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我靠抽卡打天下

第44章 改名 李阿妹就喜欢这个字的……

  • 作者:衣青箬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3-09-23 16:59:19
  • 字数:12970字

而阿青年轻有锐气,又武艺高强,等闲没人能为难得了她,但……还是那句话,她是去低头的。

结果这个困扰了明月霜好几天的难题,被窦娥一句话解决了,“主公怎么着相了?一个人不行,那就两个,我与阿青姑娘同去,口舌之争我来,若是有人想得寸进尺,就让阿青姑娘亮剑,这不就妥了?”

每当这种时候, 明月霜都忍不住感慨, 自己这六块钱充得实在是太值。若不是后方有上官婉儿坐镇,估计她现在光是处理那些琐碎事务,就已经彻底被拖死了,哪有此刻的悠哉。

但要说明月霜特别悠闲, 倒也不是,她正在考虑另一个问题。

至于剩下的程序,上官婉儿会处理好。

尤其她又是这几场胜仗的主将,所受到的刁难可能会更多。明月霜视她为长者,敬慕她的风骨,很不愿意她这样的年纪,要在战场上拼命也就罢了,还要受这样的苦。

至今为止, 明月霜一共抽到了十一张紫色以上的卡牌, 再加上上官婉儿,就是十二个人。巴城那边留下了孟丽君,李雍容,邵九娘和朱淑真, 方县这边, 上官婉儿和程夫人肯定走不开, 谈允贤,宋五嫂和高五娘是技术人才,那就只剩下穆桂英, 窦娥和阿青了。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考虑到这是一个拥兵自重的时代,白城那边,除了宣谕使田馥之外, 其他的都可以算是武将,而且也要保证使者一行的人身安全,当然是派一个武将更合适。

保证低了头还没人能轻视她们,不叫自己人受了委屈。

但不要忘了,这不是去打仗,而是去低头。

虽然代表的是她明月霜,但是要直面恶意和难听话的,却是穆桂英。

“的确是个好办法。”其他人也赞叹。

穆桂英本来想说自己不在意,闻言也不再开口了。

要说她是真的不在意吗?那肯定不是的。这跟明月霜没有关系,而是穆桂英自己的心结。

从个人的天赋点来看,穆桂英比阿青更合适。她的才能更全面,经验也丰富,更能适应这种场合。

总之,李阿妹其实还挺忙的。

所以明月霜听她说想出门,有些惊讶,“为什么?”

李阿妹认真地说,“我想去看看外头的世界。虽然我也是从外头来的,可我以前竟是个瞎子、聋子、傻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如今在这里,懂得的道理多了,再回想从前的事,却总觉得朦朦胧胧的,还是要再去看一看、想一想,才能明白。”

“倒也没必要这么骂自己。”明月霜忍笑道,“你想去,那就去。”

又说,“这事你跟窦娥说一声便是,她能做主。”

“其实我已经说过了。”李阿妹有些不好意思,涨红了脸道,“窦娥姑娘说要问您的意思,我就说,我自己来问。其实,是有一件事想求主公。”

明月霜随口道,“说说看。”

李阿妹支支吾吾,“其实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若是我自己的事,怎么也不敢为此叨扰主公的,但这件事,我们都觉得不算小事,所以想问问主公的意思,如果可以,还想请您帮忙。”

明月霜倒是被她勾起了好奇心,“到底是什么事,让你这么难以启齿?”

“嗯……是名字的事。”李阿妹终于鼓起勇气说,“我想改个名字。”

明月霜有些惊讶,但又不是很惊讶,只有一种——这一天终于也来了的感觉。她笑着说,“这是你的自由,改完了去登记一下便是,你应该知道在哪里。还是,负责的人不许你们改?”

“没有没有,我们还没去问。”李阿妹连忙否认,又说,“是我方才没有说清楚,不是我一个人想改名字,是我们……很多人。”

“很多人?”

“是的。”李阿妹点头,解释了一番,明月霜才知道,原来自从方县开始登记姓名,并且各种日常事务的安排也以此为凭之后,她们才发现,方县这些女性流民们,重名的概率实在高得惊人,而且大部分还都跟李阿妹一样,不是叫个阿花阿妹,就是用排行叫大娘三娘。

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也就难怪总是重名了。

重得多了,她们就生出了改名的念头。

如果是以前,她们就算想了,也很快就会将这种念头压下去。像她们这样的人,要正经的名字有什么用?但是在这里,在方县,所有人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这里是不一样的。

这里有人会叫她们的名字,而不是XX家的。

很多人都跟着村里的老师学了自己的名字,能自己写出来,哪怕歪歪扭扭,那也是识字了。

所以,这个改名的念头一冒出来,就按不下去了。然后,她们就像是发展地下组织成员一样,一个拉一个,竟然很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人有跟自己一样的想法。

人一多,她们的胆子也更大了,竟然想着,既然反正是要改名,那为什么不能改一个跟明月霜有关的?

如果可以,她们之中的一部分,甚至还想改姓明。

但是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冒犯。听说皇帝的名字都是要避讳的,不能写不能说,如果在别的地方遇到那个字,非要说非要写,那就要缺笔或者讹音,含糊过去。有些讲究的人家,也会避讳长辈的名字。

而明月霜在她们心里的地位,根本不是皇帝能比的。

所以这个地下改名组织(……)虽然已经存在了很久,却始终没有迈出第一步。因为在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她们虽然还是想改名,但如果不是自己最想改的那个,倒不如不改。

直到李阿妹这次回来,无意间跟她们搭上了线。

于是此刻,她就代表所有人,站在了明月霜面前。

虽然她跟别人说,明月霜不会在意那些避讳,说不定会应允她们的请求,但是真的开了口,李阿妹还是有种羞惭得无地自容的感觉,说完之后就拘谨地垂着头,不敢看她。

但很快,她就听到明月霜说,“这是好事,我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李阿妹在心里琢磨了一下“举双手赞成”这个说法,只觉得主公真是会说话,想法总比旁人有趣。

明月霜想了想,又说,“想姓明倒是没问题,我不反对。不过,想改成跟我有关的名字,这又是什么意思?”

李阿妹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在得寸进尺,但她还是说,“其实她们是说,想用主公拿出来的那些蔬菜的名字。但是我觉得不太好,所以我想……”她说到这里,飞快地抬眼觑了明月霜一下,见她似乎没有生气的样子,便迅速地说,“不如请主公赐一篇字,咱们照着起。”

那不就等于是主公帮她们取的名字了吗?

“那怎么行?”明月霜毫不犹豫地否定。

李阿妹抿住唇,明明也是预料中的事,但不知为何,她心里还是很难过。

只是没等泪意从眼底漫上来,又听明月霜说,“那就不像名字了,我可不想以后看报告的时候,在署名的地方看到奇怪的名字。这样吧,我有一个主意……”

语气里还带着笑意,但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

李阿妹有些着急,不由抬头看了过去。

便见明月霜坐在那里,手里抓着几经改良,如今已经颇为好用的炭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李阿妹的心跳顿时急促了起来,明明什么都看不见,但她盯着那张纸,却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

好在明月霜的动作很快,不一时就放下笔,朝李阿妹招手,“傻站着做什么?过来看看。”

李阿妹屏住呼吸,抬脚朝她走过去,每一步仿佛都踩在了自己的心跳上。

直到她从明月霜手里接过那张纸,低头看到上面写的字——李阿妹学习很用心,虽然来方县的时候也是个文盲,但是现在,已经可以进行独立的和书写了。

“修身齐家,治国安邦……”她下意识地念了两句。

明月霜解释说,“这都是一些寓意美好的字,你们可以从中挑一个,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字,加上姓,凑在一起就是三个字,这样不容易重名。要是觉得第一段的字太大了,也可以选第二段的。”

李阿妹连忙往后看,果然后面还有一段,开头写的是“兴旺发达,吉祥如意”,后面的字意思也都差不多。

这个法子,果然比她们想的都好!

“多谢主公,多谢主公……”她几乎是语无伦次地道歉,差点想给明月霜跪下来,好在及时想起,主公不喜欢人家多礼,尤其不爱这种跪来跪去的礼节。

一般的上等人,总喜欢叫人跪他,好像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身份,令人心生敬畏,但是主公自然是不需要这些的。

她们对主公的敬爱,崇慕,都是发自内心的,源自于她给她们带来的一切,而不是畏惧她的身份和地位。

所以她们才总觉得她是神仙,因为大概只有神仙看人,才能这样一视同仁吧?

但亲自见过明月霜,跟她说过话、相处过之后,李阿妹有时又会恍惚地觉得,主公其实更像是住在自家隔壁的邻居,那样的亲切自然。

神仙会是这样的吗?

明月霜没有嘲笑她的失态,只是问,“你想好要改什么名字了吗?”

其实有一瞬间,她以为李阿妹会开口请自己赐名,但她没有。如果她开了口,明月霜会很高兴地答应,但她没说,明月霜更替她高兴,因为她是一个能独立思考,有想法也有行动的“人”了。

李阿妹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低头去看手里的这一页纸。

如果是自己改名,想要用什么字?

这个念头在脑海里出现的一瞬间,她的视线就被其中一个字牢牢地抓住了。

——国。

明月霜说,如果第一段的字太大了,可以在第二段李选。可是,李阿妹就喜欢这个字的大!

而如果要她选一个她喜欢的字来搭配——

“李国强。”她说,“我想叫李国强。”

“噗……咳咳咳!”明月霜剧烈地呛咳起来。

李阿妹睁大眼睛,有些受惊似的看着她,不解地问,“这个名字不好吗?”

她直觉地认为,明月霜现在的表现,就是因为自己说的这个名字。

“咳咳……”明月霜呛得嗓音都哑了,“倒也不是不好,是个好名字,但是吧……”但是吧,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听见,就是莫名地觉得喜感,尤其还是用在一个女人身上。

虽然明月霜之所以写那些字,就是希望她们能取一些比较中性的名字,摒弃上千年的规训强加给女性的花草意象以及柔顺赋格,但是李国强,还是有亿点点超出她的预计了。

她顿了顿,还是说,“但是我认识一个叫国强的人,所以有点吃惊而已。”

如果李阿妹会想取这个名字,那就说明这个名字早晚会有人取,所以明月霜想了想,还是决定尊重她的选择。

但李阿妹反而很快改变了主意,“那主公觉得,配一个什么字好呢?”

既然她问了,明月霜也就想了一下,说,“那就‘言’字吧。语言的言,希望你能多看,多想,也多说——替你自己,替你的同胞们,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你们已经沉默得太久了。”

正好她是做思想工作的,以后少不了要说话,这个字越想越合适。

“李国言。”李阿妹……不,从此刻起,她就是李国言了,李国言品味着这个名字,只觉得心间有一股炽热而滚烫的洪流涌过,仿佛整个人随时都能燃烧起来。

她喜欢这个新名字。

李国言带回去的那张纸,很快在整个方县掀起了一股庞大的改名热潮。哪怕是原本不想改名的人,看到身边的人都在改,而且还用上了主公赐下的字,也难免有些蠢蠢欲动。

大概是有李国言这个名字打了样,大家都优先选择一些比较端正、寓意也好的字,目前明月霜还没有听到太奇怪的名字,姑且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在方县的人口稳定下来之前,估计这股潮流都不会过去了。

倒是引发这一场震荡的李国言本人,第二天就跟着窦娥和阿青的队伍一起出发前往白城,要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好消息是,议和的事估计会赶在过年之前定下,她们抓紧一点,应该还能赶得回来过年。

“时间过得真快啊!”想到过年,明月霜也不由感慨了一句。

在经历那些事情的时候,会觉得时间变慢了,明明已经发生了许多事,却还没有过去多久。但是等事情结束了,再回过头去看,从她穿越到现在,竟然也已经四个多月了。

这种感觉,在看到方县上下的变化时,尤为强烈。

最后一批蔬菜已经种下去了,因为天气已经越来越冷,这之后再播种,估计很难种活,所以大家终于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但人们还是不能闲着,因为过冬的屋子还没有完全建好,收获上来的蔬菜也要处理之后再贮藏。

有一口盐井,现在方县倒是不缺盐了,腌起咸菜来也是大开大合,非常爽利,半人高的陶缸装了一个又一个,堆在一起,看上去蔚为壮观。

还有院子里、道路边,处处都晒着干萝卜,一串连着一串,成为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明月霜看了一圈,决定明年多种一点调料,也能让腌菜的品种更丰富一些。

正准备再去养鸡场和养猪场那边看看,就在半路上被程紫桐拦住了。说是受到改名浪潮的影响,那些年纪不大的孩子们都想改名,让明月霜看着办。

明月霜:“……您怎么也跟着凑热闹?”

“怎么能说是凑热闹呢?原本孩子们开始上学了,就该取个大名的。”只不过原本家长们是想托她来取,但人数太多,程紫桐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办,谁知明月霜这边倒是先带出了潮流,那她不就来了。

事已至此,明月霜也只能把这个锅背起来了。

她想了想,说,“以后人越来越多,总用那些字,恐怕重名的概率又会越来越高,要不还是再找一篇长一点的文字。”

比如《千字文》和《三字经》就很好,还可以启蒙呢。

但是明月霜想了想,又觉得不是太好。首先当然是她也并没有把全文都背下来,其次,这古代编写的启蒙教材里面,太多她想吐槽的地方了,削改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还是暂且搁置。

可惜了,其实《声律启蒙》这种东西倒是很适合用来取名,因为都是很好听的字。“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多美,绝对不用担心会取出奇怪的名字来。

然而明月霜统共也就只会这么一句。

不过没关系,待我抽一个清朝的女神来背。

明月霜在备忘录上记下这一笔,态度也变得越发淡定从容,“算了,现在咱们人也还不算太多,先挑个短的凑合一下,应该够用。”

程紫桐连纸笔都带来了,当下借了张桌子,替她铺展开,还说,“这炭笔是比毛笔和墨汁方便省事许多。”

村人们听她们说到这里,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都围拢来看。

明月霜被那么多人盯着,感觉也不能太凑合了。但是要她自己编,一时还编不出什么来,于是只能绞尽脑汁,想出了一篇能用的。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她一边写,程紫桐就在一边默读,赞叹完了,又问道,“这样的文章,不知是何人所作?”

她已经从明月霜的语气里听出来,这不是她写的。

明月霜索性也就将作者的名字一并写下了。

这段文字取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意象明快、思想激越、情感浓烈,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明月霜觉得,用来给学生们取名字,正是恰如其分。

正品读着,忽然有人骑马从村口过来,引得围观的百姓纷纷走避。明月霜和程紫桐见状,都连忙走出去查看情况。

骑士大概也知道不能在村中冲撞,远远地跳下马,直奔明月霜而来。离得近了,就能看到她面带急色,不过因为人多,没敢直接嚷出来。

好在村民们都已经猜到了,纷纷让开道路。

女兵走到明月霜跟前,喘了一口气,才压低声音道,“主公,巴城方才送来的消息,宋之睿宋大人不好了!”

顺便,明月霜还让她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准备将来集结成一本书。

相信这样由原住民自己领悟出来的东西,会比明月霜直接拿出来的政治书更适合这个时代——虽然明月霜也拿不出政治书就是了。

杨家满门忠烈、碧血青天,可大宋王朝却薄情寡恩,忌惮功臣,叫人心寒。跟难得糊涂的老太君不一样,穆桂英恩怨分明、嫉恶如仇,对低头这件事,虽然可以无奈为之,却永远不可能真的不在意。

所以明月霜的这一份体贴,她感受到了,也愿意领受,自然不必多说什么。

虽然是特意从巴城赶回来接待这些使者, 但一顿饭吃完,明月霜的工作也就结束了。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谁知当天下午,李阿妹就来找明月霜,说自己也想跟着出去长长见识。

因为她是个难得的搞思想工作的人才,所以在之前论功行赏之后,明月霜便暂时把人薅到了自己身边。言传身教她不敢说,但是李阿妹有什么困扰的地方,可以一起探讨,帮助对方更快地成长起来。

她自己可以不去白城, 但是既然大家都派了使者过来, 她也该派个使者去,才算是有来有往。

但是,派谁去呢?

阅读我靠抽卡打天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4590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