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调教大唐

第147章 高挂免战牌

  • 作者:凤鸣岐山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3-10-04 12:14:42
  • 字数:4316字

“狗贼,敢尔!”

“你找死!”

“嗯,请。”

这等时分派使者前来,肯定就一个目的——邀战。

沙吒相如不远数千里来援,李孝逸自然是得为其好生接风洗尘上一回的,却不料众将们这才刚入了席,就见一名轮值校尉已急匆匆地抢进了中军大帐。

“放肆!”

轮值校尉去后没多久,就见周宝宁已稳步从帐外行了进来。

“周大人客气了,来人,看座。”

……

“这就不必了,周某不屑与叛逆同坐。”

周宝宁突然收敛起了笑容,鄙夷地环视了一下帐中诸将。

一众将领们大多都是厮杀汉,哪受得了这个,顿时全都怒了,拍几子的拍几子,拔刀的拔刀,骂声就此狂响成了一片。

“哼,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可尔等呢,身为大唐将领,深受陛下隆恩,却不思报效,明知天子遭囚禁,竟还听武媚娘那老妖婆的命令,前来与我正义之师对抗,这,难道不是助纣为虐吗?”

“周某骂你们都是轻的了,若非身为来使,本官当提三尺青锋,砍了你们这群有眼无珠的叛逆!”

周宝宁乃是当今名士,李孝逸自是不敢拿大,很是客气地拱手还了个礼。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你我各为其主,争辩无益,若无其它事,那,周大人就请自便好了。”

跟周宝宁这等名士争辩,哪怕有理都辩不过,就更别说己方明显不占理了。

李孝逸可不想再扯下去了,直接就下了逐客令。

“尔等既是执意要助纣为虐,那就战场上见好了,明日一早,会猎鸿沟河畔,敢否?”

周宝宁根本不管李孝逸等人的脸色有多难看,朗声道出了宣战之言。

“这就不必了,贵军远来,尚未休整,李某不屑占这等便宜,要战,且待来日好了,来人,送客!”

李孝逸根本不为所动,概因他很清楚辽东军远道而来,利急战,而己方大军兵马虽多,却不精,利在坚守,只要能熬到辽东军后勤出了问题,这一局,他就胜定了。

“无耻狗贼,鼠辈无胆……”

周宝宁大怒,骂不绝口,奈何,他就一书生而已,又哪能经得起两名孔武有力的士兵之挟持,很快就被拖离了中军大帐。

“诸公心中想必都憋着一把火吧?呵,不奇怪,本帅其实也一样,奈何,暂时还发不得,要知道叛军火器犀利,又是百战百胜之师,我军若正面对敌,必败无疑。”

“今,唯有坚守不出,方可挫敌锐气,本帅在此宣布一条命令:没有本帅的将令,无论何人,敢擅自出击者,杀无赦!”

帐内在座的可都是一群骄兵悍将,若无严令,根本弹压不住他们,这一点,李孝逸显然心中有数,所以,他直接就把丑话说在了前头……

“殿下,微臣惭愧,未能激怒李孝逸那厮。”

被赶出了叛军大营后,周宝宁尽自满心的不甘,却也只能无奈地匆匆回了营。

“无须如此,李孝逸其人用兵素来稳健,激将法于他无用,卿且说说看,其中军大帐位于几层营垒之后?”

李贤没见过李孝逸这位远房堂叔公,但,从这人敢于顶住武后那收复浚仪县的诏令来看,此人在用兵一道上,绝对是属乌龟的。

要想激怒这厮因怒来战,可能性基本为零,李贤完全没抱这等奢望,他之所以同意周宝宁的自告奋勇,不过只是想稍稍了解一下敌营的部署情况罢了。

“微臣应是走过了四层营垒。”

周宝宁皱眉想了想之后,这才给出了个不是太确定的答案。

“嗯,卿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这,真不是个好消息——叛军的乌龟壳实在是太厚了些。

李贤难免稍有些头大,但却并未表露出来。

“殿下,微臣以为强攻恐是不可行,纵使能胜,那也是惨胜,实不值当。”

见李贤眉头紧锁,魏思温这便从旁进谏了一句。

“李孝逸就是在等着本宫发起强攻呢,他败得起,大不了顶不住时撤回虎牢关也就是了,可我军纵使百胜,也经不起一败啊。”

事情有些棘手了。

要知道武后的第二轮征兵诏令已经下达,决意从关中、川中、荆襄再征召三十万大军。

毫无疑问,在比拼人力资源上,辽东显然不可能是武后的对手。

不是一举能奠定胜局的仗,李贤根本打不起。

可问题是时间却又没站在他一边。

这就很要命了。

至于说指望李多祚所部在扫平了山西后来援,这,根本不可能。

毕竟李多祚所部就只是偏师而已,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水准,都差得太远了些,完全无法改变敌众我寡的战略态势。

“那就让他进退不得好了,微臣有一策,当得……”

“呸,自欺欺人!他人可以说这话来哄自己,你李孝逸身为李氏宗亲,有何脸面扯这等屁话,不知道有个词叫数典忘祖吗?”

周宝宁此番自请为使,抱着的就是上刀山下火海的决心,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又哪会给李孝逸留啥面子。

周宝宁完全没在意众将们的羞恼,毫不客气地又喷了众人一个狗血淋头。

“……”

“报,禀大帅,叛军派了名使者前来。”

众将们愈发恼怒,奈何,明显不占理,有火却愣是发不出来。

“周大人此言差矣,陛下病重,不见外臣是常有的事,天后娘娘身为二圣之一,出面主持朝局,理所当然。”

李孝逸同样很是头大,可不管怎么不占理,该辩解时,终究还是得辩解上一回的,哪怕是强词夺理,也总好过被周宝宁骂得抬不起头来。

对此,李孝逸心中有若明镜般地清楚着,但却并未拒见。

“太子詹事府丞周宝宁见过李帅,见过诸位将军。”

阅读调教大唐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4730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