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三百六十六章:世界中心将从大明,转向朱棣!

  • 作者:早餐羊奶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5-06 02:26:23
  • 字数:20066字

蓝玉气笑了。

娘的。

大约两里距离。

陈忠所部,马六甲新军停下时,孙元楚也第一时间命令第一营将士停下。

第一营六百多人,排成六个横队,齐头并进走出一里左右,双方遥遥相遇。

从军衔又能观察出,陈家海盗步兵也是五人一伍。

虽然军服不一样。

对面海盗军服,更像大明制式军服,并不是陆军第一镇这种分体式。

大明还没效仿朱老四的陆军第一镇进行重新整顿编练。

大量的火器配置。

军衔。

四海上这些势力,反倒抢先大明一步!

余光瞥视朱棣……

心中十分急切。

不过,隐约间,还是能从很多方面,看到对面的海盗步兵,隐隐间和陆军第一镇相似。

导致无法迅速跟进朱老四搞出来的新东西。

可四海上这些小势力、蛮夷小国不同。

他们没那些自高自大,狭隘心作祟。

他们本来就落后。

朱老四以大明皇子身份,出现在四海之上,搞出来的新事物,还展现出优越性。

可以预见,这些蛮夷小国,即便无法像他们这样,被朱老四不设防观摩。

但哪怕是学个表面,也一定会迅速跟进。

只要肯学,哪怕只能学个表象,花点时间,也一定能琢磨出一些东西。

往后是不是这些蛮夷小国,会比大明更加先进?

……

‘如大明无法做出改变,这恐怕是必然的。’

蓝玉得出一个十分悲观的结论。

他们已经知道。

朱老四有横扫四海的野心。

当朱老四开疆拓土时,一定会把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等等所有的一切,推广出去。

几乎可以预见。

朱老四势力范围内,会迅速发展,或许未来的天下中心,就会从大明转移到朱老四建立的势力……

万邦来朝。

朝拜的就是朱老四!

若真发展到这一步。

朝廷能接受这种落差吗?

反正他接受不了!

学习!

一定要潜心学习!

摆正态度!像个学生一样学习!

可他一个武将,如何改变这一切?

蓝玉忽然意识到,他一个人十分无力。

就算加上沐英也不够。

视线从朱棣,转移到方孝孺等人身上,‘他们呢?这些年轻人,又有几个,能像学习圣贤书一样,潜心学习朱老四……’

他无法判断。

但依旧很悲观。

陛下比较保守。

太子爷威望不足,而且论魄力,也无法和朱老四相比。

这一点,从太子爷直接否决在大明境内,推行雇工身股制就可以看出。

不就是怕天下烽烟四起吗?

怕什么!

搞成乡土村社,笼络住农民。

只要有口饱饭吃,农民绝不会跟着造反。

元朝当初要是肯给他口饱饭,他肯定不跟陛下造反,甚至陛下自己都不会造反。

士绅、商贾造反,杀就是了。

杀一万不够。

那就杀十万!

他十分肯定,若朱老四换做太子的位置,有人阻挡他的野心、志向,别说杀十万。

屠百万!

朱老四都敢下令!

朱老四的好说话,只是表象,这人内里,实则十分狠辣。

他领教过

请朱老四回朝帮忙……

“殿下,对方派人过来了。”

孙元楚的声音,打断蓝玉思绪。

抬头望去……

一个陈家私兵,双手高举,其中一只手,举着一面白旗走来。

双方相距不过两里罢了。

对方很快抵达。

“小……小人奉将军命令,求见明四皇子燕王朱棣。”

胆怯结巴声响起。

朱棣吩咐道:“孙元楚,把人带来。”

很快,陈家私兵来到朱棣面前,好奇打量一下,忙低头,捶胸行礼,“四皇子,陈将军想知道,你们这部兵马,是否是陆军第一镇新军?我部也是刚成军的新军,将军想打一场新军与新军之间的较量,看看我们两家,谁的新军更胜一筹!”

‘果然!’

蓝玉与沐英顿时激动对视。

原本,朱老四的新军实战,已经让他们很激动。

没想到,对面也是一部新军!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朱棣略微有些诧异。

他知道,驻守巴拉望岛的陈家部将,叫陈忠。

此刻,他对此人还生出一点欣赏。

随即点头道:“不错,这是我陆军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标第一营。”

陈家私兵再次捶胸行礼后,转身离开。

快速返回陈军阵前。

“将军,明四皇子亲口说了,这是他麾下陆军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标第一营。”

陈忠点点头,视线再次投射到第一营新军阵列上。

“回堡垒告诉陈金北,明四皇子新军一个营六百余人,比咱们陈家一个营军制要小,对方行进中,阵列都十分整齐……”

“装配一种管身很长的火铳,让他接下来,不要因为关注我是否战死而分神,仔细观察,明四皇子陆军新军作战……”

“若我们战败,不要管我们生死,你们保护陈金北,马上离开巴拉望岛,返回马六甲,把观察到的一切,都告诉家主。”

“是!”

陈家私兵领命后离开。

陈忠扭头,眺望堡垒。

模糊的人影,肯定是长子。

他报答了陈家恩情。

若他用性命,为陈家换取的信息,陈家抓不住这个机遇,或者抓住机遇,将来还是输了。

他家就不欠陈家什么了。

收敛思绪,收回视线,落在阵列上。

新军步兵和水军不一样。

水军是当初撤离鸡笼屿,一路折返途中,收编的海盗。

步兵则是真正吃陈家饭、穿陈家衣、拿陈家饷培养起来的。

其中,一半与他一样,都有中原血统。

剩下的蛮夷民,也早被陈家同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闽南话。

“你们应该很清楚,站在对面的是什么人!”

陈忠突然深吸气,大喊道:“来自中原明王朝的四皇子,燕王朱棣!”

“今天,我们这些数百年前就流亡海外的化外之民,就要挑战这位被明王朝放逐到四海之上的明四皇子!”

“他们是新军!”

“我们也是一支新式军队!”

“今天,新军对新军!化外之民对明四皇子,拿出我们的血勇来,让明四皇子看看,咱们的祖辈,敢在数百、上千年前,漂洋过海,在异域他乡,披荆斩棘开拓,我们传承祖辈的血勇,比他明四皇子强!”

“告诉本将,你们敢吗!”

“敢!”

“敢!”

“敢!”

……

陈忠听着将士们昂扬声,唇角浮现笑容。

战意足够了!

兵力还占据优势。

若输了。

他们也不是输给明四皇子背后的大明。

而是明四皇子本人!

说实话,他挺佩服对方的。

一百艘海军战船。

人数至少也有六七千吧?

却只带了陆军第一镇的一个营登陆。

这份自信。

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要知,对方在闽县,已经证明,有以少胜多的本事。

不过,这回,明四皇子肯定没骑兵!

锵!

陈忠猛地拔刀,扬刀直指对面孙元楚第一营,“进攻!”

呜呜呜……

号角声中。

嗒嗒嗒……

步点声传出。

孙元楚目睹一千人阵列,步点虽然不算整齐,略微有些杂乱。

但这种纪律性,已经超出了朝廷步军。

他在闽县,见过朝廷步军。

当初的海防兄弟,就达不到对面陈家私兵的程度。

眼中跃跃欲试,舔了舔嘴唇,扭头,“殿下,卑职想和陈家新军,堂堂正正打一场!”

他们新军中,也有些独特战法。

比如,排枪射击时,分配数十人,尽可能瞄准敌方将领打。

只要打掉对方将领,一定会影响对方指挥系统。

甚至,为了配合这一战法。

鸡笼屿火器工坊,已经开始慢慢研究,提高射击精度的法子。

高精度的火器,不需要全军列装。

一个营,列装五六人就足够了。

这种火器的成本高一点,王爷也不在乎。

……

这些战法,都是王爷带着大家,在训练中摸索出来的。

为将者。

为赢得战争,可以不择手段。

这点,他牢记于心。

但今天,他想堂堂正正打败对方。

朱棣含笑点头,“今天这场战斗,你是指挥,所有人都得听你的,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今天这场战斗。

他不准备参与。

会站在后方观看。

从中发现问题,接下来纠正。

也是要检验这支新军,没有他指挥,能发挥出多少训练成果。

到底,有没有把训练内容,牢牢刻在脑子里,刻在身体里!

即便战败也没关系。

码头上,海军已经开始集结。

第一营胜败,于他而言,都是一种收获。

孙元楚手握剑柄,闻言,立刻就明白朱棣的想法,握剑的手指微微松开,又紧紧握住。

很紧张!

更激动!

锵!

指挥剑出鞘,孙元楚大喊:“交叉火力进攻!”

嗒嗒嗒……

第一营将士,随着孙元楚号令下达,最前面三个横队率先踩着步点启动。

第一营副管带,带着后面三个横队紧随其后。

逼近陈家新军过程时。

两个三横队方阵渐渐齐平。

然后呈倒八字形,向陈军迫近中展开。

蓝玉、沐英等人都知道,这是陆军第一镇,最为典型的交叉火力进攻。

可陈忠不明白。

更为整齐的步点,‘嗒嗒’传入耳中,仿若踩在心头!

‘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训练更好!’

虽然布置,明四皇子新军第一营摆出一个倒八字到底有什么好处。

可从步点,已经能判断,对方训练更好。

整齐划一的步点,给人压迫感很强烈。

“三百步!”

“两百步!”

……

方孝孺等人紧张关注,全都悄悄握拳,目测着两方阵列大致距离。

蓝玉、沐英几个武将,则紧张关注着,孙元楚营能压到多少步才射击。

长管身火铳有效杀伤射程是一百步左右。

但无疑,距离越近,杀伤力越大!

能否重现朱老四守闽县时,五十步距离?

应该不行吧?

陆军第一镇是支新兵。

而且,此战朱老四并未站在最前面,和将士们站在一起。

孙元楚可没朱老四的威望。

……

嗒嗒嗒……

众人心思各异,衡量这场战争的影响及意义时。

两方将士,却越来越清晰,听到对方的步点声。

八十步!

陈忠目测距离,第一时间下令:“袭扰性射击。”

虽然上次闽县战斗,已经证明,袭扰性射击,无法诱使明四皇子军队慌乱下射击。

但他还想试试。

毕竟,这只是一支新军!

据说,老兵很少!

所有老兵几乎都担任各级将领。

砰砰砰……

零星的射击声响起。

孙元楚及副管带,大声呼喝:“稳住,训练中,王爷怎么教大家,现在就怎么做,不听号令者,斩!”

蓝玉等人瞬间收敛思绪,聚精会神观察战场态势。

蓝玉低语询问:“殿下,陈家新军这么早射击,看来训练不到位。”

陈家新军用的是类似大明的短管身火铳。

在八十步范围,准头小,威力弱。

只有击中面门,才能产生杀伤性。

孙元楚营,待着藤条编织的头盔,上身穿着锁子甲,这个距离,射击,杀伤力很小很小。

朱棣解释道:“永昌侯误会了,这是敌军的袭扰性射击,咱们大明对火器的使用战术,说实话,比这群经常劫掠打仗的海盗,还稍微落后点,袭扰性射击,能给对方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一旦士兵撑不住,崩溃了,不但影响士气,而且还会在慌乱中,提前射击……”

蓝玉、沐英等人瞬间恍然大悟。

这等战术,他们还真不知道。

大明集中使用火器,还是沐英在洪武十二年,开创先河。

砰砰砰……

激烈的射击声就在此时,突然响起。

是陈军!

陈军进入七十步内,率先排枪射击。

朱棣立刻结束和蓝玉谈话,抬头紧张看去。

短管身火铳,在七十步距离射击,威力也已经十分大了。

只见将士们在声音响起的瞬间,第一时间条件反射下意识低头。

这是避免弹丸击中没有防护的面部。

七十步距离。

只要微微低头,藤甲蒙布头盔足够抵消大部分杀伤性。

痛苦闷哼声响起。

倒八字两个阵列,第一横队,瞬间各有数十名将士闷哼倒地。

蓝玉、沐英听到微弱闷哼声,眼睛瞬间瞪大。

这怎么可能!

这可是一群新兵!

就是大明军中老兵,受伤倒地,也会痛苦喊叫。

朱老四是怎么把一群新兵,训练到这种程度。

无他。

去岁一年,朱棣泡在营中练兵,每天临近傍晚,都要带着所有士卒,踏步走半个时辰尖锐石子路。

将士们每天脚底流血。

却都要跟着朱棣,一起忍着不能发声。

久而久之,将士们脚底板出现了一层厚厚老茧。

无惧尖锐石子的同时。

也练成了疼痛,潜意识咬牙忍着的应激反应。

于此同时。

陈忠看到这一幕,瞬间瞪大眼,绝望一闪而逝,随即,满脸慷慨赴死之色涌现,举刀大喊:“杀!”

陆军第一镇新军的表现。

已经让他隐约看到了战争结果。

压到七十步内射击。

是陈家私兵,经过训练成军后,最佳的状态。

很显然,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还能比这个距离更近!

接下来,他们则要面对,第一营的排枪射击。

此战能不能打赢,只剩一个机会。

挨过第一营排枪射击后,近身肉搏战中取胜!

“杀!”

陈军大声呐喊,冲向孙元楚营。

从七十步到六十步。

十步距离,转瞬即至。

“放!放!放!”

孙元楚肩头渗出鲜血,极度紧张中,歇斯底里连续大喊。

砰砰砰……

炒豆子般密集枪声响起。

第一排射击结束,已经开始安装铳剑,第二排密集排射响起,第三排……

短短瞬间,从浓烟中冲出来的陈军,在倒八字形交叉火力,密集弹丸笼罩中成片倒下。

趁着陈军短暂恐惧混乱,已经安装好铳剑的第一横队将士,不用孙元楚和副管带下令,在队官、排长、棚正率领下,端着火铳,沉默不语,冲出烟雾,扑向陈军。

第二排、第三排紧随其后。

副管带跟随朱棣纵横过草原。

对战场局势变化十分敏锐。

第一时间,率领三个横队,斜插冲入陈军后方的刀盾兵。

陈军的火铳手,已经扔掉火铳换成佩刀。

经过密集打击后。

六百多没有盾牌的火铳手,只剩四百多人。

双方相遇,都是五人一组。

猛烈碰撞在一起。

混乱的厮杀中。

蓝玉敏锐发现了一丝端倪,侧头对沐英低语,“快看燕王新军将士,他们的火铳配置铳剑,占据长度优势……”

铳剑配置火铳,几乎就是一杆长枪。

对刀的优势太明显了。

敌军想要靠近时,五人一组,在棚正带领下,猛地排枪刺出。

敌军还没砍到他们,就被他们捅成马蜂窝。

而且,朱老四的新军,拼刺战术十分好。

五人一组配合十分得当。

战场上,出现了很诡异的一幕。

朱老四新军,开始在棚正带领下,就近向队官汇合,十人一组,二十人一组,专找一些陈军人数不占优势的小团体冲杀。

而剩下的一些五人组,则端着火铳,背靠背,相互配合,面对十数陈军围攻。

因为武器长度,以及拼刺战术配合娴熟,竟然能顽强顶住陈军十数人围攻。

但陈军一些五人组落单小团队,却无法承受朱老四新军,十人一组,二十人一组配合猛攻。

后方,副管带带着三百多将士,死死缠住近身肉搏战中。

最厉害的刀盾兵。

迫使刀盾兵无法支援前面,只拿刀,没有盾防护的陈军火铳兵。

“老四的新军是最后赢家。”沐英面色沉凝道。

黄子澄听闻后,不解询问:“西平侯这怎么可能,就算排枪射击中,陈军损失大,但兵力上,还是陈军战优势啊!”

陈军一个营一千人。

排枪射击后,损失两百多人。

可还有七百多人。

人数依旧比朱四郎新军第一营,略微占优。

沐英瞥了眼黄子澄。

他从对方话语中,听出对方似乎盼着老四战败。

懒得搭理。

继续对蓝玉说道:“谁遇到老四这支新军,谁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无力感,陈忠此刻,肯定很难受。”

沐英猜得不错。

一刀砍杀一名新军将士。

陈忠环视嘈杂混乱战局,一颗心渐渐往谷底沉。

在两军近身接触前,他对胜利还抱有一丝希望。

毕竟近身战,他们十分擅长。

他这一千新军,大多有战斗经验。

可两军碰撞在一起后。

他突然发现,如同狗咬刺猬!

五人一组,灵活机动配合,他们做的不够娴熟。

而且,他这方,十几人啃明四皇子一个五人组新军,十分艰难。

反观明四皇子一方,十数人一组,一旦与他这一方五人一组相遇,如同风卷残云,总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歼灭。

明四皇子的新军,五人一组,在战场上,迅速组合,迅速分开,熟练程度,令人震惊。

“这怎么可能!”

陈忠一边绝望冲杀,一边关注战局,喃喃自语。

陈忠不知。

陆军第一镇,除了数百海防老卒。

真正的精髓,其实是三百跟随朱棣从草原回来的兄弟。

这些兄弟在大明军中,绝对能担任百户。

可现在却充斥在管带、队官、排长、棚正这些职位上。

这些兄弟,或许大局判断还不够。

但战场战术判断能力,十分出色。

正是这群拥有着十分强硬战术能力的兄弟,构成了陆军第一镇的骨骼。

他们的敏锐判断力、执行力,促使新军可以在战场上,五人一组迅速组合,迅速分开,自行决断、执行不同的战术任务。

并且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教导新兵迅速成长。

若是没有这数百名兄弟。

陆军第一镇,也不可能这般精锐。

……

“怎么可能?”

黄子澄脸色苍白,嘴唇颤抖喃喃自语。

就在西平侯沐英预判朱四郎新军是最后赢家后,不到半柱香时间。

陈军佩刀火铳兵,肉眼可见越来越少。

已经不足与之交手,朱四郎新军一半!

胜利天平向陆军第一镇倾斜后,战斗进度开始越来越快。

很快,陈军火铳兵就被孙元楚率领的三百多兄弟尽数围歼。

“杀!”

孙元楚脸色苍白,高举指挥剑大喊一声,全部兵力直扑被副管带缠住的陈军刀盾兵。

集中优势兵力,开始啃这根近身战硬骨头。

……

远处堡垒上。

陈金北亲眼目睹陈忠被铳剑刺中后倒下。

呆呆看着随着孙元楚集中兵力后,刀盾兵阵型渐渐垮塌,喃喃自语:“这才是新军!这才是真正的新军!天下第一强兵,不在陈家,而是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

陈金北身后几名陈家私兵。

早被第一营将士的打法吓得胆寒。

浑身哆嗦。

其中一人,声音颤抖道:“将军我们该走了!”

陈金北回神。

紧紧抿唇。

噗通!

在堡垒上跪倒,冲着战场方向,‘砰砰’用力磕了三头后,哽咽道:“父亲,你说的话,孩儿全都记住了!”

话罢起身。

“走!”

陈金北带着几名心腹,匆匆离开堡垒不久后。

剩余两百多陈军刀盾兵投降。

孙元楚脸色苍白,脚步有些虚浮,跌跌撞撞来到朱棣面前,用尽全力立正,大声道:“禀殿下,卑职幸不辱命!此战,我部战死八十五,伤一百三十!全歼陈军新军!”

话音刚落,朱棣尚未来得及说话。

孙元楚腿一软,重重摔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蓝玉蹲下身检查了片刻,对朱棣说道:“有些严重,身上有四处枪伤,多处刀伤……”

能不能活,就看命硬不硬了。

说实话,目睹了刚才一战。

他特别欣赏这个弃文从武的小将。

若是他麾下,他肯定重用。

朱棣迅速命人给孙元楚包扎止血。

由副管带,暂时统帅第一营。

赶来的海军将士负责打扫战场,同时前往堡垒,接管堡垒。

“殿下,陈忠还有口气!”朱棣在查看伤兵时,俞靖匆匆跑来,“要不要救?”

救也就是救一救。

对方伤势比孙元楚重好几倍。

能不能活,已经不看命硬不硬。

而要看老天爷!

朱棣略微沉吟:“尽可能救治。”

陈忠这个人,他挺欣赏。

……

当夜。

堡垒内。

朱棣来到孙元楚、陈忠养病的房间内。

他们这么多人,堡垒内房舍紧张。

只能安排孙元楚和陈忠共用一个房间。

朱棣站在孙元楚病床前,看着脸色苍白,依旧昏迷的孙元楚,询问随军郎中:“孙元楚的情况怎么样?”

郎中凝重道:“禀殿下,孙管带体内的弹丸,属下已经去除,索性,都在胳膊和大腿上,并未伤及骨头,并不严重,失血过多,属下也已经开了最好的补血方子,只要接下来一两天内,不要发烧,就应该没有大碍……”

朱棣认真倾听。

孙元楚这小子,他很看好。

别看是个读书人,可有韧劲儿。

他能凭竞争,一关关闯过来,担任管带职务。

说实话。

付出的努力十分大。

一些跟随他纵横草原的老兄弟中。

有好几个,他就十分看好。

甚至,当初还专门让谭渊辅导这几个老兄弟兵法。

教他们识字。

可这几个老兄弟,在学习上的努力,连孙元楚在训练中,一半刻苦用功也做不到。

最终在竞争中落败。

只能去担任副管带。

今天的血勇拼杀。

也证明了。

孙元楚这个管带名副其实。

“今天夜里,你辛苦一点,给孙元楚体外降温,确保他不要发烧。”

“殿下放心,属下明白。”

朱棣转向陈忠。

陈忠明显已经开始发烧。

额头覆着一块湿布,失血过多的脸,此刻却一片紫红,“他呢?”

郎中十分悲观摇头,“殿下,属下已经给他用了降温和补血的方子,不过效果很差,能不能活,就只能看他命硬不硬,老天给不给他活路。”

对陈忠这种情况。

他作为郎中,只能医者仁心,尽人事听天命了。

朱棣点点头,又看了眼孙元楚,从房间内走出。

抬头看着南海的月亮。

‘也不知,民丰学的如何了?’

随军郎中,是实践医术最好的地方。

等民丰学成后,就让他到军中,跟着军营郎中实践几年。

现在军中已经开始做手术、并且,他已经让随军郎中,试着去解剖敌军战死者。

以及为敌军严重部位,如胸部、腹部中弹者做手术。

其实,不是救人。

这种情况,能救活那不是郎中的功劳,是天不收。

他只是希望,借战争,促使医学进步。

早期的中医。

外科手术也十分常见。

可经过千百年发展,中医在外科手术方面,反而越来越衰落。

战争中,有无数的尸体,很多的伤者,可以供郎中们去研究。

解剖尸体,可以用敌军的。

己方一些重伤判定死亡的将士,如果愿意尝试,争一线生机,郎中也会提供外科手术治疗。

至于敌方。

不会征询对方意见。

只要郎中认为有研究价值。

就可以直接灌一碗麻服散,然后进行外科手术实验。

残忍是残忍一点。

但这就是现实。

任何的技术进步,都是如此。

他不会因此而不做。

……

于此同时。

沐英房间内。

蓝玉急迫道:“一会儿咱们就去找朱老四,让他派几艘船,送咱们启程,最好明天就动身,我们必须尽快回朝,尽快学习,再这样下去,四海这些蛮夷小国,先进性恐怕都会超过咱们大明!”

……

观摩至此,他现在只想马上回朝。

抓紧行动起来。

同时,试着进言,看看陛下、太子爷,能不能让大明上上下下,怀着谦虚之心,放下所有狭隘想法,向朱四郎学习。

不学。

大明会一步步落后。

乃至,失去天下中心的位置!

最终,必然会向朱老四转移!

沐英震惊看着蓝玉。

……

当晚。

二人联袂找到朱棣。

说明来意后,朱棣同意。

翌日。

朱棣派出五艘装配火炮的战船,其中两艘还是配有十二门火炮的中型战船。

……

于此同时。

陈寿统帅数十艘战船,三千新军靠近巴拉望岛。

梁道明、吕珍也终于抵达吕宋附近……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各位书友,八千字,做到了。

(本章完)

……

总之,大明内部自高自大,狭隘心作祟。

朱老四搞出来的新东西,大明内部,要么是争执不下,到底要不要跟。

要么就是碍于各种原因,束之高阁。

朱棣第一时间下令孙元楚所部列阵。

就比如长管身火铳。

匠作监太子系统内的混蛋,就因为一点龌龊想法,朱老四亲自指明了长管身火铳的改进方向,让他们集中匠作监优秀匠人去改进。

这群混蛋,竟然悄悄把此事压下去了。

双方都开始默默装填火药、弹丸。

蓝玉站在朱棣身边,遥遥看着对面的海盗步兵。

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3694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