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人在明朝搞艺术,唐伯虎我哥们

第82章被人坑了

  • 作者:大凌青年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7-11 03:11:40
  • 字数:4784字

曾初九神秘一笑,从道袍里掏出一个灰色布袋。解开袋口的绳子,露出了一截尖尖的铜芯,下面是如笛子般带孔的木管。

“笛子?”

曾初九恍然:“我还以为是曲谱的问题。”

“道长能听出这么细微的差错,徐某佩服。”

“原来是出了差错。”

“我啊,会这个。”

“只是略知一二。”

曾初九咧嘴一笑,再次拱手:“还未介绍,小道姓曾,道号初九。”

唐寅皱了皱眉,随后恍然:“是唢呐。”

“我听说通音律之人都会一件或多件乐器,不知道长擅长哪种乐器?”

唐寅在一旁听了两人之间的谈话,也生出一丝好奇,下意识觉得这位曾道长不简单。

“儿时为了学一门糊口的手艺,就被送去学了唢呐。”

曾初九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将布袋重新收好:“世事无常啊,后来当上了道士,也就没怎么吹过了。”

徐经在看到唢呐的第一时间就肃然起敬,可随即想想也就释然了。

徐经也急忙自我介绍,又把唐寅等人纷纷介绍了一遍。

徐经本来想到处去游览一番,结果曾初九却叫住了他:“徐公子可方便借一步说话?”

徐经一愣,只好让唐寅和红英等人先去游玩,自己则跟着曾初九来到了一间茶室。

二人围坐在矮桌两边,曾初九熟练的洗茶、泡茶、斟茶。

“道长是有什么事?”

徐经见他不说话,有些疑惑。

“徐公子可知我这道号初九,是如何来的?”

曾初九没有回答他的疑惑,将一杯茶推给徐经,笑着反问道。

“初九?”

徐经皱眉:“既然道长这么问了,那就应该不是每月初九这么简单吧。在周易之中,每卦六爻,初爻若为阳,便是初九。”

“徐公子果然博学。”

曾初九满脸笑意,又从袖子里摸出了一个龟甲与三枚铜币:“那徐公子相信这占卦之法吗?”

“不信。”

徐经很果断的答道。

“哈哈,我也不信。”

曾初九哈哈一笑,将龟甲放在桌上:“不过有很多人信,包括宫里的人。”

徐经疑惑着看向曾初九,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昨日宫中又让我去占卦,想要预测昨日京城异响的吉凶。我实在编不出什么理由了,便说你被天仙降神,帮大明斩了作妖的恶龙。”

曾初九撇了撇嘴:“反正京城里到处都在传言这件事,那声音也确实是你搞出来的,我这也是顺势而为。”

“啊?”

徐经目瞪口呆,随后急忙用手捂住嘴。

然后才想起来这是在室内,又放下手来。

“昨日锦衣卫不是去我那查过了吗,我已经告诉他们实情了,陛下应该也知道这事了。”

徐经解释道。

“反正太皇太后是相信了,她让陛下邀你参加祭典,希望到时候能够亲眼看到神迹。”

曾初九斜着眼,用小拇指钻了钻鼻孔,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

“亲眼看到神迹?”

徐经突然有种被坑大了的感觉。

他还以为之前圣旨让他去参加十一月的祭典演奏,就仅仅只是普通的演奏乐曲,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

然而现在这个臭道士却告诉他,是太皇太后想要看到他表演神迹?

“那个……道长,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徐经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看向对面的曾初九。

“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就是随便说说她就当真了。所以今天刚好遇到你,就想提醒你一下。”

曾初九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要是我表演不出来神迹呢?”

徐经试探问道。

“那估计会被认为是骗子,或是故意用妖术在京城散布谣言。太皇太后心中一怒,你人头落地。我大不了重操旧业,帮你吹上一唢呐。”

曾初九笑着答道。

徐经缩了缩脖子,随即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不对啊,这骗子不是你吗?”

徐经反应过来,指着面前这个坑害他的道士:“是你骗太皇太后说我是仙人的,要杀也先杀你啊。”

“我到时候就说你的降神结束了,仙人早就离开了你的躯壳,所以展现不出来神迹。”

曾初九一脸神态自若。

“那你不如现在就去跟太皇太后说这件事,我也不用去表演什么神迹了。”

徐经双眼一亮。

曾初九却摇了摇头:“我又不能随意进宫。每次只有宫里的人来请我,我才能进去。”

“那你什么时候能进宫啊?”

徐经有些急了。

“我怎么知道?虽然这个月已经去过宫里两回了,但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有时大半年都不见得能被请去一次。”

曾初九一脸无奈。

“那要是祭典之前你都没进宫去,我可怎么办?”

徐经越来越觉得眼前这个道士就是个坑货,亏他之前还觉得这人顺眼,呸!

“你能作出天下一绝的曲子,能搞出那么大的声响,还能放飞鬼魅。连人见人怕的张延龄都被你算计,得到了那么重的惩处。”

曾初九突然意味深长的一笑:“小道我相信区区一个神迹,绝对难不倒徐公子。”

徐经一愣:“你怎么知道这些?”

“最近京师也确实事故频发,四处人心惶惶。陛下决定开设祭典也是为了宽恤天下,安抚人心。”

曾初九依旧咧嘴笑着,看向徐经:“徐公子难道不想一举得名,被陛下器重吗?”

徐经越来越觉得这曾初九顺眼,评价也很到位。

很快几人就来到山上的白云观。

在后世被称为流氓乐器的唢呐其实在古代很常见,婚丧嫁娶,礼乐典祭都有唢呐的参与。

看这曾初九三四十来岁的样子,言行得体,又懂音律,徐经生出了一丝好感:“道长觉得我们清音阁的新曲如何?”

听到他这样说,徐经又想起了上次在清音阁的时候:“道长言重了,上次弹奏多有差错,实在惭愧。”

“有些取巧,但比普通散曲更完整,也更加精妙。散曲不散,是好曲子。”

曾初九很客观的评价道:“能作出这样的曲子,徐公子真乃神人也。”

“道长过誉了。”

徐经由衷道。

这个道士第一次听曲,就能够听出贝斯在节奏方面的小错误,在音律方面的造诣绝对不低。

阅读人在明朝搞艺术,唐伯虎我哥们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3363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