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今天也在为历史意难平努力

76 谣言突起 明与暗。

  • 作者:江余舟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3-09-25 17:18:18
  • 字数:8048字

光是他这些年根据史书做出的预言就不知道有多少。

“日光可照亮黑暗,黑暗能吞噬白日。”他就是想打破这种解释,因而提出了质疑,“若说日为君主,二日并出是天下争王,日月并照是后妃专政,那么黑暗之中,出了烈日,为何不吉?臣倒是觉得,是日光划破了黑暗,内含生机,那轮白日,大有柔和之意。”

嬴政怕他下半句就是请罪请辞,那些写天象的书可从来没写过妖日夜出的日光照在某个人身上是何意。

再者那也不能算是照在尚谨身上, 只是把那片山照亮了,而尚谨是其中最耀眼的那个人。

“你先听朕说。”

至于什么代表灾祸的天象应验了,他只能说,华夏这么大,哪一年没发生过天灾人祸。

他更不觉得自己会被大臣取而代之。

“此次妖日夜出, 天象异动,有人说,与你有关, 但朕更想听你解释, 而不是听他人之言。”嬴政几乎就是在告诉尚谨,他要的是一个合理的解释,无论如何他会接受这个解释,尚谨想退缩是不可能的。

太史令解释道:“日夜交替是天道,有违天道,自然是人间乱了纲纪。”

尚谨倒是很想直接解释原理,但是古代人肯定不会信的, 只能用迷信打败迷信。

“五星连珠是吉兆,可七星连珠就是凶兆了,本都是不常见的天象,其中的分别到底在哪呢?”其实所谓的天象一直都是人在解释, 与其说是天意,不如说是人意。

其实说实话,天象还不算是他们的主业,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制定往后的历法,每年都是要调整的。

太史令觉得与其在这里说这个,不如赶紧让他去测算,要是历法没弄好,到时候这些凶兆天象就真要实现了,他也人头不保。

“那么是乱了什么纲纪?如今朝中,有谁合此?”

“臣知晓,有人说那日光照着臣,臣肯定就是那个奸佞,可日夜出, 为何就是凶兆呢?”

[暮染烟岚:这是什么亡秦者胡也的翻版吗?我才想起来卢生被赶走了,没有那个预言了。]

[湮灭:没办法,只能往这个上面引了。]

[洛羽:是不是要开始修长城了?]

[归巳:现在是公元前216年,其实本来也快了。]

“陛下,其实古人也有讲,如何破解妖日夜出的天象,无论是何种预兆,都可以人为破局。”

太史令本来也是要说的,只是刚巧尚谨进来被打断了。

“亲贤臣,远小人,广施恩惠,大赦天下,可救妖日夜出。”

这也就是天象的好处了,虽然确实可能导致人心惶惶,但是大多数的解救之法都是让君主往好的地方去努力。

“那道日光,说不定就是关键所在!像司工这样的贤臣,定是被上天选中了!明主贤臣,才会让日光照耀啊!”

扶苏站在檐下,这时候天热得很,他待在屋里也静不下心来,直到尚谨来了,他才松了口气。

尚谨拉着他往里面走,边走边摇头:“那光照过来的时候,我人都傻了。”

“谣言传出去,那可就糟了。说实话,陛下信这些,即使我不信,也不得不小心。”他细心嘱咐,不过估计扶苏也听不进去,“要是哪天,陛下真因为这些事情贬黜我,你可别管。”

“你总说我们要相信阿父。”扶苏感叹道。

“可是对于信神仙的人来说,人怎么比得过天意呢?”

“可有的人就是比天更重要的。”扶苏觉得要是这天象真是这个意思,那天估计没救了。

他一愣,失笑道:“公子,还好你没真心喜欢一个女子,不然我怕你以后江山为轻美人重。”

虽然大秦要求一夫一妻,但是皇帝很明显被排除在外,要想王朝传承,子嗣肯定不能少的,这也注定身为皇帝,必然会有众多后妃。

朱佑樘那样的皇帝是少数,后果也自然可见。

不过算了算秦国这么多年来的君主,还真没几个恋爱脑的。

“我说的又不是男女之情,就像你之前讲的那个故事。”

“哪个故事?编了太多不记得了。”

“预言那个。”

“哦,那个啊……”

其实是很常见的宿命论,对现代人来说的很俗套的故事。一个孩子从小被认定为灾星,仙人说他以后会给世界带来灾难,于是众人都想杀了他,对他百般磋磨,于是这个孩子黑化疯了,真的成了大魔头。

其实是他初中看的,之前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想起来了,文言文读多了,他都想念那些小白文了。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真的有天道,那么对天道来说,万物都是一样的,那为何要给我们所谓的预言呢?如果预言是真的,那么怎么会被人改变呢?比起什么天象预言,我更担心你遇到人祸。”

他突然觉得扶苏有那么点哲学家的味道了,当然,也只是感觉,哲学家可不好当。

“最近赵高那里,常有人出入,我担心他想害你。你身边很可能已经被安插奸细了,否则谁能把消息递出来。”自从胡亥死后,扶苏就一直在注意赵高的动向,只不过赵高很谨慎,除去这一点异样,什么都打探不出来,该想办法让人打入赵高内部才是。

“如果他想借天象生事的话,真狠啊……失去了信任,我只能面对死局了。”

一个不被皇帝信任的臣子,却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声望,必死无疑。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在嬴政地刻意压制下,没人敢再有闲言碎语。

冬日来临,今年的冬日不算好过,流言不知从何处起,传进了咸阳宫中。

“陛下……近日……各地有黔首传言……”稗官作为专门收集街谈巷议的小吏,很少有能直接面见嬴政的时候,这回有机会见到陛下,真是死都值了。

见他吞吞吐吐,嬴政微微皱眉,厉声道:“说!”

“暴秦当诛,姜齐仁德,当立天子。”稗官的声音都在抖,每说一个字,他的姿态就更加卑微一些,根本不敢去看嬴政的神情。

稗官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响声,稗官吓得一颤,是嬴政手中的毛笔断了。

“陛下息怒!”蒙毅暗叫不好,立刻高呼。

另一边,尚谨也得了消息,脸色瞬间苍白了下去。

他在民间的声望成了他致命的缺陷,可那些什么天下只知他的“爱人”,不知当今皇帝,纯属鬼扯。

他在外行好事从来不是打着私人的旗号,可在其他人眼中,配上这么个谣言,就是坐实了他行事皆有不轨之心。

只需几句话,他的善心就成了其心可诛。

“谨,这种时候了,你必须……”韩非最清楚皇帝的心思,立刻就要让他改变行径。

扶苏面色凝重地摇头:“先生,明章不可能那么做。”

罪名已经在他人心中生根发芽,他不可能像王翦那样去以金钱欲望自污,这一招在这种时候只会坐实他的野心。

他更不愿意学着其他酷吏去对付百姓,以破坏自己的名声。

扶苏对尚谨再了解不过,尚谨不会用先生的那些计策。

不是尚谨把名声看得太重要,而是尚谨的原则,根本就与先生不同,他可以接受政斗,可以与官吏们斗个你死我活,却不愿把无辜的百姓卷进来。

此事定然有鬼,他从来都是努力提高黔首对大秦的观感的,怎么可能有谋逆之语?

这么对付他的……是赵高?

按理说,如果民间真的有这些传言,他应该最早知道才是,如今就这样突然间有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实在可疑。

与其说是稗官听到的街谈巷议,倒更像是凭空捏造。

[水月吟:啊啊啊啊啊!绝对是赵高狗东西!]

[行简:不管是不是,他都得死!]

[斗智斗勇的字典:最近幺蛾子也太多了吧?可是这种谣言根本不好找出最初的源头,又不是现在,能直接溯源。]

尚谨随即起身,心里盘算着自己该怎么做。

“我去面见陛下,无论如何,尽量不连累你们。”

“这时候还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我随你一起去。”扶苏紧跟着站起来。

“不可。”韩非制止了扶苏。

他这两个弟子,哪里都好,就是都有一个致命点。

尚谨是把黔首看得太重,扶苏是把感情看得太重。

一个是一听到黔首受苦立马跳起来,一个是一听到陛下和尚谨有事就急得不得了。

尤其是尚谨,也把感情看得很重,或许扶苏会暂时退步,但尚谨永远不愿意退步,这就是过刚易折了。

有情有义固然是优点,可在朝堂争斗中就成了拖后腿的要害。

韩非认为,一涉及到这些,两个人根本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他身为两人的先生,自然要加以制止。

“先生,我很清醒。”两人异口同声。

“公子,你别去。”不过对于扶苏,尚谨和韩非意见一致。

“明章,不可能。”扶苏觉得有自己在,至少矛盾爆发时,他能做缓和之用,“你要让我永远站在你的身后,做暗处被保护的完好无损的玉器吗?”

“公子……潜林……明与潜,本就是此意,陛下的用意也是如此。”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你永远不能因为我与陛下站在对立面。”

刚毅武勇,信人奋士,即使这一次历史改变了许多,扶苏依然如此。

“你想清楚一点,陛下是你的父亲,我与你再亲近,比起陛下也只是个外人。无论如何,你都不可能在陛下和我之间选择我,不然陛下会怎么想?”

“三苗大乱,是因为被北方强大的部落攻打,如今我大秦一统六国,南方是大海,可北方仍有威胁,不得不防啊!陛下!”身为太史令,他的口才肯定是不差的,临时编倒也编得合情合理。

[兮沫不是兮沐:笑死了,太史令cpu都给干烧了。]

“呃……”太史令一噎,他也不想把天象往尚谨身上引,可是如果解释不出来,不就是说他们没用吗?让他想想怎么圆上。

“不过臣记得,妖日夜出,有另一寓意,太史令定是知晓的。”尚谨意有所指地提醒太史令。

“陛下, 臣是来……”尚谨刚开口,就被嬴政打断了。

“是,是臣听了人言,先入为主了……昔三苗大乱,正命殛之,日为夜出。”太史令绞尽脑汁地想。

都怪人人都在说什么权臣乱政,弄得他把这一茬忘记了。人言果真可畏。

其实这话有点诡异,因为三苗大乱是因为被尧舜禹给攻打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尧舜禹这一波的。

可这样的天象, 他搜罗一圈, 确实找不到这样所谓将要专政的权臣, 真要说权臣。

嬴政看向李斯, 其实李斯比尚谨更像天象所言,可他不觉得李斯会篡权夺位。

阅读今天也在为历史意难平努力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4761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