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

第 93 章 断情绝爱,合作社全员搞……

  • 作者:兰拓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9-20 15:19:52
  • 字数:7146字

姚嘉年征得了种植户的同意,以“免费帮忙挖笋”为条件, 把全村想要种植红壳笋的村民,都拉到山上,现场教学。

没有喷洒营养液的红壳笋,铺上稻谷壳之后,产量虽然比不上喷过营养液的,但却比那些没有铺稻谷壳的高了不少。

第一批兑换给系统的早园红壳笋,口感鲜甜,品质上佳,甲方爸爸非常满意,一口气预订了三十万斤。

这笔订单要是能顺利交付,九姑婆不说富可敌国吧,最起码, 开单吃三年!

从县城回来之后, 九姑婆“卷王”属性苏醒,一口气把合作社的工作, 安排到了三月底!

很快,去年没有喷洒营养液的红壳笋也出来了。

买回来的稻谷壳, 按照姚嘉年的指导,喷洒稀释营养液,再把稻谷壳铺在毛竹林里, 大概是因为天气渐渐转暖了, 厚厚的稻谷壳铺上去, 土壤温度变得像四月份一样, 不到一个星期,居然就有头茬的毛竹笋长出来了!

这可是稀罕货。

这一次,为了拿到准确的亩产量,姚嘉年带人用绳子在竹林里围了一亩地大小,把这块竹林的红壳笋都挖出来之后,一袋一袋的称重。

头茬毛笋卖出去之后, 全村人都轰动了。

一时间,整个红星乡的稻草、稻谷壳供不应求, 甚至出现了涨价的苗头。

“1760斤,啧~跟他们喷过营养液的,没法比啊!”看着最后出来的称重结果,种植户惋惜道。

旁边人安慰他:“你就知足吧!往年没铺稻草跟稻谷壳的时候,这么一块竹林,一次能挖出来五百多斤红壳笋,那就算是这座山头的‘大年’了!”

“别提了,有一年我家山头赶上‘小年’,比这还大一倍多的竹林,从头挖到尾,就挖出来二百多斤头茬早笋。”

章启慧帮他们跟系统谈了一个好价钱,一斤毛笋五块钱的收购价, 简直让种植户们乐开了花。

听说姚老师的叔爷爷,就是九姑婆姥姥的“男朋友”,搞不好,两家是想亲上加亲,让姚老师追求他们九姑婆呢?

这么一想,俩人还真挺般配的呀。

都是大学生,而且男俊女靓,姚嘉年喜欢九姑婆,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得亏这番话没让九姑婆听到,不然她老人家肯定当场怼回去。

大家都生活在自由民主的新社会,为什么只有你们还活在旧社会里?

理所当然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吗?

狗还“理所当然”的喜欢吃屎呢,你怎么死活就是不让自己家养的宠物狗吃屎?

“就是!我们九姑婆独美!”钱丽丽在旁边摇旗呐喊,给偶像助威。

章小敏一脸狐疑地看着姚嘉年:“你不会真对咱九姑婆有什么危险的想法吧?”

姚嘉年简直无语了:“我现在年薪就只有十五万,去掉五险一金,到手只有十万多一点,还打算攒钱买一辆车,换个新手机,给家里盖新房子,来,你们帮我算算,就我这经济水平,到哪娶媳妇?去非洲吗?”

章家安特别理解他,拍了拍姚嘉年的肩膀安慰他:

“嘉年哥,我理解你!”

“其实我早就想说了,现在不光女孩子不想结婚,其实我们男生,也不是很想结婚啦~”

“外面工作这么难找,我们每个月只有一点点钱,养活自己倒是吃穿不愁,可一个月四、五千块钱的工资,也想结婚生孩子,这不是把老婆孩子往火坑里推吗?”

兄弟俩相对泪目。

九姑婆实在看不下去了。

“知道自己是个穷逼,还不赶紧去搞钱?”

指了指姚嘉年:“你会不会技术变现啊?现在村里想找你帮忙的人,听说都从春节排到了劳动节,你就不能动动你那花生米大小的脑仁子?”

“八小时以内,你是合作社技术指导老师,当然是很难约的。”

“八小时以外呢?你就不能在村里开个付费咨询?咨询费五十元,上门一对一指导一百元,我就不信,咱村没人找你。”

姚嘉年眼前一亮。

九姑婆继续卷他:“还有,你刷短视频的吧?”

姚嘉年点了点头。

九姑婆:“那我问问你,那些拍赶海视频的,卖不卖海产品?”

“那些拍美妆视频的,卖不卖各种化妆品和美容仪?”

“还有那些拍日常做菜视频的,卖不卖各种吃的喝的?”

姚嘉年心头一动:“你是说……我也可以去进点货,在村里开个农资销售点?”

九姑婆翻了个白眼给他:“格局小了!”

“农资店哪个乡镇没有啊?你得想想你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你想想,镇上那些农资店,哪个老板是农大毕业的?哪个老板有你的专业技能?”

“我经常听你给村里人推荐哪家公司的种子好,哪家公司的肥料好,哪些农药对土壤的生态平衡伤害性最大……这些道理你都懂呀,为什么就不能利用你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村里开个农资店,给咱村的老百姓弄点好东西回来卖呢?”

“反正就算不在你这里买,他们也得去镇上买。”

“在你这里买农资,花同样的钱,还能免费得到你的技术指导呢。”

姚嘉年坐不住了,站起来就往外走。

“哎?嘉年,快吃饭了,你干啥去?”陈秀红在后面喊他。

姚嘉年一边跑一边喊:“秀红姐你给我留点饭菜吧,我有急事要出去一趟,马上回来。”

“他干啥去啊?”

还能去干啥?肯定是去找村长帮忙租房子去了呗。

开农资店,不得弄个门面房和仓库什么的吗?

章启慧以为姚嘉年最多租个民房,结果没想到,这小伙子居然这么相信自己的话,把辛苦攒了好几年的养老钱都拿出来了,直接找村里的五保户买了两间老房子。

这个五保户年纪大了,本来就要去敬老院住,他现在住的两间破瓦房,还是自己年轻的时候,从砖厂外头捡的破砖头,一点点搭起来的,住了快十年,前年村里还出钱帮他加固了一下,担心台风来了,把他这房子吹倒了,到时候再出什么人命。

这种已经变成危房的老房子,在农村别说出租了,倒贴钱都没人要。

问题是他这块地皮还特别小,地上面积还不到七十个平方,村里人就算想买地皮盖房子,也瞧不上他家这块小地皮。

隔壁邻居倒是想买,但他们也嫌这块宅基地太小了,只肯出一万块钱。

老头觉得亏了,又等了两年,结果不但没涨价,隔壁邻居也不买了。

说是儿子跟儿媳妇攒够了钱,去县城买房子了,他们觉得在乡下再盖两间小房子没必要,而且小两口刚生了孩子,也没钱回老家盖房子了。

老头本来还以为这块宅基地要砸在手里了,没想到天降财神,姚嘉年居然说他要买!

不过不是单买这块宅基地,毕竟上面的两间危房,不但不值钱,盖新房的时候,还要额外花一笔钱找人拆了。

姚嘉年愿意出三万块钱,是想连着宅基地和老头自己开出来的八分地的菜园子,一块买过来。

这小子还挺会过日子的,言之凿凿地忽悠老头,说自己工作在章家村,以后是打算在这里常住的,没有菜园子怎么行,难道让他花钱买菜吃吗?

老头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不答应,那块菜地单卖也卖不出去哇。

姚嘉年出去一趟,回来就变成了一个在章家村有房有地的“常住户”,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嘉年哥,65个平方的宅基地?这能住人吗?”章家安捏着买卖合同,觉得姚嘉年被那个老头给骗了。

他家猪圈都比这个大!

姚嘉年:“……你这样说话,真的很容易失去你最好的朋友!”

65个平方咋了?

你们是没去大城市混过,有些房价特别贵的城市,65平的小户型,都能把全家祖孙三代的口袋全部掏空好吗?

姚嘉年之前在城里备战考公的时候,租过一个老破小,听房东说,他这个房子因为靠近师范附小和附中,单价已经涨到了五万多,就那么个不到四十平的老破小,市场价居然要卖到两百多万!

“65平方也不小了,地上面积小,可以往高处多盖几层嘛。”章启慧倒是觉得姚嘉年这块宅基地,买得很值。

三万块钱,买了一块宅基地,还送一个八分地的菜园子,巨划算了好吗?

“等等!先别忙着盖房子!”章启慧突然想到一件事,把姚嘉年喊住了。

“你跟丽丽再去买一部手机,我们做一个老房改造的新账号。”

现在这种农村老房子改造的短视频,自带流量和热度,搞得好的话,这个账号起来了,说不定能把姚嘉年买地盖房子的钱都赚回来呢。

被姚老师礼貌地婉拒了。

村里人顿时露出了一个了然的表情。

这么一对比,就算是没有抓到九姑婆的“特供营养液”,用姚嘉年的办法,好像也能给他们的竹林增产增收哇?

虽然产量不如喷洒过营养液的,但是这批头茬红壳笋,卖给九姑婆之后,种植户立刻就拿到了八千多块钱的货款——这可比往年他们家竹林一整年的收入还高!

春雨贵如油。

这下子,再也没人敢质疑姚嘉年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了。

村民们在路上碰到他,都亲切地喊他“姚老师”。

甚至还有好几户人家,想把闺女嫁给姚老师。

合作社要采购三十万斤春笋的消息一传出来,整个章家村都沸腾了。

尤其是那几个抓阄抓到了营养液的, 连夜把附近几个村的稻谷壳都买空了。

阅读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4214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