲。”

“我……二郎,你在说什么,为娘怎听不懂?你是要抛弃娘亲么?想我们骨肉分离多时,好不容易却……”

看着面前的娘亲云华潸然泪下,杨二郎倒是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反而浅笑一声。

“和你说一件事吧,我从来没见娘亲哭过。我的娘亲,是个坚毅不屈的女子,她不会在自己的儿子面前展现自己柔弱的一面。”

杨二郎此时手里变幻出了他的双尖两刃枪。

“好了。谢谢你这么些天的扮演,我已经很满足了。而为了感谢你,我不会伤害你。不过我真的得离开这里了。”

“你……你难道就不想你娘亲么?”

杨二郎回过身看向这个假的云华,再次露出笑容:“想是当然想的。但你犯了一个错误。”

“什么错误?”

“你自以为窥探了我的心,其实我展露的只是想给你看到的。而且有件事你不知道,这便是失误。”

“什么失误……”

杨二郎的双尖两刃枪对着那让他觉得非常假的天空就是一劈,那带着的刃气是直接在天空划开一个口子。

而口子的后面,自然是时不时渗透着黑气。

这个美好世界的背后,其实是一片灰暗。

“失误就是,谁和你说我娘亲死了。”

杨二郎说完大笑一声,而后手举双尖两刃枪,直接朝着那个口子飞冲而去……

“云华仙子,没死?!”

而看着杨二郎的气势,她便也知道再也挡不住杨二郎的去路了……

……

回到老君与观音解释天庭的这个秘密之时,显然杨二郎的秘密是让观音完全没想到的。

当年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云华仙女已死,没曾想,云华仙女原来是没有死。

而观音晓得,这世间知道的人应该不多。

除了玉帝,那玉帝信任的三清应当是知晓的。而杨二郎也显然是晓得的。

再然后,我佛如来与地藏王菩萨的谛听应当也是知晓的……

所以观音如今晓得这个秘密,倒也得感激老君慷慨愿意告诉她。

“菩萨,这个秘密,在这之后可能不是秘密,所以老身才能告诉你的。”

观音淡然道:“原以为玉帝无情,没曾想玉帝是有更巧妙的处置。那云华仙女没死,所在何处?莫非,是在灌江口?”

老君笑道:“当年杨二郎劈山救母,虽则孝感动天,但毕竟是犯了天条。因此陛下按理降旨,着令云华仙女日夜织布。但每当月圆之日,便也是他母子二人相聚之时。

要不然菩萨,如若云华仙子已死,你觉得以二郎真君的脾气,那次你推荐他去对付那猴子,你觉得他肯来么?”

观音微笑点头:“如若如此,你们的这个计划便已经达到了不是么?如今只要杨二郎夺回身体,那人便无处可逃”

没错,杨二郎最厉害的技能自然是追踪,早在意识世界,他就驱使神鹰顺着黑气脉络一路飞驰,而越是黑气浓郁,黑鹰也就看得越清晰,越容易找到。

那么接下来,也是观音所期待的。

她也很想知道,究竟是哪个佛门叛徒搞出来的这些事。

……

以下为内容补充。

关于杨二郎的母亲,云华。

民间一说二郎神母亲为天帝之女。

唐代杜光庭《贺江神移堰笺》写的是李冰创堰,江神帮忙。而江神,就是长江之神,有一说法也是天帝之女。

《江记》云:“帝女也,卒为江神。”战国时,江神的祭典在都江堰岷江边进行,据《水经·江水注一》载,因当时人以为“岷山,……大江所出”,岷江为长江正源,而岷江边便坐落着二郎神的千年官祭庙二王庙。天帝女可能因此跟李冰产生关联,后来又成了二郎神(李二郎)母亲。

如此南宋时方有二郎为天帝后裔的说法。民间玉帝被视为老天爷(天公、天帝),之后受氐羌传说以及羊图腾(杨姓来源)、杨磨曾助李冰治水的影响,以其治水功绩与神异事迹附会佐父治水的李二郎,又衍化了杨姓二郎神之说,结合民间早已流传的二郎担山赶日传说以及目健莲救母又进一步衍变出二郎神劈山救母的传说。

明清时期的杨二郎劈山救母鼓词戏剧中二郎神均是玉帝外孙,明朝时期外甥有外孙的意思,西游记中的玉帝外甥说法由此衍变而来。

清代的《黔江县志》记载李二郎母亲是上帝女,封为遍天老祖俗称金华娘娘。

杨二郎就是李二郎衍变出的形象,区别只在于姓不同。

另一说来自羌族天父的三公主木姐珠的故事。

羌族母神木姐珠,是天父的公主,家有三姐妹。大姐嫁龙王,二姐嫁天神,三姐生下羌族祖先。

该传说结合了汉朝就传入华夏的目犍连救母,衍生了二郎神劈山救母的传说。

全国各地的《三姐下凡》戏曲(这个三姐就是二郎母亲),二郎母亲是玉帝三公主,有三姐妹。

对应《二郎宝卷》,二郎母亲,家里也是三姐妹,是三花聚顶的女神。在三姐下凡等诸多汉地戏曲里,玉帝有三个女儿,大公主嫁敖广、二公主嫁天王、三公主生二郎,正是跟木姐珠三姐妹一致。而杨二郎,就是氐羌族崇拜的神灵,被陕甘川的羌族广泛崇拜。

二郎神话受羌族神话影响,产生了以木姐珠为原型的二郎母亲玉帝三公主,也正是因此二郎神才被氐羌聚集地的四川视为川主。明清时期,玉帝的家谱正是因为杨二郎故事的流传而得到完善。

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在《西游记》中衍变为玉帝妹子思凡下界,与一名姓杨的凡人结合生下二郎神,之后二郎神斧劈桃山救母。

所以救母的源头,可能是源自目连救母。

救母故事流传最早的就是汉代时期佛教传入华夏的目莲僧救母(目连救母)。

《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莲僧其母因贪口腹之欲被下了地狱,轮回成饿鬼道中的恶鬼,从此吃不到任何东西不得解脱,目莲僧为此出家修行,在七月十五日那天集合重僧佛的法力,把食物放在盂兰盆中,终于把人间的食物送到饿鬼道,让自己的母亲超脱,算是报答了母亲的恩情。

于是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也就变成了盂兰盆节的起源。其实这段故事来自释迦牟尼的弟子叫“目犍连”,在传入华夏的时候被翻译为目莲僧。盂兰盆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最后要点荷叶灯祭祀先人。

在宋代目连戏(目犍连救母)风行民间,《东京梦华录》卷八载:“讲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演《目连救母》大戏。”

二郎神作为儒道释三教尊奉的神灵,在北宋末年被吸收进道教,在元朝开始被佛教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

元朝《清源真君六月二十四日生辰疏》中载二郎神“佐泰山生死之司,护佛法慈悲之教”:

“孟秋行白帝之权,尚迟六日;中夏庆清源之圣,诞降九霄。易地权平,与天长久。恭惟清源真君,秀储仙洞,威振灵关。破浪兴妖,随显屠龙之手;含沙射影,特彰斩蜃之功。佐泰山生死之司,护佛法慈悲之教。”

至明朝,奉行三教合一的西大乘教加大力度宣传,将二郎劈山,二郎担山的情节连缀起来,仿照佛经目连救母写了完整的劈山救母传说的《二郎宝卷》。

《二郎宝卷》末尾点明二郎救母仿的目莲救母,原文写道:

“二郎救母,访学目连尊者,灵山世尊,西天求教,血盆真经,游狱救母,九环锡杖,响亮一声,幽冥教主,十帝阎君,十八狱王,七十五司,催府真君,都来接迎,我佛到狱,有何来音,目连便说,我来游狱,救我母亲,狱主听说,引着前行,狱狱游过,来到奈何桥中,母亲便叫,救我超生,目连向前,圣饭一钵,吃在腹,化作灰炭,莲花化生,十八地狱,七十五司,挂上我得,大乘名号,后来男女,早出幽冥。”

宝卷中“太山崩裂响一声,海底现出一孤灯。本性翻身回光照,二郎才见他母亲”,太山即泰山,泰山映射地狱,是汉代佛教传教到华夏时引入的概念。宝卷行文中有的地方为了凑字押韵而将“太山”写作“太行山”,“太山”与“太行山”有互称之俗。

佛教传入初期,为了更好的传播信仰,和尚们将“地狱”翻译成“太山”“泰山”。这件事的起因很简单,泰山的信仰够广泛,便借用它的名而已。因此目犍连的母亲陷于地狱,二郎宝卷中的二郎母却被困在“太山”下。

因神话中“桃止山”为“鬼门关”,亦指地狱,“桃止山”讹误为桃山,又传出二郎桃山救母之说。

《二郎宝卷》带有佛教善恶果报的教义思想,宝卷中提到“阴报阳报终须报,今生来生总今生。劝君休要行凶恶,自有青天作证明。平生应当行善事,奸者奸来忠者忠。恶到临期方知悔,不如善先存心公”,目的是“遗留世,劝善人,明佛心意。”

可见宝卷的内容本质是传经故事,是宗教徒为宣传教义而借二郎身世以及救母故事更好的传播信仰,和宗教徒宣扬文昌救母,观音救父的性质相同。

二郎救母的古代文字记载以及多个戏曲唱词版本中,二郎一直是独生子,官方史籍、方志史料、诏书奏折、祭文碑记、匾额题碣,碑文镌刻、文人笔记等文献典籍都不存在有妹妹一说,二郎神劈桃山救母和沉香劈华山救母在清以前是两个不相关的平行故事,彼此互不牵扯。

然后二郎劈山、凿山的传说又与二郎担山的故事相结合,明朝沈榜所写的史志书《宛署杂记》:“担山孔,在县西鸡儿台离城二百五十里。南北二山各有一孔,相对若可担然,俗讹为二郎所凿。”

《二郎宝卷》:【摇山晃海品第七:“王母开言叫二郎,你娘压在太行山。子母若得重相见,山要不崩难见娘。我今赐你八装宝,五盘四贵按阴阳。你今要见无生母,两座名山要你担。明月清风常作伴,那是爷来那是娘。二郎担山赶着太阳,要见亲娘,两座名山昼夜担...”

山崩地裂品第八:“二郎爷眼泪汪汪,哭声爷来叫声娘,为因救母走了双阳,王母娘娘赐我宝贝,开了库房,飞了金乌,两座名山在我肩上,昼夜里常担,为因救母,担山赶太阳。”】

而在此神话基础上,本作是对西游里仅有两回登场的杨二郎经历的一次补充。

“是呀,你舅舅偏是这么无情的。但是二郎,现在不也挺好的,一切都过去了,不是么?”

“娘亲,你觉得真的好么,你看这里的山虽然是山,水虽然是水,但一切都太过于违和了,不是么?”

那时候这么多年来悉心修炼,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救出娘亲。

但偏偏那日,娘亲却因为他的失误离他而去了……

“二郎……二郎……”

在天庭的人都是知道的,玉帝的妹妹云华,也就是杨二郎的娘亲,从桃山被救出来,是被金乌暴晒而亡。

“二郎,你现在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舅舅当初为何如此的无情。”

透过神鹰的鹰眼,他基本上是知晓了脱离肉体后自己的肉体经历的一切。

而此番再次睁开眼,杨二郎看着面前的娘亲,露出平淡的微笑。

阅读西游红孩儿,我功德赶超如来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3213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